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一款面向95后高知的产品?

0 评论 4306 浏览 7 收藏 14 分钟

在打造产品时,我们需要做好目标用户分析和对用户需求的层次拆解,做好用户洞察,关注用户一侧的各项指征,以打造自己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篇文章里,作者便分享了如何针对95后高知人群打造产品的案例经验,一起来看看吧。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这句话是苏格拉底说的。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面对雅典法庭的死刑审判时讲出了这句话,某种意义上也是苏格拉底对生与死的阐述,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怎样的生活才值得过?怎样的产品才彰显身份?怎样的意义体系才符合我的格调?苏格拉底的阐述也是人类对生活、对生死构建的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不得不说,人类是唯一一种能够构建意义系统的动物。

95后,大多数企业和产品攻城略地都想夺下的目标用户人群,尤其是95后中的高知中产用户。该如何设计一款面向95后高知的产品?让产品发出去的每一颗子弹,都能打到95后的心坎里?(即产品能符合95后的sense,促使用户转化)

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对目标用户的分析和对用户需求的层次拆解,这是打造自身产品护城河的关键因素。

一、我们的用户是谁?

市场重要吗?当然重要!市场是检验产品PMF的标准之一,但每个市场又由一个个用户或一个个企业组成。归根结底,当我们在聊市场时无法完全跳脱用户来单独评价市场的作用。

每个赛道的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有上限,再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你是否有能力拿下?为什么用户选择的是你?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产品定位是什么?

同一个赛道,用户群体不同,产品定位可以完全不同,垂直细分衍生更多机会和独特卖点。目标用户在哪里,流量就在哪里,市场份额也在哪里!

23年平安夜前夕,我们上线了第0期TPD产品,它是一款针对Z时代高知人群的线下产品。因这个项目,我们对95后用户做了详细的用户洞察和分析,将用户还原到他们使用产品的文化和行为语境里。

(PS:以下内容不只针对TPD产品的用户洞察,而是对整个95后群体做了用户洞察)

1. 用户形态变化

跟其他代际群体不同,95后用户有着非常明显的自我形态和群体形态。

95后出生在中国经济不断向好的时代,大多是家中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更宽裕精神层面更自由,95后比以往的代际群体都更具弹性价值主张。

当其他代际还在“卷与更卷”中纠结时,95后大胆地走出整改职场的新路子;当其他代际还在拼命向外拓展人脉宽度时,95后早已走出向内探索的既小众却又不小众的新方向。95后眼中的自己是这样的↓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永远逗比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平凡地活到死”

“不喜欢被贴标签”

95后可以不上进,也可以很努力;可以不去迎合社会的价值导向,但也希望不触犯社会规则的边界;可以追求个性特立独行,但也希望在中规中矩的前提下实践。他们更早去探索个性化的自我形态,一边挑战着社会已有的价值体系,一边在探索属于自己的生命框架和叙事脚本。

95后群体的形态跟其他代际人群也不同。

95后更习惯于多线程化的行为状态,线上和线下边界日渐模糊。线上社牛,线下社恐,I人E人人设让你感觉既亲近又疏离。

95后可以不结婚、不生娃、不买房、不依附在企业工作。优越的生活环境让他们不执着于追求大事业大成功,生活中的小确幸、小确丧、小确烦更让他们“迷恋”。他们心向往之的人,心向往之的事,成为人生最大的目标和追求。

2. 用户的情境意义

不同于其他代际群体,95后凡事更讲究意义。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他们更讲究在同一使用情境中,不同的意义价值。

生日、周年庆、纪念日……我们给各种情境赋予意义。我一位客户曾问我一个问题,你觉得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之前她曾非常迷茫,不知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

实际情况是,我们的确赋予喝咖啡意义,赋予剧本杀意义,赋予商品打折意义……所有的品牌都围绕用户在构建一个意义系统,把平凡的一天变得特别,把人与人之间的弱关系进行强链接,让用户找到归属感,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3. 用户目的纯粹

其他代际人群很多时候无法理解95后,为什么交费了不愿意与人互动,为什么要花钱给偶像做慈善,为什么有时候又什么都要讲究效益最大化?

