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温度的反馈设计?

5 评论 5495 浏览 19 收藏 7 分钟

各位小伙伴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大约都会想到,在交互设计走查时候令人头疼的各种场景下的不同反馈场景,这个也是我今天这篇文章要说的一部分。

反馈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位置好像一直不是很高,虽然在一个应用或者网站的设计过程中,会进行记录,但是也只是广度的进行记录,深度的刻画总会留在最后。

反馈的设计在我看来大约要分一下几个类型:引导、提示、警告、通知、以及我主要想说的用户关怀。

引导

引导出现的场景,大都集中在新产品的初次使用以及新功能的使用场景中,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进行告知用户,我们的产品要如何使用,我始终觉得,引导这个场景对于我来说有点伪命题的感觉,原因是目前应用的爆炸式增长,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成本已经趋近于0。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部分的产品采用这个功能,这个体验在实际的体验过程中并不好的功能,我自己包括身边的小伙伴每次遇到这种场景,拇指都会在同一部分快速点击,我们的目的是尽快跳脱出不受自己控制的场景。

我思考再三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就是产品想主打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对我很重要,想让用户视觉多停留一些时间。

第二:想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告知,让用户知道我们的产品是不断更新的。

第三:或许是业务需求,产品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某些入口,从而带来转化率和收益。

第四:宜家效应?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要把握好用户对产品使用的舒适度,以此来进行设计,在此处,视觉设计的担子尤为沉重;而第三点业务的需要,此时 我们也要心平气和的和业务来进行沟通,判断是否真的需要。

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将方案进行下去,因此要保证沟通的质量,沟通的同时,我们应该想想是否有更好的方案,参考我们的用户画像以及故事板,给出一个双方都比较满意的方案。

提示、警告、通知

这三者出现的场景几乎遍布了所有功能之中,形式大同小异,toat提示,弹框提示,小红点告知,等等,这样的场景一般是用于对用户的操作、状态、以及心理感知进行的反馈,目的是不让用户迷失在界面的深海,从而造成极差的用户体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反馈虽然具有温暖反馈的意义,但是也要注意,功能不要重复,比如评价一部电影,我给出了3分星星,界面还要提示告知你你给他打了3分,这其实是多此一举的,因为我在界面上就能知道我的操作结果。

还有在界面的流转中,我是否一直保持敏捷的反馈,随时随地跟随?这些都要好好思考一下。

那么最核心的 用户关怀反馈我们要如何去展现?

大家想必都有去理发店,服务眼热情推销办卡的场景。你办卡之后,你会感觉到自己和没有办卡的顾客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么?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除了便宜了许多,但此时,你并不会因为便宜了些 心理机会觉得这家店怎么样。

同理,很多应用产品在对于初次使用自家产品的时候,都和理发店的服务员类似,很多笑脸,很多礼貌,很多优惠;但是随着你的进一步使用,渐渐的 之前的那种簇拥的感觉消失了,你也成为了这个产品的普通一员,你使用它也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求,你没有挖掘的欲望,也没有推荐的欲望。再下次,你遇到功能类似、满脸笑容的应用,你会毫不犹豫的卸载现在的,用上新的。

那么这就是我要说的关怀设计。

企业的产品虽然会经过拉新,留新,的过程,除了优惠卷 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那么如果我们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给予一些老用户足够的关怀呢,比如给予一些普通用户没有的特权,功能,是不是会让老用户更加的感到满足?

以及一些会员用户,他们花钱买了一些特殊功能,在我们进行产品功能调整的时候,势必会影响它们的使用情况,这个时候,我们组建一个社区,群来收听他们的意见,甚至提前拨打他们的电话,告知功能的改变并对造成的影响感到抱歉,我想这样的做法,会让用户觉得自己很重要,那么带来的影响想必是更加积极的。

我们不仅在拉新的时候表现的要很积极,在留新的时候,也要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事事答是,让用户感到自己是特别的,这样才会处于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中。

在进行此类设计中,可能需要设计师大量的前期调研,有的设计师会说 假如遇上工期较赶的 确实不好协调,但是我们其实快速的做一个卡片式的调研,麻烦周围的同事 做一个短暂高效的脑爆,或者进行一些桌面调研 ,有了一个广度的认知之后,想必会事半功倍。

 

作者:大碗海鲜,微信公众号:海鲜君的设计物语

本文由 @大碗海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最后用户关怀啥都没有讲

    来自湖北 回复
  2. 感觉讲了一堆废话

    来自上海 回复
  3. toat?应该是toast吧

    来自北京 回复
  4. 沙发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