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长产品角度出发,如何做好场景化触达?

8 评论 6822 浏览 88 收藏 17 分钟

编辑导语:若想提升用户增长,产品应当考虑如何做好“场景化触达”工作。一来,场景化触达有助于减少用户损耗;再者,企业可以利用“场景化触达”提升用户转化效率,进而拉动产品增长。本篇文章里,作者便结合实际案例,对如何做好场景化触达一事做了详细阐述,一起来看一下。

对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品、或者有多个业务的公司来说,场景化触达能够有效减少用户在APP内的“损耗”。

那什么是场景化触达,如何做场景化触达,它的理论支撑、项目实操,是为近期习得总结。

一、什么是场景化触达

要清楚场景化触达,首先我需要先理解好「品牌轮模型」,这是一个利用体验设计,让目标用户在接触到品牌的关键时刻,产生对品牌的良好认知,进而转化的理论。

1. 场景化触达的理论支撑——品牌轮模型

归纳为3个大的要素,分别是:用户、 内容、场景

其实这三大要素,也正好是互联网增长不可获取的要素,通常则是:用户、渠道、内容,完整地构成了「给什么用户、在什么时候、推送什么内容」。而「品牌轮模型」中的「场景」,我可以理解为是「渠道」的一种。

1)用户

无论做什么,首要是聚焦一波用户,因为不可能让所有用户都喜欢这个产品,因此必须要找出「BTA」brand target audience。

如果放在新项目起步阶段,这波用户就是种子用户;如果放在项目发展——成熟阶段,这波用户就是愿意主动帮产品转介绍的用户。

就例如小米做MIUI系统时,找准了100位种子用户,让他们深度参与系统设计和体验反馈,最后借助其口碑传播,产品得以迅速推广。

2)内容

如果按照品牌轮模型,此处的内容是指「品牌信息」。但是现实中我们却有很多广告般的内容,例如营销性质强的活动,需要告知用户,所以我理解像这类内容,可采取「原生内容」来包装,再去传递给用户,避免生硬、反感

3)场景

可以结合「黄金时刻」一起考虑,也是聚焦在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那些时刻,只不过黄金时刻是从理论角度来方便我们去在最初、峰终时刻这些场景里去充分传达品牌想要告诉用户的信息。因此在「场景」这一步,需要穷尽所有会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时刻。

图:摘自书《峰值体验:影响用户决策的关键时刻》

二、为什么增长离不开场景化触达

要解释这个问题,应该需要和公司/项目/业务发展的阶段结合起来说。

一方面,如果当前为创业初期,本就没什么用户,其实对于一些有把握的品牌信息或营销活动,做到全量推送,先将内容打出去,而后才有场景化触达。另一方面,如果是处于发展——成熟阶段,有如下原因,需要做好场景化触达,才能提高增长的效率:

1)对用户而言,能降低他们在使用APP过程中的「损耗」

损耗一词如何理解,就好比如用户打开APP,原本是想去做某件事,结果APP拼命推A内容、B内容……给用户,不断阻断用户的路程,导致用户对品牌产生「唉,这里怎么总是这么多广告」的认知,下意识关闭弹窗等各种资源位不说,长久可能会导致用户流失,这就是损耗。

2)对公司而言,能提高转化的效率

其实可以理解为精准,好比如之前要推送20人才能转化1个人,现在精准找到BTA,精准找好场景,推送10个人就能转化1个人。此外,这样的结果就是让用户能够较为容易地做出我们期待的事,这就是提升转化效率。

三、怎么做好场景化触达

1. 方法论沉淀

依旧按照上面的顺序,梳理「用户、内容、场景」应该怎么做。

Part A:用户

1)是种子用户,具有代表性/鲜明特点

是种子用户,但不止于种子用户,需要「因地制宜」。

但不论如何定义,这波用户一定是在某个场景下,具有鲜明特点的一波人。需要明确他们的偏好特征,才能够推送符合这波人特征的内容,这个特征必须是要具体的,如「80%偏好交易美股」是具体,「喜欢交易美股、港股」则是不具体。

