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促销系统解析(一):整体概览

4 评论 9545 浏览 69 收藏 17 分钟
🔗 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是能够准确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功能,并协调资源推动落地,创造商业价值

编辑导语:电商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许多日常生活都需要涉及到。那么,作为电商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的促销系统,可能有些人还不了解它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作者从整体来拆解促销系统,与大家交流讨论。

一、前言

促销系统是电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商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而由于业务的重要和复杂性,系统也是比较复杂。本次来对促销系统进行拆解,细看促销系统内部是什么样子。

促销系统系列文章将分为两部分进行展开:

  1. 整体概览:从大的模块角度看促销系统的构成,主要的功能组成部门,这是本篇的内容。
  2. 模块拆解:针对其中重要的模块再进行细节的拆解,将在之后逐步开展进行分享。

二、概览

在拆解促销系统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目前电商常在做的促销类型:

  • 秒杀;
  • 单品直降/打折;
  • 满减/满折;
  • 送赠品;
  • 预售;
  • 换购/加价购;
  • N元任选M件;
  • 买N免M;
  • 套餐;
  • 拼团…

这些促销里,可以将促销归纳为几类。

直接改价类:商品参与促销会使到手价发生变更。秒杀、满减/满折、N元任选M件、买N免M都属于这种类型。

而在改价基础上,又演变出预售、拼团等类型:

  • 拼团:带有裂变性质,需要和其他人一起购买才能获得更低的价格。
  • 预售:将购买流程分成2段,付定金阶段和付尾款阶段,并可通过付定金的行为获得一定优惠。

额外加品类:不改变商品的价格,而是额外赠送或者能便宜购买其它的东西,送赠品和加价购等。

套装属于特殊的一种,它是将多个商品打包成一个虚拟商品进行售卖,同时商品也可以单独购买。在打包成虚拟组套的过程中,商品的价格可能会发生变化。

而根据促销应用的商品范围,可以将促销分为单品级促销、集合类促销

  • 单品级:作用于单品的促销,每个商品享受同样的促销。
  • 集合类:作用于商品池的促销,整个商品池的促销享受同一个促销。

如果A和B都做了单品级的买赠C,则同时购买A+B会送两个C;而如果A和B做了一个集合类促销的买赠C(A和B是同一个商品池),则同时购买A+B只会送1个C。

而促销系统为了能支撑以上促销活动的开展,需要提供什么样的系统能力呢?

  • 促销活动的创建、审核、生效:促销生效的基础;
  • 促销的展示:展示商品参与哪些促销,每种促销的规则,使用促销后的价格,能同时使用促销的其它商品;
  • 促销的使用:用户购买商品时能使用哪些促销,怎么使用是最优的;
  • 促销的订单处理:促销的分摊以及逆向的退款处理;
  • 促销风险管控:为了更好地平衡销量和利润,促销的风险管控至关重要,避免出现价格门事件。

三、促销活动创建,审核及生效

1. 促销活动创建

创建促销活动时,主要分为几部分:

(1)基础信息

活动名称,活动时间,活动类型。

(2)活动的规则

活动规则主要包含优惠门槛和优惠内容,两者的组合组成每一种促销的规则。

而除了优惠门槛和内容,还包含其它的非必填的规则,比如:

①适用对象:可以根据会员等级、粉丝的身份等维度来选择促销试用的对象。

②支付保留时间:有些促销支付时间会设置得比普通品时间更短,以此来督促用户更早地下单。可以根据促销类型来提供选项:和普通品一样/单独的促销时间。

③是否撤出其它促销以及撤出时间:有些促销为了避免价格门,会存在不能和其它促销共享的情况。这时候可以选择本促销是否要和其它促销共享,比如秒杀,可以设置提前n小时撤出其它促销,也可以秒杀搭配满减一起适用。

(3)活动商品

活动商品共有三种选择:

