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整年的产品思考与心得

26 评论 18898 浏览 139 收藏 31 分钟

作为产品新人的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困惑:如何快速了解一个新的行业,找到合适的新工作?同时,做好产品工作需要哪些能力?怎样设计自己的成长计划呢?

本文意在输出过去一年自己在产品工作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心得,尽量去除掉关于个人经历的铺陈叙事,抽离出有参考意义的部分,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同时希望能对同行业的产品小伙伴有一些启发。

文章结构:1. 快速了解一个新的行业;2. 做好产品工作;3.设计自己的成长计划; 4. 找到合适的新工作。

一、快速融入一个行业

2018年3月份,我从上上一家公司离职,加入了上一家公司。从金融行业一下子跳入了自己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电商行业。刚进公司面对自己不熟悉的行业,需要从0-1来了解业务逻辑,内心难免有点轻微的焦虑,但是同时又有点轻微的自信,因为电商体系发展到今天,是一个非常完整成熟的体系,庞杂但是不复杂,有很多竞品可以做调研,通过模仿和参考来熟悉和学习。

当时我选择了“有赞”作为竞品分析对象,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体验了“有赞”所有产品的所有功能,并输出了自己理解的“有赞”的商业模式闭环。这些东西了解完后,自信也渐渐增加了。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后来对这个过程进行复盘的时候,仔细反思了一下当初到底是什么导致那种轻微的焦虑与不自信。

我思考的结果有2点,第一点是:我不够了解这个行业,或者说没有一套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可行性的方法论;第二点是:我接触过的产品”模型“太少,”模型“的概念会在后文解释。

基于以上第一点,我试着整理出了一套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方法论,以后面对新的行业局部在会像这次这么被动。为了避免文章过长,以下整理出方法论的框架,完整内容会在后续的文章中输出。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接着我又画了一张图来解决由于接触产品”模型“太少而造成焦虑和不自信的问题。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这里用CRM系统的设计来解释框架&模型的重要性。CRM最早由著名的IT管理咨询公司Gartner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有一些技术层面的演变,但其本质和理念并没有改变。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是以客户数据的管理为核心,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实现市场营销、销售、服务等活动自动化,并建立一个客户信息的收集、管理、分析、利用的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客户关系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软件技术。

有些人以为CRM就是销售管理系统,有些人以为CRM就是客户细分,有些人以为CRM就是营销,这些都是比较片面的理解。

本质上来讲,CRM代表一种企业对待核心客户资源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方法,通过信息技术帮助企业识别、发展、维护、服务客户,提升企业收入,提高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上面的基本概念里有一句话很重要:客户关系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软件技术。既然是一种理念,那就意味着它是一套完整的建立在某种基本框架上的体系。我们只要找到了这样的框架,就找到了由底层的简单通往表层的复杂的脚手架,我们称这样的脚手架为:高阶模型。

不仅仅是CRM系统,工作中那些耳熟能详的系统其实都存在这样的高阶模型,模型是复杂系统的简化框架,有利于分析的时候化繁为简,看到本质。上图中“中间层”的研习模块——这些我们经常看到的系统和体系都可以提炼出这样的高阶模型。

每个行业,每个公司的CRM系统可能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但是设计理念一样&模型本质上是一样的,掌握了这样的模型可以设计出任何业务需要的CRM系统,功能模块的迭代和并&剥离都这可以基于这样的框架来做出决策。

基于以上对”模型&框架”的认识,我们输出了上图。整个结构分为底层,中间层,和表层,以及文本输出方法论。 底层是一些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在赘述了,中间层是基于“框架&模型”在产品方面所提现的:基础系统 & 通用体系。表层是对一些优秀的产品进行调研分析来辅助理解基础系统的设计思想&通用体系的设计闭环。

每一个基本系统和通用体系都是完整的方法论和闭环,不基于行业和公司标的为转移。了解的越多,你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抽象能力就越强。俗话说:“阅尽天下A片,心中心中自然无码“ ,颇有这般意味。

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们还没有输出完上面的所有模块,不过方向和道路已经有了,我们只需要耐心认真的把路走完。

二、做好产品工作

这个部分主要谈谈自己对关于如何做好产品工作的一些思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点:

2.1 发自心底的热爱

一个人在很年轻的时候能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因为热爱所以工作中的这部分幸福指数会很高,就算加班也不会抱怨。

