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一下,微信是怎么学会“说人话”的?

1 评论 1318 浏览 6 收藏 8 分钟

最近,微信推出的真人朗读功能,让我们不禁好奇,这项功能是如何让机器学会“说人话”的?本文将深入探讨微信真人朗读功能背后的技术奥秘,揭示它是如何通过AI的力量,将冰冷的文字转化为温暖的声音。

千呼万唤,真人朗读功能终于灰度到了我!

让我惊讶的是,有朋友居然以为是我自己录了音。佩服微信的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让我好奇,这项功能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奥秘?

01 从机器人到真人声:技术进化之路

微信公众号的朗读功能并不新鲜,早些年就上线了语音朗读,但效果实在一般。听起来像是机器人在念稿子,毫无感情。

于是,这个功能并没有吸引太多用户,点击量寥寥无几。

反观另一种场景,比如喜马拉雅这样的音频平台,为什么它的朗读内容却能打动人?

答案很简单:它们使用真人朗读。

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聆听体验,这些平台鼓励主播或讲书人用专业设备录音,虽然成本较高,但效果确实好。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公众号。公众号的核心是文字内容,音频只是辅助,要求每位作者录音显然是不现实的。

于是,技术解决方案的接力棒交到了AI手中。

从2022年底大模型技术的爆发,到现在AI技术在文生文、文生音频等领域的成熟,公众号真人朗读功能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效果不仅越来越逼真,还能根据文字生成匹配的语气和感情。正是这些技术突破,才让微信这个功能实现了质的飞跃。

02 探索“说人话”背后的技术小秘密

我们先来看看说人话的过程,一共操作只需要三步:先选择录制例句 ➡️ 音色复刻 ➡️ 音色试听并保存。

用技术的视角一句话总结:通过预训练语音模型,结合作者音色训练,生成专属语音模型。

具体实现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 文本准备与预训练模型:开始时,需要用海量的语音数据和对应的文本进行预训练。这些语音数据覆盖了不同的语气、语速和音色,让模型能够掌握“如何说话”的基础能力。
  2. 作者音色采集:作者需要朗读几段预设文案。这些文案是设计好的训练数据,帮助AI捕捉作者的独特音色和语调特征。注意,这个过程中作者最好带入情感朗读,生成的声音才会更像自己。
  3. 音频生成:基于前两步的数据,系统会用“音色迁移”技术,将作者的声音特征融入到预训练模型中。最终生成的音频不仅保留了原有模型的流畅度和自然感,还带上了作者的个人特色。
  4. 试听与调整:用户可以试听生成的音频。如果觉得某些地方不够满意,可以重新录入部分文案,优化生成效果。

就是这样,复杂的技术被简化成用户无感的操作,只需几分钟,作者的声音就可以被完美复刻。

03 如何借鉴微信的产品设计?

我在这篇文章之前也看到了很多作者的观点,我总结就是两点:第一点是极简的产品设计,第二点是新技术解决老问题。

第一,极简交互的威力

微信的设计哲学向来强调极简。朗读功能的核心交互流程非常清晰:选择文案、录入音色、生成试听。

对于用户来说,复杂的技术细节被隐藏在背后,只留下易懂、易用的体验。这种“去复杂化”的设计理念,值得每一位产品经理学习。

迁移思考: 比如在政务智能客服中,利用大模型技术解决市民咨询的复杂性问题:当市民提问政策时,AI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将模糊问题具体化,生成语音解答,甚至用地方方言增强亲和力,避免传统客服中的机械感。同时,在热线高峰时段,AI还能通过情绪识别,优先处理紧急或情绪激动的市民诉求,让市民感受到更加高效和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第二,新技术解决老问题

这个功能的推出并不是炫技,而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用户痛点——提升文章的聆听体验。很多产品经理在应用技术时容易陷入“堆功能”的误区,而微信却用技术精细打磨产品,服务明确的需求场景。

迁移思考:在政务服务领域,类似的新技术同样可以解决老问题。例如,市民咨询政策时,AI技术能从市民的复杂表达中提取关键信息,自动匹配精准的政策条款。

最后的话

虽然很多人觉得公众号已经日薄西山,但真人朗读功能的加入可能改变这一趋势。它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为公众号找到了一条新增长曲线。

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结合AI技术的功能,比如视频生成、个性化推荐,甚至文章内容的AI自动延展。公众号,正在从“人写”走向“人讲”,让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从技术角度来看,它从来不只是冷冰冰的代码,它是温暖的桥梁,连接着创作者与读者。正如张小龙曾说过,“好的产品应该像水一样融入生活”,未来,我相信我们能在微信上不断的体验到更多这样的功能,不断刷新“啊哈”体验的上限。

希望带给你一些启发,加油。

作者:柳星聊产品,公众号:柳星聊产品

本文由 @柳星聊产品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这样的话,有个问题需要考虑,是否人工费用会高呢

    来自中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