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腾讯,为何能吃下两个熟人社交产品?
编辑导读: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这个时间周期无疑缩短了。曾经,QQ和它旗下的产品风靡全国,现在微信成为了人手必备的社交产品。两者的用户存在着极大的重合,它们的差异化如何体现?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小龙的微信出现的时候,QQ算起来已经12岁了,一个产品在市场上出现12年,走向成熟和衰败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12年,中国改头换面,世界风云四起,即使QQ随着世界的变化努力的进行着迭代,也无法改变其核心设计无法完全满足所有用户的尴尬处境。
对于腾讯来讲,社交产品的绝对优势是公司平台化的基石。
失去了社交,对于腾讯而言不异于失去了阳光和雨露,受影响的不仅是社交产品本身,还有无数个可能通过关系链搭建产品核心价值的“腾讯系产品”。
腾讯需要腾空出世的微信,但一个市场想要容纳两个熟人社交产品是困难的,一个人很难同时用两款社交产品与熟人聊天。所以当张小龙带着微信气势汹汹前来,感到压力的并不只是竞手,还有同公司的梁柱。
QQ必须抓紧属于QQ的那一批用户,精准的产品定位,与微信的差异化设计是QQ立身根本,本文将从产品定位角度出发,针对两者在整体功能、聊天功能以及单个好友的消息提醒设计上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两者可共存的理由和设计上的合理性。
一、看看数据
QQ和微信目前稳坐即时通讯领域的头两把交椅,两者都拥有极强的渗透力和惊人的日活。
截至2020年5月,微信的月活账户数成功高达10.4亿,QQ月活跃账户数为7.2亿。在独立设备数覆盖度方面,微信以11.4亿台领跑,QQ则以 6.9亿台紧随其后。
此外,用户的年龄覆盖度也极广,除了不同年龄段用户分布占比有所差异,两者差异并没有很大。
具体数据参看下图:
2020年5月移动互联网全行业TOP200排行榜:
月独立设备数TOP10
QQ平台用户年龄分布
微信平台用户年龄分布
从数据可以看出,微信风光无限,但QQ也并没有就此沉沦,仍然作为熟人社交的二把手,稳坐APP榜单的前三名。微信崛起时,梁柱保住了如今已经21岁的QQ。
二、QQ的“快乐”,微信的“生活”
对于产品来说,产品定位是灯塔。
它指引着产品经理往正确的方向去迭代,也帮助用户在浩瀚海洋中一眼识别到它。
微信和QQ的本质都是搭建关系链,从发展路径来讲都是通讯、社交和平台化。
但两者在产品定位上的侧重有所不同,正如他们的slogan:
QQ的slogan为“I’m QQ,每一天乐在沟通“。
此处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沟通”,也就是更强调通讯和社交本身。另一个最重要的点,为“乐”,也就是趣味性,着重强调于营造更为欢乐、有趣的社交体验,打造一个更富娱乐化的平台。
微信的slogan为“一种生活方式”。
微信强调的是生活。生活是什么?生活是连接一切,是有效空间内的无限扩展,是化繁为简的便捷与高效。
QQ的“乐”虽然抽象和无边但聚焦于沟通,微信的“生活”,汇聚至简却可无限扩展,两者存在定位上的差异。
1. 我们是在用功能和用户沟通
产品定位的不同将带来用户对产品不同的感知。
当我们想要拍个美美短视频我们会想起抖音,当我们想看长视频,我们会想起爱优腾,当我们想逛兴趣社区,我们会想起豆瓣,这就是首先【产品定位】的力量。
但产品定位是抽象的,我们无法用产品定位去和用户沟通,对于互联网产品经理来讲,我们和用户沟通的方式是“功能”。
微信和QQ就用他们不同的功能设计与我们沟通,打造了用不同的产品感知。
不同的底tab设计:
两者的底部导航栏,微信的4个tab为消息、联系人、发现、我;而QQ为消息、联系人、看点、动态和我5个tab。
作为通讯工具,消息和联系人为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信息模块,展示顺位的优先级毋庸置疑,两者均保持一致。
微信独特之处在于发现tab为朋友圈、视屏号、拓展陌生社交圈(摇一摇、附近的人等)、购物、游戏等共10个二级标签的合辑页,体现了生活多方面的便捷服务。
而QQ则没有发现该模块,以标签tab看点和动态展现:
看点tab为集合图文、视屏、话题于一体的内容生产平台,以feed流来促使用户阅读消费,形式同抖音和快手,更具娱乐化。
动态tab则直接占据了右下角最高优先级的我tab的位置,利用了用户的常规使用习惯,进行流量导入。
该tab共有含空间、附近、兴趣部落、校园扩列、坦白说等共13个二级标签,提供了多渠道、多个交际圈,不同形式的聊天、社交模式,高优先级的tab位加上形式各样的社交场景,充分体现了沟通和社交的趣味性。
不同的功能模块广度
从以上各个导航tab内具体的功能模块来看,QQ有超过50个二级模块。
其中涉及15+个功能可结交到新朋友,从而发起聊天,如附近、按条件找陌生人、校园扩列、兴趣部落等。
微信则以搜索为主,准确、目的性地搜索相应好友,添加好友,陌生人间的社交仅限摇一摇、附近的人,即以封闭式的熟人社交为主。
