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硬件入门实战

0 评论 3324 浏览 25 收藏 12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进行深入的用户访谈、调研、分析,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快速的用户测试、反馈、迭代

在人工智能时代,产品经理除了熟知软件领域的知识以外,最好还要掌握一些硬件领域的知识,以了解人工智能底层的工作原理。这篇文章里,作者就结合基础元器件,基于实际的产品场景,搭建一个硬件电路模型,或许可以帮你更快速地入门硬件领域。

近年来以LLMs(Large Language Models,大型语言模型)为基础的各类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产品非常火爆。而这些人工智能应用的背后,是各种硬件技术的支撑,各类高端的计算芯片、显卡更是供不应求。

随着企业数智化(即: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推进,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也是必然的趋势。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企业数智化应用无处不在。

以某著名大型服饰类连锁集团为例,在其服饰标签中植入了硬件芯片,在用户在结账时,将购买的服饰放入自助的结账篮中便实现了价格自动计算,完成人与物的连接,从而实现自助结账,非常便捷。

如下图所示,我们用强光手电筒照亮衣服标签,发现标签内部植入了硬件芯片。是软件与硬件结合的一个非常基础、典型的应用。

产品经理硬件入门实战

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产品经理不仅仅是需要掌握软件层面的应用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人工智能底层的工作原理,掌握非常基础的硬件知识,对提升产品经理的技能提升,思维构建以及职业发展,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硬件领域和软件领域相似的地方在于,都涉及非常基础的理论。产品经理在学习软件相关知识时,一般会先从算法和数据结构这些基础的概念学起。同样硬件的入门需要从电阻、电容、二极管等这些基础的元器件学起。

软件模型有相关参数,电子元器件也有相关参数,不同的元器件,有着不同的物理学上的计量单位,涉及一些基础的计算,而这些基础的计算,高中物理基本已经包含,对于产品经理入门,难度不大。

本文将会从通用的开关、二极管、电阻和电容为基础元器件,基于一个实际的产品场景,来搭建一个非常简单的硬件电路模型,并涉及一些简单的计算,为大家讲解硬件的基础知识,抛砖引玉,快速入门。

在实际的日常生活用电场景为例,夜晚的电费一般比白天的电费相对便宜,这是因为夜晚的用电需求比白天较少。

因此对于发电厂而言,可以设计一款智能储能的设备,利用夜间用电量较少的情景,给储能设备充电,日间用电需求量大,储能设备为电网供电,达到用电平衡效果,从而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接下来,我们将会以电容、电阻、发光二极管这些基础的元器件作为样例,设计一款非常简单的电路,模拟现实中,发电厂储能设备的充电与放电过程。

我们先讲解一下本次硬件实战所需要的电子元器件以及相关参数。

产品经理硬件入门实战

电阻(单位:欧姆,符号为:Ω)主要作用的限制电流,是最为广泛使用的元件,种类非常多,例如碳膜电阻、水泥电阻、贴片电阻等,各种参数型号的电阻器应用于不同的场景。

电容(单位:法拉,符号为:F),主要作用是存储电荷。我们常见的有瓷介电容器、电解电容器。本次实战,使用的是电解电容,比较常用,价格也相对便宜。

二极管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制成的器件,例如我们常见的1N4148型号的二级管,有一个PN节,二极管也可以组成非常简单的数字电路,主要分为普通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

本次硬件产品实战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产品经理硬件入门实战

基本原理如下:

(1)当S1开关接通时,电池盒为电容进行充电,电流流过红色发光二极管,这时红色二极管点亮,当电容逐渐充满电,充电电流逐渐减少,这时通过红色发光二极管的电流逐渐减少,红色发光二极管逐渐熄灭,表示电容已经充满电。这个过程模拟的是实际生活中,晚上用电量少,发电厂发出的电,一部分传输至电网后,其余的部分电能存储在储能设备中。

