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产品体验设计中,UI视觉真的不重要了吗?
编辑导语:To B产品更多的是用在工作中,所以在视觉设计方面来说,重视程度没有To C产品的高,审美方面不是刚需;虽然很多时候是这样子,但这就表示To B的UI视觉体验不重要吗?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To B中UI设计的思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今天这个话题对于UI视觉设计师来说有点扎心,我在进入目前东家的时候,我的老板跟我表达过一个很极端的观点和诉求:在我们公司的SaaS业务体系下,UI视觉其实没什么价值,主要需要的是交互设计的能力,所以接下来你的精力放到交互在产品化过程中的价值贡献要多一点;当时我只是点了点头,其实我是知道他老人家的意思的,但我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是因为只言片语根本说不清楚。
那么我相信所有从事to b行业的朋友可能多少也有这种感受,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有提到过,to c产品是现实生活的映射,to b产品更多是一个线上工作台的,一个是生活,一个是工作;为了便于理解,我姑且把UI视觉设计的价值狭义的限制在感性诉求层面吧。
可能大家会认为:一般生活中才会有丰富情感需求(美丽、舒适、浪漫、惊喜、以及各种唤起深层情感共鸣……),但工作上更多是一种理性的状态,往往把业务目标达成作为第一价值诉求。
那么我想反问的是,在具有超强个体情感主张的90后00后逐步步入职场的当下,工作场景中,人真的只是一台效率机器,就没有情感需求了吗?就算是工作场景中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性诉求,难道业务的营销场景也没有吗??
我们把复杂问题做简单归因,其实根本上的争议点可能就是源自这里;我最近看了一本颠覆传统心理学认知的书,是关于对人的决策力由感性支配还是理性支配的剖析;作者最终的强有力观点其实打脸了传统心理学,他说你所认为的理性决策其实只是一种个人情感支配的感性投射,是你的决策机制构建了一种假象,让你认为你是在理性的做事情;人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理性,只有机器可以。
我们公司最近在做企业文化升级,我们老板把《理性》作为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词条并反复重申,我想他一定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多么痛的领悟!《笑傲江湖》中任我行说过“有人就有江湖,你怎么退出……”
接下来我会分几个部分深入聊聊,在to b产品体系里面,是不是真的“不再需要”UI视觉设计了;如果不是,那么UI视觉设计的正确价值定位应该是如何来理解并加以实践。
一、首先从UI视觉在To B产品中所处的的价值环节上来分析
因为业务逻辑的复杂性,UI视觉的确处在一个相对尴尬的流程节点;前面有交互几乎缕清了所有的业务流程,细致一点的交互设计师甚至把状态都标注出来了;后面前端开发可能也沉淀了有自己框架体系和代码组件库。
我想做个动效增加点趣味性,产品和交互说不用了,这样太浪费客户的精力和耗时了;我想做个小装饰元素插画,交互说,我整个工作台都把界面和流程填满了,你可以画点缺省和404吧,别动我的任务流;那么,可能剩下还能发挥的就只有(如下图)中的这些光影细节差异了,其实价值很难凸显,后面会讲到。
我想这也许就是我的老板在我入职的时候斩钉截铁的作出那一番言论的主要缘由吧,但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是确实是这样的,因为工作台场景是一个精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其实UI视觉的控件打磨,乃至界面信息结构、层次关系的设计处理在to b产品体验流程中的价值空间并不会太大了;可能会提升一些舒适度,但真的很有限,也不足以撑起这个岗位的高阶价值构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以前好像不是这样的。
