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的结构化方式探索
编辑导语:相信大家对于结构化都不陌生,结构化是将一个问题拆分为一个个小目标,从而更好地帮助你解决问题。作者以需求分析为例,对需求分析的结构化方式,作了一个探索,总结了一些做法,与你分享。
结构化简单说,就是把一个问题拆解成一个个能解决的部分;拿需求分析举例,当下面的需求到了该做的时候:比如有一个业务部门提了一个数据需求,提取某个数据指标,按照需求的框架来说:
一个需求包含背景、场景、解决的问题,比如需求的背景是有个客户需要查看这个数据,需求的场景这里分为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业务同学的场景是客户提出要数据的时候,另一个部分是客户什么时候有要数据需求。
举个例子,比如客户每个月月底做周报的时候需要用到这个数据,需求解决的问题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业务同学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部分客户满足了自身的汇报需求。
当从背景、场景、解决问题这三个方向寻找答案的时候,会得出很多的解决方案。
从背景的角度上分析:
能否让这个需求的背景不成立,直接把数据指标面向客户。
从场景的角度上分析:
把不舒服的场景转换为舒服的场景,业务角度上的场景是客户要数据,能否转换为定时给客户发送数据指标;客户角度上的场景是写周报的时候要用到,能否转换为把这个指标变为客户时刻关注的指标。
从解决的问题角度上分析:
如果问题可以消除,最好是消除,如采用把数据指标面向客户,那么业务侧的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问题无法消除,则应减少解决问题的步骤,简化流程,客户提供数据的这一页如果数据指标固定,可否改为一键下载报表去替代手工填写,总结解决方案:
- 把数据指标做成功能,直接面向客户;
- 定时发送数据指标给到客户;
- 研发周报或报表功能;
- 人工数据库拉数据,业务侧发送。
初步方案总结好后,接下来就是方案的可行性判断:基于上述的需求和方案,可行性判断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价值,一方面是成本。
从价值角度来说有三个方面:
- 需求本身:需求刚需程度(高、中、低)、用户使用频次(高、中、低);
- 方案本身:服务模式(重、中、轻)、是否可规模化(难、中、易);
- 价值本身:付费意愿(难、中、易)、付费价格(高、中、低)。
从成本角度来说有两个方面:
- 研发成本:研发成本(高、中、低)、维护成本(高、中、低);
- 业务成本:人力成本(高、中、低)。
把总结出的五个方案代入可行性判断的五个方面中,就可以得出最优方案,如果感觉上述的可行性判断过于定性,也可以采用定量的方式。
如为需求、方案、价值、研发、业务基于团队或公司的诉求给予不同的权重,如需求(0.3)、方案(0.1)、价值(0.3)、研发成本(0.2)、业务成本(0.1),再为每个方面下属的要素赋予数值,如需求刚需程度中的高赋予5分、中赋予3、低赋予1分、研发成本中的高赋予1分、中赋予3分、低赋予5分,再通过权重乘以数值就会得出一个分数,分数越高价值越大。
综上为需求分析上的结构化方法探索,后续会写需求管理、产品设计上的结构化方法探索;希望本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本文由 @荆钰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