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需求时,建议看下古诗词的场景

12 评论 10156 浏览 48 收藏 10 分钟

古诗词因为有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消失的应用场景所以绵延至今,好的产品也需要合适不变的应用场景才能存活、延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里寒江雪,孤舟蓑笠翁。

这些古诗词,相信各位都耳熟能详、烂熟于心了吧?

从小就被老师、父母或利诱或威逼的倒背如流,甚至依靠于此,让自己成了父母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之技。

可至于这诗词到底好在哪儿?有什么用?

或者根本不知道,又或者从来就没在乎过。

反正我是如此。

太简单的东西,我一般均不会太在意;太熟悉的东西,我更不会去仔细观察,甚至洞察个中意义。

直到做产品一段时间,随着“场景”一词越来越多的出现的我的工作中、生活里,再回头去读、去看、去细细品尝,方才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于是就有了此文。

好了,进入今日正题,文章共分三个部分:

  1. 什么是场景?
  2. 场景与古诗词的“藕断丝连”?
  3. 场景对产品工作有何用?

一、什么是场景?

百度百科对场景的定义是:

场景,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泛指情景。

而我更喜欢梁宁老师给其下的一个定义:

场景=场+景。

场是空间和时间的概念,一个场就是时间+空间,用户可以在这个空间去停留、消费。

而景是情景和互动,就是用户在某个时间停留在某个空间内,要有情景和互动,可以触发其情绪,并裹挟用户的意见。

这就是场景。

从中我们提取出一个场景的模型:

场景=3个核心因素(用户、时间、空间)+1个关键节点(情绪触发)+1个结果(互动/行动)

举个例子,比如中午跟同事一起去吃饭,正在犹豫吃什么之时,路过一家快餐店(用户、时间、空间齐备),有人提议“要不咱们就吃这家吧”(情绪触发),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就走进了快餐店(行动)。

快餐店就是一个典型的吃饭场景。

二、场景与古诗词的“藕断丝连”

几天前,恰逢中秋节前后的某晚上10点多钟,我站在窗户前,关了灯,准备入睡。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撒到地上,顺带三两树影婆娑。

此情此景,我脱口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是故乡。”

离开场景谈需求就是耍流氓

这里我们就拿李白的《静夜思》做例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有月光洒下来,就像地上披上了一层霜一样;抬头看看天上的明月,不由暗自心伤,想起了自己身处异地他乡,此时是无比的想念故乡。

我们来看看这个场景,作者是如何描述的:

上半句描述作者所处的整个场景:人即作者本人,时间是晚上,空间是有窗户的床前(一说是院子里的井口边);下半句则描述由景所触发的人物情感—思乡情,即由夜深人静、明月高悬所触发。

假如没有上半句的场景铺垫,也就不会有下半句的情绪触发。

所以,离开场景谈需求就是耍流氓。

一首好诗词就是一个好产品

如果把诗人/词人比作产品经理,那其一首一首的诗词,就像他们的产品。

诗词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其所描述的场景是否可以穿越千年的时空依然存在?

如果可以,则其将会成为一个好“产品”。存在的时空越长越广,其“产品”则越有价值,类同于现如今的“网络效应”。

好比《静夜思》、《锄禾》等诗词,距今已过去上千年,却依然为我们所熟悉、使用,究其根本就是其所写之场景,我们现在依然经常碰见;其所触发的情感,我们如今依然不变。

那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一款好产品一定是找到了一个好场景;且场景的普适性越广,则产品价值会越高。场景越接近于事物的本质,则越不容易被时间所淘汰。

因此,当你面对没有需求时,或不知道需求是否要做时,或不知道哪个需求更重要时。

你可以试着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此需求的场景是否存在?
  2. 此需求所描述的场景是否具有普适性,还是特例场景?
  3. 此需求所描述的场景是否接近事物的本质?

三、场景对产品工作有何用?

产品工作中,你是否碰到类似这样的需求:

  • 我们直播课的聊天中,是否可以支持发送图片、视频、文件?
  • 我们为什么不做xxx功能,xx产品都做了?
  • 可以给我们做一个删除xx的功能吗?
  • 我们为什么不做学生的Mac版,但却费时费力的给教师做?

在那个当下,我们可能会觉得业务提的需求太无脑,直接与其“开撕”;或者我们苦口婆心的给业务解释说,“balabalabala,所以我们不做”,业务方再“balabalabala,所以我们需要用”,开启了与业务方的一番唇枪舌剑。最终无果,只能下次继续讨论。

再或者我们忍气吞声说“回去考虑一下”,刚回来就忘了,或者故意“忘了”,几天后又被业务方追问结果。

但是,如果你懂得利用场景“三步曲”的话,相信可以事半功倍。

第一步:通过场景式提问,找到需求的落脚点。

比如:

“学生在什么场景下会需要发送图片、视频、文件?”

“我们在什么场景下会需要xx功能?”

“删除功能会使用在什么场景下?”等等。

第二步:利用假设场景,让业务融入到现实中,剔除想当然的需求。

比如:

“假如您是学生,正在上直播课,您会怎么用图片/视频/文件聊天或提问呢?且您期待得到什么样的反馈?”

“假如您是老师,正在上直播课,看到某同学发了一个文件,您会怎么处理?同时,其他同学又会有怎么样的心理?”

第三步:根据场景的出现频次,拒绝合理,但频次、优先级均不高的需求。

比如:

“好,我理解你意思,但这样的场景会出现多少次呢?比如1000堂课中,会出现多少次这种场景。”

写在最后

特别说明:由于本人目前主要集中在教育行业,所以例子更多偏向于这部分,如有不易于理解之处,欢迎留言多多交流。

使用说明:场景固然重要,但还需有产品来衬托它;理论再精彩绝伦,但更需实践来巩固它。与您共勉之~

最后的最后:送给我自己一句话,也送给认真阅读的您: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专栏作家#

邢小作,微信公众号:邢小作之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枚在线教育的产品,关注互联网教育,喜欢研究用户心理。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首先标题就把我吸引进来了,内容相对比较空洞,不过还是言之有理。向你学习。

    来自重庆 回复
  2. 我(用户)于10月17号下午三点(时间)在办公室(空间)阅读这篇文章(情绪触发)并发表了评论(行动):这文章真特么水!

    来自浙江 回复
    1. 我(用户)于10月17号下午16:55(时间)在办公室(空间)阅读您的回复(情绪触发)并回复了您的评论(行动):说的真的好

      来自北京 回复
  3. 既然引用了梁宁老师的场景那一节,为何不把其他的也柔和进来?说实话有点忽悠了。

    来自福建 回复
    1. 1、我觉得引用其定义即可,没必要全部揉进来;2、求解:不揉进来与忽悠之间的关联是?

      来自北京 回复
    2. 因为做产品就考虑用户场景是不够的,所以觉得文章不够全面,却会误导人做产品用户场景是主要核心,其实产品的其他点也很关键,仅此而已。

      来自福建 回复
    3. 针对您说的不够全面我接受,但我不认同用户场景不是产品核心。如果做产品需求时,不考虑用户场景,一是容易根据想当然的需求就去想流程、交互等,陷入细节,忽略了产品的落地;二是产品设计容易流程缺失。

      来自北京 回复
    4. 明白,谢谢,相互促进成长。

      来自福建 回复
  4. 引用古诗的第二首的第一句,应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

    来自北京 回复
    1. 我言秋日胜春朝,哈哈

      来自北京 回复
  5. 头重脚轻,虎头蛇尾,作者你真会扯,骗流量的吧 👿

    来自山东 回复
    1. 您说的对,捕获免费流量一枚~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