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量预算,如何徒手获取精准的用户画像?

17 评论 25064 浏览 152 收藏 21 分钟

文章对用户画像的建立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希望通过此文,你能够对用户画像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你真的了解你的用户吗?

每次的产品需求评审,出现频次最多的词就是“用户”,大家似乎习惯了在解释产品设计时,站在了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但仅仅是在解释的时候。

每当你问他,为什么用户会这样子做的时候,大部分人是回答不出来的,要么是基于过往的常识,要么是基于一些很教条的规则来回答,更有一些会和你说,这是因为“我个人觉得”。

用户的研究和市场的观察,在前期都是比较乏味和耗时的,相比起出方案推进度这种强节奏感的工作,用户研究在没有成效之前,你是很难感知到效果。

这篇文章我将会介绍一种新的方法,在条件有限或者短时间内,能让你准确地刻画出产品的用户画像,深度地去了解你的用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这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为什么我会如此重视用户画像?

一、用户画像,是为了更好地模拟使用场景

不知道大家有没发现一个现象,逢年过节,大部分客户或者是一些拜访客送的礼物,都是中看不重用的, 而情人节母亲节这些并不算太大的节日,人们收到的礼物基本都会铭记于心,反而常常使用。

对前者来说,送礼的客户其实并不了解你,既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也不知道你需要什么,他送礼的目的大多数是从他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可能是需要和你保持长期联系而不失尴尬,送礼的价钱通常还比较好看。

但在后者,送礼的人大部分是和你朝夕相对的人,对你有过很深的了解,在属于你的节日里,希望给你最需要最喜欢的礼物,这个时候他会从你的角度出发,想想你需要什么或者喜欢什么。

可能这份礼物的价格不贵,但很有可能却是你现在最需要的东西,而之后你每天都会使用,不至于“借花献佛”地又转送给了别人。

在我们看来,如果把送的礼物比作产品,而收礼的人比作为受众用户,很明显前者对用户的理解是不足的,很容易过度浪费,也起不到真正维系感情的目的。

而后者由于对用户有过充分的了解,他的这份礼物很有可能“解决”到“受众用户”的问题,往往事半功倍。

这个例子如果映射到商业产品的竞争上,就能很好解释:为什么有些产品找到了成长性的市场,然后在前期大张旗鼓地宣传过后,后期却增长乏力,中道崩殂。

很多时候,这些产品的产品经理,是为了达到产品的目的又或者是自己的目的去设计和布局整个产品,而不是基于所服务用户的需求。

我们常常看到产品需求文档上面会写着产品目标:“Q3产品新用户需要增长25%”,然后下面紧接着就是一轮关于“分享传播”和“诱导注册”相关的需求评审。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注意了,产品的新用户增长,是你作为产品经理的一个季度OKR,是产品的目的,但并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

用户没有义务来帮你完成这个季度的考核目标,也不会基于你的产品目标,就会有更多的分享和注册行为。

真正的做法,应该是基于产品的目标,通过挖掘用户的真正需求,利用部分能解决用户需求的功能来完成本次的产品迭代。而这个时候,你需要对用户有充分的了解。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这个新的画像刻画方法:

用户画像=场景人性特征+人群分类+特殊动作

二、结合场景,找出相关人性的特征

在特定的场景下,总会有些人性的特征能较大程度地影响用户决策,这类特征我们称之为这个产品的场景人性特征。

举个例子,最近有个产品需要完成3-6线电商市场的拉新目标(先忽略具体数值性的指标),看看这个产品经理是怎么通过挖掘人性特征,来满足产品目标:

首先,他们发现了这群用户,空闲时间很多,但却没多余的钱来买不需要的东西,尽管一些东西很新奇很好玩。

有人给出这样的一套方法:

  • 每天打卡签到,有5毛钱可以领(对应用户有很多空闲时间)
  • 好友要买东西,帮忙分享砍砍价(能让用户接触到一些新商品)
  • 打卡领的钱,再加一点,可以加入团购尝个鲜(实现用小部分的钱来尝鲜)

这个方法其实包含了四个场景人性特征:

2.1 储蓄其实是反人性的

在这里,人是有好奇心的,这是人性的基本面。所以对于新奇好玩的东西,只要成本在他的可控范围内,他会有选择性地购买。

因为储蓄是反人性的,所有的储蓄其实是为了下次更好地买,没人会为了存钱而存钱。你会发现很多人经常月光,而有些人会很有节制,固定比例储蓄。

有节制是因为你知道月光过后,没有钱用的后果,你提前做好准备。这个时候你是被内心“警告”过的,所以你会变得节制。

假如某一天,公司宣布在你月光的那一天,无偿支付你当月基本花销,直至月底,这个时候,你就不会储蓄了,因为你有理由去消费,而且还没什么后果。

人是想消费的,但你需要给他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小成本尝鲜,这就是其中一个。

2.2 人会去追求确定性

这类用户相比其他用户的工作压力小,自然而然空闲时间多,这个时候打卡签到虽然只有五毛,但立刻就有钱拿,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这绝对就是值得做的事情。

对于确定性很强的东西,人是会产生依赖的(上一篇有解释),这个场景等于告诉了这部分用户,每天坚持签到就一定有钱拿,而且签到也就几秒钟的事情。

只要你没有比在几秒内赚到五毛更好的方法,你就会继续坚持签到,因为这个方法的确定性很强。而且是立刻到账,没有任何的等待和猜忌,也符合“即时性付出就要有即时性回报”的浮躁社会特征。

2.3 人总是对吃亏很敏感

假如一杯冰镇奶茶原本是4块钱,你拿4块钱全额去买一杯;和商铺赠送你4块,跟你说再加4块就可以换购一杯冰镇奶茶。

这两种情况下,你的心理预期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奶茶的价格还是没有变。

在你没有券的情况下,影响你决策的理由是想不想喝、有没有钱。而在你有券的情况下,影响你决策的理由首先就会变为:如果不买,就会亏了4块的优惠券。

每天打卡签到赚来的钱,不用那岂不是更亏?更何况这是我付出了劳动成果的。所以这个时候,只要加的钱不多,用户都会去“小成本尝鲜一下”。

在获利和亏损面前,人本能会对亏损比较敏感。

2.4 人总是理性地拒绝,感性地接受

不妨回想一下,每当你拒绝一件事情的时候,你都是很理性的,而大部分当你接受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是很感性的,而且多少带点信任,这也是销售法则里面的黄金定律。

你会跟我聊天,会看我写的文章,即使我们从未谋面,从一开始你就接受了我,你不知道我的文章能不能给你带来好处,但你感性地认为,至少看一下,不会有什么坏处。

就拿一线城市的人来说,由于工作强度和社会压力的原因,思考链条会更长,这部分人会更倾向于理性,因为在节奏快效率高的地方里做事,更讲究方法和规律,人会深陷在“流程”里。

这个时候,用户大部分会呈现出对新事物的“拒绝心理”。纵使会有接受新事物的时候,那也是深思熟虑过后的理性结果。

而在三四五线城市里,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相对没有这么大,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完成了当天的所有工作,这个时候人的心情会更倾向于去感知外部世界,就会趋向感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诗人和创作者需要去归隐,远离喧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减少“流程化”时间,扩充“感受”的空间。

所以感性,是会带来接受的,这也是为什么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不光是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是他们觉得每天去感受新事物,本来就是每天要做的事。

人会时时刻刻地想去寻找对自己有好处的东西,并充满好奇,这是一个感性接受的过程,更何况上面的这套方法,对于这个用户群体,具有极强的引导性。

你会发现,这几点都是人性的特征,貌似放在什么人群里都似乎能说得过去。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但其实,人性来来去去就只有那几种,人需要满足的需求数量并没有越来越多,只是能被满足的程度会变得越来越深而已。

而刚刚说的关于储蓄、逐利、吃亏敏感、感性接受这四种人性的特征,和购物这个场景的关联程度比较大,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对这些人性特征的拿捏,能较大地影响用户的底层决策,而这是刻画用户画像的基础。

基于这个小场景,在定义好人性特征后,再加上对用户行为的分析,结合实际的电商购买业务,你觉得它能做到什么样子?