不同产品不同情境,用户的目的变得更纯粹。

情绪价值产品,他们希望产品能够关注社会价值,能够get到人的情绪价值,他们愿意为情绪买单,也享受虚拟的亲密感消费。商业产品,他们希望能够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链路,缩短变现路径。

二、用户需求拆解

从kano模型来看产品的需求是多样的,必备需求、期望需求、魅力需求、无差异需求。换成口语化表达,即产品要能满足用户的基础功能需求、体验需求、情感需求、个性化需求。以TPD产品为例,想重点聊下95后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化需求。

TPD是什么?TPD是我们为青年,特别是95后高知中产人群打造的一款产品。每期我们邀请价值观同频的人上岛,成为TPD的原住民。在岛上,我们会更关注用户本身,为用户解决问题,提供价值和可行性方案。

1. 情感需求

95后高知中产阶级,他们在TPD的情感需求是什么?

95后从小到大一直都在被社会裹挟,随波逐流。高中挤破头要上省重点,高考要考上985或211;大学期间为了将来能找到好工作,每个学期都在努力投递大厂实习;甚至要考公考研或通过各种关系才能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可是在不停埋头前进的过程中,却忘了停下脚步看看身边的风景,思考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什么。

裹挟式的社会压迫,“为你好”式的社会奉劝,是让95后崩溃的导火线。年长一代没有尝试站在95后的角度,同频感受他们的精神诉求。

高知的95后中产,对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更高。他们希望这个社会能够尊重理想、允许失败、允许短暂休整、拒绝急功近利,给他们提供喘一口气的机会。他们希望存在一个精神层面的桃花坞,一个可照进真实世界中的摩尔庄园与奥比岛。

当所有人都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时,有那么几个人能够洞察到你过得快不快乐。你快乐,你随便,你舒坦,一切便是最好的安排。

产品经理设计产品时,需要结合用户的情感需求,提供对应的情感价值。好的产品,用户才更愿意为情感买单。

2. 个性化需求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千人千面的个性需求、社交需求会是产品吸引用户的关键点。

TPD产品为什么选择在平安夜前夕发布?目的希望通过圣诞定制版产品,给用户营造不同于日常的产品氛围。一年只有一次的圣诞产品,它是稀缺的。稀缺往往是产品最好的商业手段,筑造较高的产品护城河。

同理,如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软件产品的千人千面推荐来说,什么样的推荐既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又更具意义价值?

① 第一种推荐

在视频详情页下推荐视频,无推荐标题或推荐标题为“看了还会看”。如下图:

对用户而言,用户知道你给我推荐了更多视频内容,但对底层的推荐价值和意义是不理解的。为什么要给我推荐这些视频而不是其他视频呢?

②第二种推荐

同样是在视频详情页下推荐,推荐标题变成“本剧演员”,同时结合演员“头像+名字+视频推荐”的方式。如下图:

此时,我们给用户构建了一个推荐意义体系。因为《繁花》这部电视剧中有胡歌,所以我才给你推荐了胡歌的其他视频,从而构成了推荐的意义。用户在我们构建的推荐意义系统中,根据我们所期待的用户路径,完成我们期待的用户行为动作。

③第三种推荐

如果在首页或电视剧频道,我们要给用户推荐视频,如下图:

即便是同样的视频内容推荐,但“为你推荐”的意义价值就远没有“根据你看过的《琅琊榜》,为你推荐”的意义价值高。

后者我们告诉用户视频推荐的依据和思路,用户提前进入到我们构建的意义系统中。即便推荐的内容不够准确,用户也能包容甚至会去思考为什么是推荐这部影片?两部影片之间的连接和关系是什么?

总之,怎么设计好一款好产品?比起如何手把手教你画产品原型图,我认为产品底层的理念才是内核,更有别人不可复制的高竞争壁垒。

从当下看,95后高知中产用户是很多产品的核心用户。我们在设计产品时,要关注用户的目标、用特征、情境、动机、需求、意义价值等,以此打造自己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彰显年轻人的格调。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资料参考:

  • 刘亚军的《人群洞察和概念设计》
  • 高玮的《从生日经济洞察背后的意义系统》

专栏作家

卡卡,微信公众号:卡卡的产品札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8年大型互联网产品运营经验。曾负责过稻壳儿、手机主题等产品,对IP字体的打造引领了行业风向标。既当过业务操盘手,也当过自媒体创作者,对产品运营、内容运营有自己的见解。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