二、存在即有必要,有没有价值是一个相对状态而不是一个绝对状态
其实UI设计在to b产品体系中的存在历史比to c更久远,存在即有必要,至少在界面可视化层面上来讲,UI视觉的价值是已经被证实过的;但是一个时代的过去必须建立在另一个时代的重建上,就像当年的实体小商贩到现在的电商小二一样;对于每一个UI设计师来讲,寻求新的价值赋能点和价值形态,以及我们的老生常谈——价值衡量体系,这样才能真正被重视起来。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颠覆认知是再寻常不过的现象了;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且敢于不断革自己的命,才能让我们时刻刷新到最佳战斗状态。
以前我们分工很细很垂直,我们心无旁骛的努力想把UI这个专业环节做到极致,这是一种匠人思维;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本身没有问题,但放在一个高度协同,且结果导向非常敏感的行时期和业来说,埋头撸图、极度垂直的匠人姿态可能并不能适应新的价值体系迭代或重构了。
而且随着行业的沉淀,能力体系和方法论也逐步成熟,原有的价值模式很容易形成重复性劳动,这在to b行业尤为明显;那么这部分重复劳动的实际价值就被老板盯上了,认为这些工作根本不用特定专业人力来处理,也就是所谓的UI不重要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To B产品的UI视觉千万不要孤立的评估他的价值,要借助交互的势能来提升产品综合体验
当然还有产品、技术、品牌等等的势能,孤立的去审视和评价to b产品UI视觉设计,基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to b用户不会为一个美丽的UI视觉来买单。
我一直有一个比较苛刻的价值主张,如果你的目标用户并没有直接消费你的设计,我会狭义的认为你的产出是没有价值的,充其量只是一个低价值的需求载体;所以如果你以前是一个很牛逼的to c 行业的UI视觉设计师,那你原有的设计价值观体系可能需要完全调整过来,个性乖张和单打独斗式的个体才华展示很难让你做的快乐。
把自己当成业务体系中的强关联部分,用业务闭环思维去主动协同产品、交互、技术各环节,借助大家的能力优势,用UI视觉语言增强产品交互的细节体验,寻求更多的UI视觉价值介入点,比如:在复杂业务逻辑上用场景插画或MG视频表现形式降低用户理解成本,提高易用性;比如你可以从公司/产品的品牌语言出发,规划和设计一套插画组件体系/工具出来,在业务中可以根据你的组件工具快捷装配出符合品牌基调的丰富场景化插画;既能保持品牌一致性,也能提升效率,这些都是产品和交互无法替代你的。
所以,如果你只是把能力半径放在产品和交互需求原型界面上,单纯的需求的视觉化输出在to b产品体系中的确没有那么大的价值,自然就会有人极端的认为不需要UI了。
四、定义一个UI可能比设计一个UI更高阶,且更具备多维价值
在加入目前公司一年左右的时候,我发现了to b类产品有一个特点——因为产品逻辑的复杂性,在产品表现形式上并不会像c端产品一样,有那么多颠覆式创新;为了尽量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提升工作效能和降低出错率,在不同的业务中的功能模块和任务流其实会有很大的趋同性。
但是原有的设计团队在项目中的分工协作方式(每一个项目固定责任设计师,项目与项目之间没有交集)对用户体验中心来讲,其实存在严重重复造轮子和资源内耗现象;各产品之间的设计语言的规范标准,以及产品交互方式是完全不一致的,而且各产品的设计质量全凭设计师个体的能力;这其实与外包团队没有本质差别,最要命的是UI视觉价值创造方式处在一个纯劳动力输出的低价值状态。
