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产品起名的学问:名正则言顺

3 评论 13484 浏览 88 收藏 7 分钟

其实,产品起名的情况,也可以作为判断一个团队的创业决心与水平成色的角度。

我见过很多产品,也见过很多创业团队。很勤奋很努力的就不说了,但在产品命名上真正下了心思并且效果理想的,还真没几个。

产品命名的第一要点,是可以注册商标,或者至少是有注册商标的可能性。我所建议的产品和项目启动流程是,在产品方向确定后,第一时间命名,并且通过专业的商标代理机构检索评估目标名称在相关商品类别是否可以注册。

很多企业和创业者对商标的重要性和注册流程一知半解,只知有商标,不知商标也按照商品类别分为四十五个大类和几百个小的子类,并且不清楚商标注册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流程,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产品名称的商标保护应该在名称确定的第一时间启动,注册覆盖未来可能涉及的商品品类,甚至需要注册多个备选商标以应对可能的注册失败。

因此从商标的可注册性角度,很多常见的、公认的词和词组,历史上已经被注册过,就难以作为产品的名称来保护起来。除非采取品类错位的方式,比如把小米注册成手机相关商品,或者采取常见字叠加的方式,比如飞猪、天猫等等。这个阶段,选择靠谱的商标代理机构参与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而产品命名的第二步,是评估这个词汇的认知成本。很多企业为产品命名时,用了很生僻的词汇,或者搭配出很奇怪的组合。虽然产品名是可以天马行空的,但用户和市场的认知是需要被教育的,当一个完全凭空起名的商标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其品牌建立的认知和记忆成本非常高,需要非常慎重。一般来说,两字词的名称肯定是好于三字、四字的,但出于商标注册的门槛,两字词的名字也不是那么容易选择的。

产品命名的第三步,是看名称在传播过程中对搜索的友好度。用常见词做名称的最大问题是,各个搜索引擎通常的默认搜索结果都不会是你这个产品,除非你做到非常知名,比如搜小米先搜到的是手机而不是作为食物的小米。但这个过程在当下流量红利枯竭的阶段,是非常困难的,品牌的建立过程,本身就需要时间和资源。并且,这个搜索不仅是在常见的搜索引擎上,还包括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应用商店内检索的场景。

最后,产品命名还应该考虑到相关的域名申请、LOGO设计的难度。虽然现在域名不像PC互联网时代那么重要,但找个与商品兼容性良好的域名总不是什么坏事。至于LOGO设计,如果名称是生造的,那LOGO也只好凭空设计了,难以使用户形成与产品名统一的VI认知。

而在产品命名中常见的误区,也有一些:

  • 第一,盲目使用叠字。国内互联网领域最早最知名的叠字产品应该是QQ了,中文的叠字先行者则是陌陌。后来什么探探、派派、抱抱、脉脉都出来了。叠字在命名上是比较容易容易的,注册商标问题也不大,但缺点是偏社交属性,如用于媒体、电商类产品就显得不太庄重,原因也简单:叠字通常是孩子的小名或者跟幼儿说话时才使用的。
  • 第二,使用谐音。与常见词或者知名词谐音,也是一类命名的误区。你大概也知道罗辑思维经常被打成逻辑思维有多别扭,对用户的输入和搜索就是很不友好的。更有甚者,与知名产品或者人名搞谐音,希望投机取巧降低用户认知成本,结果连商标都注册不下来,可谓本末倒置。
  • 第三,使用英文单词。可以这么说,四六级词汇中,基本你是找不到可以注册商标的词汇,这是因为,老外创业和商标保护的意识,领先我们不知道多少年,而很多商标都是在各个商品类别都做了国际化延伸保护的,在国内想注册下来一样很难。何况,英文单词在应用市场上尤其是苹果的App store上,重名率非常高,也就是ASO不友好。

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多数创业者不重视名称以及相关的商标保护,原因也不是完全因为不懂行,而是他们从内心深处就没觉得自己这个产品可以做大,以至于不在意名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做大后面临的可能被告而被迫改名的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团队里大家的文学素质都很一般,实在想不出什么像样的名字。

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品起名的情况,也可以作为判断一个团队的创业决心与水平成色的角度。

 

作者:判官,十四年产品经理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社交和商业化产品领域。微信公众号“判官老司机(ID:panguansays)”

本文由 @判官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买男性一类的性保健品该怎么运营呢 或者起名字,就是能让人会留意

    来自菲律宾 回复
    1. 七次狼,干干,硬硬,南非黑蚂蚁,金坷垃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