大概两百亿的样子吧。

因为拼多多就是这样子做出来的,而且令人惊艳的还不止这些。

三、人群分类,划分用户的使用意愿

我会这样子去理解人群的分类,从行为学上去分析,在有效市场里,由于对市场认知和需求满足程度的不同,会存在这样的三类人,分别称为:明事理、有感觉、无所谓。

举个例子,我从一款理财产品的角度去剖析这三类人:

3.1 “明事理”用户

这部分用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往往目标性很强,计划性也很强,他们对整个经济环境和底层商业逻辑很清晰,能通过自身判断出什么理财产品是适合的,有自己的投资节奏。

对于理财产品,他们需要的只是搜索功能如果能搜到自己感到合适的理财产品,会自行购买,无需过多引导和推广,他只希望你能最大程度地协助他,让他越搜越快越搜越准。

3.2 “有感觉”用户

这部分用户大多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有模糊的认识,不能准确地描述出具体的需求,他们对理财以及经济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常识水平,只知道自己有理财的必要,却无从下手。

对于理财产品,他们需要的是推荐功能,通过产品的推荐频道,他们才能了解到市面上更多理财产品关于收益率,期限等指标的异同,从而来判断是否适合自己。

这类用户更希望你能起到引导和启蒙的作用,给予一些适合自身且各有优势理财产品的导购服务,他们只需要做个选择,就能够享受收益。

3.3 “无所谓”用户

这部分用户在这个场景几乎没有任何诉求,就是无聊和空闲时间多,理财对于他来说可做可不做,钱多钱少也就是花多花少的问题。他们的注意力都会被“有趣”、“新奇”和“逐利”这些标签的内容来瓜分。

对于理财产品,他们需要的更多是趣味性的功能,在参与活动、消费有趣内容的场景当中,做投资转化,例如奖品是送些抵扣券、体验金之类的,能很大程度地降低用户的投资门槛,鼓励他们去参与。

这三类用户在每个产品的有效市场里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

在前期我们有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把这类用户所占的市场比例尽可能细致地划分出来,这将涉及到后期整个产品的走向,到底是偏向做搜索类的高端定制,还是推荐类的拉新引导,这都是很大区别的。

就像对于使用百度的人来说,“明事理”用户可能会更多,而“无所谓”的用户基本很少,大部分的百度用户都是带着问题,直接去搜索的。

如果百度为了拉新花大精力去搞活动、做游戏,送体验次数,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四、特殊动作,挖掘产品的突破口

结合上面三种用户人群,在确定哪种人群的占比较大后,我们还需要挖掘出这部分人的特殊动作。

怎么说?继续引用这个理财产品,举个例子:

通过前期的分析,在理财产品里,“有感觉”类的用户是占大多数的,所以理财类的产品大多数是通过推荐不同收益的理财产品,供用户选择,引导用户完成投资,赚取手续费。

前面也有说到,这类用户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直觉类的需求,但需求模糊不清,需要多参考。

不妨想一下,为什么这部分人会有这种模糊不清的感觉?

他们对投资的流程很陌生,但身边的朋友和环境唤醒了他投资的欲望,人是逐利的,但同时人也是一个追求确定性的动物,当确定性不足的时候,就会感到模糊不清,犹豫不定。

一个合理的投资流程,首先会对整体投资环境有个清楚的认识,然后对投资标的产品非常了解,当中包括产品收益和风险的评估,最后结合自身情况,合理投资。

这是一个再合理不过的投资流程了,人人都能明白的道理,但就在这类用户中,几乎没有人这么做,因为前期的准备成本太高了,很少人会为了完成一次“合理”的投资,而把整个经济、金融相关学科重头学一遍。

用户在心底里希望的是:有个东西能替我把这些学了,然后告诉我哪个收益比较高、风险程度是怎样,然后我直接给钱就好了。

在合理的投资流程里,这是一个不合理的行为,因为它跳步了,我们称之为特殊动作。人都是懒的,产品帮用户跳步了,其实就是解决了这部分用户最核心的问题。

整个用户画像的核心,用户群的特征刻画,都会体现在这群用户的特殊动作里面。因为每个特殊动作都是带有最直接的诉求和画面感的。

无论是对于产品经理还是其他相关的运营人员,你都能一眼清晰地捕捉出用户的问题。

就像上一遍文章《理解市场的两个关键因素,让你的产品从零到一正向增长》里提到的,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其实也能通过这类人群的特殊动作来挖掘。

