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产品需求?我总结了这三点经验

20 评论 15169 浏览 70 收藏 11 分钟

产品经理的工作,不是在执行需求,就是在思考新的需求,一个需求需要经过层层的审核,才能最终被落地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我总结了三点经验帮助自己管理需求,希望这三点经验对刚入门的产品经理也有所帮助。

一、熟悉需求定稿环节的关注重点

一个完整的产品需求通常要经历需求评审(初审、复审、终审)、交互定稿、设计定稿、研发定稿四个环节,最终全部通过后,才能开始排期开发。这其中每一个环节的审核目的、关注重点都各有不同:

例如需求评审阶段,主要关注产品需求的价值性、产品目标、产品手段、产品逻辑、预期效果等信息,交互设计定稿主要关注产品的可用性、用户的使用场景和产品的交互设计是否合理等信息,研发定稿则更多关注可行性、产品技术实现方案等信息。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需要熟悉审核流程,悉知团队中的各种角色同事在需求审核的过程中关注的重点,这样你在开始设计产品的时候,就会带着目的性地去输出的你的产品方案,在输出完产品方案后,自己也可以从各个方面、多维度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检查、完善,这样才能让你的产品需求方案在审核的冗长道路上过关斩将,快速通过,加快需求落地进度。

二、保持和不同岗位的同事交流

这一条经验让我在需求方案的完善过程中受益匪浅,屡试不爽!从上面我们知道了一个需求方案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核流程通过后才能落地,这其中涉及到的岗位同事可能包括:产品上司、交互、设计、开发、测试等同事,这些不同岗位的同事,他们专注于其所在的领域,所以在他们的经验知识库中,每个设计都自有它的规则和边界,而这些规则和边界可能是我们的知识盲区,只有和他们不断地沟通才能缩小我们的盲区,在做需求决策的时候选择更合理、更可行的方案。

举个栗子,之前有个产品需求是线上+线下服务场所合作,当时产品的设计思路大致是:用户在场所内通过H5互动,互动结束后,在H5页面进行下载APP的转化指引,同时APP推广员对顾客用户进行推销转化。

但我们在跟商务合作的同事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我们在产品的设计思路过程中,忽略了线下顾客用户享受服务场景下的心理因素,也就是顾客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如果中途被打断对其推广APP的话,是一件非常糟糕的行为,会严重影响顾客的体验,所以较合理的情况是在用户还没开始享受服务之前对其进行下载转化,这个时候的用户是最无聊的,最容易被转化的,同时也减少用户被打扰的情况,所以我们在产品设计思路上重新进行了如下的改造,将APP推广员的推广转化环节前置,这样就不会出现中途打扰顾客的情况,同时由于考虑到部分用户可能在享受服务前已经被转化了,所以原本只能在H5进行互动,新增了在APP也可以进行互动,被转化的用户就无需再去H5互动了。

多与同事交流是一个需要长期保持的习惯,如果你平时可以多跟开发聊天唠嗑,从他们的吐槽中,你可以了解到技术实现上有哪些坑,那么在你后面做产品设计过程中就知道怎么避免踩坑。多跟测试交流,了解测试过程中会采用什么测试用例,这样可以避免自己的产品设计出现漏洞。

三、如何拒绝不合理的需求

我们有时会遇到上司提到的一些不太合理的需求,其实主要原因是双方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致,上司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即这个需求能否为我负责的KPI带来直接的效果,而我们虽然也会考虑这些,但也需要关注产品逻辑,和用户体验等更多细节,所以就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需求,面对这些不合理的需求,不是直接怼过去说这个不合理。你能采取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我经常用的一些方法:

1. 用数据说话

当你觉得需求不合理的时候,不是“我觉得”“可能会”“不一定”…等等一连串的主观判断,这些主观判断是没有办法说服你的上司的,最直接的办法用数据说话,如果公司的其他业务有相似的产品设计,可以直接找他们的数据,了解产品的效果,如果没有相似的产品设计,则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用户的行为,从而判断需求的价值性。

举个栗子,之前在设计一款在微信场景内的H5的登录方式的时候,上级更倾向的是用手机验证登录的方式,这样可以收集到用户的手机号码信息,便于后续对用户进行二次推广,从而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需求目的)。

但我们从以往APP的登录数据来看,使用微信登录的用户比使用手机登录的用户要高很多,用户是更倾向于使用微信登录,主要得益于其简易、快捷,不像手机号码那样需要输入手机号,等待验证码验证等繁琐操作,所以手机验证的这个过程中,登录门槛教高,容易造成用户大量流失,从而反而达不到我们的推广效果,所以最终选择了微信登录的方式。

