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笔者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学习与总结,现就智能停车应用的发展模式做以简单地分析、思考,抛砖引玉。
精准数据是立足之本,模式之源
显然,与智能停车应用最相关的核心数据包含互为唇齿的两个方面,一是进入系统平台的停车场及停车位的精准数据(包含车辆进出的动态变化数据),二是使用智能停车应用的用户数量。
有了这两方面最核心的数据体系,智能停车的价值才能真正确立。事实上,每一条停车数据的价值=(单位时间用车成本 + 开车人时间成本) x 找车位的平均时间。按国内较低标准20元时薪的人工计算,如果百公里油耗10升(接近市区最低油耗),找车位花费10分钟,以此举例,那么单条停车信息价值几何?如果再批量化规模化呢?
羊毛出在谁身上
做个假设,国内众多城市重点停车场停车位精准数据已进入某智能停车应用后台系统,比如某段时期后,停车百事通应用覆盖了国内上百家存在停车难问题的城市,并且停车百事通的用户群体超过1000万的话。那么问题来了,就算停车百事通并不着急马上盈利的情况下,彼时,一定也会有各种“盈利模式、顶层设计、发展大计”自然而然地被动出现。
其实无非就是羊毛出在谁身上的问题。按照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规律,再考虑到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以及智能停车领域的行业特性,也不外乎几个选择。
第一,向用户收费,可以通过预订车位、提前锁定车位及用户之间的P2P车位交易、代客泊车等增值服务来实现。
第二,向停车场甚至物业收费,可以通过向品牌物业如高端商场定制开发反向寻车系统、帮助品牌商家向附近用户推送优惠信息等定制服务来现实。事实上,停车百事通目前已经帮助深圳茂业百货某门店实现了智能诱导反向寻车系统,不仅收获了该店高端客户的点赞好评,同时也在无形中提升了茂业的品牌形象。
第三,聚焦智能停车领域,成为城市停车解决方案核心供应商,助力交通管理部门梳理城市交通拥堵,有效缓解和解决停车难题。停车无小事,公益更大事——这一点的实现,除了自身过硬的核心技术和运维实力外,还得有着敏锐的公共政策嗅觉和较高的战略规划布局。
是否有可能成为入口级平台
移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APP,只要达到一定量级,哪怕十万用户规模,都至少可以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商业渠道,比如成为其他应用分发渠道,整合传播渠道。甚至,可能成为细分领域的平台型入口。
面向全国过亿汽车保有量的市场,围绕起码几千万量级规模的城市车主,不难发现,号称平台的应用貌似不少,然而,比如智能停车应用,是否有可能成为一个入口级平台?这可能取决于地图,因为智能停车应用不可能脱离于地图而单独存在。事实上,手机地图领域,百度、高德、腾讯等几大巨头俨然已成为真正的平台级入口。
那么问题来了,以智能交通的眼光来看,智能停车应用有无可能有无条件成为连接人与车、人与人、车与车、车与停车场、停车场与停车场、车与道路、道路与道路的一个超级入口级平台呢?
笔者认为,应该很有可能。
FROM tech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