2)能够被产品所满足,这必定是爱你的人

因此需要抓住这波人,去了解他们为什么爱、最常用产品的场景是什么、对产品的形容(认知、标签)是什么,从了解他们的过程中,或许还能发现自己没有关注到的产品特色和场景。

3)愿意变成传播者

用户的转介绍,是目前获客增长中性价比最高的一个方式,基本上相比能减少2/3的成本。因此能够被产品所满足的用户,一定要让其成为传播者,甚至给这波用户的奖励,可加大比例,他们才是对企业有价值的用户。

Part B:内容

如何选择内容,归纳了3个点,分别是:1个原则、3个圈、4个场景

1)1个原则

一个好的内容,就是要简单,越简单的信息越容易进入用户的心智,像很多广告语,都是一句话简单地、直觉式地告诉用户「我是谁,我能帮你干嘛」。

2)3个圈

三个圈分别是「用户要的、做得到的、对手弱的」,这种往往就是自身的核心优势,需要在各个场景传递的品牌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通常直接告知品牌信息,会难免出现生硬、偏营销性质的感觉,可采用「原生内容」,贴合上下文场景、与用户有关联的故事进行推广,跟用户进行对等的价值交换。

3)4个场景

「进店、转化、复购、推荐」,这是4个笼统的场景,若是复用到APP,那就是「注册、转化、续费/再次交易、转介绍/裂变」,一样通用。这4个场景基本涵盖了用户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

Part C:场景

找场景,原则是先做加法、再做减法

1)先做加法

意为要穷尽找出所有影响用户决策的场景,找法是「用户是谁、在何时、ta的感受/影响是什么」

① 用户是谁:同上。

② 在何时:用户在何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了什么。以上2点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得知。

③ ta的感受/影响是什么,这个不仅需要在数据中挖掘,还需要在焦点小组中挖掘。

可以从2个维度来挖掘,分别是3种人、4个场景。这里解释一下3种人「爱你的人、喜欢你的人、不爱你的人」,分别需要挖掘(如下图):

如何做加法,可以使用「地图便利贴法」。以4个阶段为横轴,然后用便利贴将各个阶段。

便利贴要求一张只写一个,要越详细越好,写清楚「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写清楚这些就好,其他细节一律不写,例如:

2)再做减法:减法需要遵循3个原则,分别是:

① 企业目前侧重哪个阶段。可根据企业当前时期发展所需,也可根据企业当前gap(流失率)最大的阶段来做减法。但是这点在大公司,往往不是执行层能决定的。

② 选择黄金时刻。众多的场景,首要是选择「最初、最高、最终」3个黄金时刻。就算是做MVP验证,也应该从这3个时刻来选择,如果这些时刻都不能够提升用户进入下一阶段的概率,其他时刻的可能性就小很多了。

③ 这些场景能被放大和复制吗?能被打造成黄金时刻吗?这个问题,是在验证了MVP方案后再来思考,可以从2个维度来思考:

  1. 这个场景被打造成黄金时刻的机率有多大?
  2. 能否让更多用户都变成BTA?

因为任何的需求最终都需要落到商业化上,因此到最后一定得是个可行的商业模式,企业才能高性价比地发展。商业模式的前提,就是这些场景可被不断地复制到更多的用户身上,一定是通用的,具有普适性的。

2. 项目实操

近期在做新用户任务体系,也是基于场景化触达来做的一个需求,因此复盘下整体思路。

首先明确目的有2个,对用户而言,希望帮助ta了解APP,发现更多好用的产品功能。对平台而言,陪伴用户成长,黏住用户,提升活跃留存,最终促成转化。

Part A:用户

1)用户是谁

选定的是注册0-30天内的用户,首先这波用户在0-30天内是最需要「被教育」的,他们对APP不了解,是需要一个「向导」式的角色来帮助他们。其次结合数据分析,用户在注册后3天内的流失率是最高的,因此希望帮助ta发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功能,提升他们的投资意愿,进而提升活跃留存。

2)用户遇到什么问题

结合用户调研和场景探索,用户会在3个场景下存在影响留存的问题。

  1. 「动机」: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功能带给用户的价值);
  2. 「操作」:不知道在哪里、不知道怎么用;
  3. 「回顾」:想再使用产品功能的时候不知道去哪里找。