我们迫切的需要一套持续进化迭代的UI视觉设计资产/语言(当然也包括交互) ,由原来的个体设计创造力升级为团队设计体系的构建能力,把点对点的UI视觉交付价值升级为设计资产的长期循环积累的复利价值,从而提升效能节省成本。
后来,AUdesign正式诞生了,这是一套由用户体验中心全员参与设计讨论,团队喂养出来的一套设计语言和体系,UI视觉设计师会把70%的精力放在创新解决方案的设计和验证上,并及时补充到AUdesign体系中去让他日益健壮;而只用30%甚至更少的精力放在快速套用或把关常规界面和交互上,这样既能保证体验的一致性和平均交付质量,也能避免个体优秀设计师的突然离职导致整体设计水平的下滑。
最重要是能有效的优化低价值的人力成本投入,现在我们的设计团队只有7个专业的UI视觉设计师支撑起了公司28个产品经理需求,30多人的前端开发的供给(一般UI和前端开发的正常配比是1:1),24条标准化产品/业务线的需求承接。
五、填补UI视觉在To B行业品牌营销和产品运营中价值空白位,可能会让你找到超预期的价值感
其实职场生存法则中,有些岗位是直接授命的,且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和边界,比如产品、销售、运营等业务驱动部门,有些岗位注定需求要主动刨食、自证价值的,如:设计、人力资源、市场品牌等。
随着国内产业互联网的兴起,to b行业必将跨过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蓝海时代,to b产品to c化说的不仅是用户体验上,还有营销推广和产品运营上;你没有听错,to b产品也需要运营,最典型的有协同办公类产品、SaaS产品等,只要涉及到“线上拉新推广——免费用户向付费用户转化——付费用户留存/付费升级”的重线上用户生命周期的管理的,都需要产品运营的,营销活动就绝对少不了。
以前在电商平台天天追着后端转化跑的那些有丰富电商视觉经验的UI设计师,现在你终于可以把你的能力平移过来降维打击了,我们现在就在招有丰富经验的电商设视觉设计师;而且专业的to b产品运营是藏在体验流程细节中的,很多触达方式都是场景智能自动触发的,这些细节体验设计,交互只能提实现逻辑,表现形式还是需要UI视觉强化输出的。
六、设计的效果归因在To B产品体系中,可能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设计师注定绕不开的话题
咱们不要凭感觉下结论,到底需不需要UI视觉,还是用效果来说话,迫于组织和成员的成长需要,我们团队今年年初开始做指标量化管理;不是什么SUS、CSAT、NPS,这些太宏观和结果导向,而且噪音太大,不好做过程管理和优化迭代;我们就是直接拆解业务部门的产品指标到功能和任务流层面,具体有:活动运营转化率、任务完成率(跳出率反向指标)、任务耗时、产品体验在线时长等。
同时,我们也会经常有意识的用一些带有情感化亮点的设计和仅以满足功能即可得设计做灰度对比,但凡是在有转化目标的营销场景中,有UI视觉加持的方案,其转化效果比仅满足功能需求的设计方案要高出至少30个百分点;比如最近我们做了一个9.9尝鲜活动,开始只是在常规UI组件的强提示气泡中做“9.9可尝鲜体验”的引导,但最后的购买转化使用率非常低,甚至没有人点击查看详情。
事后,在效果归因分析会上UI视觉会异常兴奋的掷地有声的表达价值认同,这就是现在的设计师应该有的战斗姿态;你不能自证价值,就只能成为劳动力输出的低价值炮灰,公司任何人员波动,首先从低价值人员动手。
七、总结
好像又超过字数了,草草总结吧:UI视觉设计因为历史的原因,其实是一个不太完整的职业,前面有销售、产品、交互、后面有前端、后台,这必然会阻隔和用户之间的信息通路;他们所收到的更多的是指令性信息,这样很容易形成被动执行思维模式,扼杀业务目标达成的创造力,最终只能沉醉在自己科班出身的垂直技能上。
但在商业业务中,特别是to b的商业业务中,对艺术审美方面恰恰不是刚需;所以,要让我们的职业变的更完整,首先要让我们的设计世界观更完整,相信这一代UI视觉设计师终归会走出这片雾霾,被这个“世界”所需要!
