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不同对象的产品经理分类

1 评论 18961 浏览 109 收藏 5 分钟

不同端的产品经理,面对的对象有所不同,对象的差异特征使得对产品经理的能力要求也会不同。

网络上关于产品经理的分类五花八门,笔者有过多端的产品经验,提出按照不同对象进行产品设计的分类法。

站在整个完整产品的视角,各端承担了各自的职责,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大同小异,而隔阂在不同端的产品经理之间的,是其面向对象不同,而对象迥然的差异特征。

一、分类目的和意义

分类的目的在于重建产生我们所感知到的模式的内在模型。而我对这个分类对思考源于在跳槽时,通过仔细分析,才发现本身适合做前端,而自己曾经从来没有思考过,才导致我以后端经验投递前端的产品碰壁。

  1. 这个分类的意义,我想在于选择产品方向可以首先考虑的方向,自己的能力模型和兴趣爱好究竟在那端。对于想做产品的,技术可以先转后端产品,非技术可以转前端。
  2. 这个分类其实站在整个产品角度,也有利于产品经理跳出自己的模块,看到整个产品的全貌,做得了模块,看得见框架。

二、分类依据

软件产品的本质是对信息的加工,输出面向用户的服务。前端和后端两词在开发上用得多,分别以可视化和数据服务为目的。而我又把前端分为用户端和管理后台,因为各自的作用不同,以及用户特性不同,在做产品设计时,思维侧重点不同。

如果以传统行业为例,资源到产品或服务的整体流程为后端,各个流程上的重要环节为管理后台,最终的产品或服务为用户端。因为传统行业资源处理流程更加复杂,所以其整个产业链由各个公司协作。而互联网信息的处理相对简单,所以整个从资源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很多时候由同一家公司负责。

三、分类详情

因为表格有更好的内容呈现和对比度,所以关于分类的一些详情信息绘制成表格。

四、其他

1. 用户端因为面向的是用户,而用户充满了不确定性,受场景影响。所以产品大部分的理论或者模型都是针对于用户端而言的。目的是把用户动机/行为进行归纳和分类,抽象化去思考,与便于指导产品经理进行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而冷冰冰的后端系统,很少充满逻辑力以外的偏差。

例:4P理论、4C理论、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Kano模型、Censydiam用户动机分析模型、八角行为分析法、AARRR模型、Hook模型…

2. 后端产品是先难后易,依赖于结构化思维,对于后端产品整个思维体系和经验模型搭建完成,再做其他系统就简单很多。而前端产品是先易后难,对于前端需求很多人都可以入门,但是愈到后面,需要你敏锐的判断力,对于用户、市场和商业模式,这个需要不断培养,并且用户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永无止境。

3. 很多人把b端或者后台称之为后端,自认为不妥。b端是和c端对应,后台和前台对应,都是面向用户端差异性。

4. 以上的分类没有考虑企业级的产品,范围局限于具备多端的面向用户的产品。

五、总结

1. 对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模型,找到适合自己的相当重要。

2. 如果有机会,参与多端的产品过程,对于产品经理是一个很好的经历。

 

本文由 @自动榨汁的橙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很棒!最深刻分类角度

    回复