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信版本历史,学产品功能迭代和用户体验(上)
本文从微信诞生的大环境背景,初期与米聊的对比以及奠定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类应用霸主地位前的重要版本更迭的分析来见证一个伟大的产品的成长之路,学习产品的功能设定、优先级排列,用户心理、用户需求的研究,最小化可行产品,快速迭代等产品理念的实际运用。
本文大纲:
- 微信现状
- 微信诞生时的大环境背景
- 微信初期和竞品米聊的比较
- 微信历史版本迭代及功能分析(1.0—3.0)
一、前言
从艾瑞数据“即时通讯行业APP月度独立设备规模”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微信以92967万台月独立设备数遥遥领先其他所有应用。QQ以53041万台排在第二位。QQ轻聊版以1792万台排在第三位,和飞信以864万台排在第四。腾讯在社交即时通讯领域占据了大壁江山。
微信是2011年1月21日才面世的,为什么能在短短六七年的时间实现9亿多用户?在QQ已经在通讯社交行业占据霸主地位时,微信又是如何脱颖而出实现反超的? 在米聊率先面世创下不俗业绩后,微信又是如何后来居上的? 微信的成功对于产品人来说有很多值得挖掘、学习的地方。
二、微信诞生前后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的背景
1.2010年3G市场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具研究表明,2010年移动互联网用户量达30300万。移动互联网领域成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竞争的重点。
2.在终端方面,总体来看,一方面,随着终端制造技术的提升和手机操作系统的多样化,智能手机出货量和普及率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传统终端设备厂商、手机制造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等纷纷进入智能手机领域,通过终端整合移动互联网应用及业务,加速智能手机中低端化趋势,带动产业链变迁,促进3G和移动互联网市场总体发展。
3.苹果公司的“iPhone+App Store”模式取得巨大成功。手机应用商店模式的成功得到移动互联网业界的认可,并在2010年得到长足发展。
4.互联网企业加速手机业务创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种类迅速攀升。在企业层面,一方面,传统互联网企业将成熟业务延伸至手机等移动终端,布局移动互联网;另一方面,新型移动互联网企业也不断以自有产品为中心,横向扩展业务阵线,实现移动和桌面体验的统一对接。
可以看出,随着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大规模发展和普及,移动互联网成为各家争相抢占的蓝海市场,市场不断细分细化,百家争鸣。移动通讯社交行业从此有了快速的发展。
三、初期的微信和米聊对比
2010年12.10,小米科技发布了国内最早的短信聊天软件——米聊,支持android、iPhone、Symbian(s60v3、s60v5),功能强大,具有头像、名片、发照片、录音、表情、广播墙等功能。
2011年1月21日,腾讯也发布了一个为智能手机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就是微信。
为什么腾讯会在此时推出微信呢?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1.手机QQ虽然社交功能完备,但是毕竟是PC端的功能复制,缺乏和手机设备特性的结合。2.米聊是小米科技专门针对移动端设备推出的移动端即时通讯应用,结合了移动端设备的特点,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一面世即吸引了大批用户。
1.整体对比
四、微信的历史迭代及功能分析
1.微信1.0
微信1.0需要通过QQ/QQ邮箱账号密码登录后设置一个微信号。2010年腾讯QQ的注册用户已达10亿,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一亿。庞大的用户群为微信的用户基础做好了铺垫。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腾讯此时出手做移动社交拥有其他公司所不具备的用户群体优势。虽然这份背书不足以成为微信压制米聊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可否认,这份优势让微信从一出生便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过微信刚推出的时候,大概让腾讯的用户有过失望,因为初始的微信只有基本的聊天功能,支持发送文字消息,但是不能发送表情。好在可以分享照片,用户可以把手机里的照片便捷的分享给好友。而且据用户分享,微信传输图片的速度比米聊要顺畅。这个功能就和手机拍照的功能结合起来,算是微信做移动应用的一个亮点。
同时还有对方信息输入状态提示,个人感觉就用户来说,用惯了QQ不知道何时能得到回复的焦虑心情来说,“对方正在输入。。。”的状态提示好像是跟好友面对面交谈一样。很好的提升了聊天过程中的用户体验。也没有了QQ在线状态,微信是永远在线的。这一点不同以及微信独特的绿白聊天气泡,简约的风格也具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微信的第一个版本,既没有复制QQ成熟的社交基因,也没有急于追赶米聊添加过多的功能,而是只保留了最基本的社交功能,符合微信最初的定位——做一款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也留下了很多的期待和设想。
从产品的角度看,确定用户需求(符合移动终端使用习惯的应用)后,用最短的时间集中开发一个具备基础功能的产品先推向市场,接受用户反馈,再根据用户需求快速迭代产品功能是最好的选择。把产品做到“自我感觉完美”了再推出和推出产品后根据用户喜好修改到让用户感觉“完美”,后者带来的优势是巨大的,诚如《精益创业》中提出的“最小化可行性产品”理论。如果微信一开始就添加类似米聊一样过多的功能进去,恐怕就不能保证在米聊发布一个月之后就发布微信,而米聊也就有时间占据更大的市场了。
2.微信1.1
1.1版本开始,微信开始在搭好的框架上进行内容填充。
为什么要先添加多人会话的功能而不是语音或者其他功能呢?