①全部商品:创建人权限下的商品全部支持,包括之后增加的商品;另外,对于综合型电商,大部分促销都有不可支持的品类,此项直接在促销类型上进行设置即可。

②适用商品:只有选择的商品才可支持,之后增加的商品不支持。而选品的维度,最基本的要做到SKU维度,可以支持到SPU、品类、品牌、商家、供应商等。如果支持到品类品牌等,适用商品可以和不适用商品共同使用。比如某个品类适用,但是品类下的部分SKU不适用。

③不适用商品:选择的商品不支持,之后增加的商品也可以支持此促销。

(4)活动数量

活动数量包含两方面内容:

①用户维度可以享受的活动次数,也就是单用户限购的活动数量。单用户已经达到限购数量,用户可以原价进行购买,此时商品并不会撤回活动。

②商品维度在活动周期内可以被享受的活动总次数,也就是活动库存。当商品的活动库存达到设置的次数,商品将撤出活动,并改为按照原价销售。

而为了促销类型的可扩展性,可以增加创建促销类型的功能。此部分将在后期专门文章介绍。

2. 活动审核

促销活动的审核机制,可以根据各自公司的业务开展情况来说,可以有以下几种规则:

(1)商家/供应商自行创建的促销不需要审核,自营业务则根据规则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审核;

(2)根据品类设置保护率,如果击穿保护率则需要审核,如果没有击穿则不需要审核;

(3)根据不同的促销类型设置不同的审核层级,比如秒杀因为专门的资源位,审核层级要比普通降价促销多一层负责展示位的平台运营。

3. 活动生效与结束

活动生效需要在设置的时间精准生效,不能有延迟。

而为了保证查询效率,一般都采用缓存机制。当大批量商品同时生效的时候,容易出现部分商品的促销未生效的情况。此时,一定注意与开发人员强调:注意通过开发机制避免此种情况。

另外要增加监控+补偿机制。要及时监控促销是否生效,如果应该生效而未生效,则需要再进行补偿生效。

而活动除了到期结束外,还需要支持在开始前和进行中进行提前结束,包含活动的结束和活动不结束但是活动中部分商品临时撤出。

进行中的活动临时结束会损伤用户体验,但出于公司正常经营的考虑,还是需要增加此功能。而为了规避风险,则可对其权限或者审批流程进行较严格的管控。

四、促销的展示及叠加使用规则

1. 促销展示

促销有以下日常几个展示位及展示内容:

(1)商品详情页:需要按照商品维度,展示商品正在生效和即将生效的促销对应的促销标签、倒计时、到手价以及促销说明等。即将生效的促销一般展示优先级较高的,比如秒杀的时间,并展示预计开始的时间。而详情页有时会根据促销的不同。

(2)促销详情页:需要按照促销维度、展示促销的时间、规则及参与活动的商品。此页面主要用于用户查找促销相关商品和凑单,需要增加搜索和按照价格排序等功能。

(3)购物车页:需要展示促销标签并支持更换促销。

(4)商品列表页:按照商品维度促销标签,因为位置限制,促销标签需要制定优先级规则。

(5)频道页:有些促销有专门的频道,比如秒杀,比如拼团。频道页除了展示促销的规则、促销商品列表,一般还会展示一些促销的特质。比如秒杀,因为其限时限量的特点,会展示其促销的剩余数量。

(6)专题页:专题页是由人工配制,具体展示的内容需要看CMS模块提供的内容。一般和促销详情页展示的内容差不多,只是商品数量有所差异。

5. 促销的使用及其到手价计算

促销能否使用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商品促销正在正常生效;

(2)用户满足促销设置的用户等级/粉丝规则;

(3)商品的限购数量和单用户的限购数量没有达到设置数量;

(4)商品的促销叠加规则:促销叠加一般是在单品级促销和集合类促销可叠加。而集合类促销一般又分为店铺级和跨店铺级。跨店铺级一般是平台活动,需要报名参与。所以一般一个单品可叠加的促销为单品级促销+店铺级促销+跨店铺级促销。而为了避免价格门,可以在促销类型或者促销维度设置与其它促销不共享。

(5)达到促销设置的优惠条件;

