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到底是个什么神奇App啊

4 评论 3978 浏览 20 收藏 17 分钟

微信读书这款阅读APP在刚上线那会儿曾引起许多人的关注,虽然总感觉它的存在感不强,但在社交平台上,网友或朋友们间或晒出的微信读书时长记录之长却让人震惊——微信读书,为什么可以吸引这么多用户使用?不妨来看看本文的拆解。

最近在微信读书闲逛,随手打开社交广场,刚好看到一个小伙子在半夜抒情。

这一天刚好是他从开始用微信读书到现在的第2023天,小伙憋了一肚子话想说。

他把自己使用微信读书的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高二到高三,一开始用是因为语文老师推荐,在上面看了不少名著(外加一部分《斗罗大陆》这样的“闲书”);第二个阶段是高三到大二,到了确定自己将来发展方向的时候,他又在上面系统看了很多金融、心理学方面的书;第三个阶段就是大二到现在,看书以解决问题为主,类型也更杂了,一目十行是常有的事。

小伙今年刚工作第一年,不知道代表了多少微信读书用户。

本来以为像微信读书这样工具属性更强的App,社交功能会很鸡肋,结果这条帖子发了没几天,点赞量就超过了2400个,评论也有200多条。

放到微博也是能上热搜的水平。

另外还帮160多个书友找到了心仪的好书(有专门的把帖子里提到的书加入“书架”的功能)。

点开他的主页,用微信读书2023天,积累了2000多小时的阅读总时长;

再看看自己,注册2995天,阅读总时长8小时…

虽然说在哪里看书,终归是个人习惯问题,但当如此赤裸的对比摆在面前,不能不说还是感到了些许震撼。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又去小红书搜了一下,发现在微信读书累计阅读时长超过1000、2000小时的大有人在。

接着又联想到平日里,朋友圈里总能看到有人时不时会分享几张微信读书的笔记截图之类。

其实说实在的,微信读书在很多人眼里存在感最强的时候,大概还是在它刚上线那会儿——

因为好多书免费,大家都来薅羊毛,类似的“互联网思维”的产物在当时可是一抓一大把,那个时候可能还没人能想到微信读书最后能撑多久,好多人也是进来体验了几天就放在一边了。

意外就意外在,它竟然一直撑到了现在,还依然有这么多人用。

这就更让人好奇了。

研究了一番发现,微信读书,这个表面看起来不争不抢、一直以来也没啥野心的App, 可能被很多人低估了,它的“好用”程度可能要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先不说别的,一个阅读类App的基本修养,应该是能让用户做到坚持阅读这件事吧?

微信读书可以说想尽了各种办法来让你“爱上”阅读。

这就不得不先讲讲微信读书的付费体系。

咱们以余华的《河边的错误》为例,目前有三种方法可以读到这本书:

第一种是用书币单本购买,这个需要用户先充值,一块钱一书币。

这个方法的好处是购买后能永久阅读,缺点则是贵,买《河边的错误》要49.8书币,和纸书一样的定价,查了下在当当网打折以后才卖32.8元,没事人一般应该不会考虑这个选项。

第二种是直接充微信读书的付费会员卡,按月、按季和按年买都行,这和视频网站的VIP一个逻辑,买完以后平台上的所有出版书就都能看了。

最后一种则是用体验卡兑换付费会员卡。

具体说就是10天体验卡+1块钱可以兑换5天的会员卡,60天的体验卡+6块可以兑换一个月的会员卡,以此类推,最多只花73块就能兑换一年的会员卡。

听着可能还是有点迷糊,你就把它简单理解成,用体验卡能让会员卡打折就行了。

对于众多羊毛党来说,攒体验卡的过程就是克服自己偷懒的过程——

一本书,一周周期内,读1分钟能领1天体验卡,读1小时、3小时、5小时、2天和4天都能各领1天体验卡,满7天还能再领两天体验卡,过期则清零;

21天的周期内,跟朋友组成3人小队积累阅读时长还能领最多7天体验卡,附带还能相互监督…

总之就是,1块钱读完一本书不是梦!

虽然说这种做法有利用人性弱点的嫌疑,但比起视频网站看视频得金币、某宝打斗地主给钻石的操作,微信读书攒体验卡的玩法用户可太能接受了。

当然微信读书激励用户阅读的办法还不止这个。

自己一个人看书很无聊?那就整一个读书排行榜,好友谁今天看了多长时间书一目了然,跟别人比进度那可就有意思了;

看书坚持不下去?那就给你多定几个目标,完成一个奖励一枚“勋章”。

读书这件事瞬间就有了看得见的奔头。

从前业余时间还葛优躺在沙发里追剧、看综艺、刷朋友圈和短视频的迷茫青年,转头就成了坐下来最先想到就是看书的精神小伙。

不过呢,光是给读者激励还不够——运营做得好,服务跟不上也是白搭,一个产品到底是不是能持续吸引用户,大家用了才知道。

其实微信读书用户体验做得好,之前很多人是知道的。

估计不少人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把微信读书当成图书版的豆瓣在用了,你甚至不用专门标记,它就自动把你在读和读过的书按照阅读进度、推荐值和类型等等做了分类,相当细致。

