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产品保持“简单”

1 评论 7193 浏览 51 收藏 11 分钟

人们总是想着要拥有更多的信息、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功能——这是人类的本性。但实际上“更多”不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好处,只会让产品变得臃肿复杂,从而影响产品的核心价值,增加用户使用负担,在产品面前我们需要坚持“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设计理念。下面简述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简单、少即是多、删除、组织、隐藏、转移

1、为主流用户设计

(主流用户占绝对的主体地位,专家型和随意型用户只是少数派)

所有的产品对人来说都是工具,工具的目标是让人简单、快速、高效的完成任务,主流用户不会因为技术使用你的产品,通常是为了完成某一个任务而使用,他们只会使用重要性的功能达成目标,不会去探索或学习你产品的所有功能。避免使用专家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产品,专家用户追求精确、完美、专业、背后逻辑,从而让产品变得更加复杂。

2、极端的可用性

为了达到真正的简单,务必把可用性目标定得更加高些,不要使用常规的目标。

事实上简单的目标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我们可以以此为目标,不断提升产品的简单性,避免产品随着发展变的臃肿复杂。

3、删除

传统产品认为功能越多,产品就越强,到目前为止该理念通常还是市场宣传的主要手段,通常用功能的数量与竞品进行比对,但是现在国内企业如小米,专注与用户体验设计和服务设计理念,每一个产品专注的是关键核心功能的深度,而不是整个产品的功能数量,这也是用户使用的产品的核心所在。合理的删除可以让产品变得专注、简单,从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4、关注核心

对所列举的功能需求,进行优先排级,挑选出必不可少的点,以此为出发点编写你的用户故事。与增加新功能相比,对核心功能点的优化改进更为重要。

5、砍掉残缺的功能

砍掉残缺的功能是会导致之前的付出白白浪费,之所以残缺,证明它在产品中的合理性有待考证。当然这个点也许可以成为市场的宣传点,但这样的存在不会给用户带来帮助,只会给用户造成负担。张小龙也说过,在微信产品上不是刻意的进行克制需求,而是以合理性来评判标准,这种舍弃并不是因为克制所以少做,而是发现很多东西做不好。

6、假如用户…

“假如用户想…”意味着任何待删除或隐藏的功能都可以安然无恙的回到产品核心位置。在会议桌上很容易的想象出来,而且确实用户会使用这个功能,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用户的可能行为太多,如果总是用这种思维来进行评判,产品会形成功能堆叠,变得复杂让用户没法选择和使用。从另外一个方面“假如用户想…”只会刺激人们求全心理,担心自己漏掉一些需求。为了寄托这份担忧,就要有人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增加新功能。当提问之前,可以思考下“我们的目标用户是否会经常使用”。

7、方案,不是流程

在设计的时候只盯住流程,那么结果很可能会创造更多的功能去处理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问题和细节。为力避免这种复杂性,可以跳出流程的逻辑,把注意力集中到用户的目标需求上面,问自己“是否还有其他的解决方式?”。如果方案中一个小的细节变化导致复杂的流程,就应该退一步去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8、依赖性

一个功能上线后,如果用户真的喜欢它,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这项功能。当用户离不开这项功能时,你再把它砍掉,即使时一个很不起眼的变化,也会激怒用户。所以在迭代功能时,除非真的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否则请三思而行。

9、减轻负担

人在处理信息、学习规程和记忆细节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人所面临的实际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是不可估量的,设计界面中的各种细节会增加用户的负担,就像公路上的减速带或坑坑洼洼意义降低用户的效率。

10、减少选择

我们通常会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但选择过多很容易让用户无所适从。给用户提供选择会让人感觉自己在把控局面,而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更愿意少一些选择。如果选择超过了一定的界限,特别是在很多选择都相似的情况,选择反而变成负担。

11、组织-分块

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有多个并列功能或多个层级关系,有效的通过组织进行分块,可以让产品框架变得容易理解,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只强调一两个最重要的主题,否则即使分块也会让用户注意了不够集中,无所适从。不少心里学家认为人类的瞬间储存空间其实很小——大约4项。不过“7加减2”规则还是有效的。分块越少,选择越少,用户负担越轻。

12、围绕行为进行组织

一般目标导向非常明确的任务更加突出,比如地图产品用户先要输入目的地,然后确认目的地,再确认路线、时间、路况信息,最后执行导航。如果在这一个流程中任意打乱两个先后顺序,用户就会变得迷惑。画出用户的行为有助于理解如何组织产品。

13、隐藏

隐藏实际上是在用户和功能之间设置一道障碍,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聚焦核心功能,是简单法则必要手段,隐藏的功能,通常包括:1、高级功能,通常为专家用户考虑的功能;2、必要非核心,即功能需要保留,但主流用户不会常用的功能;3、系统必要,该类功能与用户无关,如手机中的内核版本信息、蓝牙地址等。

14、隐藏–出现

隐藏后要考虑让用户需要的时候能够方便的发现,通常采用渐进展示和实时出现的方式。

Ⅰ 渐进展示

可以理解为核心功能加扩展功能“模式,比如:主流用户都知道在计算机中按鼠标左键就可以执行操作,而专家用户则知道按鼠标右键可以调出更多的选项。

(苹果系统鼠标右键操作)

(Google 将高级功能隐藏在页面右下角的设置项内)

Ⅱ 实时出现

通常情况没有固定的入口,但到用户需要的情况下实时露出,往往会超出用户的期望。如Seed,当你浏览文章是,对其中某一个单词产生疑问,可以直接点击该单词,系统会不仅可以展示该单词的详细翻译,还可以进行收藏和发音,很好的满足英语学习的需求。

15、转移

转移在多屏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功能在有的平台上简单,而在其他平台上就会变得复杂。比如汽车内车载屏与手机的区别,使用车载屏幕输入文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这恰恰是手机的强项,可以考虑设备之间进行转移,将复杂的操作转移到更加方便的平台,实现设备间的互补。

(车机和手机优缺点的对比)

以上为阅读《简约至上》和个人切身从项目经历中所感触的总结,在产品中我们需要保持独立的设计原则,这是你守护产品的围栏和底线,一旦失去或打破,产品的美景也随之模糊扭曲、不堪入目。我想这是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职责所在。

【完】

 

作者:Joun Deng   微信公众号:J交互

本文由 @Joun Deng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已收藏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