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SaaS | 产品设计,要追求用户满足

1 评论 5000 浏览 9 收藏 9 分钟

编辑导语:产品设计要建立在追求用户满足的目标上,好的产品设计可能并没有过于复杂的设计,而是抓住用户需求设计出更成功的产品。本文作者分享了有关国际SaaS产品设计的相关内容,讲述了SaaS首页改造、方案落地与思考、具体实践的做法等,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很多时候为了追求效率上的满足,会把事情做复杂。

这里的效率,通常源于两方面,一是业务诉求没想清、deadline压迫,导致产品出方案时容易变形。为了把问题解决,不得不拍脑袋做产品设计。

另一方面,是来源于对问题的浅层定义,不经过深层次的思考的设计,往往经不起推敲。有过一段时间,自己经历过类似难受的事情,一周五个需求,产出了五个方案以及PRD,导致后阶段不断填坑和调整。

迪特 · 拉姆斯在他的设计十原则,有几条我很喜欢:good design is less design。

意思就是好的产品是做更少的设计,有点少即是多的味道。

关于这位德国工业设计师一些资料,文末有引用,感兴趣文末查看。

一、SaaS首页改造

最近在做跨境物流 SaaS 产品「首页改造」 方案。

最初想结合首页,来针对各个国家/地区做一些营销推广,并且让用户使用流程,减少阻力变得更加顺畅。

不同国家/地区有当地的节日、新闻热点、消费习惯,所以想通过「会员banner」配置来做本土化的宣传,而国际SaaS 首页,是效率、数据分析、内容聚合页,是一个重要,且不错的切入点。

起初参考其他产品,有很多「弹窗提示+广告栏+标签」的方式,但一开始就放弃了,仔细一想,有点牛皮鲜广告的意思,为了满足产品诉求而强加功能,效率是上来了可能吃力不讨好。

后来整了下思路,想到两个点:一个是要知道用户使用产品的整体路径,「服务设计」中的用户体验旅程思维,就非常适合用来感知全局问题。

另一个是做好场景上的分类以及抽象,方便知道当下什么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案来满足。

于是,从SaaS产品整体获客、注册、拓展流失的梳理过程来看,可以整理出很多问题。

  • 比如初次使用产品,如何完成国际包裹派送,缺少指引
  • 处理了多少问题,触达了多少用户,产品没有积累、体现
  • 甚至产品赠送免费的体验套餐后,用户对此毫无感知

因此,最开始为了做营销推广、简化操作流程,以此达到业务目标的问题,经过分析梳理后。

就转变成:如何通过首页来更好地让用户得到满足。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追求效率,把问题单个解决,后者是是提升服务质量和体验。

二、方案落地与思考

不同产品阶段也要有一定的满足优先级,早期产品我的是思考是优先让业务闭环,走顺畅,其次是一定程度上的营销。

因为亮点介绍是需要的,可以让部分早期用户加入,协助我们一起迭代产品。所以,这次的产品方案,结合刚刚上面的体验图梳理,通过两个角度去做了改版。

首先,从简化流畅,产生依赖的角度来看:把原来很多功能的弹窗提示、操作说明、异常提醒等场景,抽出来做成了首页「Beginner’s Guide」,引导用户一开始完整体验我们整个产品。

为了让用户更好地感知操作过程,新增了两大块的数据展示,分别是「套餐权益对比」「用户触达累计」,帮助用户知道在用什么,我们有什么亮点,帮你做了什么,有多少成果。

最后,把原来行业通知,业务促销,产品优惠等功能砍掉,让UI帮忙,结合标题、小标题、内容文案、背景图,设计成了两类模板样式放在首页。业务只需针对不同场景,调整文字、时间、内容即可,这样方便及时推广。

通过这样的两个改动,提升了整体产品效用和可视化,首页将会成为一个有效的导航窗口,后续结合用户体验流程,不断调整/新增对应的内容,首页对用户的帮助也会提升。

首页质量上去了,偶尔增加一些业务促销、宣传也不会过分干扰用户,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提示和弹窗广告。

三、以后要怎么做

好的产品是可以代表用户的,想起了前几天和实习生吃饭,问起他们都用什么文档工具,大家一致推荐飞书:交互美观、协作方便、书写流畅,这也代表了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高效、简单、要有个性。有趣的是,公司内部都在用语雀管理文档,他们选择用飞书写好字,粘贴至企业知识库,这点让我印象深刻。

回到 SaaS 产品设计的角度,也是一样的,很多年前,我们都在讨论如何用一些亮点吸引用户,如何让用户使用从而积累数据,产生迁移成本,现阶段看来已经不太适用,产品代表不了用户/组织,不能帮助他们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最终还是会选择离开。

所以,以后做国际 SaaS 产品方案,还是要

尽量保持一定的理性和感性。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国际SaaS因为辐射的用户是全球,解决世界各地用户/组织的业务问题,不是单个功能、操作上的难点。

所以就需要思考:当下的用户/组织在哪?他们有无类似场景?会发生在哪些环节?

如果说理性的角度帮互我们全局观察问题,那感性的角度,就是让我们在情感上,保持一定的感同身受。

记得当时给「Vietnam 」国家设计方案,很多方案、文案当地用户反馈看不懂,因为他们 PC 普及率不高,大家习惯用手机操作,功能藏起来一堆列表让他们很困惑,用起来很不方便。

后来才知道,原来简单粗暴,告诉他们具体怎么做,才是当地人喜欢的方式。

所以,从感性的角度,就需要去想:他们为什么不喜欢?有什么情绪?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们?

结合理性和感性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产品方案更好地满足用户,而不是解决单个问题。

拉姆斯相关资料: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lAdcQZZAM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qdbIMWlbbw
  • http://www.sznews.com/content/mb/2021-03/02/content_24011140.htm

 

本文由 @Leam Grow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好的产品是可以代表用户的”感觉很对,好的产品基本是满足用户的,所以可以代表用户啊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