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到产品:有道云笔记VS印象笔记

5 评论 18760 浏览 128 收藏 15 分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信息,然而我们记忆的容量明显是有限的,为了能够留住有价值的信息,很多人都有记笔记的习惯。传统的方式是采用笔和纸来记录,但是这种方式已经很明显跟不上互联网时代,跟不上我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而且查阅起来也不方便。

所以市面上出现了各种云笔记软件,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笔记类应用大大扩展了其用途,有了更多的使用场景。现在市面上笔记受欢迎的有印象笔记和有道云笔记,强大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在多种场合记笔记,而且这两款产品除了有笔记功能外,还有协作办公的功能,为了突出重点,本文仅对笔记功能做一些简单分析。

用户分析

用户人群

使用笔记类应用的人大多是高知用户,他们追求效率,对知识信息有着较强的管理意识,通常用笔记管理自己学习生活上的知识以及在工作中帮助自己更好处理工作上的事务。

用户需求

用户使用笔记类应用的本质是快速储存信息,以及在需要时快速获取信息。由于人脑的记忆容量有限,所以需要将有价值的信息存在其他介质中,待需要时再将信息转移至大脑。这就有点类似于电脑中CPU、内存、以及硬盘的关系,内存相当于人的大脑,处理信息速度快,但是容量有限,海量信息需要储存在硬盘中,待需要时再将信息读入内存,然后让CPU执行。

用户在使用笔记类APP的时候主要有三种操作,记录、管理、查看。在分析用户需求时应当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由场景来得到需求。

记录

记录笔记是笔记类应用最主要的使用场景,而记录笔记的场景非常多,不同的人在记笔记时又有各自的习惯,所以这一块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把握的地方。总结一下常见的场景有以下一些情况。

  • 在学习生活或者工作中,突然有了一个灵感,想到一件事情,需要快速记录下来。
  • 在看一本书时觉得作者写的很好,一边看一边记下自己的笔记,方便以后回顾。
  • 浏览网页时发现一篇好文章,或者朋友分享一篇好文时,果断收藏起来。
  • 参加一个讲座或者会议时,需要快速记下会议的要点,拍下PPT或者白板上内容,有的时候发言者的讲话也要录下来。
  • 当自己完成了一件工作后,有很多心得体会,要总结记录下来。

笔记的使用场景还有很多,以上是一些比较典型的场景,从这些场景中可以得到用户记录笔记时一些主要的需求:

  • 能够用最少的操作快速记笔记
  • 方便收藏文章以及资料
  • 除了文字之外,需要有多种形式的输入,如照片、语音等。

管理

管理笔记的目的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查看,很多时候由于记录笔记时比较仓促,并没有对当时的内容进行整理,或者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对笔记本的结构或者内容做一些调整。这时就需要笔记本APP有很好的管理功能,在管理上通常可以分为结构的管理,和内容的管理,那么用户相应的需求就有一下几点。

  • 能够多端同步,方便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管理。
  • 有强大的层级管理及标签功能,方便对笔记进行分类。
  • 有较完善的编辑功能,方便对笔记内容进行编辑。

查看

记录以及管理笔记的目的都是为了方便在需要的时候查看,如果只记录管理而不查看,笔记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查看笔记重点是要解决信息索引以及输出的问题,体现在使用场景中主要有两种形式。

  • 记得之前有记录过相关内容,现在正好需要,去把它找出来。
  • 不太确定是否有记录过,去笔记本找找看有没有相关内容。

如果之前对笔记内容做过一些整理,那么在查看时可能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为了便于查找,笔记应用需要有以下的功能。

  • 有良好的目录结构,方便用户顺着目录分类找到自己目标明确的信息。
  • 有搜索以及标签功能,方便用户查找目标不是很明确的信息。
  • 能够将笔记内容导出或者分享,方便用户进一步利用笔记内容。

产品分析

用了这么大的篇幅终于分析完了需求,我觉得一款产品最重要的是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只有真正理解的用户的需求,才能做出一款受用户欢迎的产品。下面就根据上面得到的用户需求来具体分析一下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这两款产品。

信息输入

两款笔记在信息输入上都较为便捷,均可通过一步点击迅速进入笔记输入页面。有道云笔记是点击右下角“+”号进入输入页面,印象笔记在上方提供了五个导航按钮,点击不同的导航会进入不同类型的笔记输入页面,其中点击“照片”按钮可以直接打开手机相机。

两款笔记的主要区别是有道云笔记新建笔记更直观简单,而印象笔记提供的笔记类型更丰富,并且点击“照片”按钮可以迅速进入相机拍照。由于用户使用笔记习惯各不相同,很难说哪一种更好,这两款应用的风格和侧重点不同,源于对产品用户定位上的细微差别。

有道云笔记更多的是针对笔记本的初级用户,这类用户追求的是操作简单,能够快速上手,大多数笔记内容以文字为主。

印象笔记则更多针对中高级用户,这类用户对笔记本的依赖程度更深,除了简单记录笔记之外,还需要提醒、清单、群聊等功能。

由于两款产品用户人群上的细微差别,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设计,有道云笔记专注于极简的设计,让用户快速上手,极力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印象笔记源于国外的Evernote,在产品中突出了功能的丰富性,方便深度用户运用更加高级的功能。事实上,有道云笔记也有类似提醒的“待办事项”功能,可能是考虑到使用的用户不多,所以层级较深。目前一些第三方应用也支持将内容直接导入笔记本中,如微信公众号内的文章,多看阅读支持将读书笔记导入印象笔记中。