QQ已经建立起了一种与陌生人交友的社交方式,而微信的出现给QQ的用户开辟了另一片空间,在这里你可以筛选QQ中的好友,只把熟识的人添加进微信,“面对面”一样的聊天。 因此微信是基于已有圈子的熟人社交,多人会话就可以快速的建立起熟人圈子。与QQ微博联系人私信互通,打通了微信和微博之间的通道,一方面实现引流,另一方面不用切换应用,在微信里就可以查看回复微博消息,也增加了一部分用户粘性。
通讯录分组和会话列表搜索,则方便用户管理查找好友。
3.微信1.2
微信1.2可以自动找到验证过相同工作邮箱的同事,又增加了一条引流的渠道。微信在继续努力扩大用户增长的渠道。同时,工作关系的引入,也为微信日后成为职场通讯工具奠定了基础。
支持插入表情应该是众望所归,习惯了QQ聊天表情表达感情的用户在聊天时怎么能少了表情功能。这个功能为什么没有出现在1.0或者1.1版本呢?1.0的时候微信先上线照片分享功能,结合了手机移动端的功能,先把别具一格的特点展示给用户,再慢慢完善用户其他聊天习惯就可以理解。至此,微信能够在QQ成功的模板下,心无旁骛的做减法,清楚的排列功能优先级,一点一点的添砖加瓦。
支持修改好友备注和添加黑名单。方便更好的管理用户。
截至2011年4月底,腾讯微信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三次体验版更新,获得了四五百万注册用户。
4.微信2.0
2011年5月10日,微信发布了2.0版本,新增了Talkbox那样的语音对讲功能。该功能可以说是微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充分发挥了手机区别于PC的语音通话的功能特点,将用户聊天体验推向一个高潮。语音消息解放了双手,让“面对面”沟通的感觉更加明显。即使是不会打字的人群也可以通过语音消息实现沟通。降低了微信聊天的门槛,拓宽了用户人群。这一时间微信的用户量飞速增长。
微信并不是率先加入语音对讲功能的。米聊在早期版本就添加了发送语音的功能。为什么微信的语音功能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呢?笔者没有亲自尝试过,只能结合网上搜集的资料从表面做一些猜想。
- 首先,就语音录制来说,微信按住对讲非常的便利。其次微信的语音消息是和文本一样的聊天气泡发出,同时标注语音时间,再配上用户头像,画面感体验感极强。而米聊的语音消息则是以语音文件的图标显示,直观比较生硬。
- 再次,据用户反映,米聊的语音消息不清晰,传输速度慢。而微信语音的流畅性则要好得多。 因此,微信引爆了语音聊天的大潮,受到用户的追捧。势头渐渐压过了米聊,后来居上。
增加QQ邮箱提醒功能,微信与QQ邮箱的打通迈出了第二步。微信开始拓展除聊天功能之外的附加功能,像是用户增值服务一样。
5.微信2.1
微信2.1版本,“手机通讯录”匹配功能开通,这一功能是和手机功能的又一结合。同时,也打开了微信不同于QQ的独特用户引流渠道。还有自动推荐QQ及通讯录好友功能选项,推动用户好友圈的扩大。同时,充分给予用户选择的权利,选择是否推荐或被推荐,被查找。被添加时需要验证。虽然极力想要帮用户推荐好友,同时又把主动权交给用户,不会产生被强制推送的感觉。
6.微信2.3
总的来说,微信2.2-2.5的版本主要还是围绕提升用户增量来做功能。
支持手机号注册,与手机通讯录匹配功能相呼应。同时,是对新用户账号注册的简化,相比QQ等账号申请需要填写一堆资料验证,手机注册只需要一条短信就全部搞定。至此,微信通过QQ、QQ邮箱、手机号注册登陆账号,通过QQ好友、QQ邮箱联系人、手机通讯录微博联系人来引流,扩大用户的”熟人圈”。
难道微信只是要作为QQ的一个细分,专做熟人社交吗? 陌生人交友是社交软件的一大特色功能,是否和人的情感需求的。难道要用户想要和陌生人聊天了就去QQ,混熟了再来微信聊天?答案是否定的。熟人社交只是微信实现用户增量的第一步,微信在这个版本中推出的”附近的人”便是最好的答案。在微信上也可以找到陌生人。为什么是附近的人,不是QQ一样全城全国搜索呢?因为附近的人没有太多距离感,说不定就能找到早上电梯里遇见的帅哥美女,感觉上更爽更刺激。微信在这个功能上是做了用户心理研究的。而事实证明”附近的人”也成为了微信经典的功能之一,成为用户增加的一个渠道。
