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对的——“大数据”告诉你90后的态度
如果小时候的我知道自己长大后居然会有在一家大数据公司工作的光阴的话应该会疯掉,毕竟自己从小数学就没怎么及格过。
我是一名政治生,也是一名经济生,老师教会我要辩证地去看待每一个存在。数据是个死物,是个已经成为事实的阿拉伯数字群组;数据又是个活物,它可以让思想让行为在人的面前再度活化。而洞察,就是数据的活化基因。这也是我觉得自己在数据领域唯一能做的事情。
数据是这么来的:一个人从自己心理最底层的需求出发,通过脑部中枢神经指派命令给四肢躯体去完成一个动作,而这个动作的过程或结果则被记录为数据。洞察,就是分析者从那些“死去”的数据中回溯到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心底里最原始的需求。这就是洞察。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标题:“大数据告诉你”、“大数据跟你说”。然而,所有数据意义的告知者并非数据本身,而是数据的洞察者。他或者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观察去判断一个数据的回溯脉络,从中窥探数据隐藏的含意。所以,千万不要觉得数据会说话。记住:说话的永远都是人,永远都会带有个人主观性。
15-25
这是90后的年龄跨度,15岁到25岁。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大家常说的90后可能是一群初中生,可能是一群高中生,可能是一群大学生,也可能是一群已经工作了2年的社会人。他们的年龄分布让他们生活在不一样的环境下,接触着不一样的知识体系。
以前人们常说3年一代,自从有了互联网,自从移动端高速发展,现在一代缩成了1年,甚至更短。试想一下如果你1年不上网,你还能跟上现在的节奏吗?还能知道身边的朋友在聊什么吗?还能知道大家为什么听到优衣库就会邪恶地笑吗?
这是被揉碎了的一群人,是群体割裂和个体分裂的一代。
网上流传着的关于90后的各种词云,各种标签,我认为大多只能以偏概全。90与95已经不是一代人,甚至90和91已经不是一代人。在这种前提下,表象行为便不具太大的可考价值,真正有参考价值的是人心底里的共性需求,无论在哪个年代。
孤独-热闹
中国90后人口大约有1.74亿,其中独生子女约占75%。也就是说4个90后里面约有3个是独生子女。
“孤独”是在网络上经常看到的属于他们的标签,这似乎那么理所当然。因为90后的父母多为双工,所以他们经常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独居独处。由此导出:他们是孤独的一代。
而孤独,在多数人看来并不是个褒性的词汇,所以必然是每个人都希望逃离的一种状态,因此会得出90后因为“孤独”从而产生了很多负向的行为,例如自我封闭,例如厌世。
是的,他们在单独里成长,但并不代表他们想逃离“孤独”。从小就有兄弟姐妹陪伴的我,曾经也以为独生子女会感受到单独带来的不爽。后来发现,当你从来都没有另一个玩伴出现的时候,你不会觉得一个人玩就是一种孤独。就像你一直都用叉子吃东西的时候,你不会觉得非得用两根筷子才能夹菜一样。在他们眼里,这种孤独是一种自如的空间。
另一方面,没想逃离孤独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欢热闹。
相反,他们能悠然地游走在孤独和热闹之间,他们乐于如此享受,而且从未想着非得在这二者之间寻求平衡点。
为什么要孤独?因为我可以在孤独里找到自己的空间和乐趣。为什么要热闹?因为我可以在热闹里找到一群人的乐趣。
所以,在互联网产品层面上,如果你是给我孤独时候用的,请给我空间感和独立感,如果你是给我在热闹的时候用的,请让我能放肆地宣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你要分清楚自己的产品是具体给哪类场景用的,是“真孤独”,还是“假孤独”,是“真热闹”,还是“假热闹”。
“真孤独”是真正给用户一个个人使用的空间,满足个人独立存在下的需求。“假孤独”是给用户创造一个类似孤独的场景,满足他们个人空间感的同时提供给他们对外传播孤独感的功能或渠道。“真热闹”是提供给用户一个多人分享或应用的功能或场景,有效地营造氛围。“假热闹”是让用户即使在独立的状态下也可以完成与多人分享或应用的功能或场景,让其能对外宣扬自己在此时此刻并不是一个人。
这是四种不同的细分心理状态,切勿让自己的产品有求必应,大包大揽反而会让用户没法从你的产品中体验到良好的心理满足感。
我
“我”,是90后提及率最高的一个字。在社交媒体日常表达中,“我”的出现频率比80后要高出约8%,比60后高出将近15%。
为什么会这样?关于60后,现在他们已经成为长辈了。更多的说话习惯是自上而下,就是会对着晚辈说话。他们说的更多的词是“你”、“你们”、“你们应该怎么怎么样”。而90后更多的提及“我”。他们有强烈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而他们的想法大多与自己相关。比如“我要”、“我想”、“我想要”。可他们的想法常常不被认同,因为他们还不大,因为他们还是“孩子”。
