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产品灰度上线的研发模式

0 评论 2375 浏览 3 收藏 6 分钟

传统的产品研发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产品调研-架构评估-产品启动-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发布七大阶段。本人在公司经历过大大小小的项目数以百计,发觉这些阶段一直以来都是以一条直线的形式串行着:从产品调研到产品发布,总是一拖到底。这样的做法对于范围比较大,周期比较长的项目,尤其是用户体验类项目而言,存在较大的弊端:我们很可能在没有足够清楚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定制了过多的辅助功能,这样即拉长了项目周期,又无谓的投入了过多的人力,在资源如此宝贵的今天,浪费资源实在太过奢侈,我代表春哥鄙视之…

言归正传,切入今天要谈的话题 —-“产品灰度上线的研发模式”。何谓“灰度上线”,简单点理解就是按产品需求优先级,抽出核心需求,在满足用户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快速上线,并通过限制流量、白名单等机制进行产品试用,以此收集用户的意见,从而萃取出用户潜在的需求,形成后续更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和传统研发模式相比,这么做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将原先一锅粥式的需求和功能点进行了轻重缓急的排序,并以此将项目从原来的单长线作战转化为多迭代短线循环,让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再昙花一现。

如此一来,需求分析阶段显得尤为关键,我们必须清晰的将需求按优先级归纳分类为几个序列,如:p1,p2,p3…核心功能和必备的体验在p1序列,辅助功能点和辅助型体验列在p2序列,争执不定的需求点可以放在p3序列。需求排序后,我们可以将项目发布点有序的分成(>2期),第一期只确保主要的核心功能和基础体验快速灰度上线,随后通过用户访谈、产品的tracker&session数据、业务数据等手段分析出用户对产品的真实反应,并以此调整二期需求,该加的加,该砍的砍,做到有的放矢。

有画面有真相,我们就以支付宝个人版三期中提醒代扣项目的研发始末为反例,正视我们现有研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整个项目从产品启动到产品发布历时近3个月之久,发布后却尴尬的发现用户的青睐程度并不高,甚至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产品使用率之惨淡,当然产品的始作蛹者可以推托怪罪于运营力度不够,也可以感慨产品的身不逢时,但是作为产品的设计者,在用户需求并不明朗,且欠东风的情况下除了核心功能,你完全没必要夹杂过多的辅助功能、体验…试想,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采用灰度上线的研发思路,那么这款产品的核心功能上线周期将缩短一倍有余,我们将赢得足够的时间观察用户,并形成相应的运营策略以及产品体验的优化策略。比之将产品一捅到底后奄奄一息,合理的规划迭代研发将使你的产品呈现出更旺盛的生命力,这样才可能撑过你感叹的“身不逢时”。

当然从产品角度来看,我们必须肯定提醒代扣的战略意义,他将成为支付宝会员的理财管家,缴费、还款、充值、付款等等操作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定制,非常便捷,绝对堪称支付宝一款“伟大”的产品。但是再伟大的产品,在一个不适合的时间通过不恰当的方式诞生,也无怪受人唏嘘,唏嘘的绝非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的设计规划和研发模式,恩,设计师,你懂的!

作为一个非专业流程管理人员夸夸其谈了这么多,实感不易,不论说的怎么样,最后还是要总结呈词:产品灰度上线的研发思路,其好处就在于将原先一锅粥的需求按轻重缓急做了一个排序,并将原来一捅到底的研发模式合理的做了一个迭代的循环,即缩短了产品核心功能的上线的周期,又大大降低了未明需求情况下的资源浪费,可谓双赢。尤为重要的是,通过有计划的迭代开发,我们可以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纯属个人感触,有砖的尽管砸…

来源:http://ued.alipay.com/2010/06/topics-for-product-r-d-intensity-on-line-mode/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