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产品经理,到底有哪些优势?
忘记了是谁曾说过,人每走的一步都算数。此话用来概括本文主题“产品经理的经验有什么用?”亦是可以的。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我入行做产品已经有7年的时间,在公司里已不能被称之为“小王”。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很多公司招人的时候都会写上对年龄的要求,类似于90后优先考虑这样的字眼,因此也让我因为年龄有了一种危机感。
本来以为工作久了,经验多是一种优势,但是在产品经理这一行,好像经验多了,年龄大了,在某些公司的招聘中反而成为了一种劣势,身边朋友也不乏有跟我一样有此种焦虑的。这篇文章我就想帮那些大龄产品经理辩解一下,看看大龄产品经理到底有哪些优势。
1. 懂得更多的解决方案
富有经验的产品经理在行业内工作多年,做过的、了解的产品也比较多。有些产品即使自己没做过,也看过或听别人说过,对很多产品形态和逻辑规则有所了解,所以他们懂的更多的产品实现方案。
当要做一个新产品的时候,只要产品终端相同,面对需求,有经验的产品经理能更快速的想到该用何种产品形态。当产品遇到问题的时候也知道该使用哪种方案去解决。
有些功能是所有产品标配的,这样的话彼此间有互相借鉴性。即使产品类型不同,但有些功能也是通用的,例如登录、注册,基本各个产品都有。如果你之前做过类似的功能,在做新产品的时候就会有更熟悉的应用,即使有些许不同也能更快的上手。
2. 画原型、写文档效率更高
分享画原型、写文档的技能一直是产品经理圈内长久存在的话题,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触,工作时间久了以后,你画原型,写文档的效率自然会更高。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客观因素上讲有三因素,第一是熟能生巧,工作经验久,画过的原型,写过的文档多了,自然就更熟练;第二有些产品可能跟你之前做过的产品有些类似,把自己做过的东西再做一遍肯定会更快了;第三点要说的就是对工具的熟练使用了。
如果跟团队磨合久了,很多事情我们只看中结果对过程反而不那么在意。我们不再拘泥于形式,也不注重文档形式,重要的是把话说清楚,把事说明白即可。不过话说的容易,做起来到不一定。想要做到这一点,也还是有几个注意事项的:第一是重点内容不能遗漏,重点的产品需求说明不能缺失;第二是交付给技术人员的产出物要更具可读性,让别人更轻松的了解需求。
3. 对产品业务更熟悉
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就完全要依靠时间的积累了,很多产品经理可能连续几年都会做同一类产品,这样的话他们对这类产品的业务就会比别人更熟悉。例如一个做过金融类产品的产品经理,他们对于充值、支付、提现这些方面的业务逻辑就会更了解。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没什么,即使一个人不熟悉,但是经过一番调研后也会明白的。且不说有些信息是很难从调研中获得的,即使可调研也没法保证调研的结果就一定真实。况且调研还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这对某些公司来说是不愿接受的。
我们从调研中一般能明白正常的流程,假设一个流程从充值到支付完成,如果只是充值成功的话这个逻辑可能没什么。但要是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就难以料到了,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与一个差的产品经理的能力差别往往就体现在这方面。再拿APP版本兼容性来说,如果一个产品经理做了多年移动端产品,可能在他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每当做新功能的时候,他会很自然的考虑到旧版本跟新版本的兼容问题。但如果一个产品经理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就比较容易忽略这个问题。
一个人对业务比较熟悉,他在工作中会尽可能完善的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提前做好各种逻辑判断以及相应的反馈处理,这样就避免了产品上线后因异常遇到更大的麻烦。
4. 对产品模式了解的比较清楚
如果你跟一个从业多年的产品经理聊天或许会发现,即使他从未做过你所做的产品,但是只要你跟他聊上几句,他就能明白你说的是什么。跟这样的人交流,沟通过程中会觉得特别省事,你一说他就明白。
