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与用户心理

5 评论 15365 浏览 93 收藏 14 分钟

本篇内容是演讲稿,欢迎业界讨论。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论产品设计与用户心理方面的内容,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不可能将这个问题完全说透,但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可以从一些小的侧重点开始探讨,其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在产品设计中有新的思维着眼点。

一直以来设计与产品用户之间始终存在着各种隔阂,造成这种原因一方面是设计师的工作状态通常比较封闭,有相当多的设计师工作一整天也不会与客户有任何讨论产品的机会。另一方面在于产品经理对设计的理解还处于浅显的程度,仅仅把设计看作是产品的外表美化。这些问题都会让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找不到自己真正应该存在的位置,同时也会让设计师与产品用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我们的设计师往往离用户太远了,所以彼此之间造成了很多认识上的误解。设计师固步自封所设计出来的产品也得不到客户的认可。我们可以从一个小的认知差距讨论这个问题。

那就是用户的美和设计师的美彼此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

设计师在工作中通常会犯一个错误,将自身对美学的认识强加给用户,或者说希望用户能够接受,这个思维的错误在于没有考虑到用户的立场,也就是作为用户,凭什么要接受设计师强加给他的设计方案,凭专业?凭美学?都不是最有力的理由。因为用户从来不是专业人士,他们没有义务从一个专业的角度判断一个产品的设计好还是不好。在这一点上,设计师需要明白彼此的差别在哪里,并且采取正确的行动。

用户的美是对自我的认识,设计师的美是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结果。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用简答的话区别就是:设计师在想什么?而产品用户又在想什么?

我们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设计师在想什么?

有些设计师想法是很简单的:学习新的技法;学习新的软件;探讨新的流行风格;或者复杂一点,提升设计的艺术高度等等。万变不离其中,自我提升是设计师最看重的。

我曾将参加一个访谈,节目的最后主持人希望我为在场设计从业者和爱好者推荐一本书。我想了很久,到最后也不知道应该为他们推荐什么书才好。为什么呢?因为我并不清楚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设计著作是什么?我很少关注这些。之所以我不会将注意力放在这个部分,很大程度在于,我们所面对的产品用户,根本不会去看与设计相关的书,能够看与设计相关的书只有设计师。至于用户会看什么,大多数的设计师并不知道。

中国古代有位兵法大家说过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要知道自己,知道对方,打仗才不会有危险。所以我会更关注用户会看什么,并且花时间去看他们所关注的内容,去看他们平日里看的书,这就是设计师的眼界和立场必须要能够超越自身的专业界限,去了解要去服务的人,思他们所思,想他们所想。

用户的想法是会随着自身的认知而改变的,如果一个设计师见过的客户足够多,就会发现,用户对美的认识与他对自己的社会定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站在这一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我将用户对产品的设计的心理需求大致列为三个基本点:思维便捷,逻辑简单,不要太炫。

对用户而言,无论一个产品设计的功能是什么?概念简单是他们的第一需求。用户比设计师想象的还要小白,基本上属于直线思维模式,所以当一款新的产品上市时,所有包装下的新概念,其本质都需要最简单的逻辑关系,不需要用户思考就能明白的产品功能是最容易被市场所接受的。这种逻辑的简单还包括了实际的交互操作和特效效果。对设计师而言炫目是设计技术的体现,但对用户而言,产品的需求不是为设计师炫技而存在的,这个主次关系往往会被设计师忽略,作为设计师本能的专业立场,炫技是在产品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但如果站在更高的商业立场,市场的需求永远比设计师个人的专业表现力更加重要。

有的产品经理对设计的理解很多还停留在外观装饰的程度,似乎一款产品解决了外表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切。这使得很多公司将设计师如同小鸡圈养在一个笼子里,既不参与产品的前期市场调研,也不参与对客户访谈,仅仅是拿到产品经理的图纸,开始填色画图,这种闭门造车设计出来的产品,往往不能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把设计放到工业革命,技术革新的角度看待,将设计真正看做产品的龙骨结构,而不是将设计看作外表的美化。