也愿意去探寻和追求本职工作外在产品方面具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所有的学习和探索都是依靠工作本身来驱动。

我遇到过很多产品经理,他们可以把工作完成的很好, 但是能感觉出来他们始终把产品当做一份工作,满足需求完成上线就可以了。

80分和90分在他们眼里一个样,他们对95分甚至100分没有太多的追求和执着,事实上很多东西你做到120分才发现眼前的都是蓝海,本质上他们缺少对产品那份纯粹的热爱,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2.2 忠于用户,忠于产品,忠于对的事情

产品经理相对来说是个人能力模型要求很高的职业,逻辑清晰,思维敏捷。但是同时也使得很多人心生傲慢,总觉得用户都应该按照自己的设计来使用产品,很多时候个人的主观臆测并不是用户的真实需求。傲慢的心里导致他们很容易不去关注,甚至忽略用户的声音。

前不久我使用”有道云笔记” 来做知识库管理,结果文件夹的排序成了一件让人很懊恼的事情。

目前”有道云笔记” 的文件排序有以下几种可选择的方式。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但是无论是时间排序还是名称排序,都有满足不了的场景。 就拿以上几种排序最可能被使用的按照名称排序场景来说,首先我新建文件的时候命名需要按照01,02,03 或 A-Z这样的顺序去命名。

如果01 和 02 之间要插入一个文件,这种方就不那么好用。按照名称排序的逻辑,可以1-2之间其实可以插入0.5,我可以这样命名。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难道就没有好的方法吗? 为什么就不可以拖拽文件进行自定义排序。

当我把这个方案提出来到我的产品群里和大家讨论的时候,瞬间很多产品站出来反对,反对的声音主要有三种:

  1. 可能没有价值, 好多产品,例如”百度网盘,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Onenote、为知笔记”都没有这样做 ;
  2. 因为这些大家都没做,肯定有技术上的不可描述的障碍;
  3. 因为其他的大厂没做,所以存在即合理,肯定有不做的原因;大厂的产品经理肯定比我们考虑的全面;

对于第1中和第3种声音,首先我是一个用户,我用了这个产品一上午,吐槽了一上午,我不知道那些产品经理所谓的”没有价值” 的判断,是否是听过我的反馈后得出的。 是否真的有去听那些真实用户的声音。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其次:大厂没做,肯定有没有做的道理。汗 ! 就好像一个比你高比你壮的人打了你一巴掌,你揉揉脸对旁边的小伙伴说,他打我肯定有他背后的道理,这背后呈现的是被打的人性格上的软弱。

而体现在:大厂没做,肯定有没有做的道理。这句话上,则反映了个人独立思考上层面的软弱。凭什么大厂不做,就有不做的道理。即使有背后的道理,也和”大厂”的光环没有半毛钱关系。

不清楚有道云的产品经理平时看不看贴吧,是怎么倾听用户的声音的,还是看到了根本不重视。我们假设有道云笔记的产品经理没有看到这些用户的诉求。那么下面经常混贴吧的“为知笔记”的产品经理可是真的很骄傲了。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划重点!我要是“为知笔记”的产品经理,听到用户说要放弃竞争对手的产品使用我的产品,我肯定开心死了。手动排序,加班加点上,杀一个程序员祭天也得上!但是人家“老崔”牛逼呀:还没有此计划!我们似乎能感受到这个主题开头描述的那种产品经理的“傲慢”。

我没有使用过”为知笔记”,所以也不做过多的评价,小伙伴们有用过的可以在文末留言告诉大家2年了,那个”老崔”是否有实现用户要求的自定义排序功能。

一堆你的用户在发出他们内心的声音,而你不去倾听,没计划,也没想着去解决这样的需求和给出合理的做与不做的解释。产品经理应该是用户的谋臣(用户为王),忠于用户,忠于用户使用的产品,忠于用户使用的产品的决策的对的事情。

而大多数产品经理因为内心的傲慢,懒惰,盲目&从众,以及独立思考上的软弱导致他们缺乏这样的服务精神。要相信用户的背书比任何的大厂的任何牛逼的产品经理都要强大,历史上没有一个成功的企业是不去倾听用户声音的,也没有一个牛逼的产品经理是和用户的声音背道而驰来设计产品的。任何时候,用户的声音才是你决策和面对质疑最有利的武器。

