做产品,当如B站何同学
编辑导语:设计产品时,除了考虑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考虑用户的体验和情感的考量;笔者认为“用户与产品有时不是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而是基于平等的双向交流。”本文笔者通过B站何同学对产品设计进行分析。
近日,#何同学600万粉丝ID合影#登上微博热搜,“何同学”也登上了B站站内热搜的榜首。
熟悉B站生态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何同学,不知道也不要紧,打开他的600万粉丝ID合影视频,你就会惊叹,这个男孩的创意与执行怎么会如此优秀?
何同学做了一个尝试:做了一张自己与六百万粉丝ID的2000亿像素大合影,每个粉丝都能从这张高清全景照片中找到自己的名字。
房间的空间在黑金配色卡纸的遮蔽下像一个微型宇宙,六百万个金色ID在不同角落里像星星一般熠熠生辉,理科生的浪漫,总是如此震撼。
何同学作为B站科技数码区第一up主,靠视频的“有创意,重叙事”一路爆红。
精益求精的产品精神,忠于热爱的制作态度,让人钦佩更让人感叹:做产品,当如B站何同学!
一、告别模式化,快时代下慢功夫
何同学的ID全名是“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初来B站时,为了向知名UP主学习于是取了这个名字。
1999年出生的他是北京邮电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对科技感兴趣,享受做视频的过程,在B站做UP主源于纯粹的热爱。
何同学第一次进入公众视线,来自一支5G测评视频《有多快?5G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实体验》,选材新颖,传播广泛,人民日报、新华社撰文点赞;而何同学也作为嘉宾登上了白岩松主持的《新闻周刊》,跻身百万大V的行列,成为5G时代催化的第一位网红。
殊不知,这支视频是何同学拍得最久的一支视频,七分半的视频前前后后用了整整两个月时间完成,光是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到学院路本部就来回跑了4-5趟。
视频简单铺垫了测试5G遇到的一些小波折,之后遍画风一转,展现出5G惊人的网速;无论是视频节奏,还是产品思维,都远远高于一个大三学生。
在流量焦虑的当下,大多数UP主都适应了快节奏的创作,同类型的博主很多,很容易被粉丝遗忘。
而何同学反其道而行之,他的视频,出了名的慢,可能一两个月才能更新一支视频,甚至被称为“季更UP主”,微博红V掉成黄V更是常有的事儿;但他的视频几乎每支都是精品,并能引发圈内圈外的热烈讨论。
何同学不着急,掌控着自己的节奏,因为他有自己独特的产品思维,选题视角独特,再难的选题也不轻易言弃,慢慢研究,反复试错。
他的视频会讲述拍摄思维与过程,几乎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测试中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
拍视频的初心是热爱,在目标感的驱动下,何同学一个一个地去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并且不落窠臼,充满了奇思妙想。
正因如此何同学的粉丝不会跑路,何同学是值得等待的,他的慢功夫足够制作更能满足期待的新视频。
在他的作品中,大家可以看到何同学的构思以及一系列的尝试与探索,在不断挑战的逻辑中一起探寻,感受科技的灵动与优美。
何同学每次微博推出新视频后,结尾的文案都会是“这期视频做得贼累,求转发”再配上一个捂脸的表情,并且经常预告“这是我至今做过的最难的一次视频”。
他已经实现过很多次自我突破了,每一次的慢,都是在超越局限,向上探索自身能力的天花板。
何同学的产品思维很有意思,不求时间上的快,但对质量把控力很强——的确,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他的想法与立意也远超常人,比如与600万粉丝ID合影的创意,再比如身为数码up主何同学那独特的测评方式;其他人看重参数解读,而何同学注重为观众讲解使用体验,更看重用户需求。
在一加手机的测评中,他专门制作了一个自动划屏的软件,用手机备忘录即可制作动画,来让用户感受感受一加手机120帧设定下顺滑的屏幕。
明确的以自身的思路,改变了数码测评圈固定程式化的测评范式。
扪心自问,一味求快的前提下,模式化的手段又怎么能打磨出优质的产品呢?戒骄戒躁、放低姿态、沉下去、突破框架,大多数时候“慢”才是快。
二、没有all in,不算专注
“在获得了想都无法想的百万关注之后,其实也没有什么感觉,你最后还是一个人,在一个纯黑色的卧室里,边撸猫边做视频。” 5G视频热点的两个月后,何同学这样说到自己的生活状态;成名是件意想不到的事,但他不悲不喜。
何同学做好视频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不停地做视频”;专注、死磕、all in,他就有这么一股韧劲儿,不停的用创新思维来超越认知范围。
比如在最新的600万ID合影视频中,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何同学也是克服了一系列技术与环境上的困难。
带头像的ID要铺满6个足球场,那就换成ID文字;卧室的一面墙不够铺满,就想办法用4亿像素的相机拍摄全景照片,利用云台相机拍几个小时完成整个屋子的空间面;合成的照片不清晰,那就给每张ID信息页拍摄两张特写。
“办法总比困难多”,何同学的产品逻辑如此清晰。
谦虚、勤奋、专注、all in一件事,何同学的思路有些类似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即从物理学角度看世界,一层一层拨开事物的表象,看到其中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用最基本的思维解决问题,持续深入地去研究,而不是陷入比较思维的泥沼让自己退却,这也是做好产品的不二法门。
马斯克也是第一性原理的忠实拥趸,他的专注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无人能及;凭着天才般的创造能力与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他创造了SpaceX与特斯拉的商业神话。
创新需要专注,外加一点偏执,更需要明确的目标感与all in的驱动力。
做产品,也应该沉浸于第一性原理的纯粹中,回归最原始的基本思路。
三、保持与用户的情感连接
如果说何同学的走红是技术流的胜利,那么这次六百万粉丝ID合影造成如此大的轰动,明显是一种基于情感的双向互动,进而引发全网共鸣。
这是科技带来的温度,也是互联网时代的难能可贵的温情。
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在浩浩荡荡的数字海洋中,潜移默化中被标签化,变成了数字组成的基数。
然而每一个个体都有被了解的欲望,何同学洞察到了这一点,于是这次600万的粉丝福利没有单独的抽奖,而是雨露均沾;创新的设立如此雄伟的合影愿望,费尽心思打造了这样一张照片,为的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独一无二的纪念意义。
何同学的粉丝ID合影中,暗藏冷笑话彩蛋
何同学给粉丝的信也藏在照片里,情真意浓
#何同学600万粉丝ID合影#的话题下讨论很多,大家纷纷截出自己的ID表达惊喜,收获感动。
试想,在浩如烟海的600万个ID中发现自己的名字,哪怕仅仅是小小的几个字,却在如此有仪式感的照片中拥有了不平凡的意义,这是多么可贵的六百万分之一。
做产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洞察人性,捉摸情感;产品是用户想要满足某种需求的工具,任何需求的内在支撑必然都来自情感需求。
黎万强编写《参与感》,讲述小米品牌迅速崛起的原因;除了品牌直接与消费者互动带来的参与感,何同学这种尊重每个粉丝个体,制作出的产品,也有着独一无二的参与感属性;这种真实可感的存在感,可以透过产品的细节来传递给用户,产品变成媒介,连接品牌与用户的情感。
这也是老生常谈的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以情为根,在设计产品之前,要尽可能把所有可以引发感情的因素考量到位。
用户与产品有时不是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而是基于平等的双向交流。
不光用心,更要用情。做产品,当如B站何同学。
本文由 @于盛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作者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