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我的产品经理之路的一些感悟

DT
4 评论 22486 浏览 27 收藏 39 分钟

开篇寄语:

这让我想起了武功里的:有招胜无招,无招胜有招;又或者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这种感觉不是很好描述出来,但我的经历告诉我,现在,我开始回归简单。

2012年,作为工作了10年,一直做着销售、业务的人,进入了这个岗位。虽然行业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这岗位确是第一次接触。说来好笑,当时连接口是啥概念都不清楚。刚开始的压力自然很大,这主要是因为不懂,因为有不少时候需要和技术打交道;之前的工作经历对这个岗位帮助不大,虽然老板厚爱给我安插了几个产品助理,但对于我而言,几乎是从头开始学。现在还记得当时为了恶补这方面的知识,看书看得自己都想吐。或许是因为不懂,因此,当时基本无所顾忌,于是,我犯下了第一个错误。

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让我信心满满,对产品需求设计的无知让我无所畏惧,于是,我想将短时间学到的产品知识淋淋尽致的表达出来,所以,经过粗浅的调研之后,我设计了一款自以为很牛逼很复杂的POS机交易功能。这时,老板告诉我希望我将功能缩减至只保留核心部分,对于老板的建议,我自然是看中,可仔细看了看后,又没觉得有啥好缩减的,象征性的减掉一小部分功能,就交给研发去排期了。

经过一系列的忙活后,这个功能上线了!心情自然是很好的,而且前期的交易还算不错,基本还能达到预期,但过了半个月后,我发现现实似乎脱离了预想,交易额徘徊不前,当初的自信、老板的咆哮甚至客户的埋怨接踪而至,一瞬间,自己茫然不知所措。于是,我又犯下了第二个错误。

因为不知所措,所以任何的稻草都想抓,凡是客户的声音,同事的建议,甚至老板的想法,自己都想采纳。但忙碌一阵后,却突然发现,自己根本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整个项目也进入了半死不活的状态。这是第一次亲自设计的产品,而且还是一个失败的产品,这个打击对于当时的我而言,依然是巨大的。

两年之后在不断反思中,我才真正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是很多新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们正在犯的。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很容易犯。它们分别是:

1、被用户接受的产品,多数情况下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或者说至少外表看起来简单的产品,那些复杂的、花哨的,多数情况下也是失败的。

2、没有更多的问自己:为何需要保留这样的设计?或者说:我不要这些可不可以?

3、产品都是磨出来的,正因为需要磨,它的第一款一定是粗糙、可快速迭代的;

4、世界上比你聪明的大有人在,比创意创新,不如深挖细节,哪怕只是一个小点的改变,也或许会带来突破。

5、害怕失败永远成不了合格的产品经理;不敢面对失败不求挽回损失,永远也成为不了成熟的产品经理。

以上的问题又可浓缩为三点:

1、是否反复问自己:这些是不是最优用户最想要的?(痛点)

2、是否反复问自己:这些功能是不是必须的?(核心)

3、是否反复问自己:这些功能能否带来收益?(价值)

值得庆幸的是,紧接着的一个复核功能,在不经意之间,却成功了。现在回想起来,有一点值得深思的是,当时在设计这个功能时,因为没多少时间,而且这个功能也不算是主要的,所以就想着简单点实现,于是乎,我当时仅仅做了一个小的动作,即,将复核机制排了个序,确定了优先级。可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小小的改变,使得复核成功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

在今天看起来,这个做法几乎诠释了产品经理的设计理念,或者说主要的指导思想;虽然当时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思想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关注细节。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产品设计要从用户需求出发。

但实际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原因如下:

1、用户可能讲了假话;

2、用户自己也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3、你调研到了‘专家型’用户,他们的意见几乎对你没有帮助;

4、数据或调查中反馈问题,哪一个才是最核心的,如何判断?

5、你能耐心的倾听用户的声音吗?包括抱怨甚至诋毁。

有人说,客服运营部门,是产品经理最应该去的地方。这点我比较赞同。如果哪里能够更好的倾听客户的声音,无疑就是这里。记得在优化退单业务流程时,我几乎花了大半个月泡在退单业务组,并且亲自参与业务操作,以期望自己能够找到核心的改进方向。在耗费了很多时间后,我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让人尴尬的怪圈。这种状况,可能很多产品经理也曾遇到过。

否定的否定是否意味着肯定?

