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系统患者解绑影像的功能分享

2 评论 2275 浏览 7 收藏 7 分钟

编辑导语:PACS系统的合理设计能够提升医疗业务的整体效率,本篇文章作者分享了PACS系统患者解绑影像的功能,通过介绍其原理、相关实体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案讲述了PACS系统患者解绑影像的功能的重要性,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最近去某医院,医院的放射科老师她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她说有两个患者名字一样,结果她也没有注意,给一个人做完检查后才发现要做的是另一个人。

针对以上遇到的问题,我们用产品的思维先来拆解一下以及做什么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发生的频率:

经过和老师沟通,她说发生的频率很低,是属于偶尔一次才会发生的,毕竟重名同时做检查的很少,而且如果医生做检查的时候仔细核对一下信息是可以避免的。

影响的范围:

发生这个事情如果系统没有任何功能去支持解决,就需要老师重新给患者做检查,我们都知道,做CT都是有辐射的,医生告诉患者刚才检查错了重新再检查一遍,患者的反应可想而知,必然会发生医患矛盾,我们做医疗的产品经理,如果能为减少医患矛盾贡献一点力量是最好的了。

一、原理介绍

我们介绍下工作原理,登记员将申请单进行登记,通过worklist协议将登记单信息发生给检查设备,检查设备做完检查将患者的图像传输给PACS系统,医生通过电脑上安装的PACS软件即可打开患者的图像。

二、了解下相关实体

患者张三本周做了一个CT,过了一个月之后又做了一个CT,那么一个患者就是可以登记两次,产生两个登记单数据,所以患者和登记单是一对多的关系。

张三每次登记后进行检查都会产生多张图像,所以登记单和图像是一对多的关系。

三、解决方案有哪些

1. 加强管理(非产品功能)

为什么会说第一个方案是加强管理?是因为这个事情其实通过放射科老师做检查的时候仔细核对下信息,比如除了姓名之外,再核对下性别,年龄,基本就可以避免,这个方案的缺点是只能预防,一旦发生了就无法解决问题了,所以这个方案不是长久之计。

2. 支持解绑和绑定(产品功能)

之所以还是需要设计功能去解决,是因为第一个方案属于前置方案,可以用在在发生之前。一旦在发生之后,就需要产品功能来解决了,我们设计的方案是增加患者解绑图像和绑定图像的功能。

3. 解绑功能介绍

1)解绑的前置条件是什么

当前患者的图像数量不为0且报告没有审核通过

2)解绑的操作

选择需要解绑的患者(单选即可),点击“解绑影像“按钮,弹窗提示是否确认解绑,用户点击确认后,系统执行解绑操作,将当前患者和其的影像解除关系,即当前患者本次检查图像数量为0且状态由“待诊断”变为“待检查”,其他状态不更新。

3)绑定功能介绍

(1)定的前置条件是什么

当前患者的报告没有审核通过。

(2)可以绑定哪些数据

绑定的数据是没有患者的图像数据,即检查设备上传输来的图像和PACS系统的患者没有建立关系。

(3)绑定的操作

选择一个患者,点击“绑定图像”,系统提示是否确认绑定,用户点击确定后,系统执行绑定操作,即将当前的患者和绑定的图像进行关联。

(4)绑定时区分替换和追加

这个我举例说明一下容易理解,张三现在的图像数量为20张,要把张三的图像和设备传输过来的李四的300张图像绑定,那么如果是追加,张三的图像数量变为320张,如果是替换,张三的图像就是300张,之前的20张图像就不属于张三了,这20张图像可以允许绑定给其他人。

四、总结

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就是:如果患者的图像允许被绑定,需要先把患者的图像进行解绑,解绑后的图像进入一个待匹配的池子中,池子里面的都是没有绑定患者的图像,这些图像可以绑定给其他人,绑定了患者后就从池子里消失。

PACS系统在医技科室非常重要,有了此功能,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产品就完全可以支持用户去解决问题了,这就是产品的最大价值。

同时,产品经理设计产品时,要充分的给予人工出错的弥补和解决办法,提高使用者的容错性也是产品经理需要特别注意的。

 

本文由 @医疗产品大本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有个疑问~如果同名患者A需要做头部,患者A’需要做胸部,因为重名的原因,给A做了胸部CT,可A的头部CT还是需要做,此时解绑我能理解。医生那里会看不到不相关的影像。随之而来的问题是A其实还需要再次做CT吧,看你上述系统中,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呢。
    想了解下什么场景会出现需要把影像图片绑在某个人身上呢?因为解绑就意味着做错了,错了的片子也就失去意义了,还需要在绑定么?不确定,想请教下~

    来自北京 回复
  2. 赞同“产品经理设计产品时,要充分的给予人工出错的弥补和解决办法,提高使用者的容错性”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