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主动的产品经理:不围观,行动+思考

1 评论 16547 浏览 11 收藏 13 分钟

关于产品经理“沟通”这个主题,相信已经有很多前辈,总结过不少经验,绝对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我自己,做产品经理的这些年,在工作的沟通中,弯路没少走,也曾多次尝试去定义这个岗位“沟通”的概念,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没找到谱,尤其是新做产品经理那时。

直到现在,开始有朋友问我,一个新的产品经理,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沟通?我阶段性回顾了一下在腾讯工作的这2年,身边同事及领导们的沟通习惯、为人处事方式,慢慢有了自己对产品经理“沟通”的理解:做个主动的产品经理:不围观,要思考,还要立刻行动。

PS. 下文中“产品经理”一词,均使用英文短语“PM”代替。另外,文章仅代表个人经验和观点,愿意接受各位前辈指导。

关于围观

以前在某知名央企待过4年多,虽是南方企业,相比北方一些企业而言,沟通和执行已经好了N多倍,但我在做PM过程中,多少还是能体会到一些“围观”的感受(此感受来自个人经历及朋友们的描述总结)。再加上这段时间看到一些小伙伴在PM沟通中的一些疑惑,所以我就很“自我”的定义了一下在PM沟通中所谓的“围观”。当然,这里不说“围观”这个词的正统概念,而是把它引申到PM沟通中的一些现象。

实地围观,我称之“人身围观”

实地围观,我解释为:PM在工作过程中,无论是对用研、交互、设计、开发、测试还是运营,在需求的形成、执行过程中的会议或者讨论,不积极,打酱油,手插裤兜里,站在旁边观看。也就是人在现场心不在。所以也称之为人身围观。这一点,尤其是在开发环节发起需求或fix bug的时候,更为明显。

例如有一次,我们业务的支付逻辑要调整,由开发gg发起讨论,我就晃悠的去参加了。开发抛出问题,并提出要使用“调整支付逻辑“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我都是在“实地围观”,并未思考,也并未参与探讨。接下来在跟进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就感觉非常吃力,心里各种堵,总觉得开会的时候,别人没有给我说清楚。

还有一次,我发现自己负责的业务在手机QQ浏览器上的购买流程,跳转支付报错。所以提给开发gg修改,提完就抛到脑后了,也没去仔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也没有用多个手机验证。接下来就是:过了3个工作日,问题仍未解决,我心理就开始抱怨了,开发gg真不给力,还没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在自己的不爽中,问题就搁置了。

以上我举出的“实地围观“的例子,感悟是:

一方面可能会让自己花更多时间精力去弥补;另一方面,发现的问题也得不到迅速的解决;自己单方面的认为,自己抛出去的问题,对方就应该给自己说明清楚,或者迅速处理。

远程围观,我称之“电子围观”

在任何一家公司工作,都有这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跨部门沟通和跨地域、跨办公室沟通。尤其是大型企业。因此就出现了我对“围观“的第二个定义,我解释为:在跨办公区、跨地域沟通时,通过腾讯RTX、QQ、微信、邮箱、短信、电话等渠道,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者需要各环节执行的事务抛出去之后,就开始坐等了。所以也叫“电子围观”。

这里我想举的例子,是以前所在的公司,业务和技术部门不在同一栋楼,因此一般的业务需求,基本是策划完成提交给技术部门之后,就开始坐等了。可以说是,需求提交开发后,在发布的当天,业务才知道做出来的是什么东西。

所以这种远程的围观比实地围观更可怕。缺乏沟通,会导致执行需求的一方,挖空心思的想着去如何实现需求,而提交需求的一方,甚至不能确定届时上线的东西,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最终大家都在相互猜疑和催赶中,不欢而散了。(这也是自己以前PM工作中,做的最不足的一点,此处应该检讨自己)

关于思考

看到上一部分我提到的“两个围观”,其实前辈们都已经很清楚,这些是greenhand常犯的问题。所以我自己也感悟到,在PM策划、需求跟进及沟通过程中,是需要动脑子思考的。不止是“人到了”或者是“东西发过去了”就行,需要用心的沟通探讨,分析问题现象,以便找原因,找解决方案。任何一个相关的项目,无论是开发前(包括从用研到策划的过程)、开发中还是开发后,都要如此。

接着上面举的3个例子说。

1、第一个例子,后来项目虽然按时完成了,但是我花了2倍的时间精力和沟通成本,频繁的骚扰开发gg和相关同事,才勉强疏理清楚逻辑。后期测试验证过程中,也费了不少工夫。