这个问题对当时的我来说,却没有答案。因为自己正陷入了这样的怪圈:不管是亲自体验,或者与业务高手们讨论,总发现规划出来的设计存在问题。于是乎,一遍遍规划,又一遍遍否定,很长时间过去,自己也未能拿出合适的方案。这个怪圈在当时自己几乎觉得是无解,不知应该从哪里切入。直到一段时间过后,在不断反思中,自己猜发现这些都因为自己在犯一个明显的错误。这个错误很简单,和之前谈过的一样:老想着一步到位,而忽略了细微点的改变。总想规划一个完美的方案,而忽略了产品设计的核心要求:小步快跑。当时的这个项目在不断否定中浪费了一个月,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不仅团队成员,包括我自己,都开始烦躁起来,直到我接到了一个客户的电话,这才稍稍改变了现状。于是乎,这又引出了另外的一个问题;产品经理需要在哪里去规划自己的产品?是办公室吗?

拍脑袋的事情很多时候都在干,尤其是产品经理,尤其是有一个强势老板的产品经理。这给了产品经理一个要求:你敢不敢质疑,甚至包括你的老板。张小龙令人佩服的地方之一,就在于当他接手项目时,他可以非常‘独断’,‘独断’到马化腾的话他也可以不听。我以为这正是优秀产品经理的特质。很多时候产品经理充当着灭火器,充当着和事老。业务部门一句话:如果不开发损失你赔吗?就能将产品经理呛得毫无办法。当然,成长为有勇气有担当的产品经理需要时间,更需要自己良好的心态。

退单业务当时很想做一个自动处理的方案,以减少人工的投入。但实际上泡了一个月后,依然发现不管采用何种办法,总会绕不开人员参与,而且自动处理可能还会带来更多的错误。所以到最后,哪怕自己羞于承认,但也不得不承认:方向错了!

回归正确的方向是:

1、啥都不想,到客户中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2、啥都不想,看几本有意义的书;记录下自己的心得。

3、将项目搁置几天,重新梳理,将注意力更多的放至细节层面。

于是乎,当接听到那个用户的电话后,我明白了;用户只是希望更好的展示退单费率,而是不什么自动处理功能;哪怕老板、业务主管包括我自己,都十分想开发出自动处理的功能,但实际情况,却导致了一个偏差的出现。拒绝老板很有难度。尤其是老板怀着很大希望的时候。我不得不寻找说服他的办法和数据,也或许是太长时间没有任何好的方案提出,老板最终同意我的想法,暂停开发自动处理功能。不知哪种大佬说过一句话:自我淘汰还有活路,等着他人淘汰你,就只有死路一条。我深以为然。

产品经理时常做的,我个人以为可以更加重视的,不是新开发出一个巨牛的产品,而是把原有的产品淘汰掉、替换掉,就算是胜利了。宝洁当时的产品经理——麦克爱尔洛埃,提出了一个产品概念:让宝洁产品自我淘汰,于是宝洁成功了,于是,吉利也成功。我相信聪明人无处不在,我能想到的点子,很多人也能想得到,因此,自己的优势在哪?我想,无非是更快的行动,更频繁的迭代。自我否定依然需要很大的勇气。是人都有自尊。当如果不自我否定,当某天有人指着你鼻子告诉你需要否定你的时候,是否更加的难堪?

我非常喜欢以前老板说的一句话:人的精力有限,一年内你能最好一件事就很难得了。在很长的工作时间内,甚至现在,我都要求我的下属每周的工作内容不能超过3条。我认为每个人能做好3条就很难得了。当然,日常工作除外。但产品经理往往心态很好,认为自己巨牛,啥能想干啥都敢干;尤其是那些成功过的产品经理。不幸的是,我便是这样的一位。

自动提醒功能是一个比较耗费服务器资源的功能;

看似简单,但做好却不容易。它有没有必要,它自然有必要,如果分销商们第一时间知道了新订单,第一时间知道了退单,那么处理的效率会很快提高。不幸的是,这个功能已经存在,但却不好用;更为不幸的是,之前没有设计文档,当时的开发人员还辞职了,没人知道里面的逻辑;最最不幸的是,当时的自己决定在原有功能上优化。为何我会有这样的胆色?起因为一个技术人员在耗费了一周时间调研后,拍着我肩膀说着:没问题,里面的逻辑已经清楚,把你需求提上来吧。实际上现在考虑的话,应该会有更加成熟的方案,至少不会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已经老旧的功能上再做变化。况且,很多的逻辑都已变化。