五、为什么传统的调研得不出这些结论

在传统的调研结论里面,你是很难抽离出数字层面去了解所谓的“用户行为”。

很多传统的大型公司里,通常会花大价钱大样本地去做用户调研,得出的用户画像也未必会显得很精准。

一是所有的调研都具有时效性,市场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了,想时刻紧跟用户的脚步也不太现实;二是很多人缺乏对数据的解读能力,只能读取数字表面的意思。

更何况很多初创产品和创业公司,前期并不会把大量的资金用来做市场调研,所以掌握一种能够“徒手”描绘市场用户画像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之前,我也是把用研部门或者自己外出奔波收集回来的用研数据加以分析,当接触的越多的时候就会发觉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的调研,不同产品不同市场之间大多结论相同。

这是因为很多调研的维度都是很标配和基础的,而且很多产品之间的用户大部分都是重叠用户。

例如美团外卖的用户其实很多也是滴滴打车的用户,如果还是从传统的调研手段出发,通过性别、年龄、工作、使用时长这些基本维度来汇总数据,到头来他们的画像基本是一样的。

但是用过的人都知道,这两个产品的用户画像真的区别很大。而一套准确的用户画像,不但能反映出这个市场的人群特征,还能反映出产品方向的切入点。

六、雅格布的结论

如何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刻画出市场中精准的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场景人性特征+人群分类+特殊动作

 

作者:雅格布,微信公众号:雅格布(ID:jacoblab)

本文由 @雅格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第二部分基本是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的内容,看来产品经理还得学习一下这两门学科啊

    来自广东 回复
  2. 说实话,你这文章的思路就很“反用户画像”(为了写而写),用户画像是从开始着手规划的时候就应想办法尽可能剔除主管的内容观点,这样刻画出来的画像才能尽可能真实、完整,而不会是定制化报表。

    来自上海 回复
  3. 而在你有券的情况下,影响你决策的理由首先就会变为:如果不买,就会亏了4块的优惠券。 这个分析非常厉害的~~~

    来自上海 回复
  4. 明事理,有感觉,无所谓,对应的用户分类就是大明,笨笨,小闲,没必要重新起名字

    来自广东 回复
    1. 一语道破,确实感觉这篇文章有梁宁女侠的影子

      来自广东 回复
  5. 请问有没有“人性特征”大全? ➡

    来自福建 回复
    1. 我有一些自己收集的,到时候分享给大家~

      来自广东 回复
    2. 😎 好嘞大神

      来自福建 回复
  6. 不错 不错

    来自北京 回复
  7. 文章非常好,看完很受益。

    回复
  8. “为什么传统的调研得不出这些结论”
    因为被调研的不是千千万万个你啊

    唯心主义 谬论

    来自浙江 回复
  9. 你好,请问“所以感性,是会带来接受的,这也是为什么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不光是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是他们觉得每天去感受新事物,本来就是每天要做的事”这句话有科学证明吗?
    我所见到的一些情况和该结论几乎是相反的,所正在接受的事务也只是一二线早已接受的。
    烦请解疑,谢谢。

    来自浙江 回复
    1. 最新的企鹅智库有关于这部分用户的调研和数据,这个调研方法是基于基础数据调研之上,抽取用户特点之用,文中有提及。关于人性的解读,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方法。

      来自广东 回复
  10. 不得不说。真的是谬论….

    来自江苏 回复
  11. 关于人性的方面讲的还挺好的,但是人群分类就不敢苟同了,感觉大部分产品的用户人群都是“有感觉”类的用户

    回复
    1. 嗯,可能是做“有感觉”类的产品更偏服务,服务的溢价相对较高,而做“明事理”类用户的产品,更多是个工具~

      来自广东 回复
    2. 没错,目前的市场环境是这么回事

      来自江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