2、第二个例子,是按照如下流程跟进处理:

看现象:尝试多款手机及浏览器版本。发现只有手机QQ浏览器出现此问题,其他浏览器是OK的。集合前后台开发,分析代码、前后台交互及日志,对比手机QQ浏览器与其他浏览器的交互、日志有何不同。

梳逻辑:发现在QQ浏览器情况下,后台有一个cgi被调用了2次,且有一次调用成功,另一次失败。在这个现象基础上,开始寻找原因:查看手机QQ浏览器本身的产品特征,分析后台调用2次cgi的区别。最后发现,其中有一次成功的调用是我们业务侧的服务器调用,而另外一次失败的调用,是手机QQ浏览器侧服务器的调用。

探本质:QQ浏览器侧使用了“云加速”的功能,也就是,在相同请求情况下,浏览器帮用户做了缓存,并在下次用户访问相同请求时,由浏览器代用户发送请求,以达到“加速”功能。因为有时候用户网络较慢,这种云加速,就不要用户手机端再发送请求了。

找解决:限定了我们后台cgi的调用:第一次调用成功后,后面不允许再重复调用。这就完全解决了问题,与此同时,解决了所有包含“云加速”功能浏览器,加速导致业务不能预定的问题。

3、第三个例子,考虑了公司特点、自己的性格及能力之后,采取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难分难舍的踏上了现在这段新的征程。

关于行动

上文说了那么多,最终也是想引出这第三点感悟,就是万事请主动,用行动代替“坐等”。

不要担心同事们忙,在自己需要别人协助的情况下,一定要积极主动。即使对方不回复,但也要迈开这第一步。

大家也看到了,在上文提到的3个例子中,其实就是我个人开始“行动”之后,才有了后来的进展。这里我的2点看法就是:

多种形式的沟通

现在社会的进步,提供给我们多种多样的沟通渠道,各种沟通渠道操作也很方便,因此建议不局限于单个或者部分沟通形式,例如:如只用腾讯RTX和邮件,不用电话和当面沟通。

大致梳理一下,我们现有的沟通形式包含:

即时通讯类:RTX、QQ、微信、飞信、易信、来往等;

电话类:手机短信、手机电话、固话、微信电话本等;

邮件类:邮件、微博私信、博客留言、朋友圈留言等;

当面沟通类:一对一讨论、多人讨论、会议等;

这些渠道的沟通,单独用起来各有利弊,但是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多管齐下。

例如,有个朋友向我抱怨,为什么给某某发了很紧急的微信,TA确一直不回复我。我直接反问:你都能等那么久,那事儿能算是急事儿吗?

其实是想说,在对方不回复微信的情况下,如果事情紧急,就应该打电话,或者直接找到对方的座位,当面一对一的讨论。再不行还可以发大招—找领导!

还有朋友抱怨说,工作上的沟通,很多时候都没有回应,无论自己态度多谦卑。我说:无论多小的问题,如果对方不回应,你却还能一直等着,那就是不急嘛,不然腾讯RTX、QQ、微信、电话、邮件、朋友圈、短信、电话、直接当面找他、开会、找领导,有好多方法可以用。

个人认为谦卑的沟通只是敲门砖,个人也一直很谦卑的去沟通。但是,门敲开了,要怎么和里面的人沟通,需要更进一步的思考的,大家都是为了做好工作,并不是故意在给彼此找茬。找找共同的利益,换位思考思考等等。每个同事都有自己的事情,即使是他应该帮你做,那也不应该抱怨,说声谢谢是一定要的。积极主动,勇往直前!

我是想说明,多种沟通渠道合理使用,一定会让沟通更有效。这里其实也是在强调,一定要积极主动,要让自己行动起来,走出去,不能只是像前文说的“围观”。

自己的心态

这里想引用我的一个偶像的一句话:莫抱怨,抱怨是激情最大的杀手。个人做PM近6年来的感触也是,无论环境好坏、工作多少、薪酬高低,都是保持一种乐观、谦卑的心态。

工作中的沟通,难免会遇到各种文化、性格的同事,保持稳定的心态和端正的态度,才能更高效的沟通,才能让自己在纷繁芜杂的工作事务中游刃有余、脱颖而出。

#专栏作家#

陈勃,微信公众号:哈勃笔迹(habobiji),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从业6年,腾讯产品经理。对于互联网与航空的结合、互联网产品有较深入的了解且持续关注中。爱好音乐与文学,文艺青年一枚。

转载请保留上述作者信息并附带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写的不错,谢谢 学习了。 但你的名字是亮点 哈哈哈哈哈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