第二种声音,主要是技术上的问题。我”不懂”技术,但是我问了身边的一些技术同事,他们都说这没有技术上的不可逾越的障碍。这里就不讨论了。

坚持忠于用户,忠于产品,忠于对的事情。在任何一个你的独立思考在“大厂”,“大V”,“专家”面前示弱的时候,希望请再想想这句话。

2.3 规范 & 专业

2018年关于 “秩序&混乱”的思考,对我做产品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庆幸在这样的年纪能遇到这样的道理。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我们的混乱,是逃避秩序前无力掌控的毁灭性混乱”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的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产品的追求以及处女座的性格。总是希望画原型的时候每一个页面让它好看,炫酷,以至于过度发挥。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可能一个页面很好看,整体会很混乱,看起来像是很多人画出来的。

后来我明白了建立在秩序上的混乱这样的道理之后,每次画原型都会定义好设计规范和UI框架,第一次感觉得到秩序和规范带来的美,以及遵守规范带来的简洁,流畅和高效,我更相信在框架和规范下再去引入混乱和创新才是有价值的。

以前太自我,不屑于已经被定义好的东西,不屑于规范性的东西。后来认识到,越自我的东西,距离产品越远,距离艺术越远,距离人性越远。如果你想在一个领域成为大师,至少应该先遵守这个领域内的某种规范,驾驭了规范之后,再去创造,那样才是可被掌控的有价值的创造。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我不想证明什么,就是认真而已,装带给我的那点乐趣相比于遵守规范,驾驭秩序带来的高效和自由来讲,简直太微不足道了。

2.4 责任 & 担当

关于责任&担当,我觉得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最基本的标准之一,没有责任和担当的能力的人,首先不够勇敢,因为存在恐惧。当你看到一个人的恐惧边界的时候,就基本能看到他的能力边界,也能看到他的未来的可能性边界。 所以,做一个没有边界的人,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2.5 作品意识

我始终觉得做产品和写代码,画UI等都是一种艺术活动,需要有作品意识,这些基本的艺术素养就是“忠于用户,忠于产品,忠于对的事情” 。小到一个字段的修改需求,大道一个生态级别产品的设计,都是你自己的作品。 作品会受到大众的审视,有好评,有差评,但是我更想听到好评。基于这个基本的认识出发,很多时候,你会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2.6 努力做一个前同事有内推机会,首先想到内推你的人

我一直觉得这句话是2018年总结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工作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这一条来作为决策机制,它真的很高级。

想像一下,前同事创业当老板了,他会想要什么样的合伙人。我会想到这样一些名词: 责任,担当,专业,规范,视野,眼界,善良,真诚,原则,……。如果你认同的话, 那么工作中请试着做这样一个人。做一个前同事有内推机会,首先想到内推你的人。

三、设计自己的产品进阶计划

2018年有幸遇到小逸和绵绵两位小伙伴,我们制定了三个阶段的进阶计划。

第一个阶段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研习所有的基础系统和基本体系,输出高阶模,形成个人的产品设计方法论,而这些方法论不以行业和公司业务为转移。研习的越多,输出高阶模型越多,你的抽象能力就越强,业务逻辑产品化的能力就越强。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我们用worktil 轻量级的项目管理软件来控制&量化我们的输出。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第二个阶段属于产品研发流程&制度管理的设计能力,这个阶段我们希望结合项目管理掌握产品研发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论,为后续职业/职位上的进阶做准备。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我一直觉得评价一个产品经理是否优秀,如果非要用一个维度来横来衡量的话,那就是看他是否拥有批量化复制自己能力的能力(当然少部分天才也许还真不能复制自己的天赋,但并不影响结论本身的意义),只有足够的理解才能总结输出高阶的模型和通用的方法论,也体现产品经理在产品工作上拥有足够的专业性。

第三阶段我们主要想培养自己的行业/商业上的认知格局,很多1-3年的产品经理其实已经具备了梳理业务逻辑,将业务逻辑策划成产品的能力,假如说让你设计一个CRM系统,或者设计一个APP,整体的产品研发流程都已经驾轻就熟。但对于一个产品经理而言,这种“驾轻就熟”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公司体系内的业务逻辑和产品体系的熟悉。

一旦脱离公司的环境,很多人往往对行业没有足够的认知,这种认知的匮乏短时间内可能不影响我们理解需求和设计产品,但从长远来看会影响我们对整个产品宏观方向上的把控和决策。

你从事的行业是属于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是互联网转型么?现在处于行业的发展初期、增长期、成熟期还是衰落期?你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未来有没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途?未来能达到规模有多少?其实有很多问题都可以探寻。

你想想90年代去深圳开发房地产的,如今都身价不菲了;2005年开始炒房地产的,如今固定资产可能超过千万了;2010年玩微博的人都成了大V;2012年开始做公众号的人,如今都融资成功,2014年做微商的人都成了网红。

你是不是也后悔没做一个陌陌,或者没做一个拼多多出来呢?为什么别人可以看到行业的趋势,提早下手呢?