我是一个习惯自我反思的人,其实最近有很多事情在不断的冲击着我的三观,也让我发现这个世界存在的多重标准;前天看了一篇文章,是关于作者痛批现在的社区团购:美团、字节跳动、华润等行业巨头跨界入场,巨额补贴将传统小商贩清场出局,目的是形成消费模式更新换代的资本寡头的局面;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与白发苍苍的卖菜老奶奶争利,将社会利润空间彻底炸干;还有更喜感的,是一个叫小黄狗的智能回收APP平台,连流浪汉和拾荒者的钱也要争。
文章的观点大概是,无论是人道立场还是社会稳定性考虑,不能赶尽杀绝,需要留下社会底层的生存空间;那意思就是说这块地盘大家不要动了,保持现状,这和我们国家经济环境差的时候就投资基建,增加就业机会其实是一套逻辑。
那么问题来了,这似乎和我相对严谨的体验设计的价值观体系冲突了,如果按照我的价值框架,每天像一口老钟一样在菜市场重复忙碌的卖菜老奶奶,每天在大街小巷制造噪音,挖了建,建了挖的这些农民工兄弟,他真的有创造价值吗?还是一种价值创造的假象?为了消耗卡路里的物理能量转化而劳动?
效率即价值、体验即价值、满足需求即价值、需求升级即价值,我相信大家已经get我想表达的意思了。
这投射到体验设计行业,跟UI设计师按照过去认知,重复着生产UI控件元素,来消耗每天的一日三餐和每月的工资有什么差别;似乎这个世界很难找到一种普世通用的价值观体系,是我太认真了?或者是我对体验设计价值定义太严苛了?难道这个世界只有利益没有对错??有点跑题哈,又兴趣的网友们也可以留言扯闲探讨一下…
本文由 @咕咕咕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求v加好友沟通, 文章很有意义。
gouxiong666,多交流
通篇读下来,我有这几点感触:
1,作者有些妄自菲薄,容易被外界的眼光左右而看轻自己的职业,如果爱,请深爱!
2,“我们就是直接拆解业务部门的产品指标到功能和任务流层面,具体有:活动运营转化率、任务完成率(跳出率反向指标)、任务耗时、产品体验在线时长等。”————这一段,实际上是“设计师为了自证价值”而被动且强行的背锅,为啥这么说?你列的这些指标跟UI视觉岗位基本上没有直接的关系,转化率通常是产品和运营人员在负责,任务耗时在线时长等也是产品和交互在盯着,你就本本分分老老实实做好你的视觉包装的专业活儿即可,大家都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把手里的活儿做好做到最佳,就是这样啊,你把你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我把我的活儿做到最好,大家就能共同驱动公司这驾马车不断前行。
3,产品、交互、UI视觉、前端……测试等各个岗位本就是互联网产品设计这条流水线上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我坚持认为他们都是平级的,除了流水线上的前后顺序,职业身份上没有谁尊谁卑的说法,在这些环节上的每个人都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职业专长在发挥自己的价值,你偏要认为自己的UI创造的价值低,没有必要,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创造的价值,还想赢得别人的认可吗?再说都是各个环节的打工人,凭什么要让别人的岗位来对你打分呢?你也可以去指点别人的江山啊,你也可以去质疑产品的设计不合理很扯蛋,你也可以去骂前端人员的页面还原效果像坨屎……
4,如果被人评价说你的设计也像坨屎,那么你深研你的专业能力就行了,但如果再有人说你UI设计价值低,拿砖拍他。
首先谢谢点评哈,一番言辞铿锵,掷地有声,先为你的深爱点个赞。其实我们描述的不是一件事情,你的观点全都对,在大部分情况下我都赞同,但这篇文章是有特定场景设定的,在当下,设计价值的评判其实不是主观自信支撑起来的,准确的洞悉你的设计在业务价值链中的客观存在状态,即时进化迭代才能让你做的事情更有意义,且更被社会认同,也会让你的团队越来越健壮;我带着一个30多人的用户体验团队,每一年每一个岗位我都要思考着如何突破之前的价值局限,我希望我们的价值影响力越来越大……
去证明设计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一件非常具有勇气的事,如果方便的话,可以留个联系方式详聊
因为没人埋单
是的,其实之前我也是质疑过好一阵,to b产品中UI视觉应该是另外一种价值构建,和to c完全不一样,专业交叉性应该会更强,应该不能完全定义为UI视觉,他没有专业交互设计师的体系化思维,但比传统意义上的UI视觉又多了很多复合性能力,可能叫体验设计师会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