初期微信账号是需要登陆QQ账号来开通的,对于用户来说微信和QQ可以使用相同账号登陆,没有其他的联系。而此次版本中,微信支持绑定QQ号,接收QQ离线消息,则是对从QQ转移过来的用户体验的又一提升。
同时,微信和微博私信消息也打通了。至此,微信可以接收QQ邮箱提醒,QQ离线消息提醒,微博私信消息提醒。告诉用户,放心在微信玩吧,那边有消息我会提醒你。有效提升了用户黏性。
版本对微信明星功能-语音,进行了优化,支持听筒切换,再次贴合手机自身特有功能。
新增了个人个性签名,用户可以描述自己,增强社交属性。
2011.8微信上线“附近的人”后,注册用户达到1500万。
7.微信3.0
微信3.0上线了“摇一摇”“漂流瓶”“视频消息”三大功能,称得上是微信发展历程中又一座里程碑。
“摇一摇”功能是微信拉开与竞争对手之间距离的大杀器。与“附近的人”不同,用户只需要轻轻摇动手机就可以与所有同一时间摇动手机的人匹配,没有距离限制。玩法在社交产品里算是独树一帜,参与感极强。和“附近的人”相同的是,“摇一摇”也是针对陌生人社交的,毕竟陌生人社交才是最符合人的情感需求的。摇动手机后等待同步结果的期待感,摇出一堆陌生人的兴奋感,被搭讪的满足感、刺激感。 甚至有人说这个功能是撩妹必备。
一个简单的功能,在所有的用户之间建立起一种联通的可能。 我亲自体验过这个过程,还记得当时大学男生宿舍,大家通过摇一摇互加好友,用摇一摇来寻找缘分看能不能摇到附近的女生。“来复枪”的音效哪都听得见。人人玩的过瘾。 也不需要玩法介绍,从功能名字谁都知道怎么玩,轻轻晃动手机,“咔嚓咔嚓”的音效,屏幕一开一合,芝麻开门似的带给你一群距离远近的朋友,对哪个感兴趣就和谁打招呼加好友。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简单的玩法实现了一个不简单的社交目的。
“漂流瓶”是QQ邮箱2010.9推出的,张小龙直接从QQ邮箱把这个功能搬了过来。加在手机端应用里毫不违和。这个功能在QQ邮箱是经过验证的,用户很喜爱的一个功能,添加到微信之后直接产生明星功能的效果。满足人们渴望探索未知,被关注,和陌生人交流,相信缘分的心理。想说什么都可以,即使是无聊的一句话,也总有同样无聊的人给予回应,可以不添加好友也能通过丢瓶子来沟通,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发现感兴趣的人打个招呼就能互加好友。这个功能的可玩性不低于“摇一摇”,也为微信带来了一大批的新用户。
至此,微信可以通过QQ、手机通讯录、QQ邮箱、QQ微博引流,也通过具有可玩性的“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引流。相互之间又是相通的。形成了一张拥有很多扩展点的大网。微信的用户在2011年年底突破5000万也就不足为奇了。
聊天功能方面,3.0版本增加了发送视频的功能。随着技术的进步,微信对聊天功能进行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层层更新,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将最基本的聊天功能做了最及时的优化迭代,用户体验优秀。
不管是基本的聊天体验还是可玩性来说,微信逐渐做出了区别于QQ的独特风格,作为一个全新的明星社交产品被用户认识,在这一时段逐渐拉开了与同时期其他社交产品的差距。
相关阅读
本文由@ 啤酒请加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简单的玩法实现了一个不简单的社交目的。”哈哈哈哈哈哈
这个目的值得深思哈哈哈
楼主,在期望楼主在文章中说过的关于公众号的文章。还是已经在自己的公众号中有发表,求阅读。点赞一个
楼主是将每个版本下了然后截的图?