其实我们应该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就培养自己拥有行业/商业分析的能力,了解这个行业的生意模式是什么,上下游是什么,赚的是什么钱,市场有多大,玩家都有谁,大佬是那些,竞争格局是怎样,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处于什么地位。

可能你的结论不能影响公司发展,也可能没有人想听你的结论,但是这都不能阻止你去思考,你去锻炼这种行业分析能力,这种能力绝对不会等你想用的时候,咻的一下就来了。

其次,我一直觉得产品上的成功并不代表商业上的成功,当然有人会说产品上的成功就包含了商业上的成功。那我们换种说法,好的产品并不一定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许多产品经理在工作过程中运用的都是产品思维&用户思维,大多数时候考虑的是业务逻辑产品化&产品逻辑可视化的过程。

但是随着职业生涯的向上发展,到产品总监甚至CEO这个级别的时候,很多决策已经不基于产品本身但同时对产品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而这些决策过程中商业思维显得尤其重要。

苹果Lisa电脑以乔布斯女儿的名字命名,是全球首款将图形用户界面(GUI)和鼠标结合起来的个人电脑。然而,在Lisa电脑于1983年面 市时,苹果没有充分考虑到消费者对电脑消费的承受能力,当时售价为令人难以置信的1万美元。高昂的售价令不少用户退避三舍,导致其销量不佳。

也正因为如此,导致不少企业用户当时更愿意采购低价相对低廉的IBM PC机。乔布斯在后来的采访中无奈的说:Lisa电脑领先当时业界10年的水平,但是事实上我们输了。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一款好的产品在有用,好用,有价值的前提下,应该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出现的用户的视野里,它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产品。有用,好用,有价值强调的是产品思维,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价格就强调的是商业思维。

历史总是曲折往复的,很多故事被一遍遍地以不同的面貌重演,TNT会是这个时代的Lisa吗?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高昂的售价、单纯的显示器扩展以及小众的软件功能创新,让锤子TNT工作站从发布之后便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笑话,纸尿裤都备好了,你给我看这个?花费9999元买来一个安卓操作系统的显示器,你觉得它可以满足你修图、渲染视频等高压力工作吗?

锤子在产品上下的功夫业界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作为一个商业产品,这样的时间用这样的价格去买一个被“重新定义”的个人电脑。不知道Lisa的历史会不会在TNT上再一次重演。

思维本身就带有某种“遮蔽”的属性,我们工作中使用的更多是产品思维,产品思维让我们处理工作游刃有余,但是在舒适的温水中也容易让我们忽略了产品之外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跳出产品本身,把我们当下的创造的产品放在一个大的历史和时代框架中去审视,只有产品思维和商业思维共同的作用,才有可能创造出符合这个时代的成功。

所以,我们又输出了下图,来作为锻炼我们基于产品来不断进阶的行业/商业上的认知。

【产品经理】2018关于产品的一些思考和心得

有时候我戏称,以上是我们产品进阶计划的的”三步走战略“。

四、找到合适的新工作

2018年11月离职,开始寻找合适的工作。3个多星期,各种面试经历了20多次,拿到好几个offer。 一直说“寒冬,缩招” 我倒是没有明显的感觉。虽然是自己的年终总结,我还是不太愿意浪费时间去去写自己离职,求职面试的经历。

我觉得这些都没有意义,甚至比读者更对自己的这部分经历不感兴趣。我更愿意通过些经历,提炼出一套选择新工作,求职面试的方法论。自我的东西如果不能剥离出来上升到一个有价值的链条里面,那我宁愿看会美剧也不愿意写一个字。

之前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智商高到一定程度,情商就显得不重要了,情商高到一定程度,智商也显得不重要了,但是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是一样的,所以大家通常都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按照这个模板,我也来克隆一句话以契合这个部分想表达的主题:实力强到一定程度,面试的套路,技巧什么的都不重要了。面试的技巧套路强到一定程度,实力也就不重要了。介于大多数人实力水平差不多(至少在面试的时候能被提现的),所以人们普遍认为,面试的套路和技巧显得更重要。 这句话的正确否大家自己评判。

