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觉得国外的网站「性冷淡」?

17 评论 14989 浏览 64 收藏 12 分钟

设计也是件主观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坏,只要是适合对象用户的,那就是合理的设计。

有没有觉得,好像国外的 app 看起来都比国内的更简单、功能更少?

因为在外国人眼里,那不叫简陋,叫简洁。

而大洋彼岸的 Quora 上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亚洲网站在西方人眼里看起来都乱七八糟的?人气旺的本土网站和 app 都赢在接地气上。

说白了就是使用习惯的区别,中国人喜欢信息量大、功能多的应用。欧美人喜欢简单朴素、专心把一件事做精、不会乱分心的应用。(我说的是社会主流大众,不是爱刷知乎、玩冷门app、听独立音乐的你。)

至于为什么有这个区别,我的推测是这样的:

中国(以及我们的远东好基友日本和韩国)人口密度高、城市拥挤(或者说热闹),所以人们平时接触的东西都是信息密度极大的。比如这样的:

甚至是这样的:

照片来自 Flickr 用户 Alessandro Baffa

在这种环境里,我们被培养出了能淡定地处理并筛选大量信息的能力,并且也喜欢上了这种高信息量带来的便利

然而绝大多数的北美人民,生活环境都是这样的↓

即便是为数不多的城市居民,抛去曼哈顿这种地方以外,顶多也就是这样↓

照片来自 Flickr 用户 Payton Chung

如果你让一个在国内城市住惯了的人搬到美国来,他会说「这种鸡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怎么能生活?不能没事就下楼撸个串、唱个 K、买套煎饼果子,这样的人生也太无趣了吧?中国比美国发达好多!」

然而如果你让一个在美国市郊住惯了的人搬到国内,他会说「天哪,这么密密麻麻挤挤闹闹乱七八糟的地方好可怕!我就想找个安静的咖啡馆喝杯咖啡码码字,怎么那么难?」

同理,当你用惯了这个的时候:

再让你用这种性冷淡网站:

你会说「这什么玩意,怎么什么功能都没有?太落后了吧?」

而美国人则会说「不就是个搜索信息用的简单的网站,告诉我需要知道的东西就好了,你弄那么多我一点也不感兴趣的网站导航、八卦新闻、游戏广告是要闹哪样?」

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是把同样的道理放到微信/WhatsApp、淘宝/Amazon 上你们就懂了。

如果你说 Google 和 hao123 不完全是同类产品,那我们就比较一下百度和 Google:

中国人喜欢热闹,也习惯了热闹,那是现代化、城市化的象征,是北上广深的骄傲。所以大部分中国人看淘宝这种琳琅满目的网站,不会觉得乱,只觉得热闹有趣,觉得什么都有很方便。而给欧美人看眼淘宝,他们会觉得这是信息量超负荷,乱得看不下去。

许多欧美的网站即便功能繁多,也不会把所有东西都摆出来放在那里。比如 Google,产品多了去了,也没见它首页密密麻麻地全都列出来,而是只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

如果你搜「纽约到旧金山的机票」,它会给你 Google Flights 的结果;如果你搜「开到西雅图要多久」,它会给你 Google Maps 的结果;搜「你好用西班牙语怎么说」,它会给你 Google Translate 的结果。

但是它不会「还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呢,就把所有你可能需要的功能都扔出来」。

题主提到的什么分享、编辑推荐、新闻推荐什么的,国外产品里也都是有的,只是它们只在产品认为你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出现,平时不会蹦出来

评论区很多人在说「国外的网站就是不好用啊交互差啊什么都找不到啊」,那是因为国外网站为了视觉上的简洁,会把用户不怎么常用的功能,藏到别的菜单里或者用不那么醒目的处理。

而跟着这些网站一起走过来的欧美用户,已经学会了这些处理方法,所以他们用起来不觉得不方便。这就是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使用习惯区别了。

也不是说把所有东西都摊出来的设计不好。除了中国人更能接受高信息密度以外,还要考虑到中国是互联网用户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每年都有几千万人第一次开始上网(数据来源 China Internet Users),他们还在慢慢学习网站/app 是怎么用的、网上都有什么。如果不把所有功能都拿出来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就不会知道网上原来还可以做这种事。比起互联网用户群已经成熟的欧美,中国产品更需要照顾不那么熟悉各种 UI 模式和产品的新手。

功能差别

说完了视觉上的差别,说说功能上的差别。

在功能上欧美的产品会尽量简化,他们信奉「Less is more」,不是完全必要的功能全部砍砍砍,免得产品没有针对性。这点和国内的做法很不一样,国内是:这个功能也许会有点用,我们就加加加,总会有人用得到。

事实上中国网民基数大,的确是加什么功能都会有人用、都有赚钱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每个网站都在平台化的趋势。

在用户数跟国内产品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国外,支持一堆没人用的功能在收益上是非常划不来的,所以欧美很少有产品,能做成中国这种规模的平台。

技术跳跃(Technology leapfrog)

这个词特指发展中国家的新科技普及度往往高于发达国家的现象。比如手机支付,在信用卡(传统技术)普及度极高的欧美,手机支付(新技术)要想改变已有的用户习惯和商家的技术系统很困难,所以手机支付在欧美使用率一直很低。