于是,这个项目折腾了半个月后,便宣告失败。不是说没完成开发,而是完成开发后,一上线,问题更多,客户的抱怨和投诉一直不断。浪费了技术资源不说,还得罪了客户;可想而知,老板是如何的愤怒,而我则是如何的沮丧。要不是我拥有着较为强大的忘却本事(俗称强大的内心),我想,我或许已离开这个岗位。

经验是带着血的。血的教训就是告诉自己,用户的需求了解,但实现的办法却需简单。在这个例子中,就是推倒重做。这样的例子还有,包括现在自己正在做的。但,是否实现,我自己完全没有把握。因为这需要看老板的魄力。至少现在的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最近比较喜欢‘颠覆’二字。这原因是由于360老板周鸿祎的书。虽然360被很多诟病为流氓,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成功了。而且还让人佩服的是,周老板顶住了很多的压力,他成功了。事实上,产品经理很多时候都在做着‘颠覆’的事情。这让很多业务部门不爽,技术型公司还好点,毕竟最牛的部门就是技术部,而产品部,不少公司是直接归入了技术部。但销售型公司就没那么走运了。‘颠覆’另一个意思就是造反。但,对于一个成熟的架构或者模式,你要造反谈何容易?况且,你有那么多的远见吗?一上任,你就跟老板说你要造反,老板不劈了你才怪。但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却可以使用。因此,针对那些让人兴奋和着迷的规划中,我渐渐有了一点感悟。这点感悟说起来也简单。这便回归到了本文中的主题:简单。很多产品经理恐怕还没有深刻体会这其中的意义。实际上,越是简单的东西,做好越不简单。我个人以为,你的想法,从开始就应该从最简单的方面入手。变化不大,皆大欢喜。

在产品经理N本该看不该看书里,就包括了这样的一些书,尤其是‘简约至上’这本书,我推荐大家都去看看。因为它很好的诠释了为何要简单,以及如何简单。虽然是写给设计的书,但依然对产品经理,甚至其他行业都能有所帮助。甚至对人生,也有点启迪。

很多朋友第一次踏入这个行业,有憧憬也有迷茫。更多的问题是:我该如何起步?我该学习哪些技能。

是的,产品经理需要学习的很多。事实是,在经验不足时,你只能是一个产品助理或者类似的岗位。不要相信很多企业描述的那样。因为你可以自问自己一句:你能给企业带来多少客户或者收益?鲍默尔在宝洁的产品助理岗位上做了两年,之后走了狗屎运去了微软。实际上,鲍默尔是一个销售型产品经理,这也帮助他共同将微软做得更大。所以,产品经理起步的第一个要义就是:销售。只有能销售出去的产品才是成功的产品。

关于销售部分的知识是必备的,这不是说要成为一个牛叉的销售人员,而是你知道如何推销你的产品,正如你知道如何推销自己一样。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经理在规划出一个产品出来后,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公司资源,完成产品运营,而运营又表现在三个层面:带来增量、带来收益、降低成本;当然这是我自己的观点。我看过很多技术出生的产品经理,他们有很多的优点,但又有较难跨越的一道鸿沟:思维。而对于产品经理常使用的工具,我认为这不是重点。这些工具很简单,花点时间就能够学会,但更重要的是,它如何表达出你的思想?如果你能将一个废物也能卖得风生水起,我认为你不必再深究这个问题,因为你已经是成功的产品经理了。

辅助产品经理起步的最强有力的法宝是:行动。有想法的人不缺,缺的是有行动的人。包括我现在依然头疼是:拥有良好执行力的员工,真的是很难遇到。多数人犹如一只青蛙一样(这是我以前经常批评某个员工用的词),你戳它一下,它蹦跶一次。不,如果只是被动的行动,不要说产品经理,你什么都成为不了。停止掉无谓的思考,停止掉满心的抱怨,立刻马上开始行动起来,从最简单能够做的方向行动起来。这是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人士所必须要做的,也是唯一必做的。

携程的老大梁建章是技术出生,曾在甲骨文工作。我欣赏他一句话,这句话是他成为技术主管后说出的,而他也这么做的。他说:一个企业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运营部门。而后,他去做了客服。再之后,他来到上海,创立了携程。非常正确。产品经理首先是融入到销售中(客服部门本身就是销售)。包括马化腾当年也是背着包四处去卖那只肥胖的企鹅。那些开发出产品,不用去管,就能带来收益的人当然也有,但不是你,也不会是大多数人。所以,作为销售出生我而言,或许我给新踏入产品经理岗位的新人第一条建议就是:去做销售,而不是技术。