当满足以上规则时,需要计算商品再享受了促销之后的到手价。而到手价的计算又分为平行优惠和递进式优惠。主流电商,比如京东淘宝,都是从递进式优惠演变成了平行式优惠。

到手价目前在详情页、购物车页和提交订单页都有应用,其中到手价又需要考虑与礼券叠加后的到手价。

另外,除了计算到手价外,还有凑单和最优促销的应用;

(1)如果没有达到促销门槛,可以提示用户去凑单,并根据用户喜好提供更容易凑单的商品在前排;

(2)如果用户选择的促销的到手价不是最低,可以提示用户切换促销可以获得更佳的优惠,并提供最优促销方案。

(3)用户未选择促销,到结算页后需要自动应用最优促销。

到手价和最优促销的计算方案,将在后期专门写一篇文章讲解。

五、促销的正向分摊以及逆向退款

用户提交订单并支付完成后,需要将优惠分摊到每一件商品上。

其中降价类的分摊,只需要将A优惠金额=A商品总额/总金额*总优惠金额,并考虑不能整除即可。此部分分摊和礼券的金额分摊一致,可以查看之前的文章《从优惠券的前世今生到系统设计》

而赠品类的分摊,则有两种情况:

  • 赠品金额是0,主品退货时需退还赠品,此时不存在优惠分摊;
  • 赠品金额不是0,主品退货时可不退换赠品。此时为了避免用户套赠品,可以按照以下规则:

商品完成退货后,用户订单下的其它商品是否仍然满足送赠品门槛,如果满足,则不需要退还;如果不满足,则需要退还。

如果用户不能退还赠品,需要如何处理?有几种方案:

如果是拒绝用户退货,需要用户补齐赠品。但是此项是极其不建议的方案,容易因为激怒用户演变为用户未退还赠品并且全额退款。

如果订单中剩余商品未达到赠送门槛,则将赠品金额在商品中减掉。

比如:购买了商品A(10元),B(90元),并满100赠送了C(标价5元),此时用户退了商品A,则退款金额为10-5=5元。

但此方法在买一送一上容易造成客诉。

此外,还可以将赠品的售价作为优惠金额分摊到商品上,如果用户退商品,则退还金额需要减去这部分金额。
比如:购买了商品A(10元),B(90元),并赠送了C(标价5元)。

则商品A的到手价为10-10/(10+90)*5=9.5元

商品B的到手价为90-90/(10+90)*5=85.5元

如果用户退货未退还赠品则扣除赠品的一部分金额。此时容易造成套赠品的风险,需要卖家注意。

六、促销的风险管控

促销除了要经过常规的风控关于用户的策略外,还需要在事前事后增加关于价格的风险管控,避免价格门。

1.事前:折扣率,保护率等。

在促销创建时,需要对商品的折扣率,保护率等进行提示和限制,避免人工的操作失误造成价格超低。

2. 事后:计算到手价+订单监控。

(1)促销创建成功后,商品价格和其它促销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促销的到手价。此时需要在一定周期内计算其到手价,然后看有没有击穿保护率。如果击穿保护率,则需要通知业务,看是否需要将其从促销中撤出。

(2)订单下单成功后,如果产生异常订单,比如0元单等,需要通知到业务,看商品的促销是否需要处理。

七、结语

本篇是关于促销系统的整体概览,之后将针对其中的模块进行更细致的拆分,和大家一起进行讨论。

 

本文由 @举个栗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总结的不错,期待出下一期内容,哈哈

    来自江苏 回复
  2. 写的不错,加油!

    回复
  3. 感觉一些核心用词出错了 比如应该是退款写成了购买 B商品写成了A商品

    来自浙江 回复
    1. 感谢提醒

      来自河北 回复
专题
32046人已学习10篇文章
社交产品是大坑?没get到这些知识点,可能你才是个大坑。
专题
1787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用户等级体系是产品的底层基础之一,也是用户成长激励体系之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用户等级体系。
专题
1758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精细化运营的过程中,为自己的产品搭建一套数据指标体系,对于促进产品和业务增长是至关重要的。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数据指标体系。
专题
1654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物联网产品的设计思路。
专题
35499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好的数据分析可以使我们的产品不断优化,而做好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做好数据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