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人看过来!从宏观视角看国内支付行业的前世今生

2 评论 1897 浏览 15 收藏 25 分钟

国内支付领域的发展已经20余年,已经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市场机制的丰富,监管政策的完善,第三方支付的角色定位,职能边界也越发清晰。那么,国内支付整体情况如何?还有多少体量?是否有新的机会?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他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自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诞生至今(以支付宝成立时间2004年作为参考),已经发展了近20年。

作为一个20余岁的互联网行业,显然他并不年轻,甚至有些年长,但随着该行业的发展,目前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已经渗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微信发红包,支付宝转账,电商平台购物,线下扫码买单,线上购买基金保险等,可以说目前绝大多数的交易场景的背后都有着各家支付公司的助力。且随着市场机制的丰富,监管政策的完善,第三方支付的角色定位,职能边界也越发清晰。

那在2024年的今天,国内支付市场整体情况如何?整个支付市场还有多少体量?入局者有谁各掌几成天下?支付行业是否还有新的机会?等一系列问题是值得同行业者关注并了解的。

故今天想就国内支付行业的现状,公开数据,个人经验,浅谈该行业的情况并分析总结出自己的想法,以和诸位探讨、学习,共同供辩证思考。

一、国内支付行业的发展

先简单讲述下国内支付行业的发展和大事件,正是因为存在行业发展中的各种变量(业务模式、政策要求等)才促成支付行业当下的的业态。

早年电商兴起,用户去电商平台购物时最常用的支付工具是“网银”支付,这种支付方式步骤多、耗时长、有时还需要u盾,导致用户支付体验很差,支付成功率低。同时,早年用户货款直接给到商家账户,其商品的质量和售后难以得到保障,也导致网络交易风险加剧,用户对电商购物的信心不强,这两点严重阻碍了电商行业的发展。

随即支付宝诞生,通过与各家银行系统能力的深度打通,推出担保交易,解决了电商场景下的买家卖家信任问题,并提升了用户线上支付的体验和成功率,在促进电商行业发展的同时增加了线上支付的体量。

2011年开始,支付行业受到国家有关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政策、要求陆续出台,央行颁布“支付牌照”,标志着支付行业成为标准、正式、但又有些传统的互联网行业。

于是支付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各支付公司瞄准了2个盈利点“支付手续费”和“备付金银行利息”,只要对接的商户够多,业务盘子够大,支付公司的利润似乎是空手套白狼(以用户的资金吃银行的利息),所以各家支付公司重点于拓展商户关系和银行渠道能力,以便提升公司的支付渠道能力(稳定性和额度)以此吸引更多的商户对接。

此时渠道能力和渠道路由成为了各家支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谁的渠道能力强、更稳定、成本低,谁就能吃下更大的业务量,有更多的备付金,支付公司就有更多的收益,进而又能与银行有更深度的合作和渠道议价权,形成“良性循环”(马太效应)。

2013年是支付元年,随着快捷支付和余额宝相继横空出世,将国内支付行业推向了高潮,快捷支付的便利、安全,使其在整个行业内快速推广普及(时至今日),更为重要的是其在减少支付操作流程的同时大幅提高了用户的支付成功率,为支付行业进一步拓展交易场景、占领用户心智、增加支付体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余额宝的“创新”不仅改变了以往支付链路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用户的支付工具不再是账户余额或银行卡,而可以选择余额宝支付,即货币基金支付。

余额宝其稳定的利息,方便快捷的购入赎回,各场景的支付便利性,让其红极一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引发了一波“宝宝热”(各方推出XX宝产品),同时也让支付公司看到了新的“收入机会”。

一方面用户大量闲置资金申购货币基金让支付公司可以赚取更多的支付手续费,另一方面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流量分发、理财撮合为支付公司带来了新的盈收点。

由此,给支付行业带来了两个重大“转折”:

其一是支付公司的收入不再单纯是“手续费”和“备付金收益”,个别的支付公司通过业务模式的拓展创新,发现新的赢利点;