当设计成为产品龙骨结构的一部分时,就能对用户的行为产生影响。在今天大数据的时代,很多产品的市场决策取自大数据分析,似乎用户的行为开始变得可具备预见性,总观大数据的人好像成为了上帝,还没有开始,就能预测出结果。但数据的理性与用户的感性之间往往会存在偏差。

我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今天是周五,工作结束后你和朋友聚会吃个饭,去哪里吃呢?可以上点评网看看哪家店的评价好,消费的人多,这种数据就能对人产生选择影响。

但如果一个人想报考一所大学,他会仅仅因为大学的评价数据高,报考的人多,就去做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选择吗?

又或者一个人想找一个女朋友,他会仅仅因为这个女人的照片点赞人数多,人气最高,就考虑将自己的终生大事与她联系起来吗?

再或者我举个更极端的例子,你在一艘船上发生了海难,所有的人都需要寻找救生艇,你会在这个时候拿起手机查询哪个救生艇的人多,或者人少吗?

…………

我们会发现,在人的一生中,真正重要的、关键的选择,并没有多少数据的成分,相反是人的经验和直觉占了大多数。这就是上帝创造人其中的一个奥秘——人是不可真正预测的。

所以设计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

所以如何让产品与用户之间产生良性沟通,设计师的价值就在于此。一个好的产品可以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了解设计师背后的意图。当苹果手机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操作习惯时,苹果手机的设计师其背后的禅宗思想不知不觉已经影响了全世界,一个产品的背后如果没有深刻的哲理,作为哲理的履行者是无法将这样的思维投入到产中之中的。所以真正的成功除了市场和金钱的成功外,还有更为深刻的哲理成功。

设计师与用户到底应该成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服从与被服从者,还是引导与被引导者,我想都不确切,因该说,设计师与用户应该是选择与提供者彼此互为师徒。设计师为用户提供选择,同时用户的选择结果也在影响设计师下一次所要提供的产品。这两个方面,任何一个单方面的脱离轨道,都不会造就出一个成功的产品。

那么设计师应该如何为用户提供产品的选择呢?这需要设计师有更大的胸怀和立场去看待设计这个问题。

2000年前的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出,“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这天地万物形态并放,我要观察他们周而复始原本自然的样子。同样的,设计师也需要客观的了解设计在商业产品中原本应该所处的位子,故意夸大设计的用途,或自贬设计的毫无价值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在这一点上,设计师也需要好好思考,自己每天上班工作,究竟在做什么?

设计的价值在于赋能于商业并为人类的社会活动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活方式,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创造商业之美。这种概念应该是产品在设计中的根本立足点。因为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不会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基本功能,用户的需求会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这意味着在各个行业,设计还有极大的为待开发的发展空间需要设计师去创造。创造是人与这世间动物之间决定性的差别,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的创造之能犹如星河浩瀚,无穷无尽。这是时代给予设计师的责任,也是每一个设计师的从业使命。

欢迎大家与我有更多的交流,谢谢!

 

作者:王沛 | Ada Wong |

本文由 @王沛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想对你表达一些什么

    来自浙江 回复
  2. 直觉偏感性,数据偏理性,有点走极端,相辅相成吧

    来自江苏 回复
  3. 写的不错,但是我认为数据还是挺重要的,对于理性的判断 ,作者所说的直觉判断,要有经验和日常观察积累才能做到,在还未拥有的前提下,数据也是比较重要的判断依据, 也无可否认对于情感,感性的判断凭借一种直觉 也是数据无法代替的。数据和直觉判断应该是相辅相成。

    来自广东 回复
  4. 写的很好,谢谢分享。

    来自广东 回复
  5. 很漂亮的PPT,挺受用的内容,谢谢分享。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