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体验的角度,通过品牌植入结合用户教育促进增长

2 评论 4454 浏览 6 收藏 10 分钟

编辑导语:面对获客难度增加的局面,品牌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才可以拉动产品的持续增长呢?也许,品牌可以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切入,在提升目标用户群体的使用体验之外,达成设定好的增长目标。本文作者便结合案例做了相应解析,一起来看一下。

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中,竞争越发激烈,常规推广拉新渠道成本越来越高,效率也越来越低,如何持续有效地保持新客增长,又能在用户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并埋下强烈的心智,便成了产品体验设计的核心目标之一。

下文通过2018年的一个案例,浅谈一下用户教育与品牌植入结合的方式,针对特定用户群体推出相应的产品,促进用户及业务增长。

一、理财市场及用户现状分析

截止2018年,国内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已达4.6亿人,以理财目的为主线,基本可以将用户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 理财用户画像 ]

[ 年龄层分布及在投资产占比 ]

25岁以下用户作为新客进入理财市场后,随着年龄增长,经验累积及收入增长,其可操作资金以及持有资产会逐步增加,慢慢地从小利满足型往高端战略型的方向发展。30岁到50岁之间的用户作为理财市场的核心运营对象,人数多,持有产资大,且增长速度快。

从用户的整个生命周期、年龄结构以及理财类型的演进趋势来看,如何更快一步抢先让用户选择其平台并完成首次投资理财,则是重中之重,这直接关系到后续平台核心用户质与量,就像各大奶粉厂商抢占初生婴儿的第一口奶一样。

既然要抢先一步,何不抢先一大步呢!

当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到步入社会,随着事业发展,组织家庭,到中年事业有成,财富也在不断的积累增长,此前我们一直把眼光聚集于25岁之后、有一定收入甚至是高收入的理财人群,25岁以下的年轻小白用户往往被忽略了。

而这部分用户,正是我们可以提前抢占的潜在用户,只要我们能提前在这群用户心中值入品牌理念,以及理财概念,建立深刻的心智,当这部分用户成长起来时,心里已经有了品牌的概念与方向,也就是已经尝过了第一口奶的新生婴儿,会有记忆中的味道。

所以,我们要抢占的用户,正是处于成长初期的年轻用户。

二、用户定向调研及痛点定位

针对这部分年轻用户性格特点及理财知识,通过线上线下的问卷及访谈等方式展开调研,在访谈过程中,大部分年轻人表现出比较个性自信,喜欢直接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物质生活比较丰富,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沉浸在网络以及娱乐上面,朋友之间的圈子不大,却非常明显的依赖、相信各自的圈子。

在对理财知识方面的访谈中发现,年轻用户对理财的概念知识的了解几乎是零基础的状态,甚至少部分还有抵触心理,表达最多的是没钱没空,认为理财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 表达最多的四点及其占比 ]

结合调研报告的输出结果,针对性的归纳其核心痛点及解决思路。

  1. 不懂?——用年轻人的语言告诉ta理财是什么;
  2. 没人一起?——让ta信任的人告诉ta,大家都在理财;
  3. 没闲钱?——推出年轻人的特定理财产品,即时享受收益;
  4. 没时间?——简洁易懂的信息,快速灵活的操作。

也就是说需要有一款针对性更强的,更易于理解的,不麻烦的,有直接收益的智能理财工具,把这群潜在的用户圈起来,培养引导成为平台的核心用户。

三、理财业务优化及产品设计

综合前面的分析,整体的方案以简单灵活的思路开展设计,去除或整合各项非必要的功能,包括会员、积分、活动等,让整个产品的结构更简洁直接,仅保留理财项目列表及个人账户两大模块。

除了将理财App结构简单化,还需要优化现有的理财流程,将理财收益实物化并提前享受

[ 投资流程调整优化 ]

[ 产品demo 首页/详情/账户 ]

  1. 首页展示理财项目列表,将年化收益转化为直观的实物展示,左右滑动切换不同的理财产品。
  2. 详情页常态展示标地基本信息,从列表延伸过来的收益展示,上拉可查看项目详情。
  3. 账户主要以账单的形式展示,突出个人信息并展示各个已参与项目的进度情况。

深色背景迎合年轻人的时尚追求,加入品牌蓝色,将红色调整为橙色,使整个产品更显年轻。

[ 首页UI稿 ]

[ 项目详情UI稿 ]

[ 个人账户UI稿 ]

结合各项成本核算,最终决定以小程序的形式对外对广,经过近6个月的线上线下推广运营,在90年人群里成功的植入了品牌及理财的概念,小程序注册用户达到5000人,均为90后用户,投资转化为0.8%,平均停留时长15分钟左右,并为核心平台拉新超1000人次。

通过该小程序的上线,成功对年轻用户提前植入品牌及理财概念的教育,除了成功促进业务增长及拉新效率,同时还验证了收益与物品等价的理财模式,进而将该模式整合进核心平台并大力推广。

设计师的工作远不止于设计本身,很多设计的输出的背后,更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这也要求设计师要掌握更全面的知识,未来的时代,设计师也将是更综合更全面,能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而不在是单纯支撑设计。

 

本文由 @包大佬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设计师的工作远不止于设计本身,很多设计的输出的背后,更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

    来自陕西 回复
  2. 广告出现时我们首先想跳过,或者利用广告时间我能再干点什么?

    来自山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