其二部分是支付机构的角色职责开始衍生,不再是单纯的“收单机构”,其不仅解决从用户指定账户“扣钱”的事,主流支付机构的用户个人钱包也逐步成为了用户自银行卡以外的第二个常用“账户”(用支付宝账户余额、余额宝进行支付)。

但好景不长,2017年开始,“断直连”和“备付金集中存管”的双板斧来了,这对整个支付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 断直连,要求支付公司不能直接对接银行而需对接银联、网联,这让支付公司的支付系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让曾经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渠道能力”和“渠道路由”几乎成了泡影;
  • 同时两联的支付产品(快捷、商委等)被进一步标准化,如:银行渠道成本被打上了指导价格;
  • 商委产品更加标准,不允许2、3要素裸扣,限定了适用的行业范围;
  • 快捷支付必须短信签约,不允许默签,等等。
  • 备付金集中存款,让原本空手套白狼的备付金收益也几乎归0。

一系列的政策、强监管让各家支付公司的形态更加统一、更加标准、但也难有变化,正如人行希望的那样,将支付回归支付。

回头望去,国内支付行业的这一路有甜有苦,有野蛮发展也有强制监管,在发展和变化中不断地调整着行业的形态和盈利模式。

但将时间线拉到今天,我们想几个问题:

  1. 国内除了头部支付支付公司,还有支付公司能做好货基支付吗?
  2. 国内除了头部支付支付公司,还有支付公司能成为”账户机构“吗?
  3. 对非头部支付公司而言,除了手续费收入、备付金收入,还有哪些收入机会?

不急,先带着问题看下去。

二、国内支付行业的市场

我们再来看下近几年国内支付市场的情况,着重看市场的宏观数据。

(注:数据数据来源于《202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艾瑞产业研究报告)

最新的报告中将支付市场分为“个人支付”和“企业支付”,个人支付面向C端,主要解决个人生活场景下的支付诉求;企业支付面向B端,主要解决企业的扣款诉求。

(注:数据数据来源于《202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艾瑞产业研究报告)

从数据上看,国内支付体量非常庞大(22年490万亿元),且个人支付的交易规模仍旧是市场主体(近3/5),

粗看之下,支付宝、微信等个人支付公司吃行业大头,易宝、汇付等企业支付也能吃到行业小头,但数据面下的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并非如此,细看之下国内支付行业存在以下“特点”

“个人支付”亦是“企业支付”,“企业支付”却成不了“个人支付”

“个人支付”和“企业支付”虽然是一种分类方法,但也是一种体面。

支付行业虽然有B2B、C2B、C2C等场景,但更准确的来说是一种“2B2C”行业,其需要同时维护两端,一方面向上管理B端企业,为B端企业提供收单服务,一方面向下维护C端,让用户可以快捷绑卡,安全便捷的支付。

所以,“个人支付”不仅能做“企业支付”的事,比如:线上收银台、线下扫码支付,且往往做的更好,用户接受度更高。以支付宝为例,针对各种行业推出了支付解决方案。

所以对“个人支付”的支付公司而言,其提供的是个人支付场景的解决方案,往往通过集团下不同子公司在C端用户各场景的渗入,实现与支付公司的深度绑定,解决个人支付问题。而所谓用户场景的另一面,即真实产品、服务的提供方,不正是各行业各的B端企业吗?所以对这类支付公司而言,行业支付解决方案不过是顺水推舟,手到擒来。

但反观“企业支付”的支付公司而言, 其往往缺失自己的业务场景、流量和用户体系,所以定位受限于“收单机构”,主要为B端企业提供快捷支付、商委代扣、账单等接口能力,即是基于支付牌照资质,包装并出售银行渠道能力,但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份额,这类支付公司以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定制化的系统开发及更全面的系统功能为手段,往往在某一行业深耕(如航路、物流等)。

