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方面分析:日常工作中的需求优先级筛选及管理策略
本文从产品经理日常工作实践的角度出发,希望给出一套实用的筛选流程和管理方法,也可以理解为是一套机器算法,能够让产品经理在杂乱无章的需求列表当中,思路清晰的找到最值得投入的需求。
一、概述
日常工作中,需求优先级一般是按照重要紧急程度排序,不重要不紧急的是1,紧急不重要的是2,重要不紧急是3,重要又紧急的是4,特殊需求是5,但是排序之后可能发现,既重要又紧急的需求还是很多。
为了便于管理,我们这里把需求分成稳定的与不稳定的两类,分别来讨论。
二、稳定需求
2.1 KPI
稳定需求,可以通过图9-1的筛选漏斗依次进行筛选。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跟我们个人KPI相关的需求,它代表了公司对于我们个人岗位的定位,也代表了我们在公司存在的价值,KPI可能有多个,重点关注占比最大的KPI。
我们知道不同的产品类型、不同的商业模式,KPI有很大差别。以电商为例:自营电商作为公司的销售部门,KPI大多以销售为主,如果把用户体验做的很好,但是销量却没有提升,就没有任何意义。
除了个人的KPI,有的同学可能没有明确的KPI,同时也要考虑到部门的KPI,公司的KPI,也就是部门、公司的年度规划,既要重视短期,也要为长期做准备。
图9-1 稳定需求筛选漏斗
2.2 产品
其次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我们知道有些需求,虽然符合我们的KPI,但是做的太早或太晚,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同样是以销售作为KPI,同样以电商为例:引入期可以通过新人大礼包促进销售,成熟期可以通过会员体系促进销售,具体用什么方式效果最好,要看产品处在哪个阶段。
图9-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源:百度百科)
2.3 用户
再次考虑用户,也就是我们说的KANO模型,不是说好了以用户为中心吗?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才考虑用户?
以用户为中心,是说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从用户的需求和感受出发,围绕用户进行设计,而不是让用户适应产品。而我们这里说的是,以我们的KPI为目标,在特定的产品生命周期里,优先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其次再考虑期望需求、兴奋需求。
图9-3 KANO 模型(来源:百度百科)
2.4 ROI
经过前面三层筛选,如果还有不确定的需求,最终就通过ROI(投入产出比)来判断,投入需要留意团队能力、技术复杂度、合作方的配合程度等,产出需要留意使用频次等因素。
三、不稳定需求
3.1 不稳定来源
首先要确定不稳定需求的主要来源,搞清楚到底是谁经常骚扰你。可能是老板,又有了新的想法,要求你放下手头一切工作,优先做这个需求;也有可能是其他部门兄弟,请求你紧急支援,并表示完全配合你;也有可能是竞品,刚上线了一个新功能。
以电商产品为例,比如:一元夺宝刚出来的时候,突然之间全行业各个产品都有了这个功能;也可能是刚发现了一个严重的BUG,需要马上处理;也可能是刚上线的功能,看了运营数据之后,需要尽快进行调整优化,等等。
3.2 不稳定变稳定
3.2.1 让别人知道你在忙什么
明确了不稳定的主要来源之后,要做的就是把不稳定变稳定,然后继续按照上面提到的筛选漏斗进行筛选。
以老板的需求为例:往往希望我们优先处理,经过判断可能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老板的需求优先处理,并不是最合理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跟老板说,正在做的另外一个需求可能优先级更高,原因是什么。
但是比这更好的方式是,提前通过各种方式告诉老板,你正在忙什么,那么老板在提需求之前,自己就会判断,哪个优先级更高。
以我负责的nubia商城为例:每个版本上线后,我都会邮件通知老板和团队,说明这个版本做了什么,下个版本准备做什么,下个版本大概什么时候上线,干扰就会少很多。
3.2.2 让别人知道什么时候适合提需求
工作中可能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年当中越是忙的时间,跑过来提需求凑热闹的人就越多,针对喜欢凑热闹的人,需要跟他特别明确什么时候适合提需求。郭德纲的相声有封箱,我们可以来个封版,以电商为例:在大促之前提醒,有需求赶紧提,提前打好预防针,在大促期间比较忙,原则上不接受紧急需求。
3.2.3 需求评审会
如果提需求的人还是很多,并且都很急,可以定期召集评审会,先给出自己的专业意见,最终团队达成一致。
四、总结
既重要又紧急的需求很多,需求优先级的理论也很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理论?哪个先用哪个后用?难道是几个理论一起用?
本文从产品经理日常工作实践的角度出发,希望给出一套实用的筛选流程和管理方法,也可以理解为是一套机器算法,能够让产品经理在杂乱无章的需求列表当中,思路清晰的找到最值得投入的需求。
最后,祝各位奖金多多
作者:张旭东(微信公众号:旭东爱折腾),努比亚手机商城产品经理,前华强旗舰店产品经理,FON乐队吉他手。
本文由 @张旭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筛选流程很实用,手动赞!
看了几十篇里面,逻辑最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