要做到这一点,背后也是有长时间积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对方平时对互联网比较关注,经常了解一些互联网资讯或者看一些相关书籍,对于互联网的一些商业模式,一些玩法都比较清楚;第二跟其工作关系肯定也是分不开的,不仅是自己工作的经验,也时常体验一下其它产品。看到的、使用的多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5. 对产品功能考虑的更长远
有时候我们在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为了能够尽快交差匆匆忙忙的把产品的功能做好了,做了一个临时方案,虽然很快,但是会留下很多隐患。临时抱佛脚,虽然一时交差了,但是却给后面的长期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有些事情甚至是无法弥补的。一个有经验的产品经理考虑问题的方面会比较多,更大程度上避免犯这种错误。
拿我最近遇到的案例来说,我们公司最近想做一个内容开放平台,目的是把我们的内容分发给不同的流量渠道。因为之前我们的内容只面向一个渠道,有些问题压根不存在,但是后续随着渠道数量的增多,很多问题就要考虑的更全面。当时负责这个事情的产品经理很快就找到了方案,让运营人员在内容上架的时候勾选渠道,已勾选的则意味着上架。当时来看这个方案的确可以满足需求,但是很快就遇到了更大的问题,后续如果内容在不同的平台定价不同、上架时间不同,这样的做法显然就不合适了。所以后来不得已又返工,开发了新的功能。
如果当时负责这个事情的产品经理能够考虑的更长远一些,最开始就采用一种为以后可持续,扩展性更好的方案,那么后续再有新需求基于之前的功能加即可,完全不需要再把之前的推倒,重新再来了。
要想对功能考虑的更长远,也是基于产品经理对业务的熟悉和积累的做同类产品的经验。有些是自己踩过的坑,再次遇到肯定要避免历史重演。
6. 对工作中的不确定性早有预估
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和其做产品的能力是对产品经理是否优秀的考量。除此之外,沟通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很重要,别小瞧这方面的能力,很多时候都关系到事情的成败。
我们列举一种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一件事情可能别人答应你交付工作成果的时间是周五,如果你严格按照这个时间点来执行的话,最后会发现项目没有完成。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一两个人不靠谱,一、两个环节延迟,就会造成多个环节延迟,项目完不成就是必然的结果。
有经验的产品经理会对项目周期有更准确的评估,把计划制定的更靠谱一些:
- 一是因为经验,之前做过类似的工作,对于技术的开发时间心理大概会有预估;
- 二是工作时间久了,接触的人多了,看人更准,对于合作同事的做事风格有一定了解。虽然别人跟你说的是一个样子,但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对于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前做好防范会更靠谱一些。
#专栏作家#
云瑞,微信公众号:马虎眼,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原片刻产品经理,6年产品人,走在内容社交产品路上,死磕产品设计,喜欢玩各种APP,玩桌球,打羽毛球,欢迎与大家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86年这次辞职已经找不到工作待业一个多月了。
同样是86的,今年加上疫情,待业快3月了,另外问下现在还是做产品吗
来吧,组个产品群吧,你现在找到工作了吗?
现在找到了吗?交流交流,同样是86年的
88年的也有危机
85年的产品表示已经有深深的危机感,感觉要转行了
大龄和能力貌似并不是正相关
有时候做事推板 说不定还没年轻人快
我的领导十几年了,和他聊天(不包含工作)就像在读一本书,新奇好玩
聊工作就像在上课,很多地方一不小心就学到了新知识新方法。
同感
作者说了很多,但都很主观。感觉这些因人而异。有些人会善于发现和用心总结可能2,3年也会达到这些能力。而面试的时候将作者说的这些拿上桌面,感觉论据不足。一直觉得干产品就得拿出成就的作品来。虽然也会失败,失败不仅一次,但这么多的失败,最后怎么也得让你有成功的作品吧,如果真如你所说的你从失败中吸取了经验。所以产品经理能力很软,很难口头描述证明,关键是拿出能证明自己能力的作品
“90后优先考虑”的字眼是因为搜的产品专员,如果搜产品总监,要求就会变成“5~10年产品经验”
有时候限制了突破创新和颠覆吧
突然感觉压力不是那么大了…哈哈哈
老铁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