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支付宝的社交,其实有亮点可以自我挖掘

6 评论 10052 浏览 19 收藏 14 分钟
🔗 产品经理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是能够准确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把需求转化为产品,并协调资源推动产品落地,创造商业价值。

无法满足“找到人”和“被找到”的2个核心需求,谈论什么特色功能都是无水之源,无木之本。

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开始分析:

一:通讯工具/社交工具的2个核心需求

二、阿里APP,沟通的渠道太多,却没有痛点

三、支付宝自身的亮点何在?

一、通讯工具/社交工具的2个核心功能

窃以为,无论是早年的BP机,到固定电话、手机,乃至现在的QQ、飞信、微信、微博等等。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通讯工具。通讯工具的2个核心需求。一个是第一时间能找到别人,另一个是让别人第一时间能找到自己。

纵观整个的通讯工具,除了手机号码,能保留长盛不衰的,目前只有微信和QQ以及邮件。因为他们一直在迎合找到人和被找到的核心需求。有了上面2个核心需求,才有谈论社交的可能。

公认的社交工具:QQ和微信。已经基本上把各大年龄段的一网打尽。对于企鹅来说,幸运的两个都是自家的产品。不幸运的是,留给其他社交工具的路,就难走多了。譬如西蒙,上班是微信+QQ+邮件+钉钉等工具,下班后是微信+知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工具。

窃以为,以前的飞信、贴吧、天涯、人人网、猫扑当初满足了需求,所以兴起了,现在核心功能流失了,所以也随之没落。现在的主播跳槽其他平台,粉丝也跟着跳平台,也可以理解为,主播换了一个工具,所以粉丝也跟着换了工具。游戏工会要求替换语音工具,全体成员也跟着替换语音工具。

但这些工具,没有打通社交的瓶颈,所以只能成为聊天工具,而不是社交工具。

窃以为,飞信是微信的前辈,可以说,飞信是一个颠覆运营商传统的一个通讯工具,以PC端免费好友互发短信为切入点,迅速占领市场,但也因为体制,市场决策等原因,无法和电信,联通等用户融合,而被微信迅速模仿,然后被替代。

时至今日,飞信仍然是移动的内部通讯工具,但不是唯一的通讯工具,诸如QQ,微信,也在工作中大行其道。因为飞信无法满足工作中找到人和被找到的2个核心需求。如果不是移动的硬性要求,估计飞信的用户群体萎缩得更厉害。换而言之,无法满足上文的2个核心需求,谈论什么特色功能都是无水之源,无木之本。

为什么会做微信?翻翻微信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它最先推出时,主要满足了通讯这个基本需求。但有一次张小龙给几位女性用户推荐自己的产品时,“省钱”这个卖点却没有打动别人,反而是“摇一摇”这个带有社交色彩的功能博得了女士们的芳心。

这个经历给他很大的触动,他认识到,只做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不会成功,因为心理的满足对用户的驱动力远胜于省钱。

微信的“摇一摇”功能生动诠释了“用户体验”为先——用户同时晃动手机,“咔嚓”一响,就可以找到并便捷地添加对方为好友。而在这个功能出现以前,互加好友需要靠输入长长的微信号或通过添加电话号码才能实现。

现在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知乎,已经形成一个社交工具/通讯工具的雏形。借助用户群体的高端性,内容的高质量,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足以取代脉脉等人脉软件,成长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脉社交工具。

二、阿里APP,沟通的渠道太多,却没有痛点

打开淘宝,天猫,都可以直接跟店家联系。这其实就是一个沟通社交的雏形,但是这个社交,目的很明确,为商品交易而社交。对于用户,广告的推送,看看就行。对于商家,不是找我买东西,我才懒得理你,我又不是闲蛋疼。说人话就是:大家都是为生意而说话,概不赊账。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用户不是无时无刻都在剁手,而一旦需要沟通,又是很紧迫的需求。这一点,与社交的另一个原则,轻松交往是相违背的。

天猫、淘宝、阿里旺旺(旺信),具备了商业沟通工具的功能,但是作为社交工具,不合适。

三、支付宝自身的亮点何在?

既然天猫、淘宝、阿里旺旺(旺信)不合适,于是支付宝就成了阿里系社交路的选择之一。这几年支付宝一直想走社交路线,这个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无论是圈子,支付宝五福活动,除了骂声一片之外,似乎一无所得。窃以为:为了换五福而加的好友,真的有价值么?支付宝是一个支付工具,要想社交,还是得有符合通讯/社交工具的2个核心需求的亮点,而不是为社交而社交。(譬如支付宝集五福,最终还是在QQ群和微信群形成互动)。

有一个冷笑话是这样的:

这个冷笑话的背后,恰恰说明了支付宝作为一个支付工具,想要走社交路的艰辛。微信已经是一个拦路石。那么基于普通人社交已经这么曲折,有什么捷径能迅速弯道超车呢?

