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ID项目:痛点梳理与逻辑重构

0 评论 2574 浏览 8 收藏 14 分钟

为了加强商品管理,企业有时需要将各SKU归属至对应的商品OneID中,这个过程里,有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或挑战呢?这篇文章里,作者针对商品OneID项目做了梳理与重构,一起来看看作者的经验分享。

商品SKU、商品体系的管理,对于日化/消费产品主导的公司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系统人力等诸多因素,需要将各SKU归属至对应的商品OneID,以加强对商品的管理与分析。

一、商品管理背景及痛点

背景:同一款商品会被单独销售、组成不同的商品组合BOM,或者有不同的活动版本进行销售。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价格,折扣等相关信息。如果需要看某个同款商品的商品信息,或者查看对应的销量/销售额数据时,需要单独累计各个商品的数量,对于商品效益分析十分不便。

痛点:

  1. 活动方选品时,组BOM需求由各团队提出,相互之间信息独立。核对商品信息,或统计同款商品整体销量时,容易遗漏,核对困难。
  2. 活动方选品时,很难拿到过往组BOM数据,不清楚产品与那些产品搭配的销量和效果好,制定组BOM方案的时只能重新规划思考,效率低,没有办法持续提升。
  3. 一个产品升级/改版后(容量变化,口味变化,或者年版不同),无法统计/或归属到原来的产品。

二、商品OneID管理目标

  1. 形成报表,统计出同款商品数量,分别来自哪些版本,什么活动,哪些产品BOM组合,各自销量情况。
  2. 根据报表1的数据,统计产品的贡献率,需要单独统计活动版本或者BOM里面产品的贡献率。
  3. 对新品/在售的主产品,逐一核对历史组BOM数据或相关活动版本产品数据,看报表统计是否完整。
  4. 基础数据搭建完成后,针对同款商品进行数据分析、管理,控制同款商品参与活动的次数和折扣力度,使商品效益最大化。

三、商品管理梳理-单品&套装

1. 商品管理维度

目前主流商品管理维度:包括商品分类/商品属性/商品信息/商品图片/商品库存/商品资质;具体如下图所示:

2. 商品分类管理痛点

1)当前商品分类管理不统一

商品管理维度以SKU为主,SPU仅作为辅助管理维度,未将SKU与SPU做对应归属(如91002-01巧克力,未归入对应SPU)。

2)套装与单品归属于不同SKU

鉴于财务核算的贡献不同,礼盒与单品SKU未有统一的SPU归属(如巧克力礼盒vs巧克力单品SKU不同,未将礼盒SKU的贡献计入巧克力单品中)。

3. 商品OneID归属逻辑梳理

1)所有商品SKU挂靠SPU,同时将属性、功效相同的商品归为同款商品OneID。

2)考虑在代码前几位做SPU归属定义。如产品SPU可以采用8位码(6位分类码+2位随机码),商品SKU可以采用SPU码+2位递增码(如91201-01为巧克力的SPU,91201-01-01为巧克力小份体验装90g常规款的SKU)。

四、商品管理梳理-BOM组合

1. 商品BOM组合的分类现状

组BOM两大类型:常规BOM与活动BOM。活动BOM的折扣类型:商品折扣/电子券折扣/赠品折扣。

2. 商品BOM组合的产品构成

1)主力型产品:属于产品角色之一,指公司自主研发,具有良好市场认知度和消费基数,在品牌内销售排名前5的产品,如图中P1;

2)产品组合:公司主要战略下的产品组合,如图中P2;

3)计划升级/退市产品:本年度有升级/品牌切换/退市计划的产品, 如图中P2和P6;

4)具有短龄风险的产品:

如图中P3、P4/P5/P7分三个级别:

  • 一级短龄风险产品:“120天<距短龄期天数≤150天”的产品。
  • 二级短龄风险产品:“90天<距短龄期天数≤120天”的产品。
  • 三级短龄风险产品:“距短龄期天数≤90天”的产品。

3. 组BOM机制和确定流程

目前商品BOM的管理现状:

1)组合类型较明确,分常规/活动BOM;针对活动BOM的折扣类型管理较明确;BOM适用的主要渠道较为明晰。

2)审批流程较明确,产品研发/商品中台/IT开发/财务参与涉及各职能环节,流程规范。

3)各需求方,前期就BOM或活动方案,与产品研发/财务沟通,确认具体组合产品/产品的价格和效益;确认后在商品中台,对BOM信息进行维护,经IT维护补充BOM信息和属性后,可进行上架。

痛点:

1)需求方众多,各需求方提方案给产品研发,在BOM的确认机制上未形成统一规范。

2)BOM的数据治理/效益反馈有所缺失,活动BOM的运营数据/财务指标未形成组织过程资产,未能反哺后续BOM的管理。

下架产品BOM代码失效后未清理,一直占用数据中心代码,数据堆积冗余。

4. BOM的管理目标

目标一:管理商品更简单

组合BOM仅可从商品分类属性中选择属性项,就单个SKU组合成对应BOM的SKU,且该SKU需从属于唯一SPU(如果有两个主产品,可根据贡献率确定归属的SPU和商品OneID)。