(2)我们将S1开关断开,相当于来自电池盒的电流断开,接通S2开关,电容开始放电,绿色发光二极管点亮,随着电容电量逐渐变少,绿色发光二极管逐渐变暗直至熄灭。这个过程模拟的是实际生活中,白天用电需求量大,发电厂除了提供正常发电产生的电能之外,还将储能设备中存储的电力送入电网,以满足高峰用电需求。

电阻在当中起到的作用是限流,电阻值越大相对的充电与放电时间就越长。因此,我们常把电容和电阻的乘积称为阻容充放电电路的时间常数,公式表示如下。
τ=R×C

如果简单计算的话,在本电路中τ=(470Ω+200Ω)× 940μF=0.63秒。

其中470是电阻值,200是二极管的电阻值。

接下来,我们再做一些简单的计算,进一步帮助大家理解硬件的基础理论。

我们知道,多电容并联的计算为所有电容之合,也就意味着,图中的电容总容量:

C=C1+C2即C=470μF+470μF=940μF

以发光二极管电压2V,电流为10mA为基准,根据欧姆定律,发光二极管的电阻值:

R(二极管)=2V÷10mA=200Ω

在阻容充放电电路中,电流的计算取决于具体的时间点和电压值。

假设我们计算接通S1开关时,电容开始充电的电阻值为0,则开关打开瞬间的电流等于电池盒的电压除以电阻R1和红色发光二极管电阻之和。

I(t0)=6V÷(470+200)Ω =9mA

电容充满电,电阻值变为无穷大,这时电路的电流=0,因此红色发光二极管熄灭。

假设我们通过电容的电流为9mA,我们计算一下电容充满电需要多长时间。

根据I=C×dt÷dV,即:dt = C×dV÷I 得出:

dt=940μF ×6V÷ 9mA=0.63秒

实际实验中,每个时间点通过电容的电流实际是小于9mA的,充电的时间应该是0.6秒更长,我们观察发现,绿色发光二极从点亮到熄灭的时间在1秒左右,和计算值相似。

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τ=I×Q,来计算电容充满电的时间。

其中,τ是时间常数(也就是本文之前提到的τ= R×C), Q 是电容器的电荷量, I 是通过电容器的电流。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电容器的电荷量 Q。电荷量可以通过电容器的容量 C 和电压 V 的乘积来计算:

Q=C×V

将提供的数值代入计算:

Q=(940×10负6次方)F×6V=0.00564C

接下来,将电容器的电荷量 Q 和通过电容器的电流 I 代入时间常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电容充满电所需的时间:

τ=Q ÷ I =0.00564C ÷(9×10负3次方)A=0.63秒

因此,电容充满电所需的时间为约0.63秒。

由此可见,如果想增加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可以通过增加电容容量,增大电容值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意味着,如果实际应用中,通过超级电容来搭建储能设备的思路也是完全可行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产品经理需要从实际出发,去创新和设计真正可以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去构建接地气的产品应用。

这就需要产品经理需要有产品思维,有非常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往往这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又是非常枯燥的。

伟大产品的诞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而且越是高级的应用往往涉及的理论却非常基础。

因此产品经理需要从基础理论出发,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与产品方法论,打造卓越且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品。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感谢大家阅读!

专栏作家

王佳亮,微信公众号:佳佳原创。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年度优秀作者。《产品经理知识栈》作者。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CCF Senior Member)。专注于互联网产品、金融产品、人工智能产品的设计理念分享。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36231人已学习14篇文章
订单系统是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逻辑复杂的系统。
专题
38795人已学习11篇文章
世间万物皆有套路,面试更是如此,多拿几个靠谱offer。
专题
1300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要想判断一个行业的趋势,就要做好行业分析。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撰写行业分析报告。
专题
1529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分析报告写作指南。
专题
9049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不论你是产品经理还是运营,都要具备数据分析基本能力。
专题
12982人已学习11篇文章
内容管理系统是一种位于WEB 前端(Web 服务器)和后端办公系统或流程(内容创作、编辑)之间的软件系统。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内容管理系统(CMS)的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