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及原因

14 评论 29121 浏览 304 收藏 28 分钟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将硅谷产品经理和国内产品经理做了些比较,文章提出双方的差异是:美国的更加“横向”(更宽的面),而国内的产品经理更加“纵向”(更加垂直深入),差异原因结论是“工程师文化、技术背景、精英和草根”。看完文章,总觉得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所以,决定自己写一篇文章,试着分析两者的差别,以及造成国内产品经理当前工作内容的原因。

首先,我们将分析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在分析的开始,我们需要先确定,中美之间的软件产品,从想法,设计,到开发维护,“工序”是一样的吗?

如果不一样,那么差异原因也就明确是双方的“工序”不同。但如果一样,我们再来分析,一样的“工序”,到底是哪些工作内容不同。

一、产品“工序”比较

“产品”的本质,是通过人类劳动得到的,满足“市场”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我们可以从整体上,将软件产品产生和应用分为四个阶段:产品概念产生与规划、产品设计、产品开发测试、产品运营。

一个软件产品,先要产生概念,有了产品核心概念后,进一步进行规划,并判断产品可行性。在判断该产品可行后,进行产品设计,然后进入到产品的开发和测试阶段。当测试完成,产品上线,则进入到产品运营阶段,直到产品生命完结为止。

我们可以分别分析每个阶段需要工作的内容,来看看中美之间“工序”是否有不同。

1.“产品概念产生与规划”阶段

所有的创作,包括一款产品,都是从“概念”开始的(《理解漫画》,Scott McCloud,美国;《结网》,王坚,中国)。“产品概念”的产生,无论中美,都是从发现了“用户需求”开始。发现“用户需求”后,则需要求证,该“用户需求”是不是伪需求,能否“成为一门生意”(商业价值),值不值得开发,这时,就需要市场分析。

关于产品概念产生阶段,需要市场分析这个部分,中美的产品工作都是相同。

美国有名的产品经理入门书籍(也许是最有名的)《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中写道“为了评估产品机会,我要求产品经理回答如下十个问题:

  • 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产品价值);
  • 为谁解决问题(目标市场);
  • 成功的机会有多大(市场规模);
  • 怎么判断产品成功与否(度量指标或收益指标);
  • 有哪些同类产品(竞争格局);
  • 为什么我们适合做(竞争优势);
  • 时机合适吗(市场时机);
  • 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营销组合);
  • 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决方案要满足的条件);
  • 根据以上问题,给出评估结论。这些类容的主要部分,正是市场分析。

在中国,无论是BAT,还是JD等大中型互联网企业,均要求产品经理在立项前,提交BRD或者MRD(商业需求说明书或者市场需求说明书),以说明市场情况,竞品情况,准备制作的产品的定位,商业模式和收益预估。

在《产品五部曲:快速构建互联网产品知识体系》中,专门有这部分定义:

“市场调研具体指产品在形成前及迭代期间,挖掘市场中符合自身发展的产品价值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需求调研和分析。包括市场分析(符合自身发展的市场与行业机会的挖掘)、产品价值分析(符合市场规律的由价值产品需求点与价值点分析)、产品调研(针对有价值产品点,进行深入的需求调研分析,形成调研报告)三部分。”

由上可见,国内和美国对于市场分析,内容也都是基本相同的。

在市场分析完成后,就已经明确了,该产品做还是不做。如果要做,那么核心的产品概念就已经明确下来了。接着需要做产品可行性分析,明确产品的商业模式,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收益预估或投入产出比。

这部分的工作,国内通常叫做“立项准备工作”,美国多叫做“机会评估”(《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Marty Cagan,美国),包括编制产品预算(《产品经理的第二本书》,琳达·哥乔斯,美国)。

国内多通过BRD,或者立项申请书,来具体说明这部分。在《产品五部曲:快速构建互联网产品知识体系》中定义为:

“指产品立项过程中,以描述商业述求(目标或价值)为主的需求文档。服务于产品在公司内部立项时,提供给金主、决策者及相关高层团队以作为商业预期(投入产品比)的评审依据。”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也提到,国内阿里主要是要求产品经理写BRD,百度团队主要写MRD,实际上,内容均包括这部分。而美国主要是要求编写利润表和资产负载表(《产品经理的第二本书》),同时提交“产品可行性的市场需求文档“(《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Marty Cagan,美国)。从作用来说,中美之间这个部分,内容也基本相同。