所以,”个人支付“的支付公司真的只吃了市场的3/5吗?”企业支付“的支付公司真的能吃到市场的2/5吗?结合艾瑞咨询的往年支付行业报告数据来推测,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注:数据数据来源于《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艾瑞产业研究报告)

(注:数据数据来源于《202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艾瑞产业研究报告)

以上两者数据结合,可以大概推出几年前各家支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以供推测当下情况。

场景固化垄断,赢者通吃支付市场

虽然支付行业早年起就开始限制支付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并落实了一系列的要求和举措(比如:淘宝支持微信支付,微信收银台支持云闪付,头部的支付公司内部有意不去争夺个别行业线的份额),但似乎都无关痛痒。对这些支付公司而言由于其集团下其他互联网公司在业务场景上的垄断,促成了赢者通吃的局面。

长期用户习惯的养成、支付场景的搭建、个人信息的采集,导致主流的APP下的支付工具早已固化,用户很难也不愿意去注册一个新的支付账户并再重新绑银行卡快捷支付,我们在使用饿了么、美团点外卖时,下意识会选择微信、支付宝;在京东、淘宝购物时,也主要使用微信、支付宝,各集团子公司的“给力”,几乎把各类场景的线上交易送到了各自支付公司的嘴边。

当然也有少数特例,比如尝试破局的美团,早年美团在持有支付牌照后做过很多尝试,比如:通过优惠引导用户使用美团支付并绑卡;在收银台上把美团支付作为第一优先级的支付工具,反之把支付宝的选项给折叠了,结果是实现了一部分的用户转化,但其粘性不高,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于是又把支付宝选项给展示了出来。

又比如自食其力的电信、平安旗下的支付公司,其集团业务在所属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所以也为这些支付公司造就了相对稳定支付场景,以平安举例,平安普惠的放贷、还贷、平安保险的商委扣款,用的都是平安付自身的支付渠道能力,由此实现集团内业务诉求和科技产品的相融相通,自给自足。但这类支付公司如果想把自身的支付能力卖出去,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赢者通吃,不仅是因为用户被各个场景所绑定,反过来说B端企业也希望加入赢者的”势力“。B端企业通过接入支付宝、微信这类头部企业的支付能力,可以天然的降低用户绑卡、支付的操作成本,提升用户支付体验和支付成功率,同时可以加入支付宝、微信的流量生态(这块不属于支付公司),挖掘更多的业务机会和业务拓展。

所以,支付行业的“战场”并不在支付,真正的赢者从来不以“支付”为工具孤军奋战,而是从早期开始就布局场景、流量和用户心智,以场景为“主”,以支付为“辅”,借支付能力来打通场景闭环的最后一公里。长久的积累和深耕让其获得C端用户和B端企业的双向选择,成为赢者。

模式升级,账户为王,分润分明

早年个人用户所持有的“账户”几乎都是银行卡,即用户通过银行卡实现资金的存款、出款,此时的“账户机构”就是银行。随着支付公司的入局,支付公司请求各家银行,基于商户向C端的收款要求,向银行发起指定银行卡的扣款请求,以完成商户的收单业务,此时支付公司担任“收单机构”角色。简图如下:

该模式非常简单,商户对接支付公司,支付公司对接银行,为商户提供良好的银行渠道能力。

但随着断直连、货基支付的诞生、各场景的固化垄断(见上一小节),让本将银行渠道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支付公司失去了一定的优势,同时用户的存款、出款也不再局限于银行卡这单一工具,余额宝,零钱通、甚至是微信、支付宝钱包账户(即余额),都成为了新业态下的新选择,且由于各场景的固化垄断和深度打通,让这些新选择在普及度、使用率上逐步提高,此时的“账户机构”不再仅仅是银行,用户需要用户微信、支付宝钱包账户或货基来存款、出款,这就是赢者的新身份“账户机构”,于是支付行业的不再完全依赖银行这类账户机构。简图如下:

但随着各场景支付渗透趋于饱和,市场竞争压力加剧,单打独斗不再是明智之举,要想进一步增加公司收入,支付公司之间的合作也油然而生,支付市场分为了直连模式和间连模式。

所谓直连,就是某支付公司即做收单机构也做账户机构;所谓间连,就是A支付公司只做账户机构,由B支付公司或银行做收单机构。

由此在一条支付链路中,清算机构、收单机构、账户机构各家分成,每一笔交易都能让大家吃到甜头,也让无法成为账户机构的支付公司(收单机构)通过行业拓展、场景拓展来增加一定的盈利空间。简图如下:

但显然账户机构就像一个庄家,我(账户机构)给你(收单机构)“地”,”你“基于”地“发展的交易场景”我“也能有一定收入。

除此之外,上述模式每个环节、每个参与式的分成已经相对固定、透明,我们可以分析出不同角色在一条交易链路中的各自分成占比,参考如下

(注:数据数据来源于《202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艾瑞产业研究报告)

综上,从客观数据和主观认知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现象”:

  1. 得场景者得支付,场景才是支付公司的立足之本
  2.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政策和模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作为账户机构的支付公司,仍然是市场上的香饽饽,受到C端B端的双向选择。
  3. 赢者通吃局面不变,头部支付公司才有更多的盈利模式和市场

所以,支付行业整体仍处于寡头垄断局面,虽然在政策要求和云闪付、抖音支付的入局下,头部支付公司的市场占比如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对非头部的支付公司而言,机会与空间依然不大。

回到第一节的几个问题,相信你也有了自己的答案且有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理解。

  1. 国内除了头部支付支付公司,还有支付公司能做好货基支付吗?
  2. 国内除了头部支付支付公司,还有支付公司能成为”账户机构“吗?
  3. 对非头部支付公司而言,除了手续费收入、备付金收入,还有哪些收入机会?

三、一点废话

支付行业发展多年,确实存在着各种情况和问题,但支付行业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首先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庞大的市场,从线上理财到电商购物,从线上外卖到线下点单,国内绝大多数的支付场景都离不开支付行业的支持,且不同于一般的互联网行业,支付行业更加传统化,不会有、也很难有非常大的变化(因为受到强监管),所以他是一个需要有经验积累的行业,比如你要知道银网联是什么?做什么用?123类账户(支付账户和银行账户)是什么?如何开立?有何限制?ACS是什么?机制是怎么样的?

通过知识的积累和拼凑,能让我们在做业务决策和方案设计时注意到很多问题,比如发现目标用户的支付账户主要是二类户,那就会存在年10万限额且无法用账户余额购买理财的限制,那是否还能满足业务目标?又比如,多个VIP商户希望D0结算,那就需要关注备付金的可用额度是否足够,以及如何以垫资名义向商户收款了。所以支付行业是一个有“知识护城河”的行业,他的知识体系不会快速的更新换代,更多的是知识积累升级。

对同业者而言,集团下有支付场景、独立业务的支付公司,往往更加稳定,公司的发展会相对较好(大厂:支付宝、微信、抖音;中厂:京东、美团、平安等),反之,单纯做收单机构的支付公司,虽仍有空间,但公司的发展机会相对较小。

从岗位延伸的角度而言,由于支付行业的从业者往往接触交易、结算、对账比较多,对清结算系统比较了解,所以在跳槽、换工作时,可以一并考虑上游企业(如电商平台)的产品、技术岗位,实现从乙方到甲方的转变,或下游清算机构(如银联)、银行的产品、技术岗位。

支付行业并不是一个年轻的行业,但基于人行对支付行业的定位、大量的政策标准和“金融牌照”的资质加持,似乎又让这个行业的寿命在不断延续。。。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还请辩证思考。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非常感谢您能看到此处,如果本文或多或少对您有所受益,还请点赞,收藏,这将是我继续更新的动力。非常感谢!

本文由 @三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难得一见如此优秀的文章

    来自北京 回复
    1. 谢谢😘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