文章写得不错,很值得学习,提供了一个思想
你好我很喜欢你的文章,我的微信公众号可以转载吗?
可以的
已经转了,注明作者和转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啤酒请加冰
这么远的陈年往事都还拿出来说啊
有些思维和方法是一样,不会过时的。如果你觉得这些没必要,你觉得什么有必要?
微信3.6
功能迭代:“群发助手”、“语音取消”、“祝福彩蛋”、“腾讯新闻插件”、“微博推荐插件”、“写邮件”
分析如下:
3.6版本添加六个功能,其中三个功能继续针对聊天体验进行优化。
随着微信联系人越来越多,逢年过节发祝福短信就变得很麻烦,因此,群发功能即可以解决优化需要同时给多人发送信息的需求。之前用户手机短信就存在这个功能,既然微信信息沟通代替了手机短信,那么手机短信应有的功能需求微信也应该添加。(不过,笔者现在遇到另一种情况,每次群发的短信都会被批评不够真诚,群发功能的基础上是否还能加一个个性化编辑推送呢)
“新增语音取消功能”。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 微信给你反悔的机会,发送出去的语音只要不超过两分钟就可以撤回发送。人们在心理上总是希望世界上有后悔药,错了还能改。语音取消功能就满足了人性“需要反悔”的需求。
“彩蛋功能”,有没有突然发现当你输入一些名词的时候,会有相应的图案掉出来。比如你发送“钱”“MONEY”等同类字眼,就会有一堆钱袋的图案掉下来。发送“爱”“LOVE”会有爱心或者玫瑰花掉下来。 有没有感觉像阿拉丁神灯一样,要什么有什么呢? 这个功能我觉得非常的赞,名词触发表情,不需要自己再点击,好像上天感应一样配合你,让聊天体验变得更棒。(也许可以把自动触发的表情和用户头像或名字联系起来,或者添加触发动态的表情效果也许会更棒。试想,如果发送一个敲打的表情,就由一个大锤直接砸在对方的头像上,动画效果是不是更强,PC端QQ聊天对话框的QQ表情目前就可以有这个功能,日后可能也会迁移到手机端)
另外三个功能,是对微信3.X时期的SLOGAN“微信,不只是聊天工具”的进一步阐释。企业的SLOGEN是公司战略、公司定位、公司文化的体现。我们回头看,微信3.X打出这个口号之前,在2.X就有点可寻。早在2.X时期,微信支持QQ邮箱消息提醒,QQ离线消息提醒,微博私信提醒,附近的人。3.6版本之前,微信上线“摇一摇”“漂流瓶”“扫一扫”。虽然一方面,这些端口是初期微信引流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这些端口又不只是管道,而是一粒粒种子,可以继续发芽开花,自成体系的。微信,真的不只是聊天工具,它做了社交平台的功能。
而在3.6版本,上线的“腾讯新闻”“微博推荐”“写邮件”功能来看,除了聊天交友,你还可以看新闻,看微博,发邮件。 微信要做的不只是聊天工具、社交平台,而且远不止于此,微信的平台正在扩展,向用户的生活延伸。还要感叹一下微信强大的目标性和执行力。聊天功能和用户基数作为微信的基础,是必须一直优化提升下去的主干,基于这个日渐强大的基础,微信可以做很多事情,平台化是最好的选择。而微信的基础搭建也是有条不紊的,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上,不急不躁。先是基于强大的聊天工具构筑社交平台,然后接下来尝试搭建用户的生活平台。“新闻”“微博”“邮件”的功能,可以看做是微信下一步战略的试水实验。事实也就是如此,微信4.0推出全新的SLOGAN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便是一个新的战略的开始,也是微信走向另一个高峰的起点。