目标二:完善/目标品类

从商品管理角度考虑,组BOM可考虑:消库存搭配/活动搭配/新品推广,扩大缩小产品广度/深度/密度/长度/产品线延伸。

目标三:配合活动玩法,使BOM搭配标准化

配合活动玩法有不同的BOM组合可选,如降价、满减、秒杀、预售、优惠券、满减折扣、N元任选、买赠、拼团、搭售、免单、抽奖等。

目标四:BOM的产品数量和类型规范

如1+1主辅组合,1+2/3搭配组合,2+1搭配组合等,限制数量/产品/品牌等。

目标五:提升BOM组合的效益

梳理过往BOM的SOP需求文档,分析已上架/已下架BOM组合品的运营效益/财务收益,使组BOM效益最大化。

目标六:形成BOM组合确定机制SOP

以目标一~目标五为基础,形成BOM组合确定机制的规范文档,使BOM的确定,流程更规范,减少需求不明确场景。

5. 最终确定方案

1)SKU和SPU的区别:即商品的OneID范围>SPU,以产品为管理维度,比如巧克力就是一个SPU,巧克力有8个口味,每个口味就是一个SKU。当前产品SPU和SKU是一对一关系,可以一对多进行维护,后台BI数据以SKU作为呈现维度,产品代码SKU 91007-01,则SPU为 C91007-01,组合BOM会单独一个代码类别。

2)组BOM的确定机制:根据需求而定,可跨品牌跨品牌组合,组BOM的需求来源(包括产品活动,买赠活动,打包销售,上市销售,常规BOM组合等)。

3)组BOM的流程:活动类需求方前期跟产品管理,财务确定好组合和价格ROI,再由需求方操作组BOM流程,经过商品中台/财务完善商品信息完成上架动作;常规类流程相比更简单,不涉及财务审核。

4)后续BOM的管理:GMV的统计以产品为维度,大促活动以活动为维度,不会单独对BOM的效益做考核;产品和活动数据由各个需求方在后台查找/复盘。

五、商品OneID的建立

商品OneID的建立需从主数据逻辑梳理、系统功能优化两方面进行。

1. 梳理在售主商品数据,明确OneID归属关系

商品OneID是在原本主数据的基础上,创建商品OneID归属逻辑。明确除不同规格外,改版前后功能属性相同的商品,归为同款商品OneID。合并为OneID的商品类型:

  • 版本不同,如商品升级版/品牌升级的同款商品合并;
  • 口味不同,如巧克力的不同口味合并;
  • 香型不同,如洗手液的不同香型合并;
  • 颜色不同,如不同颜色的外包装,合并为同一个OneID。

需注意的是,规格不同,如50g或120g巧克力,不单独售卖的小规格活动品–如体验产品等,不在OneID范围内,需独立出来。

2. 建立商品OneID编码规则,初始化数据

建立商品OneID命名的统一规则:

【1】产品溯源码+最新统一产品名称 ( 如:91005-01纯黑巧克力七夕版)

【2】产品溯源码+新建商品OneID名称(如:91006-01纯黑巧克力礼盒版)

如图所示,合并为OneID的商品类型:

  • 版本不同
  • 口味不同
  • 香型不同
  • 颜色不同

除了单个商品,套装商品同样需有OneID归属。确定套装商品OneID命名规则相同:产品溯源码+最新统一产品名称 ( 如:91006-01纯黑巧克力礼盒版)。同时,确定体验装、套装商品、BOM组合商品的OneID属性:

【体验装商品】

作为独立OneID体系,根据版本/口味/香型/颜色四个大类做OneID归属。

【套装商品】

作为独立OneID体系,根据版本/口味/香型/颜色四个大类做OneID归属 ;

套装中的单个商品数量,销售量可拆分到单品中,体现套装中单品对OneID的贡献。

【组BOM商品】

无OneID归属,只看组合BOM中单品的OneID 组合BOM中的单个商品数量,销售额需拆分到单品中,体现BOM中单品对OneID的贡献。

3. 商品中台新增OneID字段,实现商品OneID管理

商品OneID的新增,需在商品中台将对应的字段/功能新增,同时对主数据进行初始化,才能运用起来,为此,需推进IT部门和产品开发部门完成:

  1. 推进IT根据业务需求,升级商品OneID的系统功能,梳理系统维护的标准流程SOP;
  2. 推进产品开发部门更新商品主数据治理机制,将商品OneID应用起来,并达到推广周知的效果。

商品OneID的建立会影响商品主数据、商品中台系统功能、乃至以商品为基础的仓储、产供、物流的系统功能,若运用得当,还可在商品分析的基础上,对商品升级布局、营销活动有助益。

为此,初期的逻辑梳理十分重要,当初花了很多精力,对标市面主流的商品管理方式,最终应用后的管理效能,也证明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后续需要在应用层探索,尽量充分将OneID的作用最大化发挥。

本文由 @刘桐同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