但是在信用卡并不普及的中国,直接从现金支付转变成手机支付获得的价值非常高,所以手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才能普及到大街小巷。

提到这个概念我想说的是,在欧美,很多已有的传统服务很难被新科技取代

在国内,用淘宝/百度/美团之类的,在一个产品里你就可以交水电费、买电影票、预定餐馆、买外卖等等。

在美国,交水电费得上各个管理公司那 90 年代风的网站,电影票在卖票网站上买还要加收 $3 手续费。预订餐馆和买外卖得给餐馆打电话,想要把这些东西现代化+整合起来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在中国却很轻易地做到了。

结果呢,就是中国的产品很容易平台化/一条龙化、功能也特别多,界面也就自然更复杂。

加拉帕格斯化

因为墙的存在,中国互联网产品的发展基本是和欧美完全隔阂开的,再加上用户群本身的文化差异,就呈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产品模式、运营手法和用户习惯。

比如 QR 码的普及、大量的第二方合作、对团购/优惠券的重视,都是非常中国特色的产物。久而久之产生的效果就是国内用户习惯了国内产品的做法,国外用户习惯了国外产品的做法,谁看谁都不顺眼。中国产品很难进入国际市场,外国产品打入中国也是相当困难。

我承认我这个人比较「美分」,也崇尚极简设计,所以为了避免上面措辞过激还是得说明白一点:

我从头到尾就不是想说外国的设计多么好、中国的设计多么差。我想说的是,中外文化有差异、用户习惯不一样

你眼里的简陋是我眼里的简洁,你眼里的热闹是我眼里的嘈杂,这些形容词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设计也是件主观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坏,只要是适合对象用户的,那就是合理的设计

所有不考虑用户背景和习惯、一味追求「完美」的设计,都是耍流氓。

 

作者:夏冰莹

来源:http://www.ifanr.com/app/822846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爱范儿,作者@夏冰莹

文章为 Google UX 设计师 @夏冰莹 的知乎回答。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中国互联网再这么下去,中国落后美国1000年不是问题

    来自中国 回复
  2. 看看老祖宗的设计就知道了,中国在设计视觉,已经丢失了太多,看看道家,佛家这些宗教大派的设计以及思想传递,不是一个极简就能体现出什么,也不是一个繁华复杂能说明什么,简单的复杂化,复杂的简单化,哪个都好,哪个都对,在哪个场景适合就用哪个。

    来自山西 回复
  3. 献给那些毫无口味,整天张口闭口需求不合理的喷斗士们。

    来自江苏 回复
  4. 感觉根本问题在于国内用户不介意被动的接受,国外用户思维更主动一些,更喜欢自己主动探索,而不太喜欢别人促销推荐这类东西,导致界面简洁了许多,少了很多运营推荐的服务…

    来自广东 回复
  5. 产品定位的用户不是一样的。

    回复
  6. 真怀念当年既能用百度,又能用谷歌的年代!

    来自河南 回复
  7. 多谢普及,东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设计层面也是截然不同的,中国的设计不必一味模仿西方反而可以向日本学习基于自身文化的发展方向。

    来自广东 回复
  8. 你不说,我都没有发现,好像真是这样,做着做着就成平台了,老百姓对刷卡的概念很模糊,要么现金要么手机支付

    回复
  9. 我再仔细一看,文字也几乎一模一样喃。 😐

    来自四川 回复
  10. 很早之前看过类似说国外网站跟国内网站的差别。跟本文作者的配图一模一样,而且都是拿谷歌和百度进行了对比。 😡

    来自四川 回复
  11. 一开始喜欢简洁,用惯了国内产品变懒了,再去用国外的是会觉得简单过分了,哈哈

    来自广东 回复
  12. 我觉得大部分人都喜欢简洁。。只不过很难做到吧

    来自上海 回复
  13. 😮 中国也有好多人喜欢简洁好不?当时谷歌还在中国时哪怕有支持国产的大义在,使用率也不比百度低……

    来自北京 回复
    1. 你要考虑大叔大妈们,他们现在才是流量的主要人群,也属于高消费群体,毕竟口袋有钱。还有谷歌在的时候市场份额也没有超过百度。脱离环境谈设计,确实是耍流氓。

      来自广东 回复
    2. 在谷歌中国成立前的2002年,四、五名总部工程师开发出的Google简体中文版占据了中国搜索引擎市场34%的份额。

      这才是谷歌的真实水平,后来谷歌为什么占有率下滑,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策,这个不多说了
      2、国内推广,谷歌没在国内打任何广告,百度当初又打广告又和国内好多hao123之类的网址以及各种浏览器联合,首页是百度,自然就用它了,PS:那个时候的百度也非常简洁,直到谷歌退出中国市场,百度都没现在这么乱,详细参考10年前的百度。
      3、百度贴吧,百度真是靠百度贴吧起来的,好多人就是因为用了百度贴吧所以用了百度。

      你这归结到简洁上面太片面了,我认为简洁还真是影响最小的一点。

      来自北京 回复
    3. 赞同,很多时候用户向来都是被动接受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