说到这里,我们不光是分析微信的战略布局,用户需求研究,也应该关注一下,微信的盈利模式。从微信诞生至此,所有的功能都是免费的,很多人可能很难相信,微信经过快一年的版本更迭优化,提供给用户一个用户体验极好的应用,它却一直是免费的?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互联网思维关键的一点——免费。周鸿祎在著作《我的互联网方法论》里,就清楚的阐述了互联网时代致胜的一个关键点,免费。用户永远是互联网企业的基础,没有解决用户问题,满足用户需求,帮用户解决问题,没有庞大的用户支持,企业的盈利就无从谈起,即时有也不会是可持续发展的。因此,互联网的玩法是从免费开始的。是不是说微信聊天现在免费,以后就要收费了呢? 不是的,对于所有用户都需求的基本功能,是永远不会收费的,企业就是通过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把基本需求体验做到极致,积累庞大的用户群体,把蛋糕做大,然后再提供付费的增值服务,才有部分用户买单,形成可观收入。而微信实现平台化以后,盈利的机会和渠道才会有所选择。另一方面,庞大的用户注册量,使用量,关注度本身就会产生广告价值,未来植入广告的收费也是盈利的一种模式。因此,创业前期,踏踏实实的解决用户问题,满足用户需求,极致用户体验,积累用户数量,打好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来谈商业模式才是有的放矢。
微信3.5
功能迭代:“扫一扫”、“我的二维码、“emoji、自定义、艺术表情”、“自定义聊天背景”“手机短信注册”
分析如下:
3.5版本有一个新鲜的功能——“扫一扫”,二维码也伴随着这个功能一起进入大众视野。现如今扫码支付、扫码关注等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印有这种由密密麻麻的小黑点组成的小方块开始不断出现在一些宣传单页上,现在,你可以打开微信的扫一扫功能,只要对准那个方块扫描一下,手机的浏览器就带你跳转到一个网页。每次去超市的时候,收银员就会用一个扫码器扫描每个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产品的信息就会出现在电脑上,感觉很神奇,产品的信息好像都在条形码里装着一样。二维码也是一样,它就像一扇神奇的通道一样,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开启。笔者记得当时为了体验这个功能,走在路上看见二维码就想扫一扫。
其实,二维码并不是一个新鲜产物,但是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比较晚,相比之下日韩对于二维码的应用非常的广泛。为什么呢?受条件制约。没有相关技术,没有终端适配,没有运营商支持,没有盈利模式,没有应用场景。功能机+2G网络的时代,二维码在中国的应用相当受限。而随着智能机和3G网络的普及,移动应用有了发展的平台,也给了二维码一个广阔的用武之地。在日韩流行的二维码在中国也将大展宏图,有日韩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的应用模式,微信从上线这一功能开始,便做好了日后利用它抓住一波机遇的准备,这个我们后续会再说。
微信为每一个用户生成了一个漂亮的专属二维码图案,只要别人扫一扫你的二维码就可以查找到你的账号,添加好友。这种添加好友的方式是前所未有的,带来的新鲜的用户体验自然不用说。这种体验也慢慢变成了微信用户标志性的习惯,面对面的好友更喜欢通过扫一扫的功能来添加好友,方便快捷还好玩。有语音、视频等优秀的聊天功能做背书,有“永远在线”的特性,现在又有了便捷的添加好友方式,微信渐渐成为人们建立联系的首选。 此外,微信还支持你把自己独特的二维码图案分享到社交平台,对于最先尝试该功能的初期用户来说,分享也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关注、骄傲和满足感,形成病毒式传播。 “扫一扫”为用户带来新鲜体验的同时,也为微信开启了又一扇用户增量的通道,为日后腾讯基于二维码的其他业务奠定了良好的用户基础。
本次版版本本有两个功能围绕基本的聊天功能体验来继续进行优化。