张小龙已独自登高望远,提出了产品的终极目标——满足人性需求。

窃以为:支付宝是一个跟钱有关系的工具,那么有什么是可以跟钱扯上关系的呢?投资理财,满足人们对钱,对交易安全的双重需求。

根据余额宝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12月初到2017年1月初,一个月内余额宝的规模增长近400亿元,总规模已突破8000亿元,收益涨幅达32%。同时,余额宝用户数超3亿,其中农村用户超过1亿

蚂蚁金服财富事业部运营总经理、蚂蚁聚宝运营总经理祖国明表示,余额宝增长的原因在于:个人用户的占比超过99%,在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不断普及,年末奖金、回笼资金存到余额宝。另外,在股市、债市波动的情况下,余额宝近一个月的收益率持续上涨,突破3%,也让其成为理想的理财方式。

据悉,余额宝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99%,1000元以下的投资者占比70%,余额宝单日净赎回量从来没有达到1%,“稳定性”超出市场预期。

余额宝基金经理王登峰解释,余额宝与其他货币基金的结构不一样,申赎规律也不一样,故而配置思路也不一样。传统的货币基金以机构客户为主,其申购和赎回具有很大的同向性,而余额宝以散户为主,申赎相对平稳。

祖国明表示,余额宝是一个和场景紧密结合的现金管理工具,而不单单是一个理财工具,所以用户不会因为利率高低或者金融市场的波动而大规模同向进行资金申赎,这也决定了余额宝资金有较强的稳定性。

综合支付宝官方语言,人话就是:我们跟银行、股市、债市不一样,我们避险能力高,多散户。

而在之前股市疯涨的时代,炒股票的人要么盯着PC就是盯着手机里面的曲线图。你瞧,这不是一个庞大的,潜在的用户群体?支付宝就不差散户!这就是一个有重大利益诉求,可以被引导的用户群体!

所以,西蒙把支付宝的社交路设想,放在了投资理财。

按照功能点的的开发难度,可以从下面入手

1、基金,证券平台等文章,新增分享到支付宝圈子的功能开发

当前的文章, 包括主流媒体等分享,通常是微信好友,微信朋友圈,QQ,微博。说说等。可以先和各大平台,陆续打通分享的路径。同时为支付宝的圈子,引入可持续的内容资源。阿里系自家的UC浏览器也是一个可以助力的推动器。

2、口碑美食分享

类似与微信的朋友圈分享,顾客当场分享圈子,有额外的折扣。

3、基金理财的常用名词扫盲

常用名词扫盲科普,常见案例分析,专家点评,常见骗局分析等公益性的分享。可以类似于今日头条那样,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但是要留言,必须要回到支付宝(跳转的可能性需要验证)

4、基金理财的视频栏目

可以通过引入翡翠台,凤凰卫视的财经栏目(手机UC浏览器已经可以接入这些视频的在线和下载),后续可以考虑名嘴点评财经的直播可能性(如凤凰台的石评大财经等)

5、引进涉及金融类行业的资讯提供商

如涉及财务纠纷的律师进驻。(参考快法务对于商标,公司注册的市场的垂直开发,可进行线下面谈,建议双方涉及付费等敏感信息,同样使用支付宝存档作为保留),优秀的律师,推荐到直播间进行访谈

理财分析师的资产管理建议(参考知乎的问答模式)优秀的分析师,推荐到直播间进行访谈

有偿对个人/公司经济背景调查(参考入职的背景调查)

6、理财顾问服务(实名认证)

引入基金,理财等进驻支付宝。提供基金理财的其他服务(强制约束双方使用支付宝作为沟通工具,其他的沟通工具,在交易纠纷调解中不作为证据使用)

这是我设想的界面(惨不忍睹,大家凑合看看吧)

西蒙身边的一个朋友,业余爱好就是塔罗占卜,稍有名气,她也在支付宝的到位进驻。是这位朋友在朋友圈的上打的广告,我才知道她在支付宝的到位进驻了。在我看来,到位,这已经是一个沟通工具,建立社交属性的雏形。支付宝如果朝着投资理财的方向,未来大有所为。

本文的思路源于支付宝的到位。

 

作者:西蒙,一个广州求职产品岗的萌新

本文由 @西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不错,我喜欢你的文章

    来自广东 回复
  2. 垂直社交有啥用,垂直电商都死了

    回复
  3. 作为理财小白,觉得这个功能会很受用

    回复
  4. 用支付宝都是谈钱的,谈钱的朋友那是客户。

    来自浙江 回复
    1. 也未必了,支付宝里来往的还有同事同学家人呢。

      来自广东 回复
    2. 那也是谈钱的,和钱无关的,不会在支付宝里面谈

      来自浙江 回复
专题
1610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做用户调研是一项很重要的过程。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用户调研。
专题
15269人已学习14篇文章
痛点是什么?为什么用户会有痛点?如何抓住用户痛点?优先解决哪些用户痛点?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以上的问题详解。
专题
1567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从0到1搭建结算平台
专题
12798人已学习17篇文章
在一些老系统可能会有流程复杂、扩展性不强的问题,此时便需要进行重构。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重构指南。
专题
142123人已学习32篇文章
做一个好运营,技术和意识都得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