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角度分析,电梯的各种可能性(下)

5 评论 5951 浏览 39 收藏 8 分钟

承接《从产品角度分析,电梯的各种可能性(上)》、《从产品角度分析,电梯的各种可能性(中)》这两篇,本篇是电梯系列分析的最后一篇,希望我的这个完结篇能给各位看官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

诚如我上篇说到的我为了这个下篇准备了很久,因为我对电梯分析的深入分析是要在这个下篇分析的。(下班时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调戏我们公司的电梯,哈哈。)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不进则退。要想设计出符合现在人们想法的电梯,一定要结合人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和技术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当电梯加入现在很火的微信小程序,大数据分和机器学习将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智能电梯设计方案

产品

六个电梯(外部构成有上按键、下按键、数码显示屏,小程序二维码;内部构成有楼层按键、开门按键、关门按键、语音喇叭、确认按键、取消按键、重置按键、小程序二维码(用户卡识别区)、报警按键、数码显示屏)

人物

整栋楼的人员以及外面的访客。

场景

  1. 上班时间有用户乘坐电梯;
  2. 早午晚饭有用户乘坐电梯;
  3. 根据大楼比较重要的楼层自定义停泊区的情况(当然还有各种其他情况,一般这三种情况比较多);
  4. 外来人员乘坐电梯。

用户画像

用户和公司痛点分析

  • 对于有的时候用户按下电梯按键后有事就走了,可是电梯还是会停在那一层,造成了资源浪费怎么办?

这个问题可以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每个电梯口的前面都加一个人脸识别的传感器,如果某个电梯口的按钮有人按下了,但是人走了,如果电梯在下来前一层的时候还没有检测到有人,那么电梯路过本楼层就不会停,并且按钮的亮灯熄灭(按照用户惯有思维,亮灯代表选中,熄灭代表未选中)。

不过有两个条件可以使电梯停到本层,一是传感器检测到人脸,二是按钮再次被用户按下(防止传感器故障导致停不到本层)。

  • 对于电梯调度算法是满足大多数人的,但是少部分人等电梯的焦虑情绪怎么办?
  • 对于如何站在一个电梯口就能知道所有可用电梯的情况呢?
  • 对于相对于K楼来说,两侧各有三个电梯,怎么知道去哪一侧等的时间最短呢?
  • 对于用户常去的楼层很多是固定的,能否通过交互方面与算法方面的优化使电梯运行更高效,用户使用更方便呢?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设计一个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上可以集成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当然,基于大数据的采集,数据分析的使用,与机器学习的方式都要用到才能将智能电梯的功能发挥到尽善尽美。

因为电梯的智能推荐楼层,是要基于数据分析后,然后给机器学习提供数据支持,才能完成一整套的推荐流程。

小程序上可以加一个游戏的功能,可以接商业游戏,这样一举两得,用户对产品满意了,公司还可以有可观的收入(每个办公楼的电梯都有可拓展用户,再研究研究BRD(商业需求文档)都出来了)。

电梯公司既想满足用户又不想花太多钱,求解?

可以在电梯的屏幕区做一些改变,屏幕上可以循环滚动一些公司的文化标语、广告等,有些东西平时可能没人注意,但是在等电梯的时候用户一般都会看的,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也可以放一些笑话、小知识、新闻等,吸引用户注意,减少用户等电梯的焦虑。

你可能会说,直接加快电梯的运行速度不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了么,可是加快速度必然会增加高昂的成本,对于大对数办公楼,要想既满足用户的要求,又能让用户感受到公司的人性化关怀,这种方式应该是最具有性价比的方法了。

贴一些鼓励运动的标语,有些用户看了标语对于楼层较少可能就会选择楼梯,可以给电梯分一些流,可以间接的增加电梯的使用效率。

具体所有的实现方式还是老规矩,上原型图,客官请看。

小程序原型图

电梯原型图

总结

有关电梯的分析到此就结束了,不过科学是推进产品进步的,如果有可能,我可能会出个续集,毕竟现在科学变化日新月异,可能我现在的想法具有前瞻性,过一段时间又有新的科技冒出来,我的想法可能就过时了。

最后还要说的是,我本次分析只是对电梯设计逻辑,人性化考虑,还有一点商业化考虑,对于很多细节,像是按钮的交互设计,对于残疾人士的特殊设计,电梯机械运行设计等都没有提及。

当然,这对于一个完整的电梯产品来说不可或缺,不过术业有专攻,这不是我的强项,所以也不能强行献丑啊。

希望我这三篇对于电梯分析的文章能给各位看官一些灵感,就不负这么久的研究啦。

 

本文由 @云胡不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电梯现在是高楼层、商场、高端住宅楼的刚需,一般时间也就几十秒,最多也就几分钟的电梯,如果通过算法推荐电梯楼层的话,好像现在还不能满足,以前国外就有这种电梯,还是会出现关在电梯里面推荐错误的情况。那种高端场合,出入的人就那么几个,当然可以记录并推荐。

    来自重庆 回复
    1. 当然这种推荐算法是要结合场景分析的,我这几篇主要分析的场景主要是办公楼,所以分析的结果可能会有局限性,你提到的这些场景如果采用我的这些设想很可能会有种画蛇添足的既视感。有时间我考虑分析一下你说的这些场景。

      来自江苏 回复
  2. 那个“用户画像”应该是用户场景举例吧

    来自广东 回复
    1. 你理解意思就好,这里是要分析三个用户的个人情况来匹配用户行为,接着引出用户痛点分析。名字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在循序渐进的分析过程中理解后面的产品设计才是我的目的。感谢您的指出。

      来自俄罗斯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