第一,支持更多表情。表情功能让聊天体验更生动。比起文字,表情更能表现人们的情绪、心理。中国人讲究察言观色,这个色说的是脸色,而在这里就是表情。用户也越来越喜欢在聊天时使用表情。微信抓住了这个用户需求,对表情功能进行优化,增加EMOJI表情,添加自定义表情,艺术表情。动态动画效果的表情,让用户的情感表达变得更加丰富。而搞怪的动态表情(比如兔斯基)常常能把人逗乐(每次看见贱贱的兔斯基表情都忍不住的心情大好),想要分享给朋友,聊天体验也因此变得更爽。 石头剪刀布和掷骰子的动态表情,完美结合了用户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小游戏,尤其适合群聊天中的互动,调动起用户的活跃性,可玩性极强。
第二,可以自定义聊天背景。这个功能不再赘述,早在QQ上,就经过用户体验反馈的,有效提升聊天体验的可行性功能,直接拿来用。
微信3.5简化了手机号注册的流程,支持全球100多个国家通过短信验证的方式快速的注册账号。扩大海内外市场,继续增加用户量。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微信前期的版本更新就是紧紧围绕两个基本点来展开:聊天体验和用户增量。
辛苦楼主的整理,现在回去看下微信最初的版本,挺有意思的。1.0-2.0这个版本感觉有个问题,会存在一个人有多个账号的情况,可以QQ号登录,又可以手机号新注册,如果一个人两个都分别注册了,就有两个账号,这块是怎么处理的呢?
之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所以我做了一些尝试和验证。微信推出手机号注册以后,是不能够再单独通过QQ账号和密码登陆的,除非该QQ账号有绑定了手机号码,才可以用QQ账号+QQ密码的方式登陆。 微信的登陆方式变为以下几种:1.微信号+微信密码 2.手机号+短信验证 3.手机号+微信密码 4.QQ账号+QQ密码(绑定手机号的前提下) 5.QQ邮箱+微信密码。
对于最开始用QQ登陆的用户,版本更新后不能再通过QQ登陆,只能先绑定手机号再登陆。 而用手机号新注册的用户,是不能够再用QQ登陆的,只能先绑定一个QQ。
因此,微信应该是强制将账号合并成一个,不会出现你说的两个账号的情况。 我本人就是最初通过QQ登陆,后期有手机号登陆以后过渡的好像很自然,我记不清具体的过渡过程,不过应该和我上述差不多。 另外,关于上述未绑定手机号,设定微信密码的QQ账号,是不能直接通过QQ密码登陆,也做了相关验证。 这个答案您是否认同呢
一个用户多个账户的问题很多系统都会遇到,如支持微信微博等第三方注册登录的系统,和它本身注册的用户是有一个绑定的过程的,如果没有的话就会有冲突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第一次写产品文字没有章法。感谢大家的包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今晚写到凌晨一点,只分析了接下来的3.1版本更新,直接发布的话网站编辑一定会给我退回来的,先发在评论这边供大家点评。后续文章更新完整以后再一起整合下篇。
微信3.1
功能迭代:1.语言设置中支持英文界面;2.新增语音笔记本;3.通讯录好友显示好友来源(评论里发不了图片)
分析如下:
3.0的版本加入了繁体界面,此次又加入英文界面,肯定不是为了让用户学习繁体字,学习英语的(笔者有段时间为了学习英语,把手机语言改成了英语,后来发现连基本的功能都看不懂,又改回中文了)。微信开始进军港澳台及美国和日本市场了。(百度百科显示,微信在国内更新3.0版本时增加了港澳台美日五个地区用户用户绑定手机号的功能,微信具体是在什么时间进驻这五个市场的,笔者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不过推测也就是在这前后不久,姑且就看做是在这次版本更新的时候来分析以下问题)