可以对比看出:由于产品定位的差异,导致QQ的关系链构建与扩展远丰富于微信,并且不留余力的打造多个社交场景和提供多种玩法去构建陌生人之间的互动和了解,从而生成新的社交圈,因而两者的差异也在进一步扩大。
2. 不同的聊天功能细节设计
扩展社交圈功能的不同造成关系链开放程度的不同,直接导致了QQ和微信在聊天功能上也存在差异。
由上述提及的不同功能和途径结识新的好友后,展开聊天,两者涉及的具体聊天功能如下:
从总体功能数量来看,微信(13个)要少于QQ(21个),除常规语音、文字、红包、视屏、收藏等功能外。
QQ还有其独特的戳一戳、礼物、涂鸦、一起听歌、分享屏幕的功能,为其及时通讯提供了多种互动形式,且其语音和红包玩法也更为丰富,语音可变声、可录音;红包又有普通红包、画图红包、接龙红包、口令红包和语音红包,使得聊天互动功能更为丰富和娱乐化,严扣其产品定位。
结合微信的产品定位,以及上述提及的熟人间更为封闭式的社交圈建立,不难看出微信并没有强调聊天互动的丰富和有趣,其更侧重在满足基础聊天功能上,使社交更轻松和无压力。
微信对应相应功能则更强调高效与简洁,故而微信的聊天功能以文本和语音为主导,且从交互上,语音位置最为优先。
此外微信独特的语音输入模块内设多语言识别功能,可识别普通话、粤语、英语和上海话。
以上语音相关功能,一方面充分降低了及时通讯的操作费力度,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便捷度和人群兼容度。
尤其是针对大量文化程度不高,存在打字交流困难的中老年群体。同时也进一步降低用户间的沟通壁垒,拉近其沟通的热度,使聊天更生活化。
以上是两者整体聊天功能的差异,而在实际一对一的聊天过程中,QQ还有其独特功能。
与陌生人开始建立初步的对话,双方首次回复后,QQ会显示提示:“你与XXX成为好友并互发消息获得小幸运,联系互发消息7天,将获得友谊三叶草”。而在后续聊天互动减弱后,又会显示提示“超过XX天未互发信息,XXX已消失”。
该功能是在互动聊天的过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语言激励或者勋章象征以不断促进相方互动,提升亲密值,类似该功能的有soul的点满爱心等。
为借鉴游戏设置关卡刺激用户,引导双方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而努力,进而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一功能充分体现了QQ不留余力强调聊天的趣味性。
这一切都是为新一代年轻人的心理特性服务的,所以生活中常常有人打趣:年轻人都用QQ,年纪大了才用微信。
消息提醒设计
随着社交圈不断的拓展,无论微信和QQ,都需对社交好友根据亲疏远近进行管理。
除了常规的置顶好友、消息免打扰外,微信有一个强提醒功能,将在3个小时内全屏显示+附带特殊铃声以提醒被设置为强提醒好友的第一条信息。
在该时效内接收到信息后,强提醒将自动关闭,即该功能不具备连续性。
QQ则可通过设置特别关心(提示好友消息、空间动态和小视频均特别提示)、屏蔽此人、隐藏会话来分别管理自己与社交对象间的单向关系。
甚至还可通过单独设置其消息提示,如设置单个好友其独特的提示音,是否需震动、需声音提醒来进行区别管理,这些功能都具持续性、长久性。
相比较,微信的单个好友的权限及提示更为简单,提示范围和内容也更为局限。
其强提醒使用场景更像是为等待某一重要信息,如员工等待老板的重要指示等,其更注重信息本身,而非该好友属性。
熟人间的社交更强调信息的及时传递,而单个好友间关系的构建,因此微信对于好友的单个属性值设置的需求没有QQ那么大,这导致了他们产品设计上的不同。
三、总结
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正因两者的产品定位的不同,导致其核心场景,关系链构建途径,具体聊天功能,以及单个好友的消息提醒设计上均存在差异。
QQ在更偏开放性、陌生人的社交基础上提供了更多的玩法及功能,相应迎合了更为年轻群体的需求,着力打造一个趣味性社交和娱乐化的平台。
而微信在相对更封闭化的社交圈下,不留余力的保持功能完善的同时,更为精简明了地来提升沟通的高效性、便利度以及可操作性,适用人群年龄更为广泛,也更偏年长。
两者的产品定位差异导致其产品功能设计不同,从而在核心人群上自然而然做了相应区分,也就是各自瞄准细分市场,故可相互共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产品想要获得成功,有持久的生命力,一定要有清晰明确的产品定位,当市场产生变化时,要能够知道自己的核心用户在哪里,需要什么,才能够准确地为用户提供价值,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无法替代的产品价值,才能在激烈的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甚至维持“常青不败”。
#专栏作家#
桃子,微信公众号:产品经理成长札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文科出身的产品经理,就职于爱奇艺,关注内容型产品。热爱读书、热爱逻辑,热爱学习,是一只有理想的产品汪。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