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信任度,看一款产品怎么让用户付费又不会很反感?
如何提高用户粘性,让用户购买产品时不反感呢?本篇文章以用户信任为主要讨论内容,分享该如何获取、提高用户信任。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的分析。
一款产品怎么让用户付费又不会很反感?
其实很简单,就看你能否获得用户的信任。信任的本质:是让人觉得真诚、可靠、放心等。换句话说,它就是一种“为用户着想,建立产品温度”的理念/方向,从而引导后续的内容都围绕该理念而进行。
在一款产品初出江湖的时候,想一开盘就是火爆,那只有一个办法:流量引导的用户粘性。
比如:视频类的app,为什么会有人买会员后还买超前点播;因为里面有他们喜欢的剧,剧里有喜欢的明星,这就是流量粘性。
我最近在问答里,看到的一个问题:脱单小程序,怎么让用户付费又不会很反感?其实这个问题和视频类app也差不多,想让人掏钱还掏的乐意,你就得有他们喜欢的流量粘性或者用户信任度很高。
我们知道,产品一开始,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产品定位。
- 你这个产品是电商类的,买买东西。那么首先考虑的是价格维度。
- 如果你的产品是医疗保健,那么首先考虑的是安全维度。
- 如果产品是金融证劵,那么首先考虑的是收益维度。
- 如果产品是视频类,那么首先考虑的是片库维度。
- 如果你的产品是这脱单交友的,那么首先考虑的是用户的信任维度。
有很多品牌,什么都好,有颜值、有口号、有号召力,活动也做得风生水起,就是转化率不高。这就是所谓:“徒有其表,花架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用户不信任你家的产品。
一、用户安全感
其实所有用户在面对一款产品时,都缺一样东西——安全感。
信任度问题不解决,你就不用幻想什么产品打开市场、产品让用户付费又不反感啦。这等于是在建立空中楼阁,每一步都没走稳,就像直接走到盈利的阶段,这是很虚的。
产品的盈利是一环套一环的,我们不要总说虚而不实的理论。抛开众多的理论和盈利方案,任何产品的问题,其实都要落在第一步上,落在解决第一环的问题上。
只有这样,盈利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才能达到真正的盈利。
也许很多人觉得:用户信任是一种玄学,它取决于用户的个人意愿,于是就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想法。
但是,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大数据的广泛使用,信息安全也被各行各业所重视,也让很多人意识到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这些问题。
这就造成用户有时候以很小的原因就放弃了对产品的使用,因此对于产品来说赢取用户信任就变的越来越重要。
二、提升用户信任
其实现在很多的app产品,都在明里暗里的践行着提升用户信任这一理论的。
比如:视频看久了,眼睛就会感到酸痛。针对这些负担与影响视频类产品,就会进行一些关怀提示。就像抖音,在用户观看视频满40分钟时有个时长提醒一样。
这些提醒,可以用户提前消除、减轻这些痛苦,拉进与用户间的距离。
比如企业微信,会在深夜启动页上展示“夜深了,xxx”的文案提示。
再比如:夜晚周围的光线会变得幽暗,部分手机屏幕会自动变亮。时间一长会严重刺激用户双眼,并造成视觉疲劳。这时候有的产品就有个对用户进行护眼提示。
再再比如:我们都知道都知道,过大的音量会影响耳朵听力,因此各种音频、视频的产品,都会有音量过大的提醒。
你可能会说:我们设计的产品,要提高用户满意度。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客户信任和客户满意是不一样的。
客户信任是客户满意的不断强化的结果,与客户满意倾向于感性感觉不同,客户信任是顾客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肯定、认同和信赖。
只有先获的用户的产品信任,用户才会使用。使用后,才会最终获得用户满意。这两者的关系是第一步和最后一步的关系。
因此,当我们的产品成型后,我们取得用户的信任,远远要比去讨好用户喜欢更有价值。但要获得用户的信任,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而留住用户靠什么? 主要还是靠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
三、解决用户信任,就需要先了解用户信任
一般来说,用户信任可以分为3个层次:
- 认知信任:它直接基于产品和服务而形成,因为这种产品和服务正好满足了他个性化需求,这种信任居于基础层面,它可能会因为志趣、环境等的变化转移;
- 情感信任:在使用产品和服务之后获得的持久满意,它可能形成对产品和服务的偏好;
- 行为信任:只有在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成为用户不可或缺的需要和享受时,行为信任才会形成。其表现是长期关系的维持和重复购买,以及对企业和产品的重点关注,并且在这种关注中寻找巩固信任的信息或者求证不信任的信息以防受欺。
同样,我们还是拿这个什么婚恋市场上的脱单小程序来说,首先考虑,凭什么用户用你的这个产品呢?用户不害怕是骗人的吗?不害怕这是一个骗局吗?信息真实安全吗?
毕竟人们面对某事物可能会带来的伤害/损失时,都会有一种本能的“警惕感”。
因此可以说用户对产品的购买理由,其实就是用户心里需求的一个映射,而信任感就是用户采取购买行动的重要推手。
四、如何解决用户信任提升问题
那么,了解了用户信任,如何解决用户信任提升问题呢?
