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社交泥沼?
没干货,不用求种子了。
我对社交功能一向有两个基本认识:只做社交带不动,不做社交没未来。于是社交就成了我在做任何产品时都不得不接触的内容。命名的原因是最近我研究的大量产品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陷入社交泥沼,此文算是解决方案的其中一种思路。
本文烂尾无结论,预计又是一篇沉底文章,写出来分享,是想得到一点智慧的反馈。
我们讨论的是陌生人社交
社交关系
假设A是我们的目标用户
这是一群目标用户
这群人有一些牛逼的属性,给他们一个“+”,然后我们在这群人中引入评价体系(赞、评价等)
用户开始给那些有“+”们评价
A+们慢慢被评价升级成了B
然后用户结构变成了这样
A是普通用户,B是明星用户,他们有了“阶级”。
公式
一个产品中,A维护产品,B生产内容与价值
以下是三种交互关系
A对B的社交
如果一个产品的主要互动是A对B的评价,那么我称它为A对B的社交关系。
它会有以下现象:
- 内容质量高
- A与B之间的层级差别大
- A与A之间的交互少,A找不到存在感
- A流失大
A与B的社交
为了解决前一个社交关系存在的问题,这个时候有些PM会开始着眼于让A与B互动起来,让B反作用于A
初衷是让A找到存在感,AB之间有交互,建立有往来的社交关系。
它会有一下现象:
- 部分B由于被拉低了阶级,流失
- 部分B为了得到某种利益迎合A的口味,内容质量降低。
- A活跃且内容质低量大
完整社交
完整的社交关系没有前两种社交关系的漏洞,即保留A对B的评价,又让A与A,A与B之间互动。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社交关系诸如论坛贴吧等由于本身的特色来源于一系列的巧合与时间的积累,并且及容易被替代。
关系份量
前文提到这篇文章讨论的是陌生人的社交
这是天然的关系
这是真实关系和虚拟关系的区别。
在网络环境中,熟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弱,而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强。
我们想加重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的份量,方式绝不是让陌生人成为熟人,而是让陌生人之间形成强交互。
为了让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加强,PM们有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圈子、小组。用某个共同点联接陌生人,或许可以让他们加强关系,但是……
真实的情况是,当一群陌生人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你只能记住那些开口的人,不开口的人就在成员眼中永远隐藏了,而他们进入这个群组,代表了他们其实有极大的潜力为产品提供内容。
加强交互的方法
- 更加频繁的遇见
- 延长成为熟人的时间,或者从根本上建立用户不愿意成为熟人的关系网
- 提高用户之间的沟通质量
前两项写的比较直白了,大家一起来思考下如何提高沟通质量吧。
作业:
我们需要一些想象力,去想象当你和不太熟悉的人谈论的时候,什么样的场景会达到高质量的沟通效果?
在什么样的讨论环境中,你会保持紧张的状态?
什么样的谈话内容,会让你愿意聊上几个小时?
无数的交流场景就在身边,把这些环境列出来,针对自己的产品去设计一个沟通场景。
你可以把想法写在评论区,我们一起聊聊。
(别瞪我,我说过是烂尾的,标题是在问你们)
#专栏作家#
GaraC,知乎账号:GaraChenV,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长研究用户体验,虐待各种形式的键盘。关注教育、学习、LBS等相关领域产品。专业鉴定各种书籍。爱好:收集各种乐谱和书。
转载请保留上述作者信息并附带本文链接
1、社群环境里讨论某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时,会感到紧张;
2、能勾起长时间交流的谈话内容首先应该是双方都感兴趣的,同时沟通双方对谈话内容持不同观点,没有对错,没有对立,只是对内容进行不同角度的补充。
分析社交有些道理,但是没有具体的干货,比如如何延长成为熟人的时间
必须是一个话题连接起来的两个内容,我和对方各掌握一方内容,比如探讨一个问题,他会告诉我从某个角度来讲是什么意思,而我会告诉他如果从我的角度来看,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沟通才能够持续;
貌似心理学上对人第一印象的判断大致就几秒钟(具体我也不确定,仅探讨),如果限时沟通来判断是否互相接纳,会有紧迫感,也会刻意表现自己好的方面(给自己的照片和品性都P图),但是我不会从内心深处渴望与带给我紧迫感的人聊天,颜值、是否做作会影响是否愿意沟通。
如果是和陌生人聊天的话,会在以下几个情况下和他进行深入的沟通:1、和他聊天能够快速弥补我对某一方面知识的迫切渴求。2、通过我和他的沟通,提供给他我比较了解的知识,提升自我价值的认可度。3、对方颜值高我会愿意和他沟通,额。。。。。。。
至于当我觉得对方逼格比我高时,我和他聊天会比较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