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说】如何判断自己适合互联网行业?

0 评论 30986 浏览 8 收藏 11 分钟

导读:临近春招,很多同学在甄选职位投递简历时,会将目光聚集在互联网领域,部分同学由于没有专业技术背景,将眼光聚焦在了硬件条件相对不明确的产品岗位、运营岗位。抛开具体岗位先不谈,在这个系列的开头,我们先聊聊,你,究竟合不合适互联网。

踏进2015年3月,春天来了,又到了互联网公司校招实习生的季节,作为2015年还没毕业的应届生,北葑和天一一起,和你聊聊我们作为小鲜肉的新鲜经历,聊聊互联网,聊聊产品经理,也聊聊大家朝思暮想的OFFER问题。

王沁涵(北葑):2014春招进入阿里巴巴,后获得阿里巴巴产品经理、腾讯产品培训生Offer。

赵天一:2014春招进入腾讯,后获得腾讯产品培训生Offer。

@赵天一:

这一期的主题是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互联网行业。在最初的设想里,我写下了互联网行业的行业特点和从业特点。后来,我又想了很久,删去了原先的内容,总结出了一些互联网行业的核心要素让大家来自行判断。就在我几乎总结完了所有要素之后,忽然看到了知乎上的一个问题:人的一生中,有哪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反复思考?

排名最高的知友mu peng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愿意拿什么去交换?」

来自mu peng的答案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我想,什么是互联网行业希望的人这样的话题早已被千百次的谈及,我再次涉足也不过是老生常谈,所以我思量再三还是删掉了旧的内容。这一次,我就以他的答案为引子,用另外一种思路谈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互联网行业。

我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所以我一直推崇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文天祥曾在衣带赞中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在我理解的实用主义中,内心的安宁也是一种值的追求的「利」,至于改变世界的梦想、让世界变得美好的愿望都可以看成是一种「利」。

写了这么多看似跑题的内容,其实我希望的是借助我的思考引出一个问题:互联网行业的「利」是什么?而我们又愿意为这种「利」付出怎样的代价?

在我看来,成为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的「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收益高。这里我不列举官方的统计数据了,互联网从业人员的收入毫无疑问的走在了其他行业之前。精确到产品经理这一职位,收入虽然略低于工程师,但是依然可观。

2.职业包容性强。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来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样就意味着我们从小到大的知识与阅历都有机会在我们的工作中有所体现。如果你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实在很难找到一个比产品经理更适合你的工作。

3.职业附加收益高。对于一个成功的产品经理来说,优秀的产品就是他们最好的名片。这些优秀的作品代表了他们的光荣与梦想,随之而来的是他人的尊敬和感谢。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产品经理和艺术家倒是大有相似之处。

4.自带时代潮流增益BUFF。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信息革命,从更远的时间维度来看,信息革命会不断地继续下去,故而互联网行业永远都会是新兴行业。互联网行业也会有高潮和低谷,但是永远不可能衰败。

那么,为了这些「利」我们势必要付出一些代价。这些代价涉及到时间、健康、违背内心的行动等等,每个人可能为止付出的代价都是不同的,而且在我看来,很多代价,都是可以避免的。

比如健康,互联网公司从业人员处于的健康问题一直被不断提及,然而事实上,脊椎等体态问题都能通过锻炼来预防。反倒是对于个体,可能存在无法妥协的代价,恐怕这才是大家面临选择时最大的障碍吧。

@北葑:

之前写了很多关于做产品经理的好处,结果看完天一的回答后,感觉我还是聊聊互联网行业的问题以及一些职能和定位,供大家参考。

1.互联网行业不可能永远是“新兴产业”,资本的泡沫总有退去的一天。由于2014年资本的追逐,2014-2015年度的招聘显得非常火热,我相信这个趋势到2016年仍会保持,但在中国整体经济步入调整期的同时,会不会重现2012年的寒流,甚至比2012年更萎靡的行情,我不得而知。希望进入这个行业的同学也需要注意到这个问题,尤其是进入了中小规模互联网公司的同学,更是要留意资本市场对行业的影响。

2.互联网“尚无成型知识体系”以及“明确的业内评判标准”,相信在潮水退去的那天,将会看到谁在裸泳。互联网的知识体系还处于建立过程中,而且目前更新的速度还非常快。90后年轻人目前而言很容易赶上这个知识更新的步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上时代的进步,这个需要应聘的同学在选择产品这个岗位之前想清楚。对比一些传统的职位,产品岗的知识变动受技术、市场等影响非常大,已有的知识体系分分钟需要打破重建,例如“PC的设计思维”和“移动互联网的设计思维”,在很多问题上的解决观点或许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一股冲劲而没有系统的建立自己的知识代谢体系,是没有办法在这个行业走远的。

这里,顺便扯下一些传统行业的好处,许多传统行业,是有明确的培养路径的,同时具有一些明确的里程碑考核。目标明确且有足够的借鉴教材案例,如果不善于自己制定成长目标,不建议选择互联网行业。

3.青春饭问题。和很多行业一样,刚毕业的应届生是发展最有潜力的几年,也是最容易被定性的几年。但由于缺乏确定稳定的上升通道(鲜明对比的可以看下公务员),头几年玩命拼成果是互联网人普遍的常态。一旦进入30岁,成就会直接决定个人资源,进而直接局限到个人的发展。所以,初期的投入对于互联网人非常的重要,往往这个时候健康、家庭等问题就难以特别好的权衡。当然,随着行业的进步,相信这个问题会逐步的有所改善。

关于职能及定位,在广泛的互联网公司招聘上,主要分技术类和非技术类两大种。其中,设计师和工程师由于能够有较高的入行门槛及较好的评判标准,应聘问题上争议不是很大。但以运营和产品为代表的非技术类招聘中,大家是比较有疑惑的,不知道如何选择。

我认为,从职能上讲,产品的职能主要是“发现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而运营则是侧重“运用已有的工具,高效的解决问题”。从性格上,善于构筑解决方案的同学建议选择产品经理,而执行力更强,做事目标性更强的同学则建议投递运营的岗位。从应聘的角度来讲,没有过产品设计经历、产品运营经理的同学不建议投递BAT产品经理的岗位,难度非常大。而更普遍的学生干部经验、社团活动经验、兼职创业经验等,则能够有效提高投递运营岗位的中标概率。

好了,今天先聊到这里。

如果你对赵天一以及他未来可能产生的内容感兴趣,可以关注他的知乎专栏:http://zhuanlan.zhihu.com/pmzixishi

如果你对王沁涵以及他未来可能产生的内容感兴趣,可以关注他的微信公众账号:qinhan_wang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文章,作者: @北葑,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