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考:为什么京东购物车可以比淘宝多装60件?

陈才源
19 评论 8230 浏览 45 收藏 7 分钟

编辑导读:京东和淘宝两款购物APP的购物车限制之前一直是120件,但这次双十一,为了满足用户加购的需求,京东的购物车容量从120扩展到了180件,但是淘宝却没有这么做,为什么?本文作者从产品角度对这个问题展开了分析解答,一起来看看。

这次双十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京东的购物车容量从120件扩展到了180;而淘宝还是120件,被吐槽容量不够用,一度上了微博搜热。

一、京东和淘宝购物车的差异之处

除了购物车容量上限之外,淘宝和京东在购物车里还有这么几点不同:

1. 淘宝购物车里的商品是异步加载的,而京东是一次性加载

对应的区别是:京东购物车里所有的商品你可以同时处理,不管多少件一件全选;而淘宝必须要一边下滑一边加载,一次只能处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比如截图里淘宝购物车一共有120件商品,但全选只选中了56件,剩下的商品没有加载就无法选中。

2. 淘宝的购物车去结算时商品数量限制为50,而京东是110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一次性结算100件商品,在京东可以一次性结算,但在淘宝必须拆分为两次,哪怕因此失去使用满减、优惠券的机会,也没办法。

从容量、异步加载到限制结算商品数量,很明显能感知到相比京东,淘宝对用户的操作限制更大,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为什么京东能支持的淘宝不支持,是因为淘宝技术不如京东吗?应该没人会这么想,那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为什么淘宝选择牺牲用户体验?

前面几点对用户来说都是降低产品体验的地方,先说购物车容量,现在大家都把购物车当收藏夹来用,很多人都是把感兴趣的商品加车观察,看看会不会降价;现在这个时代种草太方便了,光是口红可能就得放几十个不同的sku,120件怎么够用?

异步加载和限制结算也是如此,每一个发声用户背后站着至少一千名同样处境的用户,在电商这种场景丰富的领域,边界场景非常频繁,这些限制会让很多用户在相关场景下使用难受,甚至放弃下单,影响购物车转化;但即便如此,淘宝也依然不妥协,原因何在?

核心原因还是ROI不足。

1. 技术投入成本比较高

首先淘宝在购物车选择了异步加载,也就是用户在一次请求数据时数据包的大小会小的多,比如100件sku,它如果一次只请求20件,那么并发量就只有一次性完全请求的五分之一,省下的都是服务器的钱。

购物车容量扩容和去结算的数量也是如此,需要支持更大容量,就需要更多的服务器资源,尤其是随着购物车场景越来越复杂,设计到多个sku的计算,比如到手价,同时计算对sku数量的要求很高,计算复杂度随着sku数量增加是指数上升的。

2. 商业回报很一般

购物车的容量越大,用户在购物车里放置的商品越多,商品查找越不方便,购物车的转化率往往越低;而购物车产品需要背负购物车转化率的,所以他天然就没有动力去做购物车扩容的事情。

而且购物车产品在做决策时,往往主要考虑大体量用户的诉求,所有用户的购物车sku数量分布情况是能看到的,加车到100件以上的用户占比不会很高;异步加载和限制结算数量也是如此,这种边界场景即使做了,能带来的提升对大盘整体也很有限,自然没有兴趣。

三、那为什么京东愿意做呢?

核心的底层原因还是在于两家电商平台的基因不同。

淘宝是做平台的,无论是商品、配送还是服务,它都不管,都是商家来做,所以用户习惯了有问题去找商家,淘宝无事一身轻,自然没有做好用户体验的动力;对淘宝来说,平台生态更重要,想的是聚集更多的商家和用户,至于基础的购物能力,够用就行,覆盖大部分场景和用户就行,再往下深入,就得算算ROI合不合格了。

