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新一年换工作后的首次总结

5 评论 7196 浏览 37 收藏 10 分钟

可能很多产品人也会有过这样的疑问:产品的流程已经铭记于心,产品的理论也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为什么实际运用到工作岗位中却还是觉得十分困难呢?

18年10月换了新工作,对比美团和同程的工作经历,觉得之前却是温室里的花朵,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环境下进行。而现在快速增长的业务,公司以每周新进7-10人的速度快速扩张,经验、认知和能力一次次受到挑战,压力还是蛮大的。

逻辑不严谨致产品设计质量不高而心情低落时长有,但也需要不断构筑自信心,安慰自己接下来提高。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总结与反思,也体现了环境对于产品经理的影响,不同环境下,产品经理的价值和成长速度迥然不同。

一直看好互联网行业是块香饽饽,工作不愁,却没想2018年互联网进入了寒冬时代。年中开始,小米、美团、拼多多、同程相继上市;年底,很多公司面临裁员或组织架构调整,身边的朋友有受到波及的,才意识到这些都是真正发生在自己身边。

我们公司还在不断拓展新业务并于年前拿到蚂蚁金服D轮融资,个人觉得还是蛮幸运的,也对面试时认可我的领导表示深深的感恩。

产品流程滚瓜烂熟,产品理论一套一套,但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实际工作却不是那么回事儿,慢慢也暴露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自己对产品工作流程的各个节点有一些新的认识和感触,故作此总结。

一、需求分析之识别真需求

产品是需求输出的源头,我们会接到来自各方的需求:运营或客服反馈、老板或leader的个人想法、业务发展或产品本身的迭代功能……

之前项目,从需求收集到需求输出,做的最多的是评估需求价值,即这个需求到底有没有必要做,做了之后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而现在需要考虑更多的是:需求真正是为了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否有可替代的更好的方案?而不是用户或客服反馈说,简单的添加一个什么样的功能?或把这个功能改成什么样式?

用户想要什么不等于真实需求;可以怎么做不等于应该怎么做。需求分析理论我们都知道,如何把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应用起来,是这个阶段我感悟最深的一点。

我在实际项目中,根据客服反馈,将余额提现失败的转人工做成了一个需求,开发到一半,才发现客服要求转人工的真正目的是用户风险验证FaceBook找不回的原因,应该要解决FaceBook账号找不回的问题,而不是客服反馈说把提现申请失败的转到人工审核中,让客服操作提现申请成功。

二、产品设计之竞品分析

面试的时候,我们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有没有了解过你行业的其他竞品?如果你说没有,那面试分数将直接下降。包括面试的这家公司的行业竞品,比如,我当时去来电科技面试时,面试官问到我对来电和街电的看法。

我认为:做产品设计时竞品分析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儿。大到项目立项时的竞品行业分析、产品战略,小到产品设计时具体的某个功能,你都要去借鉴,去对比,去分析。

如果竞品没有直接显现的功能,需要触发某个条件才能发生,那么你就要把自己当作一个用户,去体验它的完整流程。

有这样的感悟,是因为自己近期做了一个“还款提醒”功能。作为用户,没有借款过、逾过期,所以第一版的推送频率和文案都是自己YY的,后面同事提到,你应该自己去体验一下这个流程,才知道有更好的优化方向,这才意识到竞品分析必须要放到产品的设计流程中来。

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

  • 是否需要UE、UI稿输出?
  • 是否考虑了异常情况,边界情况?
  • 流程是否形成了闭环?在新增一个功能时特别要注意对其他模块的影响,最好的做法就是把自己当作用户,反复体验整个流程,关注点不能只在新增的功能点上。
  • 是否需要新旧版本兼容?
  • 是否有利于功能延展,版本迭代?
  • 上线后若出现BUG、异常、效果不明显、影响流程、影响体验,是否可及时根据已有逻辑控制风险(如该功能有配置开关、可通过下线banner、关闭入口解决)
  • 是否需要A/B test?
  • 是否需要数据埋点?

上述提到的每一点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都是应该考虑的(如果有需要补充的,欢迎后面留言讨论)。

三、文档撰写之条理清晰

因目前负责模块较之前更复杂一些,且大多数都是在已有的功能上做重构或优化,PRD文档在开发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被挑出描述不清楚,尤其是写类似“和XXX功能保持一致”这样的话。

事实上,之前做XXX功能的开发同事和目前做新需求的往往不是一个人,他们不能确定”XXX功能”到底是怎么样的?

在已有的功能上做重构或优化,需要在文档中讲述新的需求是新增、删除还是更新之类的;同时文案也要易懂,不存在歧义。

原型上,需要标明当前页是从哪个页面或哪个按钮跳转来的?当前页返回,又是回到了哪个页面?同样得,弹窗上的按钮,“取消”也好,“确认”也罢,必须要写清楚点击后的效果。是又发生了页面跳转还是停留当前页?

我们目前的App,因之前原型设计时,对页面或按钮跳转没有说明,导致同样的功能,安卓和IOS跳转到不同的页面,两边的开发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定义”跳转。

四、需求评审之背景讲解

之前需求评审时一上来就跟开发讲功能点:我需要一个什么功能,这个功能应该做成什么样子。

如果开发不了解需求背景或需求目的,他们就真的只会按照原型原封不动的去“实现”出来,但如果他们了解需求背景,也会有自己的思考,去看这个功能合不合理,或以一种可拓展性更强的方式来实现。

五、项目跟进之快速解决问题

需求评审完以后,进到开发环节。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具体的细节问题往往比自己想像的多很多。也经常发生:用A方案好还是B方案好?这个时候需要产品的判断力和决策力,你必须自己能做主,在最快的时间内拍板,到底采用哪种方案,这是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上线后,线上产品出现异常,你能最快找到问题并协调开发将问题解决。这些在目前项目中时长发生,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分析问题原因的能力。

换了新工作后,996是常事,周末外出几次最后又回到公司看数据解决问题。比如上周末从草莓园回来,因线上产品出了问题,下午四五点又回公司解决问到到晚上十点多,朋友调侃我拿一天当两天用,才意识到,咦?这一天真是又玩了又工作了。

但是从没后悔过,也不羡慕看剧吃饭逛街的清闲生活,反而很兴庆,工作的满足感远远超过了辛苦和疲倦,甚至超过了当初爱情带来的短暂的幸福感。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竭尽全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包括工作。我愿意用现在这般辛苦,换取一个无怨无悔的人生。

 

作者:花开不败,微信公众号:涵小仙女,产品经理,文艺女青年一枚,白天工作,晚上码字,爱美,爱跑步,爱旅行,愿我手写我心,余生不将就

本文由 @花开不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竭尽全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包括工作。我愿意用现在这般辛苦,换取一个无怨无悔的人生。

    来自北京 回复
  2. AKULAKU原来996啊。。

    来自广东 回复
    1. 你怎么知道他在AKULAKU

      来自北京 回复
  3. — 尤其是写类似“和XXX功能保持一致”这样的话。
    这点太深刻了,最近我就有这样写,的确是考虑不周,没有考虑到可能影响以后的新同事。

    来自广东 回复
  4. 都是遇到过的,很实在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