总的来说,在信息输入方面,两款笔记都较为便捷,各有优势。有道云笔记界面简洁,减少用户认知成本,方便用户快速操作。印象笔记提供了拓展功能的入口,方便用户快速使用高级功能。不过结合中国的用户特征来说,简单、核心功能突出的APP可能会更受用户欢迎。

管理功能

两款应用都提供了一些管理笔记的功能,相比之下,有道云笔记的管理功能要更为强大一点。

在笔记本的管理上,两者都支持笔记本重命名,移动,删除,添加标签等基本功能,有道云笔记还支持“开启阅读密码”。如今大家都比较注重隐私,而且在工作中,有的信息比较敏感需要保密,加密无疑是一项比较实用的功能。

印象笔记有“快捷方式”功能,可以给某些笔记本创建快捷方式,显示在首屏中“快捷方式”这一类中,但是依然要点进这个类别才能看到,感觉并不是很快捷。

在笔记内容的编辑管理上,两款软件提供了文字、图片、拍照、语音等基本功能。不同的是有道云笔记有手写输入和涂鸦功能,而印象笔记对文字编辑的功能更为强大,支持对齐、加粗、列表等。

sr

有道云笔记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功能,手写输入可能是考虑到部分用户不擅长打字,习惯手写,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手写的效率是比较低的,显示效果也不是很好。以高知用户为主要用户人群的笔记类应用,打字输入困难的用户应该很少,所以手写输入以及涂鸦功能属于比较小众的需求,应用场景较少。相比而言,印象笔记的功能要实在不少,满足用户基本的编辑需求。

查看功能

两款APP在查看方式上都有按目录查找,按标签查找以及搜索,但是在显示方式上略有不同。

有道云笔记首屏直接显示笔记列表,用户可以快速浏览最近的笔记。在页面顶部可以选择不同的笔记本进入不同的分类。在抽屉导航中可以查看收藏内容和标签,但是由于抽屉导航是默认隐藏的,所以用户首次使用时并不太容易发现这些内容。

cz

印象笔记在查看过程中更加直观一些,在首屏中有笔记本、标签的入口,同时还会显示最近三条笔记。这样的设计分类清晰,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逻辑。

在内容的阅读上,有道云笔记做得很细致,提供了阅读模式让用户在看笔记时有更好的体验。而印象笔记提供了演示功能,比较适合在工作时给他人展示笔记内容。

两款笔记都有分享功能,但是有道云笔记比较接地气一点,支持分享到主流的社交应用,如微信、微博。印象笔记弱化了社交的属性,更加突出在工作场景下的应用,比如打印,工作群聊。这也正好对应了上文提到印象笔记的目标用户更加偏向中高端,这类用户在工作场景中使用笔记的情况更多。

fx

功能总结

总结起来两款产品对用户的需求把握得较细致,又各有特色。有道云笔记采用极简的设计风格,突出核心功能,让用户快速上手操作,对初级用户更加友好。印象笔记则显得更加专业,提供多种拓展功能让用户选择,很多功能都是为工作场景而设计,比较符合中高级用户的需求。有道云笔记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专门开发了云协作这个模块,专门针对团队协作这一工作场景。

商业模式

笔记这种工具类APP没有太多的盈利途径,目前主要是通过提供增值服务让用户付费购买会员。这种大部分基础功能免费使用,部分高级功能付费购买的模式既不伤害用户体验,又可以很好的吸引基础用户,当用户基数到一定程度时,即使付费用户的比例很小,也能实现可观的收入。但是前提是应用提供的增值服务必须对用户有足够吸引力,是用户切实需要的功能。

印象笔记需要付费才能使用的功能较多,免费账户每个月也只有60M的上传流量,如果用户使用较频繁可能流量不够用。在应用中有较多提示用户付费升级的信息。有道云笔记对用户比较慷慨,免费的功能足够强大,基本上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不过这也导致了用户付费的动力很小。为了能发展付费用户,有道云笔记开发了云协作,主打团队协作办公,用户对这样的功能付费意愿较高,盈利前途比较明朗。未来笔记类APP可能还会继续深挖办公方面的使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其盈利空间。

以上是我对两款笔记app的分析,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本文由 飞云 原创授权发表,并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及本页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网页版的有道云笔记可以有Markdown类型 我觉得就这一点 可以看出有道在办公方面的挖掘还是有做思考的

    来自福建 回复
  2. 作为产品小白,受教了

    来自北京 回复
  3. 我蛮喜欢这两个产品的,也长期用。印象笔记的高级付费用户,这两个产品有很深的东西可以挖掘,期待更深入的分析。

    来自北京 回复
  4. 缺了一个重要功能的对比——“收藏”,另外还是大家做竞品分析常犯的毛病,只有对比没有分析。而且你的对比只有商业模式这一点稍微触及了一点核心。产品规划层面,架构层面的都没有做对比,更谈不上分析。还是得再深入。

    来自北京 回复
  5. 不错不错!不过我更喜欢用印象笔记,因为他的界面非常好看,绿色很友好!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