2. 用户场景分析

以上利用数据说话是一种办法,但我们在工作可能会遇到完全是新领域的产品需求,没有办法拿到具体的数据帮助我们做需求决策,那么只能通过场景的分析,场景分析三步走:

  • 明确需求的目标;
  • 分析用户的使用场景;
  • 做出相应的产品设计。

以天猫为例子,不知道有没有伙伴也注意到:当我们在天猫搜索某一件物品的时候,天猫基本上会根据我们的搜索行为为我们推荐同类的商品,即使我们已经选中并且购买了某件商品后,天猫首页依然会我们推荐同类商品。

这是我刚打开天猫APP的首页截图,前阵子刚在天猫买了两件短袖和名片薄,现在依然为我推荐了大量的短袖和名片薄。我认为推荐逻辑有点不太合理,我既然买了某件商品,对该件商品的需求已经降低了,此时继续推荐同类商品对消费力的提升不会产生太大的帮助。

以天猫为例子,根据以上的场景分析三步法:

(1)需求目标

很明显就是为了提升用户的消费额。

(2)析用户的使用场景

当用户购买了零食商品,此类商品属于高频购买商品,我们平时在购买零食的时候,买了又买的可能性会比较大,那么这个时候首页可以依然保留推荐同类的商品。

当用户购买了手机商品,此类商品属于低频购买商品,一般买了一部手机比较少会再买第二部,那么首页就可以减少该类商品的推荐,进而推荐其他关联或搭配产品,例如手机膜、手机壳、无线蓝牙耳机、移动电源等商品了。

(3)做出相应的产品设计

根据以上的用户场景分析,做出以下的产品设计思路:

四、结语

以上就是我自己在需求管理过程中总结的三条比较重要的经验,需求虐我千百遍,我待需求如初恋,一个完善且有价值的需求不仅为我们的工作减少了更多阻碍,同时它将关乎到能否实现我们的目标,这也是我们每个产品经理成就感的来源。

 

作者:Buff先生,公众号:Buff先生,欢迎交流~

本文由 @Buff先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不知道经验太少,需求分析这块,有时候并不能设身处地地去想

    来自陕西 回复
  2. 我感觉还有一点:搜集真实用户希望改进的功能点

    来自上海 回复
  3. 我有产品经理的对应课程,有需要的加我微信974387566,一起分享

    来自浙江 回复
  4. 你是红buff

    来自浙江 回复
    1. 那你的杀伤力增加百分之二十吗 ➡

      来自广东 回复
    2. 哈哈哈 红buff师兄有没有“推荐”“热门”这类逻辑算法推荐的?求

      来自浙江 回复
    3. 我没有哦,主要看你需求吧,网上可以了解下个性化标签推荐类似的算法原理。

      来自广东 回复
  5. 关于天猫购买完还会给你推荐,是不是因为你还没有进行新的商品搜索,系统就不会给你推荐新的商品

    来自北京 回复
    1. 是的,没有进行新的搜索依然会给你推荐之前的商品,但是你已经购买了该类商品了,所以我觉得即使没有进行搜索也应该根据你的购买行为进行新的推荐。

      来自广东 回复
    2. 这个场景不排除重复购买的行为啊,比如天猫优势服装品类, 你买了一件衣服,给你推荐同品牌或者不同品牌的衣服很正常啊,要不你买了一件短袖,你觉得应该给你推荐什么呢?一件短裤?

      来自北京 回复
    3. 可以看我上面的设计逻辑,要看是什么类型商品,低频次的商品,那就降低同类商品推荐,推荐其他关联商品,短袖这种也算是比较低频的商品,你买了可能还会再买,但是需求度肯定下降了,可以降低短袖的推荐量,推荐裤子之类的商品了。

      来自广东 回复
    4. 嗯嗯 有些道理 谢谢耐心解释

      来自北京 回复
    5. 我觉得天猫的产品应该做过分类产品回购率吧,当该产品回购率较高时再次进入会推荐同类物品

      来自上海 回复
    6. 嗯嗯我觉得应该也是有的。

      来自广东 回复
    7. 以上的例子其实也是我个人的产品体验感知,只是想更好地举例子,但我对天猫的推荐算法基本不太了解。

      来自广东 回复
  6. 写的很棒 很实用

    来自浙江 回复
    1. 哈哈希望对你帮助啦。

      来自广东 回复
  7. 学到了

    来自广东 回复
    1. 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