1. 让客户对产品有安全感
在用户心目中,他希望自己使用的这个产品是专业的、对自己有帮助的。因此产品必须满足这种期望。
而这个可以通过转接信任的方法,来快速实现。比如,明星本身就要大量的信任流量。所以当你拉来明星的入驻,你就等于是把明星身上的庞大用户信任基础,转嫁到了自身产品平台上来。
这就叫——借力打力!
说到这,大家就容易理解为什么那些外企的销售们大热天捂着西服、扎着领带、满头大汗、人模狗样地去见客户了吧。
其实他们也热!但是,因为他们知道,客户第一眼看到自己的时候心理有落差,后边再想弥补就太难了。因为只有一次机会给客户留下第一印象,所有专业的形象就是助力器。
2. 让客户认可产品是行业中的行家
产品专业化使产品比较容易地在某一产品领域树立起很高的声誉,而且可以作为产品平台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这是用户对产品协助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认知。用户往往会通过了产品的过往案例,来判断产品是否能解决他当前的问题。当然,用户更关心的是产品的专业性,针对用户需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专业也是好产品的开始,更是好产品不断迭代的驱动力,毕竟只有专业才有好产品!
3. 让客户与产品有共同点,达到共鸣
用户和产品具有共同之处的认知,才会有共鸣。而共通点包括用户的兴趣和价值观等等,产品的专业能力往往指的是满足用户动机的能力,而产品和用户的共通点往往是和产品动机相关的。
设计一款产品,有特定的目标人群,那么目标用户的价值观,包括职业观、生活观等,就是产品攻克的首先目的。
虽然研究用户前期费时间有点难度了,就像年轻人很难和年长的人建立关系一样,但是,不要糊弄。只有研究透用户了,获得用户信任才是轻而易举。
比如你为了和一个喜欢绘画的客户交往,怎么办呢?那就花一周的时间研究绘画,能你研究会了绘画,那很快就能和对方聊得热火朝天了。
4. 让客户感觉产品货真价实,很诚实
用户对产品有好感,往往表现在:产品是否表现出对用户利益的关心。人都是这样,你只要关心他的利益(不一定是满足)他就觉得你是个实在人,是个有诚意的好人。
要知道,有时候共同的利益可以掩盖你的动机。
共同利益是建立信任最彻底的方式,也是最难的方式。找到用户需要的两种利益也就是需求,找到产品获利情况下,可以帮助其实现的方式,把这两者有效地链接起来。
这不是一个营销技巧的问题,而是一个思维的问题。也就是说,产品的发展必须时时刻刻具有双赢的思维,时时刻刻为用户着想,并通过为用户谋利益而达成自己的利益。
其实有时候,用户不怕花钱买产品会员什么的,也不怕产品平台考虑自己的利益,但是他惧怕你不考虑他的利益。如果在你推广产品过程中不时地表现出对用户利益的理解、关心和帮助其实现的姿态,用户对你的信任感就会大大增强。
胖东来会什么会成功,因为他考虑的是用户的利益,包括他盈利多少,也是一目了然。同样,产品推出会员服务,你就要让用户感觉到,你解决的是他切身利益相关的事。
如果徒有其表,那谁又会买呢?
就像之前的腾讯视频,买了会员,还有超前点播,想看就得再花钱,依旧有人花钱。这是因为,抓住了用户的利益点——想看、想关注、想知道。
没有人不会在意自己的钱包(除非你是对钱不感兴趣…),金钱上的收入与支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某事物的看法。
产品也是如此。若能帮用户减少金钱上的支出,或者带来真实收入。不仅能极大提升用户对你的信任度与黏性,还能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比如高德地图的打车功能,能显示所有车型的价格预览,帮助用户选择所需价格的车型。
五、最后
最后呢,我想说:用户的信任,说到底,是基于产品为用户提供“可靠服务、价值依赖”的一种情感体验。
这种体验不仅影响着用户黏性的强弱、业务目标的实现,也影响着不同生命周期下给产品带来的价值。
专栏作家
liang,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全链路产品设计师, 关注于数字化互联网+行业及产品运营。简单语言、多角度剖析产品设计相关逻辑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于C端产品来说,我觉得满足以下两点之一,用户就愿意付费吧
1. 解决用户痛点,比如AI机器人确实能解答我的问题,帮助我高效地解决问题,那我是愿意付费的。
2. 投用户所好且独家资源,比如网易如果出了我偶象周杰伦的新歌,从其它地方我都买不到,那我还是愿意付费的。
嗯, 是的, 独家资源的优势很明显, 但如果其他产品也有这类的优势或者市场竞争大呢? 对于产品,首先是让用户相信你的产品解决他的痛点,投他所好; 其实所有的产品都想不断的盈利,如果没有没有持续的盈利,最终会倒闭;
老生常谈了
哈哈哈😄,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一招鲜吃遍天;理论不实践,总归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