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不擅长表达他们的需求,他需要你的非常规解决方案

3 评论 16650 浏览 0 收藏 5 分钟

前段时间从美国回来途经芝加哥机场转机,我去航空公司的柜台询问升舱的可能性,好让长途飞行能够舒适一点点。服务人员告知我座位还有,就是没有我偏爱的靠走道的座位。我想了想,挑了个飞机中区的中间座位,也就是我的左右两边都是靠走道的座位,这样如果我要进出只会打扰一个人,并且可以有左右两个选择。

登机坐下,两边的乘客都还没到,我开始浏览机上的电影列表。未几,左侧走道来了两个老人,明显是老两口。在我边上停下,开始往行李舱上放行李。我看着电影,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这老两口要隔着走道坐了。谁想他们放完一边的行李又挪到右侧走道开始在那边的行李舱上放行李,我开始好奇他们的举动,心想下飞机的时候这该多不方便。放好了行李,老太太在我右边的座位上坐下,老大爷则沿着走道绕回到左侧,在我的左边座位上坐下!

我的第一反应是停下正在播放的电影,摘下耳机,认真地跟左边的老大爷说:“要不要我跟您换个座位?这样您两位可以坐一块方便一点。”我已经开始准备起身空出座位,却听老大爷说“不用,我们特地订的两边的座位。”我很怀疑自己是否听错。我第一次听到有人故意订并不挨着的座位,而且还是两位老人家。

老大爷继续解释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他们两人怕经常需要走动而妨碍到靠走道的乘客,因此各自都靠着走道,可以获得完全的行动自由。我在惊讶的同时,不得不佩服两位老人的魄力。

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旅客不会自己选择这样的一个座位组合,我自己在和别人结伴出行时也从未闪过这样的念头。但当我遇见的时候却也很容易理解这样的一个选择,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决策。这种非常规解决方案对于设计师来说,往往意味着用户需求的显现。

用户不擅长表达他们的需求。尽管我们已经有很多手段(如焦点小组、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来试图了解用户的所思所想所欲所求,但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始终只是用户对我们的提问的回答。我们对于用户所提供的回答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无法控制,甚至有的时候用户会刻意隐藏自己的想法而提供欺骗性的回答。

用户在真实环境中的行为是最真实可靠的。在球鞋的鞋跟部位加入空气层来缓冲运动时的冲击的想法最初被介绍给球员听取他们想法的时候,遭到球员们的大肆嘲笑。而当他们真正穿上这样的球鞋开始打球后,他们的看法改变了。他们爱上了这个设计,于是才有了今天锐步Pump系列的成功产品。

非常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方式,能够让设计师和技术人员了解到,用户如何在现有设计的限制下,通过创意的手段实现原先并不出现在产品定义中的用户需求。杭州的一些出租车司机利用微信来搭建一个低成本的车辆调度系统,方便乘客叫车的同时,增强司机之间“拉活”的沟通,从而提升出租车的载客率。我在飞机上遇到的两位老人同样用他们的突破常规的选座方式实现对他们真实需求的支持。发现这些非常规解决方案便可能带来产品机会和竞争优势。

坐在两位老人中间的座位上,我在思考这个非常规方案的同时,也感受到自身体验因此而受到的影响。好在我可以重新戴上耳机,让自己回到电影的体验中。007,我来了。

作者微信公号:林老师的私塾(微信号:FollowDrLin)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虽然但是,作者并没有说出非常规在哪里,这些事件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你比如:公交车上,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直接选择不坐位置,你想到的第一反应是,年轻人好,懂得尊老爱幼。是的,不错,然而这只是一部分原因,我不会告诉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平时上班都坐着,终于可以站会儿了,这算不算非常规

    来自上海 回复
    1. 在公交车上站着,这里面原因有很多,各个原因覆盖的人群比例也不同。我觉得没有常规非常规一说,现象的背后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可能那些商业敏锐的人,已经一下察觉到了刚需和解决方案吧

      来自福建 回复
  2. 希望作者去了解一下美国意面酱的历史,就明白看书重要,还是看对书重要。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