用户也可以像在豆瓣那样创建自己的书单,标记还未上架的书籍(类似地如果书籍上架也会推送通知)。

当然微信读书有一点是豆瓣不能比的——能在上面直接阅读。

这就又牵扯到更多细节体验了。

微信读书的笔记功能大概能排进用户最喜欢的功能Top 3,也就是用户可以随时把书中一段话勾划出来记录自己的想法。

大家对这个功能的喜爱程度也许可以反映在,要是在网上搜索微信读书,搜索结果除了是怎么在微信读书薅羊毛的攻略,大概率还有教你怎么导出微信读书上的个人笔记。

不过除了自己写,喜欢看别人笔记的用户可能也不在少数。

一个是感兴趣别人的故事和想法,一个是喜欢看有用的“注释”,比如在《三体》里提到“像吉普赛人的帐篷”的部分就有读者做了解释。

这就像另一个意义上的弹幕,属于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了。

说到注释,微信读书对大部分书籍原本的注释也都做了更适合电子书阅读的调整,点某个词后面的“注”就能直接跳出来注释,考虑得已经非常细节。

可能就是因为微信读书用户体验做得不错,以至于微信公众号都开始跟它学产品设计了。

今年7月微信更新的8.0.40版本里,三个当时看着不起眼但后来被很多人用的功能——公众号文章内容朗读、文章下划线和文章书名直接跳转搜索,师傅可都是微信读书。

总之微信读书有很多有趣的功能设计都体现在细节里,也欢迎朋友们留言讨论。

话说回来,以上讲的所有微信读书的功能,说起来好像别人也都不难模仿;如果说这些功能都还比较常规,那么下面即将讲到的功能,多少就有点逆天了。

微信读书在去年初推出过一个叫“替身书架”的功能。

听名字就知道,用来做障眼法用的。

当时这个功能就引起过一阵讨论,夸的人居多,差点没被网友玩坏了。

替身书架的推出,已经能看出微信读书在回应用户一直以来对于“过度社交”这件事的困扰,就像从最早曾有人表达不理解“微信读书为什么要把我的好友都设置成默认关注”。

毕竟这是个i人和e人共存的世界不是。

不曾想微信读书今年索性加大了火候,又出了一个“仅陌生人可见”的功能,用户可以选择只把自己的笔记、动态向陌生人展示。

再也不用担心摸鱼的时候和老板在网上相遇了…

不能不说微信读书对人性理解还是十分透彻的,要这么一说,例子可就举不完了。

大家也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前一秒还在读一篇公众号文章,后一秒就突然被一个微信消息打断。

总不能关掉消息提示,万一错过了啥重要信息,可是一转眼回来,文章读到了哪儿又原地失忆。

想来想去不知道怎么解决的问题,微信读书又帮咱搞定了,它有一个同步微信公众号收藏和浮窗中文章的功能,同步后就能直接在书架看到。

对路的还有另外两个真就是从最实用的角度开发的功能。

一个是连接纸书的功能,如果你想把之前读过的纸质书上的笔记和标记同步到线上,只需要用摄像头拍下纸质书需要同步的部分,电子书就能定位到相关位置进行同步。

虽然微信读书也支持从文档、电脑、iCloud和微信等渠道导入书籍,但连接纸书明显更让人惊喜,这等于说线上线下的界限再一次模糊了…

微信读书不仅在“收编”纸质书,还在“收编”它曾经的竞争对手。

今年6月底,Kindle正式彻底退出中国,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自己手里的Kindle真的要“盖泡面”了的时候,微信读书又出手了。

其实微信读书2019年底就推出了墨水屏版,只是这两年愈发重视起了墨水屏版的用户体验(前兆大概是去年6月亚马逊宣布会在一年后停止Kindle在中国的全部服务)。

现在微信读书墨水屏版的官方宣传页,列出的支持设备第一个就是Kindle。

因为微信读书,很多用户又把尘封已久的Kindle拿了出来。

讲了这么多只有一个感受,微信读书的产品经理是真的懂读者的心理的。

虽然一些人好像更喜欢讨论微信读书的另一面——它的商业化怎么办,不免费了还能留住用户吗,作家到底能不能分到钱,平台书籍内容有删减的传言到底有没有实据……

这些是微信读书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但好像又不是那么关键。

此时脑海里只出现了一个问题:用户体验足够好的微信读书,将来会不会完全取代纸质书呢,我们是否将在虚拟世界里维持阅读?

这兴许已经是一些人的日常了。

作者:李禾子

来源公众号:硅星人Pro(ID:Si-Planet),硅(Si)是创造未来的基础,欢迎来到这个星球。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硅星人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微信读书现在体验极差,为何还在这强行洗啊?好好的阅读工具现在在割韭菜了

    来自浙江 回复
  2. 感觉也是! 划线功能如果可以交给用户来决定的话 ,我简直双手赞成啊。 因为看网络小说,不需要这个功能,但经常会误触,挺烦的。 读书感觉有个评论、笔记作为社交功能就差不多了。 搞不懂为什么微信读书还做了聊天。

    来自江西 回复
  3. 作者怕不是就是微信读书的产品经理吧,每个功能都描述的这么美好,简直和做梦一样。
    实在难以理解“本来以为像微信读书这样工具属性更强的App,社交功能会很鸡肋”这句话,难道本不应该是如此嘛,工具就工具,什么都要搞社区那一套,不是商业化导向才促使这么设计的嘛,正常人哪有这么多社交牛逼症,天天都想显露一番?
    付费体系我是踩过坑的,用起来成本太高,会员后并不是所有出版书都可以不用再付费了,网文等连载书籍还是需要按章节掏钱的。
    另外划线这个功能真的好用嘛,误触、易吸引注意力、易中断阅读难道都不是问题?
    还是那句话,是工具就做好工具,如果非得做这些乱七八糟的附加特性,那就加上个性化开关,让用户自主决定是否使用,甚至你那个什么排行榜之类的乱七八糟的功能也是。

    来自上海 回复
  4. 微信读书真的很棒

    来自安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