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设计,是听从直觉,还是听从数据?

2 评论 5529 浏览 0 收藏 6 分钟

对于很多科技公司来说,设计已不再是随心所欲的事情,它往往需要与数据挂钩,通过用户行为分析来测算甚至是极其微小设计的效果。这种源源不断的数据流在决定新产品及其形式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那么,设计师自己的直觉还重要么?

搞设计时,用户数据与个人直觉总是相互对立,在过去,设计部门看重直觉,是因为在设计过程中评价其效果十分困难,产品不上市,设计师就不知道设计好坏。但如今像Facebook与Google这样的数字产品更加看重数据,因为他们完全能够一边设计一边获得用户反馈。

根据我与80多个产品团队工作的经验来看,数据意义重大,直觉不可替代,所以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用户数据与个人直觉间找到平衡点。

有时,个人直觉重要

我在Google最初的几个项目之一就是设计“Google Checkout”按钮,它被用作网上购买物品及服务。设计按钮向来容易,但这次却大不同,因为用户能在几种支付方式中做出选择,所以该按钮必须在热闹的网页上吸人眼球。在每一次反馈中,我总被要求把按钮做得更粗、更大、更醒目、甚至看起来更加可以被点击。慢慢地,设计变得浮夸,直到最后,丑陋不堪。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一名同事设计了可能是他想到的最吸引人的按钮:一个写有“FREE iPOD”的巨型3D按钮,火焰翻滚,下面附上极为细小的“Checkout for a chance to win”。

此举重启了我们的讨论:我们不仅要高点击率,更要对结果进行预告,与用户交流,增加熟悉度,建立品牌信任。

利用数据我们能很容易知道哪种设计带来了更多点击,并能依此选择最优解,但这样做却忽视了整体情况和其它的重要目标。

数据对增量式的改进甚为有用,但有些目标是难以被测算的,这时候,我们必须依靠直觉。

直觉是后天的

没有设计师生来就知道用户要什么,以及人们面对一个崭新设计时会作何反应,通过观察身边事物,直觉于后天习得。人脑是一个神奇的模式匹配机器,每当我们了解到一个新设计以及其效果时,直觉在无形中就被改造了。

设计师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留意缺陷——示意你推的门把手实际上却需要你拉,在开车时手机上的一个小按钮极其难找。相信我,对身边事物留意到如此地步确能让人厌烦,不仅对设计师还是对他们身边的人。但如此细心也会有好处。当设计师发现缺陷时,会思考为何会这样、这牵涉到了哪些设计、如何设计就能解决问题。像这样的每一次思考,都在慢慢构建个人设计理念,即所谓“直觉”。

但是,这种自省只能把设计师带到这么远,因为设计的受众在诸多方面跟我们不同:年龄、文化语境及其带来的期望上的差异。

即使在设计师认为用户与其相差无几时,也一定存在着一个不同点:设计师精通于他们自己的产品,而新用户对产品一概不知。既然无法忘却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所以有必要进行用户研究。

观察用户使用产品绝对是发展直觉及防止错误的最好办法,用户研究其实就是一种定性的数据流,虽混乱,但宝贵。

直觉驱动 vs 数据驱动的黄金原则

当用户对产品设计不满意时,团队中从工程师到CEO的每个人都必须将其设计直觉发挥出来。但不要让直觉掌控了一切,关键在于判断何时该听从数据,何时该听从直觉。

想了解用户行为?听从数据。

任凭用户如何否认,数据是硬的。

提高产品质量?听从直觉。

设计中的单个细微改良无法从数据中获得肯定,但它们一旦融合,便能高端大气上档次。

在少量选项中选择最佳?听从数据。

想做增量式的改进,数据最有发言权。

在乎长远影响?听从直觉。

当你想实现长远目标时,比如建立产品信任度,那么请看看这个世界,多与人交流,相信直觉。

数据与直觉,看似壁垒分明,实则相通。数据统计让硬数据直观呈现,而直觉,对来自于日常观察生活所得的软数据做了同样的处理,所以,对于一个成功的产品,直觉与数据,缺一不可

文章来源:36氪编译(Braden Kowitz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请听从用户体验~~~直觉和视觉都太主观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