为什么微信会决定在这个时候进军港澳台及美日市场呢?笔者自觉,在当时的情景下,微信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用户空间也是广阔的。如果笔者自己来做微信,肯定会专心于完善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在国内移动即时通讯行业将与对手的距离拉得更大,占据人口红利优势。当然,这也是微信后续继续在做的事,然而同时,微信开始布局海外。笔者认为有两个点值得注意:
第一,上一章我们看到,微信3.0之后,不管是聊天功能(文字、图片、语音、视频、表情)还是用户增长渠道(QQ、QQ邮箱、手机通讯录、QQ微博、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都已经具备,这款移动端的即时通讯应用在国内同行业赛跑的第一阶段取得领先。有经过用户验证的可行产品。
第二,笔者简单的的搜集了一下当时国际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行情。同时期,在国外同样高人气的产品有美国的“WHATSAPP”(2009.2)、韩国的“KAKAO TALK”(2010.3)以及日本的“LINE”(2011.6,和KAKAO同一个韩国互联网公司)。
以下为笔者根据有限资料的推测,2011.10左右,WHATSAPP的功能应该只限于图文,还没有语音视频等功能,而且在港澳台地区可能还是一款收费软件。 LINE2012年才入驻台湾,2013年入驻香港,功能方面可能也只限于图文。 而KAKAO在韩国刚起步不久。 因此,即使是在国外,微信当时的发展也是具有优势的。
因此,微信审时度势,在国内市场如火如荼的增长时又意气风发的在海外开疆扩土。国际化的今天,中国企业的全球意识愈发强烈,国内市场发展的同时,放眼海外,布局全球的战略意识被提上新高度。
再来说说第二个功能——语音笔记本。笔者个人觉得这个功能也是和手机基本应用(记事本、备忘录)的结合,和人们日常生活的结合。印象中功能机时代的手机就有备忘录的功能,方便用户记录事件。而微信利用先进的技术,将图片、表情、语音、视频功能都添加进来,使得这个笔记本的体验跟聊天体验一样的好。虽然这个功能笔者自己基本没有用过。。。因此这个功能大概只有体验过的人更有发言权。
微信有一个沿用至今的SLOGAN“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SLOGAN也像是微信的产品定位一样。笔者很好奇微信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将微信的定义从一个“聊天工具”转换为“生活方式”的。那么,在这里,笔者大胆的猜测,“语音笔记本”的功能是这句SLOGAN诞生的萌芽。
第三个功能“显示通讯录好友来源”。为什么会添加这个功能呢,第一时间笔者并没有好的答案。从用户角度来说,让用户知道每个好友是从哪里被添加的有什么好处呢?后来笔者回顾一下之前版本的功能,个人的理解是,初期微信好友都是从QQ、手机通讯录引流的熟人,备注起来会比较好辨识。而加入了“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后微信从单纯的聊天工具变成了一款社交产品,添加的陌生人可能大多数人是不会进行备注的,那么增加这个来源标签,就可以方便用户更好的辨识和管理用户。有不同见解的朋友欢迎提出
期待下篇写得更好
感谢支持
…
漂流瓶这个功能真的算得上微信的一个里程碑吗?从个人体验而言在QQ时代就已经被忽略的一款产品再到微信上面有几个人真的用过这个功能呢
真的挺多的,四五年年前读高三,我们寝室晚上八个人摇一摇,漂流瓶也会体验一下,我用得还是塞班机
感谢支持
感谢您的评论。个人觉得,3.0版本,带动用户增长最多的的应该是摇一摇的功能,这个不可否认,我所说的里程碑也主要是针对这个版本来说。不过,漂流瓶会被放入微信,而且保留至今,应该是有在QQ邮箱的用户反馈做背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