最后一个“工序”,就是确定进行产品开发设计,国内一般称作“产品立项决策”。而美国评估的结果,也是确定是否是个“机会”,从而进行下一步设计开发(《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Marty Cagan,美国)。

综上所述,在“产品概念产生与规划”阶段,中美两国都需要完成“市场分析”,“产品可行性分析”和“产品立项决策”这三个“工序”,“工序”完全一样。

2. 产品设计阶段

分析完概念和规划阶段,我们分析产品设计阶段,此时产品已经立项,需要进行具体设计了。中美在产品设计阶段,是否“工序”相同呢?

我们先来看中国的产品设计所需要的“工序”。

国内产品设计,一般分为:“需求调研”“产品功能设计”“人机交互设计”“UI设计”。“需求调研”又分为“数据采集”和“调研分析”(《设计调研》,戴力农,中国)。主要是先采集用户直接需求,然后通过分析,从用户直接需求中得到用户洞察,最终发现用户“真实需求”。

该“工序”最后的输出为《用户需求说明书》,或者需求列表,或者需求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苏杰,中国)。“产品功能设计”是通过设计系统具体功能(流程,操作,反馈等等),以满足需求调研中得到的用户“真实需求”,功能设计的输出物一般是《产品需求说明书》,即PRD。

“人机交互设计”,有时也叫Demo制作(《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苏杰,中国),是将功能设计和产品概念,变成图纸,方便相关人员理解产品概念和功能设计,该“工序”的输出是网站结构图和网页线框图(《结网》,王坚,中国)。最后就是UI设计,确定排版和色彩,输出效果图。

那么,美国在产品设计阶段的“工序”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中国现在的软件产品设计“工序”,很多都是学习美国的经验。美国有一本产品设计入门书《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美国,Jesse James Garrett),书中提出的UCD思想(以用户为中心设计),以及将产品设计分为五个层次(“表现层”,“框架层”、“结构层”、“范围层”、“战略层”)几乎就是行业标准。

本书也是中国互联网、软件行业产品人员入门必读书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苏杰,中国)。这五个层次的设计,“战略层”对应的就是产品概念与用户真实需求,“范围层”对应的就是产品功能设计,“结构层”和“框架层”的一部分,对应的就是人机交互设计,“表现层”和“框架层”的一部分对应的就是UI设计。

所以,在产品设计上,中美的“工序”也是完全一样的,或者说,其实国内的产品设计“工序”,就是完全学习借鉴美国同行优秀实践经验的结果。

3. 产品开发测试阶段

该阶段无需过多分析,无论是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开发设计、测试方法,还是最新的软件开发敏捷方法,国内的“工序”均是学习美国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两国至少在“工序”上面,几无差异。

“工序”一般包括:项目计划、项目管理、开发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编码、软件测试。

4. 产品运营

产品运营,在中美均定义为市场营销。国内对互联网软件运营有更明确的定义:

“包含市场推广、商务合作、产品运营、平台服务、商业策略、流程变现等,是一个从将产品推向市场到实现商业化策略,并维持产品良性运转的过程”(《互联网运营之道》,金璞、张仲荣,中国)。

将产品推向市场并实现商业化策略,这就是市场营销的目的。而实现市场营销目的,需要通过四个要素:产品自身、价格、渠道和促销(《图解营销策划》,马尔科姆·麦克唐纳,美国),确定这四个要素,也就是该部分的主要“工序”。

从上面4个阶段的分析来看,中美之间关于软件产品的“工序”几乎一样,并没有差别。

二、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比较

中美“工序”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分析,他们之间到底有各自负责哪些工序。

先来看看美国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描述,以Facebook的Instagram产品经理JD为例:

工作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到,产品经理主要负责下图深绿色“工序”部分。特别注意JD右上侧注明的“职能分类”是“产品管理、市场营销”

上图中有“系统设计”,是因为国内“系统设计”就包括技术选型,架构设计等,一般是技术Leader负责。而上面的JD中,产品经理职责描述有“引领技术方向”的描述,也就是包括了技术选型的部分,这也是为什么任职要求有5年以上前端开发经验的原因。

国内产品经理JD部分,我们参考腾讯的产品经理JD:

工作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到,产品经理主要负责下图深绿色“工序”部分。特别注意JD上部“职位类别”是“产品/项目类”。

现在对比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就很清楚了。美国的产品经理(以facebook为例)主要是负责产品的市场分析与产品决策,技术选型,是产品的决策和管理者。而这部分的“产品”工作,本身就是营销四要素之一,所以岗位上属于市场营销。

国内的产品经理(以腾讯为例)主要是负责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项目管理),是产品的执行者。这部分属于执行类管理岗,和项目经理类似,所以岗位上属于执行管理类。

我们再将每个“工序”所要的技能/知识拆开看看,为了简便展示和方便理解,下图中部分技能/知识,做了简化。比如:系统设计和开发编码,我并没有罗列整个计算机专业大半的课程出来;又比如经济学,市场营销,我也没有罗列微观经济,管理经济学,定价策略等等。

从上图,我们能够发现:美国产品经理所需要的技能/知识,主要集中在企业工商管理和软件高阶技术能力,所以美国产品经理招聘,很多需要MBA学位和资深开发背景。而中国产品经理的技能/知识,主要集中在设计和项目管理,所以在JD上,并没有强调专业,只是强调技能和经验。

三、差异的原因

我们分析了中美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现在来试着分析下,为什么中国的产品经理工作内容是这些?

中国的软件产品经理,成为一个独立岗位的时间较晚,要想知道国内产品经理工作内容形成的原因,则需要梳理下中国软件行业为什么需要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产品方法论:价值研究)。

1. 供给决定需求

中国软件行业,除了产品,主要的角色有市场人员,销售(运营)人员、研发人员、测试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设计人员,以及老板。而这些角色最大的人才供给渠道,肯定是国内各大高校了。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各大高校的本科生技能,覆盖软件行业“工序”的情况。

我们首先来看市场人员和销售(运营人员)的供给情况,以复旦大学市场营销本科专业为例,其课程设置为:

数学分析、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运筹学、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消费者行为学、营销研究、营销战略、新产品开发管理、营销渠道管理、整合营销沟通、定价策略、服务营销、品牌管理。

其专业覆盖的“工序”如下图:

其次,我们看研发和测试人员的供给情况。因为项目管理人员多为研发转岗,所以,项目管理人员的供给情况一并查看。

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其专业覆盖“工序”后,如下图:

然后,我们看设计人员供给情况。

这里主要是清华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

其专业覆盖“工序”后,如下图:

根据上面分析的“人机交互设计”的技能/知识需求,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没法覆盖完整的“人机交互设计”工序的。(还是要懂点前端开发知识吧)

最后,加上老板的这个角色。

是的,从供给上来说,国内软件行业,从高校供给端得到的人才,一直缺乏专业的“用户需求调研”“产品功能设计”“人机交互设计”。

这三个“工序”所需要的技能/知识主要是:经济学、设计调研、数据分析、软件工程、程序设计、消费者行为学、界面交互设计、用户心理学。很明显,这些技能/知识,散落在几个大学专业中,没有一个专业是完全覆盖这部分。这就造成了,大学不能直接供给,需要社会人员再学习,才能覆盖这些“工序”。

萨伊定律指出,市场供给决定了市场需求,有多少供给则决定了有多少需求。此处我引用该经济学定律,是想说明,高校人才市场的供给,决定了企业无法从其获得能完成全部“工序”的人才,缺失部分,必然成为企业招聘对应工作岗位的“需求”这个对应的岗位,后来就被命名为“产品岗”。

2. 需求决定供给

我经常听到抱怨,认为国内的产品经理技能单一,甚至认为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同属低级工种,真刀真枪搞定问题的研发人员才是高级工种(《结网》,王坚,中国)。或者认为产品经理就是画原型的。

那么,为什么国内的产品经理定义差别如此大呢?国内的产品经理是如何选择自己的功能(可覆盖“工序”)优先级的呢?我们现在就把产品经理本身,作为面向软件行业人才市场的产品,来分析一下。

国内软件行业企业对产品经理的需求时什么样的呢?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细分市场”:

(1)组织完备型:这类企业岗位设置完备且专业。产品经理需要前接市场,后输出给开发,也会参与开发需求分析和技术选型。对于不太大的产品,也会直接让产品经理兼任项目管理。这时的产品经理一般称作PO(产品负责人)。该类型企业主要是各大互联网公司。