销售为何重要,因为在这里面,你能真正了解客户在想什么,能了解行业是怎么情况,能了解市场是什么情况,能了解本身产品与对手产品的区别。这对于后期开展产品经理的旅程而言,至关重要。当然,我不是说非要成为一个销售人员,但至少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意识,并且不断锻炼自己。在产品完成开发测试后,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运营,这几乎关乎着产品的成败。因为,如果具备有这方面的经验,事情将会变得简单。

 很抱歉,最近这些天有些忙,有时间我会多与大家交流一番。

一个好产品是磨出来的,一个成功的产品经理,也是磨出来的。

因此,产品经理第二条要学习的,就是如何使自己的脸皮变厚,俗称:强大的内心。首先,我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那是因为很多部门会将产品经理当成出气口。比如:开发有问题,是产品设计的事;运营不好,是产品没有规划好;不赚钱?那是产品的运营思路有问题…当来自于这些压力后,产品经理如何办?

我之前的一个同事,一个孩子的母亲;从支付宝过来的,做了至少3年以上了。可能支付宝的工作氛围与当时公司的不太一样,所以,当老板咆哮了她两次,她哭了两次后,辞职了。是的,是人都有自尊,是人都有脸皮。但,当你还没有成长到一呼百应之时,脸皮和自尊会给你带来多大帮助?我们需要证明自己,但在证明自己之前,还有很长的黑暗道路要走,所以,产品经理人的内心必须要强大。

其次,如何强大?我个人以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1、给自己正强化。传销的洗脑还是很厉害的,但咱们不让别人给自己洗脑,咱们自己给自己洗。每天睡觉之前给自己打气。注意,是打气,而不是幻想。

2、不要怕问题,只关心能不能解决问题;

3、找到一种或几种舒缓情绪的方法。比如我就喜欢看书以及弹吉他来转移注意力;

4、停止埋怨;

5、找到一种或几种让自己丢脸的方法,而后去做;比如在人群中大声读报纸,比如送给陌生姑娘一朵玫瑰。

6、看一看厚黑学,学会一些非常规的处事方法。

产品经理的内心必须强大起来,当我们受气时,还可以想象,其实千万个产品经理都与你一样正在受气,哪怕张小龙也曾被骂过不是?或许,这样自己的情绪会稍稍缓解一番。产品经理们经常说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寻找用户‘痛点’,但实际上做得时候,多数会借鉴别人的,少数会有新的创意。(为什么不愿意创意呢?这我们在随后讨论;虽然创意是非常好的方法,但能成功的屈指可数,尤其在今天短平快的节奏里,你的老板也不会给你更多的时间)

于是,这要求了产品经理需要的第三个学习方向。调查能力与分析能力。擅于观察是一种能力,有敏锐的洞察力是成为成功产品经理人的基础技能。那么,如何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呢?我以为它是一个习惯,一个可以养成的习惯,当然前提是兴趣。这里,我们需要拒绝高大上,转而小而美。其中的含义是关注细节层面,越是简单的层面,越容易带来成功。对于竞争对手,同样也是采用这个办法。记得当时看到竞争公司一个扣率与利润显示功能还不错,于是直接给套用过来,上线后用户反响也不错,虽然对增加销量帮助不大,却对增加用户粘度有些作用。

其次,分析能力来源于数据统计以及一些常规的分析方法。梁建章说任何事物都可以量化。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而分析的书籍也很多,这里不再累赘。在分析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比。在找到合适的样本数后,让数据尽可能的去对比,这样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同比、环比、拆分后的对比,都是可以找出问题的方法。记得在一次逻辑调整后,用户某一方式所创的新订单比例呈下降趋势。经过调研,发现是强制了用户必须输入一组数据后方可提交订单。于是我们更改了逻辑,默认为不输入而不是输入。于是几乎是一夜之间,订单创建比例又恢复了正常。这里想要表达的是任何小的数据波动,可能都在告诉你出现了某些问题,如果你已养成习惯(俗称的敏锐的洞察力),那么你可能会深入的去想一想,于是,便有了改进的方向。

产品经理还需要的技能和能力还包括:

1、销售能力->营销能力;(前面已讲)

2、解压能力;(前面已讲,强大的内心)

3、洞察及分析能力;(前面已讲)

4、沟通的能力:好的表达是建立合作的良好基石,产品经理要建立盟友,而是树立敌人,不要因为语言上的问题而让人厌恶。

5、执行能力:纳于言而敏于行。纳于言不是说不要说,而是说少讲废话。如果凡事你都是快速的行动,那么恭喜你,很快你将会获得成功;

6、反思的能力:不断的反省自身,如果只是陷于失败不能自拔或沉于喜悦而不能自控,那么你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失败;

7、学习的能力:活到老学到老,说得十分正确。当年龄越来越大,学习能力或习惯逐渐丧失后,你怎么办?