所以打算单独写一篇关于工作选择和求职面试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已经想好了,就叫《关乎选择新工作&简历面试的一些思考和总结》,文章框架:

  1. 如何选择新工作的职业方向;
  2. 如何写出加分的简历获得更多的面试机会;
  3. 面试过程中的一些”套路 & 技巧”;
  4. 找工作中过程中应该有的格局和心态。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后续的文章更新。

五、关于最后

我一直觉得建立在”框架”内生活&工作才可能获得更高的幸福指数,这也是每个人所有追求的终极目标。最后我想用歌德和山本耀司的两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

这两句话也是贯穿自己整个2018以及可预见的未来的底层“框架”。2019,各位产品伙伴们,加油哦!

#专栏作家#

AllenDan, 微信公众号:思维改变生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致力于研究高阶的产品学习方法论,从而改变职业成长的加速度变量。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文章已经收藏到笔记中,可以加个微信秋霞原图吗?

    来自辽宁 回复
    1. 894392704

      来自广东 回复
  2. 从某个文章进来,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每一篇都有所得,真正的干货,充分认识到了职业发展过程中持续累积和总结的重要性。

    来自广东 回复
    1. 与君共勉

      来自广东 回复
  3. 大神的这篇文章写的很有深度,作为一个个体而非团队能分析的如此系统全面清晰,佩服

    来自上海 回复
    1. 谢谢,过奖啦

      来自广东 回复
  4. 从CRM的文章中转站过来,发现作者是个宝藏PM啊,文章中的很多知识点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感受以及促进,只不过上面图不是很清晰,已经➕微信,希望能得到原图

    来自浙江 回复
  5. 厉害👍🏻

    回复
  6. 很棒,已经分享给朋友们一同学习。 😉

    来自浙江 回复
  7. 学习,赞。

    来自浙江 回复
  8. 哈哈,让我想起了我在中清龙图的时候,向项目负责人提出了“现有页游页面太乱,可以加一个活动展示规则的建议”,结果负责人问我,《倚天》这么做了吗?《秦美人》这么做了吗?(当时比较火的页游,月流水都几千万上亿的)我说没有,但是他们不做不代表我们不能做,然后项目负责人说人家不这么做肯定是有道理的,过了一个多月,大约是14年年底快过年的时候,跟我说,你看《倚天》这个界面真简洁,活动多但是一点都不乱,我说:一个月前我就给你提了,你怎么回复我的?然后第二天我就辞职走人。

    来自北京 回复
    1. 优秀

      来自广东 回复
    2. 有的时候保持一点不妥协和坚持是对自己年轻的一种尊重,很多人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放弃了这种权利。

      来自广东 回复
    3. 但是需要代价 😎

      来自北京 回复
  9. AlIen Dan,说吧,什么时候出【关乎选择新工作&简历面试的一些思考和总结】,马上就离职了,我可是等着呢 😆

    来自北京 回复
    1. 这周末吧,嘿嘿

      来自广东 回复
  10. 好棒

    回复
  11. 满满的诚意之作!作为新入职的产品经理,在部门及岗位职责没有很明确的情况下,恐慌焦虑的情绪在这篇文章之后得到了缓解。底层的“框架”是高强度的工作带不来的,只有自己有意识的主动去总结构建才能形成。这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2019,我要加油!

    来自浙江 回复
    1. 你说的很对,加油。

      来自广东 回复
  12. 很棒诶,就是有些图里面的文字看不太清楚

    来自浙江 回复
    1. 可以加我微信,我发给你原图。

      来自广东 回复
  13. 大佬,写的不错。 🙂

    来自上海 回复
  14. 文章干货满满,作为一个刚转行做产品的程序,确实是浮躁了,感谢

    来自四川 回复
  15. 您好,看完文章感觉收获很大,这么长的文章,认真看了一遍。就是有些图中文字太小,看不太清楚。其他文章也是,这样的,比如CRM那篇文章。

    来自北京 回复
  16. 我觉得你写的很好,我很难得仔细看一篇文章,你这篇我倒是从头到尾认真思考了一遍。

    来自江西 回复
  17. 秩序与混乱,看来是以前心浮气躁了,了解秩序,其后才是创造混乱。哈哈,挺好,很受教。

    来自四川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