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复盘:聊一聊To B平台产品的设计策略思考(四)
编辑导语:在产品设计策略上做好规划,可以帮助产品在设计过程中保持主线,To B平台型产品也不例外。那么在To B平台型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有哪些产品策略是可以参考和依循的呢?本文作者就此做了总结,一起来看一下。
在产品功能设计时,首先要有整个产品的设计策略,同样的需求,有不同种解法,但可能只有一个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在设计产品功能前,一点要有所策略,这样整个产品功能设计才不会偏离主线。
产品策略源于我们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源于我们商业模式上的选择,源于我们增长策略数据指标的定夺,前几篇已经讲了相关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过去看一下,再来看这篇。那对于To B平台型的产品应该有哪些产品策略呢?
一、要平衡平台、供方和需方三方的利益
对于平台产品来说,买方和卖方都是用户,但一般情况下,供求关系会有所不同。比如我们的产品中是供大于求的市场,我们的整体设计权益都会向买方进行倾斜,毕竟在交易市场中他们是“爸爸”,倾斜的比例还是要看具体市场关系,要有所均衡。
但对于平台方来说,公司不是公益组织,毕竟要吃饭的,在最大化照顾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要适当的加入平台想要得到的利益,对于平台来说阶段不一样,可能诉求会不一样,但每个阶段要考虑到自身的长远发展,因为你是规则制定者,要起到第三方应起到的责任。
二、做效率功能优先级强于工具功能
前文中也有提到,企业用户在解决业务问题上是更没有耐心的,所以要做可以直接达到用户目的功能。
三、做有规模效应的功能
对于平台来说这点很重要,规模效应最好还是双边,因为这点往往是平台产品造壁垒关键。
这里举个例子,打车行业,打车的人越多,司机接单越多,司机越多,打车的人会越方便,这样就可以形成正循环,异边形成规模效应。
但打车的用户和用户之前,司机和司机直接的交互很少,同边的人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这就会导致司机和用户遇到其他更实惠的平台时,就会直接被吸引,导致没有粘性,所以滴滴都快是龙头了,但盈利一直还是负的。
所以要做平台功能时,一是要注重规模效应,即使用的人越多,用户体验就越好的功能。
这点我深有体会。一些没有规模效应的非必要功能要少做,他会带来负规模效应,当使用的用户类型越来越多,对产品功能兼容性来说会越来多,最后导致很复杂,用户体验越来越差。同样在一开始设计时,遇到同一个用户需求,做出的功能是负规模效应的?还是有正规模效应的?这也是产品经理之间的差距所在。
二是要注重双边的规模效应,往往对于平台产品来说,供给双方,谁越处于交易中的主导地位,越不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往往比较容易形成同边的规模效应,虽然是同行,但他们之间在一开始就会有各种的合作。我们稳固住了一方,往往就可以建立起一定的壁垒。
四、用数据+用户去做产品
我认为一切听用户的在平台产品上是扯淡,前边也提到过要注意三方之间的利益均衡,所以在做此类产品上应该盯好我们的目标和数据再配和我们用户的反馈,最后综合下来一起制定产品功能该如何进行设计,只盯其中任何一个都是不行的。
五、要做不断丰富用户LTV功能
前期要做精,要做重点。后边起量之后就可以做丰富LTV的功能了,要让用户遇到业务问题第一时间想到你的产品,而不是去了某地方藏灰了。LTV做起来之后,对用户来说他的使用时间就会变长,对于其他产品功能来说也是一种促进。
六、要做不断提高用户产品使用频次的功能
七、极简
操作和页面都要求要极简。企业用户不需要花里胡哨。讲究效率。
八、用场景来做产品设计,不是因为功能而做功能
要迭代一个产品功能时,一定是某类用户在什么时候有了哪些问题,场景出来功能才能做。不能是因为这个功能再配套加个功能,或者在哪哪哪看到竞品做了类似个功能,我也做一个,也不知道人家为啥做,反正我抄就完了,要是这样那就离死不远了。
产品功能往往对于用户体验来说是负规模效应的,只是因为有解决客户业务问题的功能所带来的正规模效应,带来的对冲,所以说不是功能越多越好,一定要用场景出产品设计,很重要,很多人都知道,但实际有些时候就是控制不住。
九、先做功能,再细化交互细节
十、UI要年轻化设计
都说UI要更具用户的年龄来作于区分,我觉得是个伪命题。因为现在很多的C端产品一直在帮我们教育着用户,不是十年前了,智能手机都快出来十年了,好多年龄大一些的用户都跟我们一样,也用淘宝、美团、微信等等,他们对设计的审美其实跟我们差不多,所以我认为UI还是要年轻化设计,尽管用户中有年龄稍微偏大的用户。
产品设计策略篇先分享这些,后边有新的体会会继续补充,后边做到类似产品时可以看一下。我下期会分享“To B产品如何从C到B”,对产品运营两个方面进行分享,不见不散!
作者:忠炜 ;公众号:诠释备忘录
本文由 @忠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