而京东是做自营起家,无论是商品、配送、客服、售后,都是自己一手负责,所有用户习惯了有任何问题先找京东,哪怕是在京东第三方商家购物,很多用户也习惯找京东客服。

总之,用户在京东上任何体验上的不爽,都会归结到京东自己身上,并且京东也是凭借优秀的用户体验发家:正品行货VS假货水货的体验,京东物流VS四通一达的体验,自营客服售后VS第三方店铺的体验;衍生到产品体验上,也是如此。

在体验上,京东不会计较ROI,就像当初不计成本砸自营物流那样;因为用户体验的价值,是长期的,短期的投入拉到足够长的回报周期,都会显得微不足道。

 

作者:陈才源,京东产品管培生,公众号:陈才源

本文由 @陈才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产品配置

    回复
  2. 您好,打扰了!在其他地方看到您的这篇文章,特地找到您,为公众号【智慧宇易】申请转载授权。我们会在文章中标注作者及来源~如能通过,万分感谢!

    来自山东 回复
    1. 好的,标记好来源即可

      来自北京 回复
    2. 另外可以说一下是在哪里看到的这篇文章吗

      来自北京 回复
    3. 您好,是在网易科技界面~地址是https://dy.163.com/article/FQJDPUOO0511805E.html

      来自山东 回复
  3. 您好,冒昧打扰了~我是「应谋鬼计」公众号的小编,您的这篇文章实在是太棒了!看完之后迫不及待的想与更多人分享!请问是否可以让我们转载这篇文章呢?我们会标明出处链接以及和您的id~
    祝工作愉快!

    来自上海 回复
    1. 可以呀 标注好即可

      来自北京 回复
  4. 分析的有道理。淘宝还有一个可烦人的bug,联系地址不够,总要删一个,才能加一个。
    京东比较贵,但快。

    来自北京 回复
    1. 也是服务器成本的问题,现在京东比淘宝多5个地址上限。

      来自北京 回复
    2. 噢,谢谢!拼多多地址可设很多,目前还未碰到上限。

      来自北京 回复
  5. 赞同作者说的:成本和产出更亮以及回报率。
    淘宝是平台,他是服务于商户(店铺)和用户,用户视角:购物车容量有限,就会选择收藏店铺+商品,给商户带来了增值服务。京东主要是自营模式,更多是服务与用户,购物车容量大,给用户好的体验,没必要去考虑收藏另外这个用户路径。

    来自北京 回复
    1. 对的,另外收藏夹没有购物车的很多能力,比如凑单、到手价等,用户还是希望能把商品放进购物车而不是收藏夹。

      来自北京 回复
  6. 我就想了解一下,把购物车堆满的用户占比多少? 这个功能的需求是怎么提出来的,我单纯是消费者角度的好奇。

    来自湖北 回复
    1. 来自用户反馈

      来自北京 回复
  7. 看文章内容贬淘吹京的意图过于明显了。“ 所以用户习惯了有问题去找商家,淘宝无事一身轻,自然没有做好用户体验的动力”这种可能吗?电商平台不考虑用户体验能成长的起来?
    看了一眼作者介绍,难怪

    来自广东 回复
    1. 哈哈哈哈,我也是,一顿夸京东,还说京东vs淘宝是行货vs假货,一看介绍京东管培生,就这???

      来自广东 回复
    2. 而且淘宝明明就可以选中全部商品。。。

      来自广东 回复
    3. 不过试了一下,淘宝即使全选,其实也不是购物车内全选,也确实限制了单次只能结算50个商品

      来自广东 回复
  8. 分析的有道理。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1577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需要持续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不断更新迭代。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设计方法论。
专题
1333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如今获客渠道及方式也有很多。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获客渠道及方法。
专题
1667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物联网产品的设计思路。
专题
35728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好的数据分析可以使我们的产品不断优化,而做好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做好数据埋点。
专题
13247人已学习16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心理学如何影响用户决策。
专题
1191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针对新零售行业的发展现状,面向新零售企业的SaaS系统,可以如何进行系统架构和规划?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新零售saas架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