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媒体产品的未来?

3 评论 4509 浏览 20 收藏 6 分钟

什么是媒体产品的未来?媒体行业该如何发展?它的趋势是什么?又面临些什么问题?一起从文章中看看吧~

原谅我起一个这么大的命题,并不会展开太多,只是觉得这个题目比较符合自己现阶段的一些思考角度,轻拍……

近期一直在思考媒体这个行业应如何发展?媒体的趋势如何?媒体又面临什么问题?

身处互联网媒体行业,虽说比传统纸媒要好得多,但天花板似乎也很明显,靠流量广告挣钱已被认为是“古典互联网”的产物,即将被淘汰。而新一代媒体平台已被如趣头条、抖音、知乎、得到占领,那我们能从中观察到什么呢?

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内容的供应链,会经历:生产——分发——消费——传播四个阶段。

传统的媒体产品,如门户、自媒体、垂直媒体,更专注内容的分发和消费。

  • 门户会花大力气在渠道铺设上,通过笼络一大批内容生产商,力图打造“内容超市”,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是“人找内容”的逻辑。
  • 而广大自媒体、垂直媒体,则专注写出“高价值内容”,力图通过对内容的打磨,对事件的深度分析,对人物的多角度跟踪采访,写出让人拍案叫绝的文章,是一种“匠心”逻辑

然而,正如做产品一样,从用户角度出发,理解到谁愿意看什么内容?把合适的内容展示给合适的人,才能真正发挥出内容的价值。未来的发展,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是一个“内容找人”的逻辑。

参考国内外的一些发展迅速的媒体平台案例,不难看出:内容供应链的两头,生产和传播,逐渐成为新趋势,被不断重视起来

(1)以生产为例

越来越多的人借助技术手段,逐渐缩短自己生产内容的时间和成本。除此之外,还可将这些技术手段对外输出,为其他产业赋能,并从中获利,打造了一种新的商业变现模式。

如:

  • washington post的ARC系统,通过这套强大的编辑工具平台,极大提升了编辑成文的速度,增加了内容生产机制,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角度呈现新闻的模式。
  • 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推荐算法,一旦成型,可以迅速复用到西瓜视频、抖音、懂车帝等垂直内容产品上,无需二次开发。
  • Bloomberg的彭博终端机,比自身的媒体业务商业价值还高,其带来的销售收入占其总营收的85%左右。

(2)再说传播

社交关系逐渐成为内容传播链条的关键环节,现如今的内容,不再看谁的PV、UV高,而是看谁家的内容分享量高,参与讨论人数多

国外的BuzzFeed,就是以创作出在社交媒体上令人疯转的内容出名的。从他们决定生产内容的那一刻开始,就选定了内容的传播方向,传播手段,预计的传播人数,再通过数据反馈不断优化。得益于强大的技术支持,BuzzFeed不仅能知道他们的内容被传播了多少次,还能知道是在哪些社交媒体传播的。

一篇文章,能知道分别在不同社交媒体上传播的路径和阅读人数,分析链条极其详细,如下图所示:

对比国内,以新世相为代表的一批自媒体,也逐渐在探索内容传播的边界,通过打造话题性内容,造就了一篇又一篇10w+。而分销、拼团、砍价等模式,也借助知识付费的浪潮,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刷屏。

那么,这一切就到此为止了么?

我认为媒体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但从中可以窥探到的趋势,是技术被更有价值地运用,是人性被更有意识地挖掘,媒体的未来,一定是以人为本,以技术为导向的新兴行业,这个变革我无限期待中!

你认为媒体的未来在哪里?期待你的回复与我讨论。

#专栏作家#

申悦,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悦读笔记(ID:pmboxs),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36氪产品总监,起点学院优秀导师。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 ,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以前做PGC的媒体平台,从门户网站到APP,越来越感觉优质的原创内容传播受限,受产品技术手段的限制,也受传播渠道的限制,更多的感受是在运营上的限制,即原创内容在标题上和主推图片上的创作加工直接影响生产后的传播结果。在做内容分发的时候感觉尤为明显。

    未来会不会有可能会多一种专业的正大光明的职业“内容深加工”,专门对“出厂”的媒体产品进行最大价值传播的职业呢?

    来自天津 回复
    1. 挺好的想法,其实现在很多自媒体在生产时的目的就是最大价值的传播,有些公关公司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很多刷屏H5,其实都是公关公司做的),相信未来这样的职业会越来越多的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