3)给什么用户推荐什么功能

根据用户生命周期的场景和使用场景,双场景结合,我们1.0版本按如下来划分用户群体(详见Part C:场景)。这是一个比较粗的维度,1.0也是想先验证这种模式是否行得通,后续版本再不断精细化。

Part B:内容

1)有什么内容

我们建立了一个产品功能素材库,APP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因此根据下述使用场景便可挑选出每个场景2-3个功能给用户。

如果没有内容,应需要在决定用户之后,将生产内容放在首位,且需要根据用户比例(0-30天,是新手多还是老手多、是价值投资者多还是趋势投资者多)来决定内容生产的优先级。

2)1.0版本如何包装内容

人都有「趋易避难」的心理,如果一上来在选股的场景就给用户讲选股器,虽然是将核心优势功能摆出来了,但是用户反倒会因为太难而流失。也恰好也是符合品牌轮模型方法论中「越简单的内容,越能进入用户心智」的原理。

因此围绕方法论,选取的是用户想要了解、能够比较简单地完成、且对手尽可能没有的功能作为任务包;而每个功能任务包,会简单地分为2个任务,分别是了解功能(是什么)、尝试体验功能(怎么用,什么时候要用),清晰明了。

Part C:场景

采用双场景的方法,更能精细化地做好场景化触达。纵向为使用场景「选股→分析→交易」,决定任务是什么;横向为生命周期场景「0→30天」,决定什么时候展示什么任务内容。

另外横向的场景亦可看作是4个阶段,是从平台侧希望用户做出我们期待的事情的4个阶段「知道→参与→完成→留存/转化」,明确这些后,才能知道在不同阶段/场景,如何做工发力让任务内容更场景化。

Part D:反思

其实从2020年就开始尝试做场景化触达,但是到今年,有了新的感悟:

1)动态过程

场景化触达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以前会认为找到用户的黄金时刻,让他们在这些「爽」的地方转化就可以了;但是后来发现,能直接被转化的用户太少太难了,或许在转化之前,应该更多关注过程指标,因此场景化也应首先聚焦在能达成过程指标的场景身上,不断寻找。

况且,用户的黄金时刻是可能会变化的,或者说这个用户的黄金时刻是A,另一个用户的黄金时刻就不一定是A了,因此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也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

2)筛选顺序

由多到少找场景,并非由少到多

应该如何找到黄金时刻,之前自己是进入了「爽」的这个误区,认为一切能让用户爽的场景,都是黄金时刻,就直接把这些场景全部都试一遍,假设试完没有达到预期,就陷入迷茫了。这就是我认为的「由少到多」找场景。

其实应该反过来,先将用户在产品经历过的完整路径,能遇到的场景都列下来,再去琢磨哪些是能被打造成峰值的场景,有时候用户的黄金时刻,往往是产品经理创造出来的。

3)来回验证

场景和用户的问题,都需要不断假设和验证,不能绝对地说「应该是先挖掘场景而后再考虑BTA是谁;还是先找到BTA再去思考有哪些场景」

#专栏作家#

莫琳,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增长产品汪,爱产品,爱摄影,自顾自看,一起交谈。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主要还是要找准对象,不同的场景方法不同,对症下药

    回复
  2. 场景化触达的核心还是用户吧。如果再用户恰恰处在当下场景的时候可以出现这个广告就是最好了(

    来自广东 回复
  3. 对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品、或者有多个业务的公司来说,场景化触达能够有效减少用户在APP内的“损耗”

    来自中国 回复
  4. 场景化触达既要做假发也要做减法,最好是言简意赅归纳总结出来

    来自贵州 回复
  5. 场景化触达可以提升用户使用效率,一定程度带来用户增长。

    来自江苏 回复
  6. 找准场景,会对症下药,后面数据也会好看一点

    来自江苏 回复
    1. 哈哈是的,分母越精准,率越好看(狗头)

      来自广东 回复
  7. 做好场景化触达用户,区分场合,会更比较精细化

    来自江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