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师在流程设计中如何进行自检?

0 评论 3297 浏览 12 收藏 8 分钟

导语:交互设计师在设计流程中应该如何进行自检?在今天这篇文章中,作者基于个人多年从事交互工作的经验总结,为我们分享了在流程设计完成之后,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自检。

往往产品经理交付给我们的是一个抽象的功能,交互设计师的职责则需要把抽象的功能转化为具体的页面。在设计具体的页面时,为了保证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我们往往会先进行流程设计。

流程设计就像是规划路线。在流程设计完成之后,我们如何进行自检?我觉得主要看以下几方面。

一、避免断头路

什么是断头路?我自己的看法是,从设计流程图上来看似乎是一个完整的链路,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往往会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退出当前流程去补齐一些前提条件,再回来重新开始流程。简而言之就是,按正常流程,走到一半却进行不下去了。

以简单的购买商品流程为例。

假设用户是首次使用本产品,没有提前设置收货地址。

在选择心仪产品确认下单,在需要选择收货地址环节,就没有可供选择的选项。这时候用户就不得不退出当前流程,去新建完收货地址后再来重新下单(当然现在几乎所有产品在选择收货地址环节都有对其新增删改查的入口,这里只是举例)。

那么对这个用户而言,这个进行不下去的路,就是断头路。在我们设计流程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一些流程进行中必须且重要的信息,可以考虑在流程中给予快捷新增的入口,以保证流程的正常运转。

二、支持回头路

在避免“断头路”的同时,也需要思考一定的容错性。

用户可能会因为一些错误的判断或者暂时的主观原因导致进行了错误的操作。那么在流程结束后,我们可以根据误操作后影响面的大小去判断,是否要给予一个挽救的机会。

还是以购买商品为例:当你因为看了淘宝直播,广告宣传或者其他原因,一时冲动下单了一个其实你并不需要的商品。过几天冷静下来后,发现这是冲动消费,想要退货。那这个退货,其实可以算作为购买商品流程的回头路。

当然,我们现在几乎所有的电商平台都支持退换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如果购买流程没有回头路可走,那带来的印象太大了,几乎等于直接把客户关在门外。

这只是一个最简单为大家所悉知的案例,其他还有很多,比如新建和删除,关联和取消关联等等。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其影响面大小去判断,是否需要支持对应的逆向流程。

三、发现快速路

如果说“避免断头路”和“支持回头路”是检验流程设计合理性的最基础标准,那么“发现快速路”和“引导未来路”则是在基本合格的基础下锦上添花提升用户体验的设计。

可以通过用户访谈、模拟用户使用场景等手段,去发掘在某些节点是否可以提供给用户一个快速通道,以帮助他们更快速友好的完成整个流程。

还是以大家熟悉的购物场景为例,按正常流程,我们选择商品后需要先加入购物车然后确认订单,再下单。

但是经过调研后发现,如果我们只是购买单个商品,不需要组合购买时,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选择商品下单,省去中间一系列加购等操作。选择商品直接下单,就是我们普通购物流程中的快速路。

对产品中“快速路”的构建,是基于设计者对使用者及其使用场景充分了解和熟悉的前提。在对其没有做充分调研的情况下,盲目去构建所谓的“快速路”只会适得其反。当然,在构建“快速路”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跳过的环节所需的数据问题。

四、引导未来路

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负责使用者在流程中的用户体验,也需要帮助用户进行流程后的引导和推荐。无论是通过“正常的路”、“回头路”还是“快速路”完成整个流程后,使用者都将面对同一个未来去向的问题。这个事情,我觉得分为两种做法。

对于一些B类产品来说,使用者自身会存在比较强的目的性。在这里,我们只需要充分代入使用者角色,给予一些他们可能会去向的快捷入口,去帮助使用者更快速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于一部分C端产品来说,使用者自身的目的性比较弱,本身就是一个逛的心态,结束流程后很有可能会离开产品。

为了提高日活、增加转换率等业务目标。我们可以在用户结束流程后,在提供一些后置流程的入口的同时,也增加一些需要主推的功能/产品等,以吸引用户持续停留,提神产品的一些数据。

五、总结

以上就是我个人总结出的一些关于流程设计的自检方法。通过“避免断头路”和“支持回头路”以保证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再结合“发现快速路”和“引导未来路”去提升产品的使用体检。当然如若有其他不同的看法,或者对我的想法有意见的同学,也欢迎一起探讨。

 

本文由 @大虾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