(2)部分组织完备型:这类企业主要保证研发体系的完备,市场分析和可行性均为老板或者销售确定,产品主要作为执行者,完成需求调研,功能设计以及交互设计。该类型的企业主要是一些软件销售型公司。

(3)销售-研发型。这种公司已经习惯了销售需求直接导入研发,不做“无用的分析”。需求由老板确定,功能由研发确定。产品经理就是根据老板和开发的需求,产出原型设计。

(4)老板-研发型。这种公司,老板和研发人员确定一切,甚至连项目经理也没有,产品经理工作是“按开发的要求”画原型的,UI设计也就是“美工”。产品经理就是附属。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一部分初创型公司里。

我们可以借用KANO模型,对于国内产品经理“功能优先级”做一下分析。

“人机交互设计”肯定是“必备属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是个产品经理,都会Axure的原因。不会的产品经理,大多都饿死在路边了…..(话说,我也是从用Axure画原型开始,转产品经理的)。

其次,“用户需求调研”和“产品功能设计”肯定是“期望属性”,特别是“用户需求调研”的能力,因为后续的功能设计和交互设计都需要该部分的输出,所以该部分输出能力的强弱,往往也是判断一个产品经理好坏的标准。此时的产品经理,还需要了解软件本质,以及懂一些技术常识。

最后,“市场分析”“产品可行性分析”“项目管理”等,则属于“魅力属性”。拥有“必备属性”“期望属性”后,就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但是,如果想继续往“高阶产品经理”升级,那么“魅力属性”则必不可少。市场营销,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系统架构,技术发展方向,等等,都需要学习和掌握。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产品经理的定义在国内其实比较混乱。原因多在于公司自身的组织架构。产品经理很多时候成为一个补公司职能“空缺”的角色。这也就有了产品圈里自嘲的那句话“不是开发测试的事情,就都是产品经理的事情”。

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市场需求,决定了市场供给,也就是凯恩斯定律。对于国内的产品经理,这个定理尤为明显。国内软件行业产品人才的需求,决定了产品经理们怎么去选择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以供给人才市场。这也就是造成当前国内很多产品经理技能单一的原因。

四、总结

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蒂莫西·泰勒,美国),正是长期宏观上国内高校人员供给的缺失(或者是脱离市场实际需求),决定了国内软件公司对产品经理岗位的需求;从微观上说,又是国内软件公司对产品经理岗位职能的需求,决定了国内产品经理的技能和知识,从而形成了中美间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

 

本文由 @Benjami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 ,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交互设计师很多来自工业设计专业,可以对比下课程与技能要求

    来自浙江 回复
  2. 梁宁曾经说过,Facebook也有很多非技术出身的产品,记者、律师、咨询出身都有,甚至商学院毕业生都可可以去做产品.我觉得5年多技术背景并不是业硬性规定,是源于产品经理工种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国外IT行业在PC端时期都是工程师主导,大多产品经理都是工程师转型,5年前端工程师经历可能比5年产品经验的人才要多,JD才会这么写.当然,有开发经验的产品,在技术选型上很有优势

    回复
  3. 观察人们的行为,揭示潜在需求,以全新的方式提供服务。

    设计商务模式、产品、服务和体验,呈现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并提升品牌。

    帮助企业打造创新文化,培养创新能力。

    国外顶尖公司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能力。和你的观点是不是差距还蛮大的。

    回复
  4. 你对设计的了解…太狭隘了

    回复
  5. 分析的太到位了 能不能加你微信啊~

    来自山东 回复
  6. 精辟

    来自山东 回复
  7. 醍醐灌顶,真乃高人也!

    回复
  8. 分析地透彻,具体要在实践中定位,与企业文化与特点相关。

    回复
  9. 内容挺多,只好点赞

    来自福建 回复
  10. 手动点赞支持 分析很给力

    回复
  11. 分析清晰,思路很喜欢

    来自广东 回复
  12. 整篇文字逻辑清晰,最后的KANO分析其实也是指明了产品人该怎么提升自己,多谢多谢

    来自广东 回复
  13. 大产品,小产品,一是看公司文化,二是看个人把控能力,这块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现在市场鱼龙混杂。

    来自湖北 回复
  14. 分析问题的思路我很喜欢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