90后有想法该对谁表达?如何表达?表达了又怎样?这是互联网产品及运营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
90后是在指尖上长大的一群。网络培养了他们很多惯性,其中一个就是速度感。
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愿意提笔给心爱的姑娘写一封长长的信,愿意等邮差骑着单车送信到姑娘的门口,傻傻地等姑娘回信,然后分分钟等个一年半载了。他们要的是快速反应。要的是马上,立刻,现在就要!
据数据统计,如果一个移动端页面加载时间超过5秒,就会有超过70%的用户会流失。5秒,仅仅是以前的人们提笔写两个字的时间而已,但是现在的90后已经等不了了。如果我现在拿不到,那我宁愿不要。这就是他们的态度。
不要让你的产品死在5秒里。
玩
90后出生在歌舞升平的年代。
他们中最大的童鞋也约是8岁的时候就开始在每个暑假看还珠格格看各种快男超女节目了。所以他们脑子里接收到的信息是:这个世界很好玩,文化娱乐节目是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这种文娱属性在他们心里植根和延展。包括:
一是喜欢有挑战性的游戏,竞争意识很强。而且当这种竞争意识被勾搭起来,就不会像以前的人们那么藏着掖着的。“我就要打败你!”是他们会在游戏中说的话。所以,诸如PK邀请之类的机制能够激发他们内心的好胜激素,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例如微信运动,有些人就在明着暗着较劲儿:不行!我明天就要比你多走一圈,我要占据你的封面!
二是重在参与。你会发现每年的艺校考生是越来越多了,参加各种文娱比赛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如果你有采访他们,你会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是真的抱着非得考进院校不可的心而来的,而仅仅就是为了走这一遭。他们要的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一个完美的结果。因为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们只希望自己的人生不是张白纸。
三是愿意为有兴趣的东西付费。其实这个首要因素是他们现在的生活水平相较其他年龄层高,有钱就很容易任性。现在很热的社群经济,就是让这群人首先对自己的产品感兴趣,进而掏他们的腰包。
四是接受度大。觉得正儿八经的东西已经过时了?No,其实他们能接受,像知乎,像在行。觉得有的想法太不正路?No,他们要的就是那么无厘头。只要你去创造一个场景,给一个充足的理由,他们是很愿意到里面看一看,体验一把的。
所以,不要给自己的产品太多局限,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们的“限”在哪里。
是
你是什么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些问题到了90后身上变成了一个没法说清楚的事情。90后是个体分裂的一代。他们接收了多元化的思想。所以在性格上,在角色上,都被分裂了很多重。
我们团队有个姑娘,90后,是个程序猿,特别文静,开心的时候会捂着嘴扶扶眼镜笑一笑。谁能想到她下班后还是一个乐队的键盘手,在乐队里激情四射?在这个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里多了很多可能性,甚至会存在相对立的爱好。
在做产品研究时用户画像中,我更关心的是用户的兴趣图谱。用户的身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指尖的流向。
“装
他们需要的是“装”,而不是真的装。
为什么对一个字的要求会如此分裂?因为这是对两个不同标的的要求,一个是对产品创始人及团队和产品故事,一个是对产品功能。
对于产品创始人及团队和产品故事,他们不要真的装。你可以走情怀,但不能编情怀。他们比谁都崇尚真实。你是怎样就怎样,色鬼就别给我装和尚。如果你真诚地告诉我你是个色鬼,我反而觉得你只是对某方面有偏好而已。至少你是个有追求的人。
他们要“装”:你的产品得让我拿出去的时候可以装装13。无论你走的是呆萌痴酷炫哪条路线,你都得满足我“装”的需求。装深度,装可爱,装小众,装文艺……总而言之,你要让我可以装成在某个或者某些使用对象面前是一个特别的人。我不要从众,不要跟风。我要证明给你看:我,只有一个,而这一个我是特别的,是有风格的。而且我是打心眼儿里这么认为的。如果产品里面让我觉得自己是被批发被量产的其中一员,那我们很快就会丧失新鲜感,从而离开。
不装,可以让你的团队走得更远。“装”,可以让你的产品走得更远。
理/梦 想
以前的老师告诉我,理想和梦想不一样。理想是有可能实现的,梦想是不一定能实现的。听到答案时我觉得很疑惑:“可能”和“不一定”,不都是50%的实现概率么?