这里,我抛给大家一个问题:产品经理,是谋而后动,还是动而后思?

不要忙于回答,请仔细的考虑考虑。这问题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简单。能很多人会说,要执行商业方案,就必须先调查这调查那,要出一个商业计划,要分析行业、市场、用户和竞争对手;但如果我说,多数老板在决定的时候,不是看你的商业计划书,而是靠直觉,你怎么想?会不会觉得很有挫败感?但现实是,很多时候就是如此。所以,仔细思考下我提的问题,好好回答给自己听听。实际上,产品经理不仅指IT业,也几乎囊括了整个行业。在其他行业,可能不是这个按钮如何摆放,那个线条如何规划,但其中的思维是一致的。

产品经理们应该重视这个思维,并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比如质疑。我曾被老板批评为和稀泥,这点在事后的反思中,深感愧疚。不愿意得罪任何部门,对于任何部门的意见都采取中立的方式,甚至对于自己团队也是鼓励多于批评。这种状态或许在政府部门可能吃得开,但是在创业型公司,这点对大家都是伤害。所以,产品经理尽量不要当和事老,应该更多的质疑,质疑别人,质疑自己,且对事不对人。

业务规定自动匹配项目是一个失败的项目。这源于缺少质疑。业务部门希望以此来降低成本,以此来获得老板的青睐,所以他们十分强烈的希望推进这个项目。这是我接收过来非常棘手的一个,棘手的原因是我没有否定业务部门的想法,并且尽量说服自己以便展开这个项目的调研、设计以及列入开发。调研还算充分,但方向却偏了,只因为缺少中立。我是怀着想做成项目的心态去展开调研,所有的行动就是为了辅证这是个值得一做的项目。所以,在立项的时候,我得出的数据虽然还算圆满,但其中的几个环节却因为有意识的忽略而且考虑,因此,我和整个团队被质疑的体无完肤。更甚的是,参与项目的一个业务负责人临阵倒戈,站在了对立的一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老板就在旁边,谁都想在老板面前赢得更好的表现。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例子。不要相信业务团队提供的数据,也不要相信老板怎么说,更不要相信你内心虚无的虚荣心,一切都站在中立的角色,反复重新的审视整个环节,并获得可观的数据,以此作为基础得出最贴近中立的结论。很好,如果有了这个,产品经理们不会再出现急于去表现自己,最后弄得左右不是,大家都会很从容,面对任何质疑,都能侃侃而谈。

质疑老板是一个需要勇气和艺术的事情。虽然我们无法预料结果,但我们需要对此负责。我曾被老板忽悠过。他告诉他觉得这样做好。但当你真正按照他的想法实现时,成功了,还好说,失败了,那就直接一句:如果都需要他来决定,那还需要你来做什么?所以,保持中立客观,同时又亲自调研的好习惯,避免自己被人牵着鼻子走。

当然,有时质疑会给你带来两个结果:下课或者失宠。无论是哪个结果,或许都不是我们希望的。这时,我们需要更多的中立客观的数据来帮助我们说服老板,说服其他成员。据说腾讯的产品讨论会一直沿袭着‘吵架’的风格,甚至马化腾有时也会急得跑出去抽根烟再进来接着‘吵’。我以为这种文化是好的。每一次的产品评审会,如果没有质疑,那么你的产品极大可能是一个失败的,因为别人不关心它。

所以,在‘和事佬’事件之后,我喜欢上了质疑,凡事会多问为什么,不这样做行不行?问别人,也问自己。并且也要求团队所有成员都需要多一点质疑,少一点苟同。任何产品的上线,都需要经历自我质疑、内部质疑、客户质疑的阶段,如果你一来就把质疑丢给客户,那么可想而知,你将给你的客户带来多少的困惑,甚至伤害。

