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详解:设计方案前如何做好需求分析?

13 评论 43953 浏览 249 收藏 9 分钟

在设计方案之前,不要盲目的画线框图,了解用户需求,全方位思考,才能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在设计方案之前,不要直接提笔就画线框图,而要多思考多理解,让人知道你的线框图都是有理可循的。例如产品经理在做竞品分析的时候,常常从表现层,框架层,结构层,范围层和战略层分析竞品,提出自己产品的需求。这时交互设计不是单单接受需求就好,而是要更深入的去理解需求。

无论是交互设计师还是UI设计师,对战略层和范围层的理解很重要。战略层是什么呢?战略层就相当于你盖一座房子要知道这个房子是给谁盖得,要解决什么问题。而你作为房子的设计师当然要先去了解用户需求。同时也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让用户在这个房子里住的更舒服,更开心,这就是范围层说明了房子有哪些类型的房子,哪些功能能帮助用户住的舒服。

同样利用盖房子理解,如果你的设计方案令人不满意很可能就是你没有满足用户需求或者业务需求。那怎么满足呢,就要很好的理解和分析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了。

在设计方案之前,就要分析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明确设计策略。那么业务需求包括业务目的(业务目的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个功能?)和业务目标(产品期望得到怎么样的成功?)。以下尝试用一个具体的需求来讨论分析如何在设计方案之前做好需求分析。

提出需求:某线上教育英语网站 “邀请好友送次卡”的需求

一.分析业务需求

  • 业务需求:做一个邀请好友一起学习的页面
  • 业务目的:获得更多用户,用户数提高
  • 业务目标:提高注册率,推广产品让更多的人知道(知名度)
  • 衡量指标:邀请量(增加)注册率(提高)
  • 用户行为:点击“邀请”按钮

了解问题比提供解决方案更加重要。这里解释一下目的和目标的区别:目的是达到某一个目标后想要做的事情,也就是实现目标的真正动机。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S具体的,M可衡量的,A可实现的,R有关联的,T有时限的。

二.分析用户需求

  • 目标用户:小凌(上班族,90后+有英语基础,有线上学习的经验)
  • 用户需求:获得更多次卡
  • 用户场景:通过电脑邀请/分享好友
  • 用户行为:点击分享链接
  • 用户体验目标:快速完成分享,获得次卡

目标用户是指使用某一产品或服务的典型群体,不是个体。目标用户同时也是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接触对象。比如小凌如果报名学习线上英语,但是付款的是他的爸爸而不是他自己的时候,这里的直接服务的人是小凌而不是小凌的爸爸,所以目标用户是小凌,而不是小凌的爸爸。

在分析用户需求时需注意,用户描述的需求一般都是外在表象,用户自己不可能提出自己认知外的方法。用户体验目标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期望得到的最终成果,这才是内在的原因和动机。

三.分解关键因素

需要从业务视角转变为用户视角,创造动机让用户更愿意点击分享。并且排除用户在使用前的担忧,更愿意分享好友注册学习。解决用户在使用中的障碍,让用户更快捷方便的分享给好友并获得次卡。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顺利达成业务目标,提高注册率,知名度和业绩水平。

用户为什么会点击分享邀请好友呢(动机)?用户会有哪些担忧?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这三个问题是从业务视角转换为用户视角的关键。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这三个问题。

  1. 创造用户愿意主动执行的动机,比如:可以获得免费课程;多来多得;好友一起学习们可以互相监督,学习效率更高。
  2. 用户会有哪些担忧?比如:如何邀请?邀请好友麻烦么?邀请后如何获得次卡?朋友会愿意注册么?邀请后会告知我朋友注册成功了吗?这个活动是否可信,次卡是否有使用期限?次卡如何发放等等问题。
  3. 用户会遇到哪些障碍?比如:不知道分享到哪里?收不到次卡怎么办?等待收到次卡的时间太长等等。

关键因素就是指用户在使用前后会遇到的动机,担忧和障碍。关键因素越详细,解决方案就越多。问题慢慢清楚了,就可以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如下图:

CEA939EC-CE29-4888-BC0F-B5B391093A87

四.归纳设计需求,明确设计策略

通过分析用户体验路径,找到各个接触点,了解用户在使用的整个流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关键因素分析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并完善流程中的各个步骤。在实际过程中,也可以以对比竞品的用户体验路径来完善自己的产品。

1.初步解决方案整理

整理关键因素,归纳解决方案,确定和各个部门的任务,提高效率。

8DB014C2-ED1F-408B-88A6-A93E042B6216

2.建立用户体验路径和情感坐标

7A7B47D5-E85A-4CD4-BB37-C898F2DB9A2B

根据各个接触点的问题提出如下的解决方案设想。

  1. 在会员中心显示明显的“邀请入口”,可以加入动态效果,在会员中心页面有闪烁或者跳动的按钮;
  2. 查看规则尽量简短,或者利用时间轴解释规则,但尽量放在底部,不要占据用户大部分视觉中心;
  3. 点击分享给予恰当的反馈,告知用户已经分析成功。或者弹出模态窗口“分享成功!快去告诉您的好友获得一次体验一对一学习英语的机会吧!”或者也可以有简单的动态效果,分享的icon从loading变成对勾;
  4. 若好友注册成功,加快审核过程,提示获得次卡。在未获得次卡时,安抚用户。
  5. 获得次卡,除了恭喜用户获得次卡,可以马上约课以外,还可以提示用户“邀请好友得免费次卡”多来多得。

总结

不要盲目的去画线框图,只有在设计方案前,更好的理解和分析了需求,才能很好地服务用户帮助用户使用产品。同时,只有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产品,才可以帮助产品站在全局的视角提升用户体验和设计需求,从而打造优秀的用户体验。

 

作者:Eilin.Chen  个人博客:http://eilinchen.sxl.cn/blog/848ebdd0074

本文由 @ Eilin.Che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太棒了

    来自北京 回复
  2. 有一个例子不是很懂,如果小凌是产品的使用者,而小凌的爸爸是产品的付款者,假设小凌是在他爸爸的推荐下才使用这款产品,那么其实小凌的爸爸要觉得这款产品好才会推荐给小凌并且替小凌付款,所以这款产品必须满足小凌爸爸的某种需求,也就是说,小凌的爸爸也是这款产品的目标用户。没错吧?

    回复
    1. 小凌爸爸是这款产品的客户非用户

      来自上海 回复
  3. 不过挺实用,不是简单的理论,可效仿性很强

    来自北京 回复
  4. 某线上教育英语网站 “邀请好友送次卡”的需求,这是解决方案,而不是需求吧 ❗

    来自北京 回复
  5. 学习了。

    来自辽宁 回复
  6. 活学活用 厉害L

    来自山西 回复
  7. 这是网易微专业的教程吧 应用得棒哒 :mrgreen:

    来自江苏 回复
    1. 哈哈哈 有点滑稽的感觉

      来自浙江 回复
  8. 写的很好,很干货,理论结合实际,看起来体会更深

    来自北京 回复
  9. 以小见大

    来自广东 回复
    1. 你也在,哈哈 看到你了。

      来自广东 回复
    2. 你也在的,哈哈,没看到你,能否加个好友滴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