现在的90后告诉我一点,这两个没有不同。因为无论理想还是梦想,都是他们想实现的。只要他们想。
他们是极具想法的一群人。我们做了一个小范围的想法调研,样本量500+人。79.79%的90后表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92.28%的人希望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无论这个想法是灵光一现的,还是他们一直都坚守的。64.49%人只能和身边的朋友诉说,但大多数未被支持与理解。
90后,想法是有的,表达是重点,被支持和理解是关键。有想法我就要说出来,万一实现了呢?
对
90后是一个极其需要被肯定和鼓励的群体。
他们接收了社会很多现成的物质,那些物质不是他们创造的,所以常会被当成一个享用者而不是一个创造者。缺乏动手能力是他们常被打上的标签。这是事实吗?
他们也接收了这些标签:奇葩,蛇精病群体。奇葩说里面有一集让我有很大的感触,就是蔡康永在聊的如果你是同性恋,你要不要出柜。蔡康永说如果出柜的人数足够多,那么同性恋群体就不会被看成是一群异类,而是会被正常化,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像所有男女朋友一样光明正大地去收获朋友和社会的祝福。
90后真的是奇葩吗?我觉得不是。他们是“奇葩”的原因只是因为现在90后群体并没有足够强大,强大到让社会可以很自然而然地去认同他们的想法。在这条验证自己的路上,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去证明他们自己的想法并没有错,需要更多人告诉他们这个社会就是需要他们这样的血液才会有快速进步的可能。忽略与否定只会让他们像鸵鸟一样把脑袋缩回到泥沙里,不再与你分享他们脑里的奇思妙想,那些可能会改变世界的奇思妙想。
人们往往会忽略,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点赞或者是支持,给到个人的时候功效会被放大。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一个红色的小心,更会收获到一份认同感和自信。
他们需要别人告诉自己:你们是对的。
他们需要从心底里告诉自己:我是对的。
其实,当你们冲着这个题目点开文章,当你们开始去研究这一群90后,试图去看看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的时候,你们已经在心底里承认了这群人,这样的所思所想,这样的存在。
作者介绍:Licco,6年世界500强社交媒体传播公关及大数据分析经验,现任90后想象力表达内容平台 发作VP,专注策略—内容—传播渠道全线管理及用户需求研究。
本文由 @Licco(微信公众号:肾虚大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博主,可以留个联系方式么?我的扣扣:2659644553
就产品设计方面来说,90年现在25岁,还是处于前期的经济群体,就是说其实90后愿意花钱,但是购买力没有很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势必90后成为主要的消费群体,而愿意为自己的生活品质买单的。
90后喜欢个性,给自己贴不一样的标签;90后愿意接纳任何事物,只要它是真的,而不是伪装的丑陋;90后喜欢理想的字眼,不是说不现实,是可以在孤独的情景下可以给自己希望;90后有自己的思想,更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因为他坚信的是自己,而不是依赖其他事物。
很棒的总结!谢谢关注!
身为90后,很认可你的观点~
虽然很多观点都从其他文章中或多或少地看到过,但还是非常戳中我
因为你是90后呀,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