现在,我们来解答之前的问题:产品经理,是谋而后动,还是动而后思。

答案很简单,因为产品是磨出来的,因此,当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后,就应该立即行动,并在行动中不断修正,快速迭代,这样,一个好产品才会出现。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规划的产品是完美的。想法很好,但不现实。你就算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做好调研和设计,一切都符合用户的需求,可当你安排完开发上线,客户的需求或许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任何产品的最早规划,是简单粗暴的。

记不得是微信的第几个版本,但不会是后期的版本。它最深入人心的设计就是在语音聊天中只设计了一个按键。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苹果。大名鼎鼎的乔帮主,将苹果的按键简化到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

据说Uber的老板也强烈的希望只需一个按键,租车即来。这是简单的想法,同时也是伟大的想法。我们再一次提到了:简单——这一核心诉求。消费者不会过多的去思考你设计的玩意儿那些华丽的外表,以及眼花缭乱的功能,他们的要求就是简单,他们的内心旁白也只一句:不要让我使用起来的时候像一个傻瓜。

因此,摊开你的设计,开始做减法。减法不仅让你能快速的后期迭代,更能帮助你获得用户的青睐。比如:微博在博客基础上做了减法,所以大获成功。傻瓜相机做了减法,也大获成功。一款优秀的产品,应该是简单的,粗暴的。

出差的安排已经定下来。

这次的意义比较重大,我将与全国公司的股东们共同探讨现有公司的在线布局,虽然在这家公司中,我带领着团队已尝试了几个月的时间,但现在反思后,我却发现当时与大老板一起定的格调太高,根本没有完全融入到现有的业务中。对与错现在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公司应如何实现线上业务的发展?应如何往下走?应如何不再总是在概念圈里规划,使基本的业务尽快落地?这其中的问题,当时决策的情况,以及由此带来好的坏的影响,我都会在后面的行文慢慢的剖析。

今日读书的一点感悟:请重视你的信用背书,尤其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

年轻人的资本就是可以使劲的造,而不用担心家庭亲人孩子带来的压力!感悟如下:

当信用背书为零时,这可能发生在:

1、还未进入社会时;

2、进入社会不久;

3、进入社会很久却浑浑噩噩;

4、进入社会很久有了知名度,知名度为负;

可能自从人诞生下来开始,他的信用背书就已经开始了。很可惜,多数人或许和我一样,都不曾重视这个问题,导致多年过去,信用背书一直不高,甚至为零,为负值。不重视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无非几点:

1、从没有认真的重视过所做的每一个事情;

2、从没有踏实的做好每一件小事;

3、总是好吃懒做、好高骛远;

4、不明白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人生如何规划;

5、自负清高、总想着一飞冲天;

修正自己的背书数值比累积它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以及难度,都呈几何增长。这是坏消息,足以让多数人望而却步;好消息是:六十立志,为时不晚;可效仿吕蒙,然需横下决心,并踏实勤勉。

信用背书又决定着什么?

1、你的收入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2、你在某一范围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3、你的价值的体现;

4、成就人生的唯一通路;

成功或许衡量的标准不一,然信用背书的考核却只有一个途径:用你的过往证明你是个靠谱的人!希望从今而后,重视此问题,不管过往如何,从今天开始正视它,改变它。

最近的烦心事较多

主要来自于集团成立,板块合并与缩减,我不得不痛苦的砍掉7名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包含了研发、测试、运维以及APP开发。不过困难总归会过去,以下为最近处理这些事情的有点意思的感悟。

1、有名被裁掉的员工问我:X哥,你觉得你看到了希望了吗?
我的回答:说希望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任何事都是先做才会有希望,而不是先有希望而后才去做;套用帕尔哈提的一句话:我努力了,梦想就会来找我。

感悟:很多时候人的想法总比行动多,尤其是产品经理;多数情况下大家在想,都在等待,而不愿花时间花精力去先做着看看,这也是为何大凡成功的人总是行动力超强的主要原因。

2、有名5年的开发问我:X哥,做的东西都没有效果,还被指责,我们还要做吗?
我的回答:没有试做永远不知道对错;没有尝试的人是没有资格指责尝试的人;

感悟:指责别人总是容易的,自省自己总是艰难的。作为产品经理,因多发现自己的不足,多发掘他人的优点,动手了,你才有资格去评判。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DT整理自百度贴吧-产品经理吧  作者ID:ysq_ly,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相当的不错啊。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