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料法环测”全面解析-3:如何应用?
在制造和生产领域,工序质量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而“人机料法环测”作为影响工序质量的六大要素,对于实现工序标准化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全面解析了“人机料法环测”的每一个环节,并探讨了如何将这些要素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实现工序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数字化转型。
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
工序标准化:通过确立统一的工作标准和流程,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变异,提高操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例如,通过标准化操作程序(SOP),确保每位操作员都按照相同的步骤执行任务,从而降低错误率,提升生产效率。
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有突出贡献。
工序质量受5M1E相关6方面因素的影响,工序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的标准化。
如何控制6因素形成标准化,以达到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
01 人(Man)
人的分析:
1)是选人的问题吗?如:员工还不具备多能工能力,因缘际会选为多能工;
2)是技能问题?如:没有通过高级技师考核;
3)是技能不对口吗?如:需要的是二级冲压师,人员通过的是二级点焊考核;
4)是培训不够吗?如:培训不充分,员工没能掌握技能精髓;
5)是人员自身心猿意马吗?如:员工身体不舒服,在硬扛着上班;
6)有责任人吗?如:不是我负责的,也没有谁在监督、跟进;
7)人是否会操作机器、适应环境、明白方法、认识料吗?如:员工腿部有伤,不能久站;
8)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如:做好没奖励,做差也没惩罚,索性磨洋工;
主要控制措施:
- 生产人员经过相关培训考核,符合岗位技能要求。
- 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 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能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 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02 机(Machine)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
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在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机的分析:
1)规格型号对吗?如:应该使用1000N拉力的设备,用小拉力的拉不到位,用大拉力的会拉坏;
2)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如:对应扳手应该是16/18号的,一个也没有呢?
3)保养问题吗?如:转速慢的很,昨天该做的润滑是不是没做?
4)操作机器的人对吗?如:应该是张三,李四怎么在拨弄?
5)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如:应先准备备好,再开机,怎么开机之后,这个润滑油还在?
6)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如:应该在无尘车间,进入通道怎么完全敞开。
主要控制措施有:
- 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 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 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均符合工艺规程要求,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加工条件若随时间变化能及时采取调整和补偿,保证质量要求。
- 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和受控状态。
03 料(Material)
料的分析:
1)是真货吗?如:是不是代工的?
2)和其它料会不会互相影响?如:应会不会和另一个发生化学反应?
3)规格型号对吗?如:直径,外径,表面粗糙度,冲力是否和《作业指导书》要求一致?
4)入厂检验了吗?检验通过了吗?如:查看入场检验合格证,查看检查时间;
5)有保质期吗?如:料存放时间多长,是否有潮湿,锈蚀等现象;
6)操作使用符合规范吗?如:按照《作业指导书》取,装,放,收;
7)料所处环境符合要求吗?如:运输途中遭遇暴风雪,恒温物料已经损毁;
8)料与机器配合的了吗?如:低强度物料不能用高压力设备冲压,会直接压坏。
主要控制措施有:
- 建立进料检验、入库、保管、标识、发放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控制质量。
- 有明确可行的物料采购、仓储、运输、质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 转入本工序的原料或半成品,必须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 所加工出的半成品、成品符合质量要求,有批次或序列号标识。
- 生产物料信息管理有效,质量问题可追溯。
- 对不合格品有控制办法,职责分明,能对不合格品有效隔离、标识、记录和处理。
04 法(Method))
法的分析:
1)有法吗?如:有《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规程》;
2)法是否足够吗?如:能否明确把不同规格之间的差异;
3)写的明白吗?如:按照规定执行,规定是啥规定?
4)看的明白吗?如:操作工不识字咋办?
5)是按法做的吗?如:操作工有没有故意遗漏步骤?
6)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如:《设备维修手册》是给设备管理员;
7)方法在这个环境下行吗?如:要求无菌环境,当前通道门窗都没有关闭。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工序流程布局科学合理,能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2)能区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和控制点能标识清楚。
3)有正规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质量控制办法和工艺操作文件。
4)主要工序都有《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操作文件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试样的制取、工作介质、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5)工艺文件重要的过程参数和特性值经过工艺评定或工艺验证;特殊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变更,必须经过充分试验验证或专家论证合格后,方可更改文件。
6)对每个质量控制点规定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和接收准则,并规定相关处理办法。
7)规定并执行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定和审批程序,以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文件的正确、完整、统一性,工艺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能取得现行有效版本的工艺文件。
8)各项文件能严格执行,记录资料能及时按要求填报。
05 环(Environment)
工作场所环境:指各种产品、原材料的摆放,工具、设备的布置和个人5S。
对危险品控制:一是化学物品的堆放,诸如酒精、天那水之类;二是生产过程中产品对六种化学物质的控制(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
生产环境:指具体生产过程中针对生产条件对温度、湿度、无尘度等要求的控制。
环的分析:
1)在时间轴上环境变了吗?如:早晚温差很大;
2)光线、温度、湿度、海拔、污染度考虑了吗?如:极寒地区分子活跃度低,电池掉电特别厉害;
3)环境是安全的吗?如:极化学反应废气是否会遗漏,遗漏后处理方案是什么?
4)环境是人为的吗?小环境与大坏境能并容吗?如:有人在厕所抽烟。
主要控制措施有:
1)有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制度。
2)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等符合生产技术文件要求。
3)生产环境中有相关安全环保设备和措施,职工健康安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4)生产环境保持清洁、整齐、有序,无与生产无关的杂物。可借鉴5S相关要求。
5)材料、半成品、用具等均定置整齐存放。
6)相关环境记录能有效填报或取得。
06 测(Measurement)
测的分析:
1)工序检验体系文件准备好了吗?如:取样、送样、检测、结果发布、异常处理的标准流程是否完整完善;
2)工序测量器具配置齐全了吗?性能满足要求吗?定期计量吗?如:量具是否合适,是否便捷;
3)检验方法合理吗?如:每5分钟量测20粒产品长度;
4)检查人员资质符合吗?如:早随便来个人随便量一下,不合适;
5)交检交验点合理吗?如:早易挥发气体无密封条件下送样1公里实验室。
主要控制措施包括:
- 确定测量任务及所要求的准确度,选择使用的、具有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力的测试设备。
- 定期对所有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确认、校准和调整。
- 规定必要的校准规程。其内容包括设备类型、编号、地点、校验周期、校验方法、验收方法、验收标准,以及发生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
- 保存校准记录。
- 发现测量和试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立即评定以前的测量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并记入有关文件。
07 总结
工序标准化对5M1E提出了明确要求,应将工序标准化工作纳入工序质量改进的整体计划之中。
在制定相关标准化要求基础上,通过工序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工序标准化各具体要求的执行偏差,进而采取改进措施。
通过工序质量改进的持续循环,促进工序标准化的真正实现和持续改进,从而实现工序质量的持续改进。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壹叁零壹】,微信公众号:【壹叁零壹】,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人机料法不仅要看质量和产量,还要有点“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