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感》读书笔记

0 评论 20597 浏览 13 收藏 9 分钟

之前一直对小米抱着或多或少的偏见,导致迟迟没有去读这本书,读完才发现确实是自己浅陋无知了。

整本书核心其实就是小米的“三三法则”:

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三战略与三战术又通常是彼此关联,互为因果。例如:只有做到极致的爆品,才会受到用户追捧,成为粉丝。在扁平化互联网时代,消除中心,企业和粉丝一起发声,达到最大效果,这就是自媒体。而这其中,如何打造爆品、如何吸引粉丝?当然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好的互动方式,让用户一起参与进来,一起来设计产品,一起推动产品的口碑推广。所以三三法则更多的是相辅相成,战略是核心,战术是方式,以此成就了现在的小米。

根据书本结构,分以下几点:

1、产品篇:

组建团队时,秉持团队第一、产品第二心态,寻找最优秀的人组建核心团队。设计好开放节点,让用户一起参与进来设计产品,团队按功能模块打散,每个小团队长期负责某一模块,并充分授权。在这种前提下,让团队所有人去跟用户长时间接触,快速迭代、试错。产品开发前后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让用户参与进来,做的好与坏,自然有用户来评价,以用户评价来激励产品团队所有人。

在用户参与进来的情况下,优先处理用户最紧急的需求,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用户群体。做好用户体验,好的用户体验标准是:为谁设计、好用、好看。即要清楚用户群体是哪些?好用第一,在好用的前提下,再追求界面好看,把产品细节做到极致。关于极致,可以参考小米对包装盒的设计。

2、品牌篇:

首先在产品定位上,小米手机是开辟了一个新的分类,即互联网手机,跟传统的手机区分了开来。

然后又跟其他上市时大肆宣传的企业不一样,小米选择了口碑渗透,即先做用户的忠诚度,等积攒了大批粉丝后,再去做知名度(现在信息传播太低,口碑传播会形成巨大的势能,而且小米是3C产品,发烧友极容易成为意见领袖)。在打造粉丝群体时,开放参与节点,让粉丝们参与进来,企业在其中只是因势利导,不去设计,让粉丝们自己去决定适合群体的行为方式。

品牌创立之初,为便于日后的传播,名字、标志和域名应该进行最佳的优化,好的品牌宣言和愿景简单纯粹,最能表达自己愿望,最好是从自己真切的痛点出发得到的。在传播素材的选择上,基于产品本质卖点和如何传播卖点的素材是最应该重视的。产品的口碑推广中,积极去挖掘爆破点,例如:小米让两胖子诙谐搞笑的站在包装盒上,引发粉丝们的恶搞和传播;小米路由器的木盒包装及用户自己组装,给用户极大地成就感,以此引发的传播。

广告方面,以互联网思维做广告。先想清楚是拍给谁看的,然后基于拍出的广告做二次传播,让所有粉丝都参与进来。在广告投放选择上,则是不做则以,要做必须是集中火力直接做透。

跟其他渠道合作推广时,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品牌势能,势能足够,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品牌势能的基础是好产品,即好的产品是1,各种营销则是1后面的0,产品不行,营销做得再好也很难推动。

在公关方面,抓住主流舆论即可,一般7成的正面信息,3成的负面信息是正常状态。不过也需要对负面信息采取警戒态度,及时了解背后的因素,区别对待,比如是对竞争对手的抹黑,则应强势反击;如果是用户遇到问题,则应该尽快联系用户并解决。

根据三三法则,小米的品牌推广,是用自媒体战略。首先是员工成为粉丝,或者是让部分粉丝成为员工,让粉丝们充分参与进来,在粉丝中传播。同时带动粉丝一起产生内容,进行二次编辑后,进行二次更大的传播。

3、服务篇:

从观念上改变对服务的理解,彻底重视服务部门,对服务加大投入,给客服部门放权并给予足够的尊重,同时改善员工环境,让环境来影响员工状态。改变传统的让用户来找我们的做法,做到用户到哪,我们就到哪。比如用户大多在微信,则可以把服务渠道设置在微信上。

快是服务的根本,所有环节都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其中小米的服务体系建设系统–点滴系统值得学习,点滴系统是所有一线服务人员都可以提建议,提的建议所有服务人员都可以看到,由评审中心三个人通过,就可以在所有人员中推行,提建议的人也可以得到奖励。点滴系统其实是员工建设中的参与感,让每一个基层人员都参与进来,极大地提高了积极性和效率。

4、设计篇:

在设计的时候,只考虑一个场景,抓最本质的一点,不要误把噱头当成是卖点,不讲空话。这其中,卖点就是指用户愿意为其掏钱的那点,而噱头只是抓客户眼球的点。

其次,设计要带有温度情感,要实现这点,可以从以下两点找:1、产品定义本身;2、善用生活场景/节日文化。

设计要留白,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在粉丝效应的产品中,留白的设计有极大地空间让粉丝们参与进来。比如小米发布新品,只发一部分产品截图,引发粉丝好奇进而恶搞(小米豆浆机来缘)。

设计好之后,现场检验是唯一的检验方式。作者提出了一套方法论,即:在哪?对谁说?说什么和如何说?

在这个注意力分散的时代,一图胜千言,尽量用图片,少用文字。

5、阿黎笔记:

未来的主流文化都是从现在的亚文化中演变过来的,关注亚文化,最好能直接参与进去。

未来的趋势一定是科技生活化,即所有一切都回归生活,消费者更追求内心。作者的标题很好:科技要有慰藉人心的力量。

未来趋势:爆扁爽,做爆品、企业层级扁平化、让员工们爽!

本文为作者@李渡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附带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